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解释素养探索史料教学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新一轮教育改革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也促使学校教育由知识本位朝素养发展本位不断转型。在历史教学中,以史料为基础,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历史理性分、客观评判和解释能力,是核心素养教学的要求。文章从高中历史教学视角,就如何利用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史料教学;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历史记录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件。在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法。史料是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借助史料,我们可以发现历史真相,揭示历事件的关系,对历史做出评判和解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借助史料搜集,建立论据,让学生独立思考,归纳、比较概括,培养学生的认同感,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对历史做出解释。根据新课标要求,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呢?
  一、依托史料提炼信息,理清历史事件的关系
  历史具有复杂性、反复性,历史虽然是沿着时间线不断向前发展的,但是许多历史现象之前都出现过,许多历史事件之间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在历史教学中,在利用史料来教学时,教师要抓住史料细节,从中发掘更多有用的信息,以找出事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美国侵华史》中,美国公使向国务院的报告用到课堂上去,报告说:“他们(太平军)已创立一种新宗教,可以称之为一种伪教的启示。……几乎完全由内地的无知识的、没有思想的群众组成,……对一切拥有财产的人恨入骨髓……天王兄弟及其巨下,当他们成为这个中华帝国的主人后,是不是会承认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相约的义务呢?这是极不可能的。”结合史料,教师提出问题:美国公使对太平天国持什么态度?为什么?他们是如何做的?他们的做法产生了什么后果?让学生思考和回答。然后由教师抓住史料细节,解释史料与史论、史事“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对历史事件的关系做出解释。这样可以深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
  二、利用史料呈现史实,探索理解历史真相
  史料是历史留下来的痕迹,它的种类和形式众多,古建筑,雕塑,文字等等,都可以为我们了解、解释历史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许多史料虽然残缺不全,细小轻微,但是它们可以帮我们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在历史教学中,以史料为工具,生动呈现、还原历史,可以让学生认识历史的本来面目,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和解释能力。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史料的积极作用,用史料创设教学情境,还原历史,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真相的基础上,去除对历史的错误认知,对历史做出合理的解释。如在学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荣德生(荣毅仁之父)一生中的关节点,如1901年,荣德生与其兄一起创办茂新面粉厂;1912年创办福新面粉厂:1921年,茂新、福新系列共拥有12家分厂,生产的面粉占全国的的31.4%,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容氏企业被日军占据和欺凌,损失过半。然后,结合史实,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荣氏家族的发展、兴衰为线索,解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国家发展状况,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个案与整体的关系,了解民族资本家发展、衰败的真正原因。
  三、使用史料促进思考,进行历史评判与解释
  历史是不可重现的,所有关于历史的记录,受环境影响,或者受记录者的立场影响,可能都不够全面,或者带有主观性。如同一件事,不同的史料,描述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历史解释素养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史料搜集,还要能对史料进行分析、辨析和解释。其中,辨析和解释都是极考验个体的思维能力的精神活动。在运用史料来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史料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纵横对比、正反论证的基础上拨开历史的迷雾,走近历史,对历史做出正确的评判和解释。如在学习《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课时,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而有的史书记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关于坑儒,有的人认为秦始皇杀了上万儒生,韩愈和司马光则认为“坑儒”杀的多是行走江湖坑蒙拐骗的术士,死者也没有万人,仅有四百多人。结合史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观点的对与错,并对历史事件作出评析,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证和解释能力。
  四、补充拓展教材史料,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课题教学史料要有针对性,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史料要有层次性,能够建构学生的思维。必修三中王夫之是以哲学家的形象出现的,但教材在总结时又强调他的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这就会让学生产生疑问。因此,可以先提供第一段史料:以古之制,治古之天下,而未可概之今日者,君子不以立事;以今之宜,治今之天下,而非可必之后日者,君子不以垂法。学生通过阅读这段材料,可以看出王夫之在政治上的理念是反对复古守旧,认为制度应该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这种理念正好对应教材中王夫之的哲学思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以教材的哲学观点联系王夫之的政治观点,可以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原来王夫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实际是对政治理念的一种提升概括。这样的材料要简洁明了,难度适中,经组合形成明显的梯度,从教材开始层层推进,使学生愿意阅读理解,深入分析探究,其历史素养的建构潜移默化中形成。
  综上所述,史料在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培养中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史料为工具,将历史人物、事件串联起来,让学生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揭示历史真相,促使学生客观认识历史,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
  参考文献
  [1] 霍林.基于史料實证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J].教书育人,2019(04):54.
  [2] 宋羿竺.刍议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86-87.
  [3] 范华春.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64-65.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精神病人涉案之后刑事强制医疗现状引发的问题严重,主要体现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启动难;审理程序流于形式;复议沦为行政性审核;解除程序虚化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司法精神病鉴定启动权的专属性;强制医疗庭审缺乏对抗性;复议效力具有滞后性;刑事强制医疗解除程序不规范。完善建议是;完善庭审形式及内容,提高审判质效;以上诉制度代替现有的申请复议制度;明确刑事强制医疗的依据及证明标准。  关键词:精
期刊
摘 要:在教育的不断发展下,越来越多新兴的教学方法开始出现在教师的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方法就是其中之一。所谓体验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自主性的探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高中英语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更为高效,就有必要结合教学内容,实施体验式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本文将谈一谈高中英语体验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从中职生整体英语水平来看,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因此,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英语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力求通过教学让学生做到能说、会说、敢说。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对话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英语;对话教学;课堂实践  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英语教学工作,教师的教学理念
期刊
摘 要:现如今,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弊端日益凸显,已经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课堂的高效教学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亟需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和应用。基于此,本文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巧妙质疑设问、融入生活实际、应用合作教学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探究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具体路径和科学措施。  关键词:探究教学法;初中数学;课堂;应用  随
期刊
摘 要:“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身上最重要的品质。素质教育德育为先,在中学开展德育,有助于学生讲文明、树新风,形成美好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价值正确的人。本文将结合中学生的特征,对中学德育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时期;道德培养;培养策略  中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受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中学生的思想介于成熟和半成熟之间,渴望摆脱家长和教师的束缚,做一个“独立”的
期刊
摘 要:数学在初中教学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学科。新课程改革进程中,一些新观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彻底改变了数学课堂,并指导教师正确地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在高效地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详细概述一下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是如何开展数学活动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效率  数学学科在初中教育
期刊
摘 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师不断努力的方向。因此,为了实现课堂高效教学。在物理学习中,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學重难点,通过生活情境创设、精选设计问题、开展趣味实验、注重课堂评价以及课后分层教学等方式,为学生开展教学。能让学生摆脱原有低效的学习方式,激发出学习物理的乐趣,学生也愿意加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知识探究、实验操作、创新想象等能力,实现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提升
期刊
摘 要:本文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紧紧围绕学习方法的讲授以及学习情感的激发两点入手,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展现英语学习成果的舞台,让学生真正在分享的过程中,获得英语学习的快乐,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本文主要从多媒体、小组合作以及角色扮演三个角度进行介绍,打造以学生主体的初中英语课堂,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学习者和运用者,促进学生综合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有效途径  在传
期刊
摘 要:近几年随着我国新课标的改革,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成为了一门主要科目,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例如开展多元化课堂教学导入、实现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布置实践化课后训练作业等方式提高有效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教育改革目标正在实施,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现道德与法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語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由于英语是一门特殊的语言学科,所以在学习过程当中不能够和其他学科一样,而应该根据英语的特色进行一定的改良,促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吸收知识。传统的英语教学比较死板,而随着的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深化,具有时效性的知识来到了课堂上,教师应该将传统知识与新时代技术结合在一起,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可以中感受到英语多元化,提高对于英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