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地方性;风景园林设计;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微景观;教学改革
学好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风景园林理论水平及参与风景园林设计实践的能力很有帮助。从相关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可知,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所占的分量很小,内容涉及面窄,侧重于理论教学,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雷同,缺乏地方性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缺乏。针对其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应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加强学生地方性理论知识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并着重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进行具体实践设计教学,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来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一、地方性与风景园林设计的地方性
(一)地方性的含义
地方性的概念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地方性是指一个地区或地方特有的风土个性,是隶属于当地最本质的特色。它是一个地区真正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性,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1]。而风景园林是一个区域地方性的重要载体,因区域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水、气候、植物等。地形指现状的地形地貌以及现状用地上的存在物[1],地方性中地形因素的运用旨在把握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基地的基本特征,借助所处地块的地形优势,营造极具地方色彩的园林景观。地形因素是园林景观的设计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风景园林的设计特点。园林水景指在园林中用水组成各种形态的景观[1],地方性中水景因素的运用要求根据风景园林设计要求打造因地制宜的自然式水景或规则式水景。水景因素在园林景观中应用广泛,常有点缀景观、调节湿度、改善环境等作用,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气候的地域差异影响着地方的水文条件和生物条件以及地形地貌[1],从而产生风景园林各异的地方风格,因此气候因素是风景园林设计中必须重视的必要因素,该因素从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风景园林设计的合理性。植物指园林建设中所需要的一切植物材料,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风景园林设计要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素材,综合考虑包括经濟、实用在内的多种因素,确保植物因素在规划设计中能够产生最好效果。自然因素方面,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多台风等气象灾害,光热充足,干湿两季分明,条件总体优越,气候、矿产、动植物资源丰富,境内溪流密布,流域面积广,主要河流有晋江、洛阳江等。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人文和历史两个方面[2] 。人文因素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为风景园林注入灵魂。不同地区因其环境的差异而催生出不同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作用于园林景观的塑造,并且最终衍生出极具地方代表性的风景园林。因此,重视人文建设,突出地方人文氛围,促进地方风景园林发展,使其凭借独特的地方人文特色而具有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历史是风景园林的根基,了解设计目标地域的历史背景是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基础因素。研究地方风景园林的变化发展,有助于推动园林设计的整体框架、构思原则更符合地方性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传承和发扬地方历史的作用。社会因素方面,泉州市是福建省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闽南文化源头、中国著名侨乡、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作为全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人文历史深厚,素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3];泉州还保留有丰富的戏曲文化遗产,如南音、北管、梨园戏和“提线木偶”[4]。另外,泉州方言即闽南语也是泉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
(二)风景园林设计的地方性
风景园林设计的地方性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地理环境的地方性、文化的地方性和经济技术的地方性。自然环境特征与人工环境特征构成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其中,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区位、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等,人工环境特征包括建筑物、道路等[6]。地理环境的地方性是风景园林设计在结合地方性的实际规划过程中首先且必须要考虑的性质,而且该性质与风景园林的结合程度集中体现在园林构筑物和设施上。文化的地方性表现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对文化形成产生的重要影响,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活跃、影响意义最深远的地方性特点,并通过塑造人类的精神世界进而影响人民的物质生活,最终形成地方特色文化以及地方性风景园林。经济技术的地方性直接制约或促进风景园林的创作、设计和实施,不同的经济技术条件可以使风景园林呈现出不同的地方色彩。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经济技术的作用而忽视地理环境和文化的作用,应综合考虑三者的关系,结合当地经济技术条件创造富有地方性特色的景观。
二、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程教学体系有待完善,教学内容未能体现地方特色
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离不开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但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教学实际上是以授课教师念读PPT内容为主,教学案例老旧,缺乏知识拓展,课堂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互动性。泉州市作为古代著名的天然港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其文化内涵丰富,园林建筑种类多,案例丰富,而该课程的课堂授课未能结合以上地方特色就地取材,这就不利于学生在地方性知识学习中融入地方性实践,从而影响到课程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设计脱离地方实际
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结合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该课程存在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忽视课程实践的现象,理论与实践脱节,且实践未能体现地方特色。从学生参与泉州市建筑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视角来看,学生下乡下村考察的次数少,对村镇调查了解不深入;学生的设计创作不能抓住村域地方特色,脱离场所实际,设计方案投机取巧、缺乏创新性,导致千村一面。 (三)课程考核方式死板,未能达到以考促学、知行合一的目的
考核是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考核过分强调书面测试,期中检测与平时表现考核未能体现学生个体的真实能力。课程对实践层面的考核力度不够,各大高校的考查内容雷同,不符合培养地方本科高校人才的目标要求。综上,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考核无法全面、客观地呈现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制图能力以及实践设计能力等方面,不利于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三、融入地方性的风景园林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就地选取地方案例
本文针对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上课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无趣、未能结合地方实际等现状来探索风景园林设计教改问题。
1.增设地方性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分类型、分主题分析地方特色建筑景观,如泉州市可选取开元寺、西湖公园、崇武古城、清净古寺、洛阳桥等富有地区人文、资源、环境特色的景观案例,探讨其历史沿革、地区概况、建筑特色、景观设计手法以及当地人文特色文化比如戏种、美食、特色服饰等。景观与地方人文特色相融合,能够增加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对该课程或相关知识有兴趣的学生参加讲座,丰富教学形式,完善教学体系。
2.组织学生模拟开展景观方案设计与成果汇报
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给学生布置课程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实践单位,根据教材内容选取本地范围内本小组感兴趣的地块,结合所在村镇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借助各类专业制图软件进行地块景观方案模拟设计,并模拟正式汇报会进行成果汇报。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地方优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运用如参观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内的多种教学方法,把部分课程设计成活动课程,带领学生参观地方优秀景观案例地,通过教师实时讲解,计算机即时模拟景观设计,让学生自己探究老师所提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另外,应在课程中添加富有地方特色的图片、视频,邀请本专业教师、园林景观设计师等相关人员分享从业及其他相关经验,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重视实践,设计入村,强化教学实践环节
实践是学习的目的,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应用情况的检测,课程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也要注重实践的开展。
1.与地方政府合作,举办地区微景观设计比赛
为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如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人才、一流的教学设备、师生时间相对自由充裕等,与地方政府展开合作,举办乡村微景观设计大赛,鼓励学校、社会团队报名,建立奖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学生需通过场地实测、乡村资源调研、入户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场地自然与人文资料、居民建设愿景等情况,为实现景观设计方案“从场地中自然生长”打好基础。其次,学生入驻施工现场,全程参与项目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再次,对项目全过程视频展示、微景观建成实景参观、学生现场讲解三部分进行评分。最后,在颁奖仪式中,由一等奖团队进行项目汇报与经驗分享,由专家评委点评所有获奖作品。通过上述措施使学生在竞赛中获得项目设计经验与专业自信。
2.鼓励学生参与地方社会项目设计实践
学校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进入景观公司、建筑公司、规划院实习,通过参与企业实际设计项目,熟悉项目工程的商谈、设计、沟通、施工、完善等一系列过程,提高专业素质,促进能力培养。
3.鼓励学生参与入驻村实践,在基层实践工作中锻炼提升实践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五位一体”建设,该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学校鼓励学生进村下乡,就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驻村学习。其间,学生需要充分了解该村的历史背景、人文特色,实地勘查村域内风景园林的设计、建设情况,创造机会见识和参与到村镇的发展规划制订、地方风景园林的建设施工中。驻村学习对学生实践经验的丰富、专业素养的提升、个性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规划设计大局观的树立等都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三)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与内容,理论实践兼顾,引入竞赛获奖加分制
1.理论测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优化课程评价方式
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考核成绩分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两部分,各部分成绩所占比重相等。理论考核即书面测试,以期末考核为主、期中考核为辅,重点检测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实践考核即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实践项目(如微景观竞赛)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教师根据学生设计作品的合理性、完善度以及实践报告的真实性、严谨性等进行综合赋分,重点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理论测试+实践考核”的综合评价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引入竞赛获奖加分制,丰富课程评价内容与方式
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是一门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课程,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相关竞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引入竞赛获奖加分制,即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竞赛获奖情况申请相应的加分项目。竞赛获奖加分计入课程实践成绩当中。
四、结语
地方人文、历史、地形、水、气候、植被、建筑等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与要素,把握地方特征是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在充分理解地方性与风景园林设计关系的基础上,针对这门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前述三大课程改革措施,从而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学生完成更多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提升专业素养,丰富专业经验,有针对性地围绕地方、社会实际需求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未来就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好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风景园林理论水平及参与风景园林设计实践的能力很有帮助。从相关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可知,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所占的分量很小,内容涉及面窄,侧重于理论教学,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雷同,缺乏地方性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缺乏。针对其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应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加强学生地方性理论知识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并着重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进行具体实践设计教学,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来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一、地方性与风景园林设计的地方性
(一)地方性的含义
地方性的概念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地方性是指一个地区或地方特有的风土个性,是隶属于当地最本质的特色。它是一个地区真正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性,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1]。而风景园林是一个区域地方性的重要载体,因区域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水、气候、植物等。地形指现状的地形地貌以及现状用地上的存在物[1],地方性中地形因素的运用旨在把握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基地的基本特征,借助所处地块的地形优势,营造极具地方色彩的园林景观。地形因素是园林景观的设计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风景园林的设计特点。园林水景指在园林中用水组成各种形态的景观[1],地方性中水景因素的运用要求根据风景园林设计要求打造因地制宜的自然式水景或规则式水景。水景因素在园林景观中应用广泛,常有点缀景观、调节湿度、改善环境等作用,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气候的地域差异影响着地方的水文条件和生物条件以及地形地貌[1],从而产生风景园林各异的地方风格,因此气候因素是风景园林设计中必须重视的必要因素,该因素从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风景园林设计的合理性。植物指园林建设中所需要的一切植物材料,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风景园林设计要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素材,综合考虑包括经濟、实用在内的多种因素,确保植物因素在规划设计中能够产生最好效果。自然因素方面,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多台风等气象灾害,光热充足,干湿两季分明,条件总体优越,气候、矿产、动植物资源丰富,境内溪流密布,流域面积广,主要河流有晋江、洛阳江等。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人文和历史两个方面[2] 。人文因素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为风景园林注入灵魂。不同地区因其环境的差异而催生出不同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作用于园林景观的塑造,并且最终衍生出极具地方代表性的风景园林。因此,重视人文建设,突出地方人文氛围,促进地方风景园林发展,使其凭借独特的地方人文特色而具有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历史是风景园林的根基,了解设计目标地域的历史背景是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基础因素。研究地方风景园林的变化发展,有助于推动园林设计的整体框架、构思原则更符合地方性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传承和发扬地方历史的作用。社会因素方面,泉州市是福建省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闽南文化源头、中国著名侨乡、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作为全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人文历史深厚,素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3];泉州还保留有丰富的戏曲文化遗产,如南音、北管、梨园戏和“提线木偶”[4]。另外,泉州方言即闽南语也是泉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
(二)风景园林设计的地方性
风景园林设计的地方性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地理环境的地方性、文化的地方性和经济技术的地方性。自然环境特征与人工环境特征构成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其中,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区位、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等,人工环境特征包括建筑物、道路等[6]。地理环境的地方性是风景园林设计在结合地方性的实际规划过程中首先且必须要考虑的性质,而且该性质与风景园林的结合程度集中体现在园林构筑物和设施上。文化的地方性表现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对文化形成产生的重要影响,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活跃、影响意义最深远的地方性特点,并通过塑造人类的精神世界进而影响人民的物质生活,最终形成地方特色文化以及地方性风景园林。经济技术的地方性直接制约或促进风景园林的创作、设计和实施,不同的经济技术条件可以使风景园林呈现出不同的地方色彩。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经济技术的作用而忽视地理环境和文化的作用,应综合考虑三者的关系,结合当地经济技术条件创造富有地方性特色的景观。
二、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程教学体系有待完善,教学内容未能体现地方特色
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离不开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但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教学实际上是以授课教师念读PPT内容为主,教学案例老旧,缺乏知识拓展,课堂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互动性。泉州市作为古代著名的天然港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其文化内涵丰富,园林建筑种类多,案例丰富,而该课程的课堂授课未能结合以上地方特色就地取材,这就不利于学生在地方性知识学习中融入地方性实践,从而影响到课程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设计脱离地方实际
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结合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该课程存在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忽视课程实践的现象,理论与实践脱节,且实践未能体现地方特色。从学生参与泉州市建筑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视角来看,学生下乡下村考察的次数少,对村镇调查了解不深入;学生的设计创作不能抓住村域地方特色,脱离场所实际,设计方案投机取巧、缺乏创新性,导致千村一面。 (三)课程考核方式死板,未能达到以考促学、知行合一的目的
考核是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考核过分强调书面测试,期中检测与平时表现考核未能体现学生个体的真实能力。课程对实践层面的考核力度不够,各大高校的考查内容雷同,不符合培养地方本科高校人才的目标要求。综上,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考核无法全面、客观地呈现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制图能力以及实践设计能力等方面,不利于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三、融入地方性的风景园林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就地选取地方案例
本文针对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上课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无趣、未能结合地方实际等现状来探索风景园林设计教改问题。
1.增设地方性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分类型、分主题分析地方特色建筑景观,如泉州市可选取开元寺、西湖公园、崇武古城、清净古寺、洛阳桥等富有地区人文、资源、环境特色的景观案例,探讨其历史沿革、地区概况、建筑特色、景观设计手法以及当地人文特色文化比如戏种、美食、特色服饰等。景观与地方人文特色相融合,能够增加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对该课程或相关知识有兴趣的学生参加讲座,丰富教学形式,完善教学体系。
2.组织学生模拟开展景观方案设计与成果汇报
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给学生布置课程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实践单位,根据教材内容选取本地范围内本小组感兴趣的地块,结合所在村镇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借助各类专业制图软件进行地块景观方案模拟设计,并模拟正式汇报会进行成果汇报。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地方优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运用如参观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内的多种教学方法,把部分课程设计成活动课程,带领学生参观地方优秀景观案例地,通过教师实时讲解,计算机即时模拟景观设计,让学生自己探究老师所提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另外,应在课程中添加富有地方特色的图片、视频,邀请本专业教师、园林景观设计师等相关人员分享从业及其他相关经验,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重视实践,设计入村,强化教学实践环节
实践是学习的目的,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应用情况的检测,课程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也要注重实践的开展。
1.与地方政府合作,举办地区微景观设计比赛
为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如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人才、一流的教学设备、师生时间相对自由充裕等,与地方政府展开合作,举办乡村微景观设计大赛,鼓励学校、社会团队报名,建立奖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学生需通过场地实测、乡村资源调研、入户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场地自然与人文资料、居民建设愿景等情况,为实现景观设计方案“从场地中自然生长”打好基础。其次,学生入驻施工现场,全程参与项目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再次,对项目全过程视频展示、微景观建成实景参观、学生现场讲解三部分进行评分。最后,在颁奖仪式中,由一等奖团队进行项目汇报与经驗分享,由专家评委点评所有获奖作品。通过上述措施使学生在竞赛中获得项目设计经验与专业自信。
2.鼓励学生参与地方社会项目设计实践
学校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进入景观公司、建筑公司、规划院实习,通过参与企业实际设计项目,熟悉项目工程的商谈、设计、沟通、施工、完善等一系列过程,提高专业素质,促进能力培养。
3.鼓励学生参与入驻村实践,在基层实践工作中锻炼提升实践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五位一体”建设,该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学校鼓励学生进村下乡,就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驻村学习。其间,学生需要充分了解该村的历史背景、人文特色,实地勘查村域内风景园林的设计、建设情况,创造机会见识和参与到村镇的发展规划制订、地方风景园林的建设施工中。驻村学习对学生实践经验的丰富、专业素养的提升、个性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规划设计大局观的树立等都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三)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与内容,理论实践兼顾,引入竞赛获奖加分制
1.理论测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优化课程评价方式
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考核成绩分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两部分,各部分成绩所占比重相等。理论考核即书面测试,以期末考核为主、期中考核为辅,重点检测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实践考核即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实践项目(如微景观竞赛)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教师根据学生设计作品的合理性、完善度以及实践报告的真实性、严谨性等进行综合赋分,重点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理论测试+实践考核”的综合评价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引入竞赛获奖加分制,丰富课程评价内容与方式
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是一门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课程,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相关竞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引入竞赛获奖加分制,即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竞赛获奖情况申请相应的加分项目。竞赛获奖加分计入课程实践成绩当中。
四、结语
地方人文、历史、地形、水、气候、植被、建筑等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与要素,把握地方特征是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在充分理解地方性与风景园林设计关系的基础上,针对这门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前述三大课程改革措施,从而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学生完成更多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提升专业素养,丰富专业经验,有针对性地围绕地方、社会实际需求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未来就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