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老去的锄头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dongsh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乡村大地,一把锄头正在无可奈何地老去。老去的锄头,像一位老去的人,在日益寂寥和漫长的时光里,忆起过往的种种。
  锄头有许多的兄弟姐妹,比如板锄、铁耙、铲子、镰刀、铡刀、犁铧,比如风车、稻桶、谷箩、谷耙、簸箕、谷筛……白日里,它们一起闹哄哄地出门去,来到村庄广袤、肥沃、丰饶的田地上,来到油菜、白菜、土豆、芋艿、玉米、水稻们的中间,它们各展身手,各尽其能,或锄,或挖,或铲,或割,或耙,或搂,有的亲吻泥土,有的亲吻庄稼,忙碌而不失欢快,勤苦而不失精神。到了夜里,它们共处一室挤挤挨挨,有点累,有点乏,但在睡前,它们还是会互相唠唠嗑儿,天南地北,家长里短,解解白日里的乏和累。锄头说:“我今天锄了好多的杂草,叠起来都有一座小山。”犁说:“我今天犁地,不但吃泥深,而且犁得又快又平整,犁出的地就像一片波浪翻滚的大海,一眼望不到头,真是过瘾得很。”镰刀说:“我今天才叫厉害呢,刷刷刷,刷刷刷,割起稻子来,那真如攻城拔寨、所向披靡,一转眼就是一大片,又一大片……”当然,它们有时也会谈谈各自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就是五谷丰登,田园葱茏。
  大多时候,一把锄头和它的兄弟姐妹,是其乐融融、亲密无间的。当然也像天下所有的兄弟姐妹一样,有时它们也难免要相互斗斗嘴、使使气。比如,板锄就曾乜斜着眼,轻蔑地对锄头说,别看你的样子像我,可你的力气怕是连我的一半都没有吧!而锄头自己,也曾没心沒肺地嘲笑过风车,说它木头木脑、笨手笨脚、怪模怪样,十足像个傻不拉唧的外星人——即便是斗嘴,即便是使气,在一把锄头有些黯然的回忆里,也都是温馨的,也都是充满着勃勃生气的!
  你不知道,一把锄头,一把老去的锄头,有多么想念,想念它曾经的兄弟姐妹,想念它们共同开创的岁月。然而,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它的兄弟姐妹们,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田园,离开了自己,只剩自己光杆儿一个,还失魂落魄地坚守在既熟悉又日益陌生的乡村大地上。细想想,也就不难明白:村庄上已极少有人家栽种水稻,那么还要镰刀、风车、稻桶它们干什么;村庄上连一头耕牛都找不到了,那么还要犁铧啊、牛轭啊做什么;村庄上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乡村,远离田地,奔向城市,走进工厂,那么还要它们一大堆农具干什么……听说它们,现在大多已进了农具博物馆,一把锄头可惜没脚,可惜自己也已老弱,不然真想找上门去,抱住它的老兄弟老姐妹们,酣畅淋漓地诉一诉衷肠。
  尽管不像板锄那么厚重,尽管不像犁那么复杂,一把锄头,轻便,简单,但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中,一把锄头可以说是最为得用的。这不,锄杂草、挖坑下种、开沟放水、修整田垄、挖番薯、掘土豆、起芋艿等等,它都是适用的,都是得心应手的;即使从田间劳作归来,把它横在背上,这头挂两株青菜,那头挂几棵萝卜,还可以把它当作一根扁担来使唤。在众多的兄弟姐妹中,一把锄头可以说是出工最多最勤的,自然也深得主人的器重,有时虽然用不到锄头,可出门时,还是会习惯性地往肩头上扛一把。当它稍有磕碰,主人回到家便立即拿磨刀石,给它不停地打磨,让它重新变得锃亮,变得锋利。就连锄柄,因为长时间被汗水和手油所浸润,所以积淀起了一层厚厚的包浆,看上去也是光滑漂亮的。
  或许,正因为它的得用,当其他的兄弟姐妹陆续被乡村所抛弃时,一把锄头还是被幸运地留了下来。可即使留了下来,即使还有十八般武艺傍身,一把锄头也早已不如过去那般荣耀,不如过去那般早出晚归出工频频,属于它最好的时光,早已随着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转身,悄然远去了。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我也有自豪的人生。  1985年2月,当时在潍坊当兵的我,跟随大部队南下云南麻栗坡八里河,执行轮战任务。庆幸自己死里逃生,而我的很多战友却洒尽最后一滴血,把自己壮丽的青春留在南疆。  结婚生子,对于从前线下来的人而言,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别人眼中那些高大上的幸福,永远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简单。本来以为,人生从此一帆风顺,再无坎坷。可偏偏爱人在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大出血。住院一个星期后,竟然奇迹般的生
期刊
在衡阳读大学,没有理由不去衡山。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背上早就准备好的矿泉水和面包、水果等食品,与两个闺蜜从衡阳出发,坐火车抵达衡山县。然后,打车到了南岳景区胜利坊前,就开始步行上山。我虽然是个小女子,但在高中和大学期间都参加过军训,再想起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和“巾帼不让须眉”的古语,所以很想挑战一下自己的体力,因而怂恿她们选择步行攀登。我们首先从胜利坊沿着梵音谷、华严湖和神州祖庙的小道,步行
期刊
我姊妹六个,生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鹤山区南部山区农村。  那时候家穷,当小孩的我手里从来没有过钱,连一毛钱也没有过,因为没有来源,娘连吃盐的钱都没有,谁会给你一分钱?农村的夏天里,时常有城市卖冰糕的下乡叫卖,手提两个保温桶,或用自行车推一个冰糕箱。“冰糕,冰糕!牛奶冰糕,二厂的冰糕!”叫卖声响亮悠长。我知道,普通冰糕三分钱,牛奶冰糕五分钱,一个鸡蛋也可以换一个冰糕,我没钱,也不能去偷娘的鸡蛋呀!
期刊
草木知春秋,哪怕再低微的生命,也都想开花。苔作为一种低级植物,生长在阴暗潮湿处,生命同样萌动,花虽微小,但是生命力顽强、旺盛,努力去染绿一片生机。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袁枚的诗。清乾隆十三年(1748),袁枚辞官后定居江宁(今南京),在小仓山下购筑“随园”,自号随园主人,优游其中近50年,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我想象,在某个春夏之日,袁枚闲庭信步时,瞥见
期刊
风起风落。浅浅淡淡的烟草气息,隐约而至。左肩乍冷。忽想起你的责备,把肩盖上。草叶会因为夜风姗姗起舞,湖面因芦苇而荡起圈圈涟漪。而你,却没有因为我的等待降临。  窗外的月亮能否带去我的心思?你的举杯邀盏之间是否会有我的笑颜?想你。在投足举手之间。想你。在皱眉浅笑之念。  一杯茶,一首歌,一阕词,一个人就这样,静静伫立等待又如何?走出了你的视线,却始终走不出你的世界。  黄色的点滴在一点一点注入静脉,
期刊
儿子刚进托儿所那会儿,认生,每天回来哭得鼻青脸肿的。第一个月下班去接儿子时,总是会看见儿子双手紧抓住托儿所的窗棂,泪眼婆娑地期待着我的出现……一打开门,就光着脚飞扑进我的怀里,抓住我的衣角,把头埋起来,生怕丢了什么似的,任凭我怎样劝哄,只是哭。  在托儿所的那几年,儿子经常生病,我们经常深夜抱他去医院,挂号、就诊、配药、挂针,回到家,大半夜过去了,但还要喂药、关注儿子的体温。安顿好儿子,静静地坐在
期刊
1958年的那个春天,16岁的我第一次到北京。  那个中午,在西单商场附近的一家书店买了几本我喜欢的文学书籍,用报纸包好拿在手中,在站牌底下等无轨电车。突然,天上下起大雨,我怕雨水打湿那几本宝书,就将书藏在我穿的那件粗布上衣里,紧贴在怀中,双手捂在胸前。雨水淋湿了我的头发,迷住了我的眼睛,那场大雨带着初春的寒意冷得我突然接连打了几个喷嚏,在我旁边等车的好几个人都赶紧躲开了我,可能是怕我传染他们。 
期刊
本刊讯 8月20日至24日,为了繁荣中国散文创作,讲好“从延安到北安”红色故事,更好地弘扬延安精神,由中共北安市委、北安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北安市委宣传部、《海外文摘》杂志社、《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承办的“从延安到北安”全国作家采风暨第12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在黑龙江省北安市召开。引人关注的是,周亚鹰散文集《家风 门风:52栋里的故事》等15部(篇)作品获得本届笔会征文一、二、三等奖。  
期刊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年的端午,以至于现在每每想起,心中还隐隐作痛。  那一年端午的前些天,母亲上山采粽叶时,不小心被蛇咬了。据父亲說,这是一条剧毒型青蛇。当时父亲也在,想打死这条蛇,但被母亲制止,说赶走它就算了。父亲从山上找来草药,用嘴嚼碎,敷在母亲被青蛇咬的地方,然后背着她回了家。  母亲一直怕蛇,看到蛇就要逃跑,但又不让人打蛇,总是叫人把蛇赶走了事。哪怕遇到危险,也不肯伤害蛇的性命。因为我属蛇。母
期刊
蒋建伟先生向我推荐一篇散文《母亲的故事》。我一看作者的名字黄兰香,顿时眼睛一亮。她是我熟悉而尊敬的一位省级女领导干部。不曾想到,她竟写出如此深情、朴实、感人的散文来。于是,我怀着抑制不住的阅读渴望,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  《母亲的故事》是写作者在一个周末回乡看望父母,当她看到年迈的母亲依然种菜,快乐地忙活家务,脸上漾着微微的笑意的时刻,突然就有一种冲动,要用笔写自己的母亲,来跟朋友们诉说她心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