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融入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将传统文化作为扩充的课堂学习资料,辅助学生阅读,另一方面可以围绕传统文化开展各类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能够渐渐地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高中生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既可以作为思想的“灯塔”,时刻给学生照耀正确的成长方向,又可以作为充实学生知识的“资料库”,使其见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一)满足当前的时代教育需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是必要的教育环节,相关教育部门印发了若干文件,要求各中小学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在青少年的内心中播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必要性,能够满足当前的时代教育需求。
(二)可以培育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本身有若干篇优秀的文章,可以对这些文章追根溯源,挖掘历史背景资料、相关文化资料等,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既有利于培育优秀的思想道德观念,又有利于教学教材课文。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作为扩充的课堂学习资料
在教学每篇课文的时候,通常都会介绍课文的创作背景等,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入许多蕴含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字资料,一方面可以迎合教学课文的主题,易于启发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阅读量,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例如,在教学《红烛》时,由于文中引用了李商隐的《无题》诗句,在讲解之前,可以在屏幕上展示该首古诗,利用若干分钟简要地讲解该首诗表达的含义,再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红烛》,让其思考同一句诗在两首诗中的用意,随后展示该首诗的创作背景资料,如1923年时的社会背景资料、闻一多的生平等,让学生结合这些文字资料理解课文中隐藏的情感。在教学《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时,由于文中提到工匠精神,在讲解之前,可以在屏幕上展示许多在古书中记载的“工匠精神”,如《庄子》中的庖丁解牛、匠石斫鼻等典故,让学生阅读这些典故,思考典故讲述的含义,随后开始阅读课文,结合典故可以了解工匠精神,并且认识到工匠精神自古就有,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
(二)开展读写训练活动
读写训练活动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课堂活动,旨在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即读即写,有利于训练其语文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某些包含传统文化的文字资料,让学生阅读后思考,再通过写作得出读后感,可以分别利用教材文章和课外读物,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探讨,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会根据文中内容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孔子不欣赏子路、冉有、公西华的理想?”等,让其借助教材底部的字词释义,与其他同学互相探讨,翻译该篇文言文,分别讨论四个弟子的区别,思考孔子的真正用意,进而了解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然后会对比当今的社会发展,提问说:“若依然使用以礼治国的思想,现在还适用吗?为什么?”,让每位学生以此为题,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在课堂内引入多篇优秀的古诗词,如王逸的《九思·悯上》,该首诗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表达对当前社会乱象的愤慨,第二层表达替屈原郁郁不得志的惋惜,第三层表达对奸邪当道的斥责。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懂得整首诗的思想情感,随后可以让其自行品鉴这首诗,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三)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经典诵读活动会通过诵读经典古诗词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培育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并且经过经典诵读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量,奠定更为深厚的文化基础。例如,当以爱国为活动主题时,可以预先准备若干首关于爱国的经典古诗词,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望阙台》《六州歌头·长淮望断》等,让学生逐个地诵读诗文,体会其中深深的爱国情感;当以咏物为活动主题时,可以预先准备若干首关于咏物的经典古诗词,如《鹧鸪天·桂花》《梅花绝句二首·其一》《菊花》等,让学生逐个诵读诗文,体会其中的欣赏赞美之情;当以励志为活动主题时,可以预先准备若干首关于励志的经典古诗词,如《满江红·写怀》《扬子江》《自题小像》等,让学生逐个地诵读诗文,体会其中饱满的励志情感。并且,在诵读诗文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某些适合主题的背景音乐,用于调动学生内心的情绪,更为贴合某些古诗词的情感主题,从而有利于增强诵读体会。
综上所述,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对高中生起到良好的促学作用,在课堂上可以辅助其更为深入地学习课文内容,增强他们的理解力,同时可以熏陶他们的情操,吸收积极的思想,这就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研究[J].新课程,2021(18):66.
[2]徐世宏.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探究[J].高考,2021(17):85-86.
[3]王衍芳.渗透传统文化 奠定知识基础: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語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5):35-37.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高中生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既可以作为思想的“灯塔”,时刻给学生照耀正确的成长方向,又可以作为充实学生知识的“资料库”,使其见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一)满足当前的时代教育需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是必要的教育环节,相关教育部门印发了若干文件,要求各中小学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在青少年的内心中播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必要性,能够满足当前的时代教育需求。
(二)可以培育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本身有若干篇优秀的文章,可以对这些文章追根溯源,挖掘历史背景资料、相关文化资料等,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既有利于培育优秀的思想道德观念,又有利于教学教材课文。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作为扩充的课堂学习资料
在教学每篇课文的时候,通常都会介绍课文的创作背景等,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入许多蕴含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字资料,一方面可以迎合教学课文的主题,易于启发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阅读量,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例如,在教学《红烛》时,由于文中引用了李商隐的《无题》诗句,在讲解之前,可以在屏幕上展示该首古诗,利用若干分钟简要地讲解该首诗表达的含义,再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红烛》,让其思考同一句诗在两首诗中的用意,随后展示该首诗的创作背景资料,如1923年时的社会背景资料、闻一多的生平等,让学生结合这些文字资料理解课文中隐藏的情感。在教学《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时,由于文中提到工匠精神,在讲解之前,可以在屏幕上展示许多在古书中记载的“工匠精神”,如《庄子》中的庖丁解牛、匠石斫鼻等典故,让学生阅读这些典故,思考典故讲述的含义,随后开始阅读课文,结合典故可以了解工匠精神,并且认识到工匠精神自古就有,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
(二)开展读写训练活动
读写训练活动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课堂活动,旨在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即读即写,有利于训练其语文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某些包含传统文化的文字资料,让学生阅读后思考,再通过写作得出读后感,可以分别利用教材文章和课外读物,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探讨,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会根据文中内容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孔子不欣赏子路、冉有、公西华的理想?”等,让其借助教材底部的字词释义,与其他同学互相探讨,翻译该篇文言文,分别讨论四个弟子的区别,思考孔子的真正用意,进而了解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然后会对比当今的社会发展,提问说:“若依然使用以礼治国的思想,现在还适用吗?为什么?”,让每位学生以此为题,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在课堂内引入多篇优秀的古诗词,如王逸的《九思·悯上》,该首诗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表达对当前社会乱象的愤慨,第二层表达替屈原郁郁不得志的惋惜,第三层表达对奸邪当道的斥责。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懂得整首诗的思想情感,随后可以让其自行品鉴这首诗,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三)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经典诵读活动会通过诵读经典古诗词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培育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并且经过经典诵读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量,奠定更为深厚的文化基础。例如,当以爱国为活动主题时,可以预先准备若干首关于爱国的经典古诗词,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望阙台》《六州歌头·长淮望断》等,让学生逐个地诵读诗文,体会其中深深的爱国情感;当以咏物为活动主题时,可以预先准备若干首关于咏物的经典古诗词,如《鹧鸪天·桂花》《梅花绝句二首·其一》《菊花》等,让学生逐个诵读诗文,体会其中的欣赏赞美之情;当以励志为活动主题时,可以预先准备若干首关于励志的经典古诗词,如《满江红·写怀》《扬子江》《自题小像》等,让学生逐个地诵读诗文,体会其中饱满的励志情感。并且,在诵读诗文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某些适合主题的背景音乐,用于调动学生内心的情绪,更为贴合某些古诗词的情感主题,从而有利于增强诵读体会。
综上所述,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对高中生起到良好的促学作用,在课堂上可以辅助其更为深入地学习课文内容,增强他们的理解力,同时可以熏陶他们的情操,吸收积极的思想,这就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研究[J].新课程,2021(18):66.
[2]徐世宏.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探究[J].高考,2021(17):85-86.
[3]王衍芳.渗透传统文化 奠定知识基础: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語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