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防渗渠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ha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U型防渗渠混凝土是抗拉能力很低的脆性材料,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温度、湿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时,极容易产生裂缝。针对混凝土开裂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U型防渗渠;裂缝;产生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343-01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节水成为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新疆乌鲁木齐县果树研究所从2002年起开始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本地0.33万公顷耕地铺设了U型防渗渠。渠系因混凝土取材广泛,价格低较,抗压强度高,可一次浇注成各种规格的渠形,耐用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等特点而被采用。本文针对U型防渗渠裂缝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1裂缝产生原因
  
  1.1材料质量
  主要是因为水泥、砂、石等质量不好,使工程质量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1.2施工工艺
  (1)水分蒸发、水泥结块和混凝土干缩通常是导致砼裂缝的重要原因。渠系裂缝的产生是因混凝土浇筑后,没有被及时覆盖,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所造成的。裂缝在混凝土表面多半呈现出龟裂形状。究竟原因是因为天气炎热造成水分蒸发过快所致。为了满足施工的可泵性、流动性,出料时混凝土的塌落度和砂率比自拌混凝土大很多,造成早期强度低,致使其水分容易散失,从而表面出现不规则的细小裂缝。
  (2)混凝土是一种人造混合材料,成型后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是其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因而砼的搅拌、运输、振捣等各道工序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3)模具构造不当,漏水、漏浆、支撑度不足、过早拆模等都可能造成砼开裂。
  (4)在混凝土结构构件制作、浇筑、运输、安装过程中,若工人操作不当,施工质量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就可能产生各种裂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等现象;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在操作过程中再振捣速度慢,使混凝土表面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5)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施工,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开裂。
  1.3地基变形
  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因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受到外界的影响,这种裂缝大多出现在混凝土早期强度起来前,混凝土尚处在塑性状态。表面失水后产生裂缝,原因是混凝土塌落度过大所致。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模板支设的不到位、支撑不牢靠时也会出现此类裂缝。不均匀沉降是造成U型防渗渠混凝土结构开裂的一个主要原因,裂缝的大小、形状、方向决定于地基变形的情况。
  1.4温度变化大
  U型防渗渠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温度变形,由此产生附加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砼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究竟原因,是因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容易散发,造成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升高,表面散热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导致混凝土内部与表面产生不同应力。
  1.5湿度变形
  砼在空气中的硬化过程中,体积会收缩,在构件内产生拉应力。这种收缩裂缝较为普遍,特别是在早期,若养护不到位,易形成裂缝。
  
  2裂缝预防措施
  
  2.1材料选用
  (1)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2)粗骨料。选用表面粗糙、质地坚硬的石料。要求级配良好、空隙率小、无碱性反应、有害物质及粘土含量不超过规定。
  (3)细骨料。选用颗粒较粗、空隙较小、含泥量较低的中砂。
  (4)外掺料。采用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收缩缝。
  2.2配料
  (1)配合比设计。采用低水灰比、低用水量,以减少水泥用量。
  (2)配制混凝土时计量要准确,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搅拌均匀,离析的混凝土必须重新拌匀后方可使用。
  2.3模具要求
  (1)模具构造要合理,以防止模具各支撑间的变形不同而导致混凝土裂缝。
  (2)模具和支撑要有足够的结合度,防止在施工荷载作用下,模具变形过大造成开裂。
  (3)合理掌握拆模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
  2.4U型防渗渠混凝土浇筑
  (1)U型防渗渠混凝土浇筑时应防止离析现象,振捣应均匀、适度,避免漏振、多振。
  (2)加强U型防渗渠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条件下,应及早进行浇水养护;或者在不能保证其充分湿润时,可采用覆盖保湿材料等方法。
  2.5设计构造
  (1)渠面选型。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力求采取直线设计,因拐弯多容易产生裂缝。
  (2)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通过设计手段,调整地基,避免造成变形。
  (3)适当加强地基的强度。
  (4)增加渠系收缩缝的整体性,填充物要防渗水,且延展性好。
  (5)正确设置沉收缩缝,位置和缝宽的选定需合适,构造要合理。
  2.6施工技术
  (1)加强地基的检查与验收工作,基坑开挖后应及时勘察验收,若遇到不利的地质情况时,必须先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开挖渠槽时,尽量不破坏其原压实的土层结构。
  
  3参考文献
  
  [1] 覃维祖.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及其评价与防治[J].混凝土,2001(7):3-7.
其他文献
关键词农村党组织 重大疫情 作用 途径  新冠肺炎自2019年年底在武汉出现后,在一段时间内迅速蔓延到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在全民皆兵的阻击之下,新冠肺炎目前得到有效的控制。在这场无烟的战争中,农村是重要的场域。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一切事业的领导力量。农村抗击新冠肺炎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有效领导和组织。在抗击新冠肺炎,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是自身职责所在,也是农村特殊的情况所决定的。一、农村是
摘要:本文就单晚稻菌核病的发生特点、暴发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今后的防治意见。  关键词:菌核病暴发原因防治对策  2005年单晚稻菌核病在长江流域暴发成灾,大多农户已先后防治,其病害基本得到控制,一般产量均在4500~6000kg/hm2;但种田大户受害轻的产量是1500~3000kg/hm2,重害的却颗粒无收。  1危害症状  10月初,单晚植株上部叶片开始失水束叶,后逐渐向下延伸,植株叶片焦枯
摘要 抗优63是由南京农业大学育成的高产优质高抗白叶枯病杂交中籼稻品种,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抗优63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栽培提供指导。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抗优63;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8-0194-01    抗优63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于1
摘要 分析了淮麦20小麦高产种植经验,安排肥水管理试验示范,归纳总结施肥模式,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准麦20;配方施肥;原则;模式  中图分类号 S147.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0-0202-01    淮麦20系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市农科所2002年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小麦新品种,适宜淮北地区种植。该品种近几年在我县生产应用中,表现抗病抗倒
摘要 D奇宝优527是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共同选育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农艺性状良好、抗逆性强、米质优等特征。在其高产栽培中,应把握好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及时烤田、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D奇宝优527;烟后稻;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D奇宝优527系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共同选育的三系杂交稻新
鸡腿菇因其长相奇特、口感好、栽培简单、市场价格高等优点,近年来深受广大菇农的喜爱,栽培面积日益增大,又加上其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能,它也是广大消费者首选菜肴之一。现系统介绍一下鸡腿菇的无公害高效栽培方法及保鲜技术。  1栽培技术  1.1栽培季节  8月下旬播种,9月覆土,10~12月出菇;2月播种,3~5月出菇。  1.2栽培原料及配方  1.2.1栽培原料。棉籽壳、玉米秸、稻草、杂木屑、豆秸、
摘要 2017年12月,中央出台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下称《改革方案》)中明确规定:“根据赔偿义务人的主观过错、经营状况等因素试行分期赔付,探索多样化责任承担方式”。分期赔付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中赔偿损失责任承担方式的变通履行方式,在常常涉及巨额赔偿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中有特定的法律适用性和社会需求性,通过“放水养鱼”的方式让企业分期赔付高昂的修复费用,既能保证生态环境损害得到救济
摘要 通过“3414”试验,确定淮阴区主要土壤类型水稻主体推广品种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配比,主要土壤类型淤土上,种植水稻最佳施肥量为氮249.8kg/hm2,磷40.8kg/hm2,钾96.6kg/hm2。  关键词 水稻;肥料;测土配方;3414;江苏淮安    淮阴区有耕地面积6.47万公顷,其中水稻面积3万公顷。为确实掌握我区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方案,我们在全区3种主要土壤类型上,安排了水稻“341
摘 要 我国体育赛事网络转播侵权现象日益严重,极大地损害了市场竞争秩序。法院生效判决均不支持体育赛事节目作为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我国著作权法广播组织权主体应涵盖网络媒体,把著作权法修订送审稿第三章第四节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修改为“播放者”,播放者的范围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关键词 广播组织权 网络转播 播放者 播放者权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起源  据中国版权协
摘要 阐述了绥无腥豆1号的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并介绍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早播、播法与密度、科学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收获等,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大豆;绥无腥豆1号;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1.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3-0212-01    绥无腥豆1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