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该群体的择业观也随之成为注视的焦点,在学术界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回顾,主要从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毕业生的不良择业心态、原因分析,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方面着手,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择业;择业观;就业指导
一、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择业,是指劳动者选择职业的活动。择业是把个人的个性、才能与社会联系起来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舞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实现了从“计划分配”逐步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逐步转入以市场为导向来配置人才资源的轨道。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最直接的表现是短期内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成倍增加并持续攀升。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并出现了“就业难”问题。毕业生都意识到能否成功地完成职业选择是顺利就业的关键一步。腾讯网曾于2008年8月12日,以“592万毕业生将加入09年求职大军 应届生须务实”为题,公布2008年全国毕业生达532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0%,预计2009年加入求职大军的毕业生总数达到592万人。但同时,我国近l3 亿人口,有1300 多万在校大学生,仅占人口的1%,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大学生太多,事实上,“就业难”有专业结构上的问题,也有用人制度上的问题,更有思想观念上的问题。
二、当代大学毕业生的不良择业心态
大学生的择业观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选择社会职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和心理倾向等基本观点,是大学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反映。总的来说,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积极因素是主要的,择业的自主意识、风险意识逐渐增强,能自觉地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参与就业竞争的意识明显增强,但也不能忽略其中的消极因素。
1、择业定位不明,受外部影响较大
部分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择业目标不能做出明确定位,对自己能做的和应该做的,缺乏清醒的认识;对就业市场茫然,不知道要从事何种工作。在择业时,不是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而是受家庭、社会、同学的影响较大,依赖心理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择业上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短期性。
2、缺乏核心竞争力,信心不足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就职者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标准更加严格,素质要求更高。部分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岗位所需,缺乏核心竞争力,这就导致部分毕业生对将来能否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缺乏自信,并对能否承担那些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职业,感到没有足够的把握。
3、主动择业意识薄弱
部分大学生主动择业、积极参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意识还没有与时俱进,存在着“等、靠”的观念,认为择业与自身无关,就业是学校或家长的事情,依赖心理较强;缺乏择业的主动性,导致就业机遇的错失。
4、择业期望值过高,前瞻性意识差
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期望值偏高,脱离社会实际。希望找到一个收益好、能满足自身需要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但择业期望值过高,较少考虑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过分追求物质条件,这很有可能缩小择业空间,延长择业时间和增加择业成本,而且还易导致择业价值观取向的扭曲,反而不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5、重视自我价值,淡化社会价值,缺乏社会责任感
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比较侧重侧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往往忽视或淡化社会价值。把个人眼前的需要、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不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而同时,在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标准判断时,表现出较强的狭隘性,过分注重经济收入,以经济收入的高低作为衡量个体价值实现与否的标准。当追求自我价值受到社会地位、经济收人等条件限制时,许多毕业生又会不得不放弃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来适应社会,这种心理上的震荡和失落,表现在工作岗位上就容易表现出缺乏敬业和奉献精神。
6、一劳永逸
不少大学生仍坚持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所以在择业时慎之又慎,在签约时经常出现犹豫不决的现象。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职业流动日益频繁,选择一份职业未必就会一直从事这份职业,可以看做是增加职业经验的体会。
7、对择业中“重男轻女”现象的不满心理
在现实的择业中存在着性别歧视,对女大学生来说更是一种特殊的择业障碍。除少数不适宜女性从事的工作外,一些不存在性别差异的职业,用人单位也往往表示“只接收男生” 或“优先考虑男生”,表现出“排女”倾向。这种用人观念上的不平等,使得女大学生们极为不满,在对女性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的同时,也减少了她们择业的机会。
三、不良择业心态产生的原因分析
择业中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的、学校的,特别是大学生自身的,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点:
1、由于经济转轨,精简机构,企业裁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对萎缩。部分单位的门槛随着市场的变化而逐步加高。一些来自偏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还受大城市户籍制度的限制,被排斥在大城市或条件富裕的单位之外,另外,受社台上不正之风的影响,用人单位不以学生的个人能力聘用,而是拉关系,走后门,靠人情行事。
2、长期以来,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不少专业已经过时或不切实际,但有些高校却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扩大招生,致使有的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造成了毕业生择业困难的局面;有的专业分得过细,毕业生适应面狭窄,无法适应社会要求;一些高校缺乏对毕业生择业工作的指导,有些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信息服务滞后,就业趋势预测不明朗,导致学生在择业上缺乏心理准备。
3、大学毕业生自身不切实际的择业观,是造成择业受挫的重要原因。有些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过高;还有的不愿冒险,图稳定;相反,有些亟需人才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却无人前往。有调查发现73%的重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目标放在所谓“新三到”,即到国外、到沿海城市、到赚钱多的地方。
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王路江、马俊杰等人在《测量愿望——大学生职业选择实证研究》中,构建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实证研究体系, 认为大学生职业选择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职业理想、个人状况、就业准备、就业满意度、地区差异、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就业途径。在国外,贝茨(Betts,2005)等研究者发现大学生都会高估自己的预期收入,预期收入会受到家庭背景、性别、学校、专业、成绩、就业信息来源等因素的影响。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大学生时最看重的素质中,前五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用人单位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最欠缺的素质中前5个指标是:敬业精神、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承受压力与克服挫折能力、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工作定性高。鉴于此,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1.观念更新,紧跟时代步伐
(1)加强思想引导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从学校走向社会,是大学毕业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能否顺利度过,有无心理上的准备至关重要。心理准备是指主体对客体的心理认同力。就择业而言,是指择业者(主体)在进行职业选择过程中对众多职业(客体)的选择认同能力。选择认同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择业成功。正确的心理准备首先要把人生观、荣辱观、人才观、自我实现观等的教育当做全部择业观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存在,给大学生带来许多困惑。要有效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作用,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把成才意识纳入到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轨道上,纠正提倡集体主义等同泯灭个性,把国家和集体利益视为个人利益对立面的认识偏差。
(2)增强竞争意识,抓住择业机遇。
竞争能提高工作效率,使人产生紧迫感、压力感和危机感,强化人的积极情绪,焕发人的精神,考验和锻炼人的意志。所以要把竞争纳入大学毕业生择业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加强人际交往和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在人际交往中要摆正自己与他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大学生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协作能力,主动担任社会工作,克服自卑感和狭隘的心理,学会与人打交往,使自己尽快融入社会。
(3)提高挫折承受力,及时调整择业目标,树立必胜信念。
由于个人能力、知识的不足,所要追求的目标不能达到而产生心理挫折。面对挫折,应对措施,因人而异,或不思进取,或消极逃避,或抱有幻想,这些都是错误的。大学毕业生要努力克服择业中的自卑、畏惧和依赖的心理,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择业心态,找准自己的坐标,确定切实可行的、顺应时代发展的目标,充满自信的择业,即使失败也不气馁。
(4)增强敬业精神
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二位,在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指标中列第一位。可见,大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择业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增强敬业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即将从事的工作中,有利于择业的成功。
2.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核心竞争力
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一位,同时在单位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指标中列第十一位。为一名大学生,应努力追求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合理化。要跟上高速发展的时代,既要专又要博,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可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学术交流、知识讲座,兼职等各种实践活动来丰富知识,锻炼适应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培养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实践动手、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参与竞争的能力。使自己具备较多的职业选择的灵活性,较强的职业竞争力,有利于择业成功。
3.加强择业指导,提高择业成功率。
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工作关系到毕业生的家庭,社会的安定,以及到高校的声誉和地位。因此学校应克服只管教学,不管分配的观念,从人力、场地、经费等方面切实保障“就业指导”全面到位。所谓就业指导,就是教育、帮助、引导、促进毕业生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到适合的职业。通过接受就业指导和择业技巧培训,让学生充分认识就业现状,树立正确择业观。学校可通过组织求职专题讨论会、咨询会、模拟招聘会的形式进行,同时帮助广大学生对个人职业性格趋向、能力、价值进行正确分析;还可以通过开设咨询网站,请专家作咨询报告,多渠道消除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的心理障碍,创造一种良好的择业氛围。
【参考文献】
[1]邱萍,熊道陵.和谐社会中如何转变大学生择业观 [J].《职业》,2008(12)
[2]袁建勤.大学毕业生择业心态分析及促使择成功的举措[J].南昌高专学报,2002(1)
[3]金雯.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浅析[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第13卷第2期
[4]徐杰玲.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问题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J,2007.12 第24卷
作者简介:王可可(1981.12--),现为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 在职研究生,淄博职业学院教师
【关键词】择业;择业观;就业指导
一、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择业,是指劳动者选择职业的活动。择业是把个人的个性、才能与社会联系起来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舞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实现了从“计划分配”逐步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逐步转入以市场为导向来配置人才资源的轨道。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最直接的表现是短期内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成倍增加并持续攀升。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并出现了“就业难”问题。毕业生都意识到能否成功地完成职业选择是顺利就业的关键一步。腾讯网曾于2008年8月12日,以“592万毕业生将加入09年求职大军 应届生须务实”为题,公布2008年全国毕业生达532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0%,预计2009年加入求职大军的毕业生总数达到592万人。但同时,我国近l3 亿人口,有1300 多万在校大学生,仅占人口的1%,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大学生太多,事实上,“就业难”有专业结构上的问题,也有用人制度上的问题,更有思想观念上的问题。
二、当代大学毕业生的不良择业心态
大学生的择业观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选择社会职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和心理倾向等基本观点,是大学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反映。总的来说,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积极因素是主要的,择业的自主意识、风险意识逐渐增强,能自觉地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参与就业竞争的意识明显增强,但也不能忽略其中的消极因素。
1、择业定位不明,受外部影响较大
部分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择业目标不能做出明确定位,对自己能做的和应该做的,缺乏清醒的认识;对就业市场茫然,不知道要从事何种工作。在择业时,不是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而是受家庭、社会、同学的影响较大,依赖心理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择业上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短期性。
2、缺乏核心竞争力,信心不足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就职者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标准更加严格,素质要求更高。部分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岗位所需,缺乏核心竞争力,这就导致部分毕业生对将来能否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缺乏自信,并对能否承担那些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职业,感到没有足够的把握。
3、主动择业意识薄弱
部分大学生主动择业、积极参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意识还没有与时俱进,存在着“等、靠”的观念,认为择业与自身无关,就业是学校或家长的事情,依赖心理较强;缺乏择业的主动性,导致就业机遇的错失。
4、择业期望值过高,前瞻性意识差
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期望值偏高,脱离社会实际。希望找到一个收益好、能满足自身需要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但择业期望值过高,较少考虑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过分追求物质条件,这很有可能缩小择业空间,延长择业时间和增加择业成本,而且还易导致择业价值观取向的扭曲,反而不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5、重视自我价值,淡化社会价值,缺乏社会责任感
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比较侧重侧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往往忽视或淡化社会价值。把个人眼前的需要、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不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而同时,在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标准判断时,表现出较强的狭隘性,过分注重经济收入,以经济收入的高低作为衡量个体价值实现与否的标准。当追求自我价值受到社会地位、经济收人等条件限制时,许多毕业生又会不得不放弃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来适应社会,这种心理上的震荡和失落,表现在工作岗位上就容易表现出缺乏敬业和奉献精神。
6、一劳永逸
不少大学生仍坚持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所以在择业时慎之又慎,在签约时经常出现犹豫不决的现象。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职业流动日益频繁,选择一份职业未必就会一直从事这份职业,可以看做是增加职业经验的体会。
7、对择业中“重男轻女”现象的不满心理
在现实的择业中存在着性别歧视,对女大学生来说更是一种特殊的择业障碍。除少数不适宜女性从事的工作外,一些不存在性别差异的职业,用人单位也往往表示“只接收男生” 或“优先考虑男生”,表现出“排女”倾向。这种用人观念上的不平等,使得女大学生们极为不满,在对女性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的同时,也减少了她们择业的机会。
三、不良择业心态产生的原因分析
择业中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的、学校的,特别是大学生自身的,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点:
1、由于经济转轨,精简机构,企业裁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对萎缩。部分单位的门槛随着市场的变化而逐步加高。一些来自偏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还受大城市户籍制度的限制,被排斥在大城市或条件富裕的单位之外,另外,受社台上不正之风的影响,用人单位不以学生的个人能力聘用,而是拉关系,走后门,靠人情行事。
2、长期以来,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不少专业已经过时或不切实际,但有些高校却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扩大招生,致使有的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造成了毕业生择业困难的局面;有的专业分得过细,毕业生适应面狭窄,无法适应社会要求;一些高校缺乏对毕业生择业工作的指导,有些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信息服务滞后,就业趋势预测不明朗,导致学生在择业上缺乏心理准备。
3、大学毕业生自身不切实际的择业观,是造成择业受挫的重要原因。有些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过高;还有的不愿冒险,图稳定;相反,有些亟需人才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却无人前往。有调查发现73%的重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目标放在所谓“新三到”,即到国外、到沿海城市、到赚钱多的地方。
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王路江、马俊杰等人在《测量愿望——大学生职业选择实证研究》中,构建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实证研究体系, 认为大学生职业选择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职业理想、个人状况、就业准备、就业满意度、地区差异、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就业途径。在国外,贝茨(Betts,2005)等研究者发现大学生都会高估自己的预期收入,预期收入会受到家庭背景、性别、学校、专业、成绩、就业信息来源等因素的影响。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大学生时最看重的素质中,前五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用人单位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最欠缺的素质中前5个指标是:敬业精神、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承受压力与克服挫折能力、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工作定性高。鉴于此,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1.观念更新,紧跟时代步伐
(1)加强思想引导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从学校走向社会,是大学毕业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能否顺利度过,有无心理上的准备至关重要。心理准备是指主体对客体的心理认同力。就择业而言,是指择业者(主体)在进行职业选择过程中对众多职业(客体)的选择认同能力。选择认同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择业成功。正确的心理准备首先要把人生观、荣辱观、人才观、自我实现观等的教育当做全部择业观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存在,给大学生带来许多困惑。要有效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作用,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把成才意识纳入到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轨道上,纠正提倡集体主义等同泯灭个性,把国家和集体利益视为个人利益对立面的认识偏差。
(2)增强竞争意识,抓住择业机遇。
竞争能提高工作效率,使人产生紧迫感、压力感和危机感,强化人的积极情绪,焕发人的精神,考验和锻炼人的意志。所以要把竞争纳入大学毕业生择业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加强人际交往和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在人际交往中要摆正自己与他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大学生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协作能力,主动担任社会工作,克服自卑感和狭隘的心理,学会与人打交往,使自己尽快融入社会。
(3)提高挫折承受力,及时调整择业目标,树立必胜信念。
由于个人能力、知识的不足,所要追求的目标不能达到而产生心理挫折。面对挫折,应对措施,因人而异,或不思进取,或消极逃避,或抱有幻想,这些都是错误的。大学毕业生要努力克服择业中的自卑、畏惧和依赖的心理,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择业心态,找准自己的坐标,确定切实可行的、顺应时代发展的目标,充满自信的择业,即使失败也不气馁。
(4)增强敬业精神
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二位,在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指标中列第一位。可见,大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择业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增强敬业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即将从事的工作中,有利于择业的成功。
2.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核心竞争力
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一位,同时在单位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指标中列第十一位。为一名大学生,应努力追求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合理化。要跟上高速发展的时代,既要专又要博,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可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学术交流、知识讲座,兼职等各种实践活动来丰富知识,锻炼适应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培养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实践动手、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参与竞争的能力。使自己具备较多的职业选择的灵活性,较强的职业竞争力,有利于择业成功。
3.加强择业指导,提高择业成功率。
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工作关系到毕业生的家庭,社会的安定,以及到高校的声誉和地位。因此学校应克服只管教学,不管分配的观念,从人力、场地、经费等方面切实保障“就业指导”全面到位。所谓就业指导,就是教育、帮助、引导、促进毕业生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到适合的职业。通过接受就业指导和择业技巧培训,让学生充分认识就业现状,树立正确择业观。学校可通过组织求职专题讨论会、咨询会、模拟招聘会的形式进行,同时帮助广大学生对个人职业性格趋向、能力、价值进行正确分析;还可以通过开设咨询网站,请专家作咨询报告,多渠道消除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的心理障碍,创造一种良好的择业氛围。
【参考文献】
[1]邱萍,熊道陵.和谐社会中如何转变大学生择业观 [J].《职业》,2008(12)
[2]袁建勤.大学毕业生择业心态分析及促使择成功的举措[J].南昌高专学报,2002(1)
[3]金雯.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浅析[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第13卷第2期
[4]徐杰玲.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问题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J,2007.12 第24卷
作者简介:王可可(1981.12--),现为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 在职研究生,淄博职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