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年春节众多城市安静得不可思议,大街小巷冷冷清清,人影稀疏,仿佛空城一般。
数以亿计的人们奔行在回乡过年的旅途中,如同一个巨大的漏斗带走了城市的喧嚣,也使城市的正常运行受到扰动。最典型的莫过于大量人员的回乡,使得快递业务骤然停运,不仅让人倍感生活不便,甚至影响了经济曲线的波动。
然而,急切的回乡旅程并不总能温暖人心。越是临近家乡,房价高企、薪酬拮据、职场纷扰、雾霾侵袭等阴影越是挥之不去,而梦中的故乡已在时空交错中不复儿时的模样:父母愈加老迈,亲友愈加生分,老屋愈加陈旧,田地愈加荒芜,连周遭环境也愈加衰微破败。
一位浙江网友在网上晒出一组老家村边小河的照片,画面上垃圾拥塞,水流干涸,鱼虾死光,恶臭熏天,更糟的是,当地政府还在媒体自夸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使这位网友对故乡的未来充满失望。
人在他乡思故乡,故乡已非当年样——这种无奈显示了城镇化浪潮中,农村的凋敝正在演变为一种可怕的趋势,并将最终改变游子们的命运轨迹。有调查显示,春节过后,50.1%的受访者会去一线城市打工,30%的受访者选择二、三线城市,选择老家或者家乡附近县镇的受访者,仅占13.8%。本来,不堪承受北上广的重压,试图“逃离北上广”,结果一次回乡之旅,反而坚定了“逃回北上广”的决心。
中国式的城镇化有点像一个半吊子的怪物。在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基于户籍制为核心的二元结构,并没有在城市的超级繁荣中缩小城乡分离的差距,反而在诸多方面扩大了彼此的沟壑。一方面,仍有数以亿计生活在城里的农村户籍居民,并不能在规则公平下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完全融入城市,他们充其量只是“半城市化”的无根边缘人;另一方面,在城市无限制的扩张下,农村空心化加剧,环境生态恶化,农田抛荒严重,致使故乡成为游子不堪回首的伤心地。
这种“城市融不进,故乡回不去”的尴尬,在今天加倍凸显出来,表明城镇化正遭遇不进则退的瓶颈,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城镇化从来不能靠城市“摊大饼”式的单兵独进,更不能用城市野蛮地挤压农村,尤其在城市吸纳能力有限,公共服务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仍需要城乡双轮驱动,互相合理调节,来为城市的有序发展寻求持续动力。城镇化也不是粗暴地消灭农村,而是要在城市的带动下提升农村的现代化水平,熨平城乡千年鸿沟。我们每次去欧洲,都对那里美丽广袤、现代舒适的农村艳羡不已,如果当初欧洲人也像我们现在这样对农村“斩尽杀绝”,赶农民“洗脚上楼”,结局又将怎样?
中国人凡事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殊不知,城镇化不仅表现为农民变市民的过程,更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城镇化速度慢了会延误时机,操之过急也会额外增加社会摩擦,提高城镇化的成本。人为大跃进赶进度,超越阶段和现实承受能力,以牺牲农业农村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城镇化,是对城镇化的扭曲异化,最终难免欲速则不达。
还要看到,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人文精神洗礼的过程。只要中国式春运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历程不结束,那么,每一次遥远的故乡回归,都是游子寻根问祖、安顿家园的精神之旅,是他们追寻更高城乡融合的梦想之旅。无论自己在城市生活得如何,只要故乡的亲朋好友、山水草木不如意,返程的脚步就会加倍沉重,城市的生活就会魂不守舍。在中国城镇化率快速超过50%的今天,故乡没有同步走向繁荣,而是被急剧的城市扩张无情吞噬,致使溃败衰落边缘化,成为漂泊者回不去的梦魇,难怪马年春节关于故乡的话题困扰了人们。
此前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乡愁”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文化记忆。“乡愁”的留存,既要彻底抛弃那种肆意破坏生态资源的城镇化,也要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口迁徙流动方面,尽快弥合城乡差别、地域差别。而眼下最要紧的,是要让远走他乡的游子无论对城市还是故乡都拥有更多的归属感。
数以亿计的人们奔行在回乡过年的旅途中,如同一个巨大的漏斗带走了城市的喧嚣,也使城市的正常运行受到扰动。最典型的莫过于大量人员的回乡,使得快递业务骤然停运,不仅让人倍感生活不便,甚至影响了经济曲线的波动。
然而,急切的回乡旅程并不总能温暖人心。越是临近家乡,房价高企、薪酬拮据、职场纷扰、雾霾侵袭等阴影越是挥之不去,而梦中的故乡已在时空交错中不复儿时的模样:父母愈加老迈,亲友愈加生分,老屋愈加陈旧,田地愈加荒芜,连周遭环境也愈加衰微破败。
一位浙江网友在网上晒出一组老家村边小河的照片,画面上垃圾拥塞,水流干涸,鱼虾死光,恶臭熏天,更糟的是,当地政府还在媒体自夸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使这位网友对故乡的未来充满失望。
人在他乡思故乡,故乡已非当年样——这种无奈显示了城镇化浪潮中,农村的凋敝正在演变为一种可怕的趋势,并将最终改变游子们的命运轨迹。有调查显示,春节过后,50.1%的受访者会去一线城市打工,30%的受访者选择二、三线城市,选择老家或者家乡附近县镇的受访者,仅占13.8%。本来,不堪承受北上广的重压,试图“逃离北上广”,结果一次回乡之旅,反而坚定了“逃回北上广”的决心。
中国式的城镇化有点像一个半吊子的怪物。在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基于户籍制为核心的二元结构,并没有在城市的超级繁荣中缩小城乡分离的差距,反而在诸多方面扩大了彼此的沟壑。一方面,仍有数以亿计生活在城里的农村户籍居民,并不能在规则公平下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完全融入城市,他们充其量只是“半城市化”的无根边缘人;另一方面,在城市无限制的扩张下,农村空心化加剧,环境生态恶化,农田抛荒严重,致使故乡成为游子不堪回首的伤心地。
这种“城市融不进,故乡回不去”的尴尬,在今天加倍凸显出来,表明城镇化正遭遇不进则退的瓶颈,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城镇化从来不能靠城市“摊大饼”式的单兵独进,更不能用城市野蛮地挤压农村,尤其在城市吸纳能力有限,公共服务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仍需要城乡双轮驱动,互相合理调节,来为城市的有序发展寻求持续动力。城镇化也不是粗暴地消灭农村,而是要在城市的带动下提升农村的现代化水平,熨平城乡千年鸿沟。我们每次去欧洲,都对那里美丽广袤、现代舒适的农村艳羡不已,如果当初欧洲人也像我们现在这样对农村“斩尽杀绝”,赶农民“洗脚上楼”,结局又将怎样?
中国人凡事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殊不知,城镇化不仅表现为农民变市民的过程,更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城镇化速度慢了会延误时机,操之过急也会额外增加社会摩擦,提高城镇化的成本。人为大跃进赶进度,超越阶段和现实承受能力,以牺牲农业农村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城镇化,是对城镇化的扭曲异化,最终难免欲速则不达。
还要看到,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人文精神洗礼的过程。只要中国式春运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历程不结束,那么,每一次遥远的故乡回归,都是游子寻根问祖、安顿家园的精神之旅,是他们追寻更高城乡融合的梦想之旅。无论自己在城市生活得如何,只要故乡的亲朋好友、山水草木不如意,返程的脚步就会加倍沉重,城市的生活就会魂不守舍。在中国城镇化率快速超过50%的今天,故乡没有同步走向繁荣,而是被急剧的城市扩张无情吞噬,致使溃败衰落边缘化,成为漂泊者回不去的梦魇,难怪马年春节关于故乡的话题困扰了人们。
此前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乡愁”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文化记忆。“乡愁”的留存,既要彻底抛弃那种肆意破坏生态资源的城镇化,也要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口迁徙流动方面,尽快弥合城乡差别、地域差别。而眼下最要紧的,是要让远走他乡的游子无论对城市还是故乡都拥有更多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