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教学中的翻转课堂应用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水平,本文将探讨研究翻转课堂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择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我校在某医院实习的60名高职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取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比两组学生实习成绩及护理临床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实习成绩、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参考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具有可行性高、适应性强、易于接受的特点,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 临床护理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244-01
  临床实习实践是迅速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因此临床护理教学采取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要。翻转课堂自应用以来,在国内外受到一致好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思考、善于发问、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本文择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我校在某医院实习的60名高职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翻转课堂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护理临床教学提供改革依据。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我校在某医院实习的60名高职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60名学生均为女生。参考组30名,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5±0.8)岁;实验组30名,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2±1.0)岁。学生均实习超过半年,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护理人员在性别、年龄、学历、实习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参考组采取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常规教学方法:学生分配至科室后,科室带教老师向学生介绍科室情况、实习内容、病房环境、规章制度。实习开始后,采取护理人员“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每个月组织一次教学讲课和一次教学查房。实习结束前,由科室组织实习学生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最后由总带教老师评定总结,并填写实习手册。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1]:实习开始前,科室带教老师将临床理论教学知识制作成PPT,实践操作内容录制成视频,一并上传至科室公共邮箱。学生可在工作之余自行查看学习。实践操作时,带教老师让学生独立完成。实习一个月后,带教老师考查一次实习情况,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反馈,促使学生详细了解自身的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前,带教老师总结所带教学生的实习情况,组织学生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并填写实习手册。
  教学评定:选取两组学生的实习成绩及护理临床教学满意度作为评定指标。实习考核包括:理论、实践、平时表现三个方面。考核成绩采取百分制,最后以综合成绩为准:理论30%+实践30%+平时40%。考核的同时使用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2.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即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实驗组学生的实习成绩、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参考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一直以来,传统教学模式都过于注重灌输理论知识以及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受教的状态,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缺乏灵活性、多样化[3]。伴随护理临床教学理念的更新,护理教学模式的变化,要求护理临床教学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本文研究中,对实验学生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整体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了教学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宋俐,王欣怡, 张珺.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 循证护理, 2017,(4).
  [2]付艳枝,田玉凤,邓红艳,等.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C]//2016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临床研究研讨会论文汇编(二).2016.
  [3]边芳.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J].心理医生,2017,(20).
  作者简介:
  谢巧玉(1986.6-),女,汉族,湖北十堰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职业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就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结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与探讨。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专业课程考核内容和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新形势下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对当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塑料成型机械》课程作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而开设,该课程主要阐述各类典型塑料成型机械的结构、性能、设计和使用以及承载的加工工艺,其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空洞乏味,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加深学生对各类机械设备的直观认知以达到教学的主要目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教学、生产、科研深度融合出发,设计了“产、学、研”集成于一體的情景教学模式,以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善教学体系并提高教学质量。  【关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电子技术行业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目前,无论是在学校的课堂教学还是企业单位的工作中,电子技术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应用技术。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系统的应用技术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事业的进步,对教学模式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需求。随着教学改革的进
期刊
【摘要】高职职业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进行当中,《建筑制图》这一门课程作为工程类的重要课程,它的改革也是应该重视的。本文对《建筑制图》课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发现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 建筑制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238-01  《建筑制图》是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当中与建筑息息相关的课程
期刊
【摘要】交互式微课程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其呈现形式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将交互式微课程融入《食品添加剂》课程改革中可实现对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是课堂教学变革的新趋势。文中分析了交互式微课程的特点,并探究《食品添加剂》交互式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以期推进该课程的数字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交互式微课程 食品添加剂 教学改革 设计 开发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
期刊
【摘要】急诊外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升急诊外科医生的就诊能力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服务,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保障。然而纵观目前诸多急诊实习带教生而言,其并未具备较强的技能,因而提升急诊实习代教生能力成为目前提升急诊诊治效果的关键。本文将重点探讨人文教育在急诊实习带教中的运用效果。  【关键词】人文教育 急诊 实习带教 运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我国经济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现阶段汽车已成功进入千家万户,作为百姓的代步工具。与此同时,也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而在汽车行业中发展最迅速的是汽车维修业。但汽车维修业发展迅速的同时,维修技术人员却非常匮乏,高职院校主要负责培养技术型人才,因此必须对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目的在于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人员。本文主要针对高职汽修专业理论教学及实践结合进行探析,望
期刊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连江县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规划课题《基于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观察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LJJKXB16-025)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144-01  人类的智力活动总是从眼睛获取信息开始的,观察是智力活动的开端和源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
期刊
【摘要】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我将以《混凝土结构》为例,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特色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课程说课 混凝土结构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
期刊
【摘要】近年来许多地方鼓励教师参与信息融入教学的研习,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了平板或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证明使用信息科技翻转传统教学能促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就以移动学习融入物流课程教学进行实践探讨。  【关键词】移动学习 物流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238-02  近年来科技日新月异下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