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課程建设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基础。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在课程建设中,应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按照教学规律,调整课程结构,认真搞好课程评估,建设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确保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关键词]民族地区医学院校 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魏洁(1954- ),女,右江民族医学院高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管理研究工作。(广西 百色 533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136-02
众所周知,高校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学校教学改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如何将课程建设整体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摆在学校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面前的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
一、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构建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目前,国外医学课程模式呈现出多样化,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实施课程综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课程改革模式是:综合课程(整合课程)、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和以社区为基础的课程。因此,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应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为适应社会和农村基层对医学人才的需要,探索建设“以社区(基层)为基础的课程”,在构建各专业课程体系时,应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建立适应现代医学的模式。即建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现代医学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整体交叉综合特点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意味着理想的“学校文化”创造,而课程文化居于学校文化的核心地位。因此,在专业教育中,要体现和贯穿素质教育思想,以促进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这是当代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总的要求。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构建新的医学人才模式,把专业教育重点从单纯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转向注重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整合课程教学,使学科知识完整有序。在整合课程中,要正确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把握知识的“删旧、增新”关系,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又要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授。二是正确把握学科间的交叉与连接关系。三是正确把握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之间、系统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把握该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的衔接,避免重复,使学科知识完整有序。为此,值得注意的是,在保证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把有关课程内容融合起来,促进功能互补,内容交叉、渗透,建立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医学课程。学校应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协调各学科课程整合过程中的作用,使各课程的整合做到合理性和科学性。
3.开设引导学生掌握医学思维方法的有关课程。由于民族地区医学院多数学生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素质偏低尤为突出,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及社交能力等方面缺陷较大,开设医学思维方法课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在进入临床专业课程学习时能较好地掌握医学思维方法,培养自己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教学内容应包括医学生思维与学习、创新能力与成功者的道德品质修养、研究性学习与实践的培养等。
4.增加医学前沿理论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拓宽专业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综合意识、终身意识及超前意识。同时,根据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对卫生保健需求的变化,调整各专业课程,开设医学新兴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课程。
5.进一步加强隐性课程建设。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近几年来,学院的隐性课程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学院连续被评为全国和自治区“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活动”先进单位。目前隐性课程有:校园文化活动、文明校园建设、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结合临床见习和实习开展的医德医风教育等。为使隐性课程建设在拓宽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教学管理部门要做好此类课程的协调管理工作,把它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轨道,使课程设计更有利于医学生通过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并以此作为改革素质教育的载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6.加大社会科学和医学人文课程建设力度。加强与医学相关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是培养21世纪医生的目标之一。因此,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人文教育、民族文化教育。通过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医学生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的关系。为此,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应适当增设医学与人文,医学与社会医学关系、民族文化教育等课程,并通过开设系列专题讲座的形式,整合人文素质教育、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以及医学交叉学科的教育内容。侧重让学生掌握对卫生资源、人类与社会环境、人类社会与健康等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的了解,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考察人类健康与疾病,并如何采取综合措施来防治疾病,以增进人类健康。
7.切实搞好民族医学院校特色课程。医学院把民族医学作为特色课程建设是符合院情的。近几年来,民族医学课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使学生掌握了常用的民族民间医疗技法,为今后面向农村边远地区的防病治病发挥了优势作用。
二、搞好课程评估,促进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评估是课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课程评估的目的在于促进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宏观指导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民族地区医学院应不断健全和完善课程建设与评估的系列管理制度,重点搞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有计划地开展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的评估和建设。在课程评估工作中,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三级(院级、省级、国家级)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的评估和建设,重点搞好以下工作:一是制订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二是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是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四是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五是重视教材建设;六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七是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根据这些目标的要求,从校级到二级学院(系、部)、教研室都要制订详细的建设计划,明确建设项目与内容、人员分工、实施办法、步骤、完成时间等。
2.搞好课堂教学评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近年来,学院开展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要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从重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师教学质量优劣作出正确的判断,以此作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有效办法。为此,学院贯彻落实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要求,认真总结了课程教学评价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并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健全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体系,以此鼓励各学科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创新研究。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成效的体现,所以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现行的教育方法、内容、手段和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为此,教学管理部门要认真指导各学科开展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等改革的研究,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教”“学”并重的原则,减少教学强制性,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第二,改变以灌输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坚持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原则。第三,改革以教研室、书本为本位的教育方式,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一方面,课堂教学本身要创新和改造,做到传授知识与交流经验、训练能力相结合,“我讲你听”与讨论、辩论等相结合;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上增加科学能力与创新技法的专门内容,使学生在学会掌握知识和技能方法的同时,建立起认识和把握未来发展的新知识和能力体系。
4.发挥激励机制作用,推动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和评估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为此,在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中,要严格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与教师、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有效地把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教学和学习中来,只有坚持把激励“教”与“学”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云,乔敏.医学课程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87-88.
[2]张楚廷.素质教育的沉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0(2):27.
[3]杨叔子.民族文化教育 自主创新道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5-9.
[4]刘霄.建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新体系的探索[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2):41-42.
[5]戴红梅.开展课堂教学评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2):111-112.
[关键词]民族地区医学院校 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魏洁(1954- ),女,右江民族医学院高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管理研究工作。(广西 百色 533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136-02
众所周知,高校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学校教学改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如何将课程建设整体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摆在学校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面前的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
一、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构建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目前,国外医学课程模式呈现出多样化,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实施课程综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课程改革模式是:综合课程(整合课程)、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和以社区为基础的课程。因此,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应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为适应社会和农村基层对医学人才的需要,探索建设“以社区(基层)为基础的课程”,在构建各专业课程体系时,应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建立适应现代医学的模式。即建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现代医学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整体交叉综合特点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意味着理想的“学校文化”创造,而课程文化居于学校文化的核心地位。因此,在专业教育中,要体现和贯穿素质教育思想,以促进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这是当代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总的要求。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构建新的医学人才模式,把专业教育重点从单纯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转向注重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整合课程教学,使学科知识完整有序。在整合课程中,要正确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把握知识的“删旧、增新”关系,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又要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授。二是正确把握学科间的交叉与连接关系。三是正确把握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之间、系统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把握该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的衔接,避免重复,使学科知识完整有序。为此,值得注意的是,在保证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把有关课程内容融合起来,促进功能互补,内容交叉、渗透,建立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医学课程。学校应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协调各学科课程整合过程中的作用,使各课程的整合做到合理性和科学性。
3.开设引导学生掌握医学思维方法的有关课程。由于民族地区医学院多数学生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素质偏低尤为突出,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及社交能力等方面缺陷较大,开设医学思维方法课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在进入临床专业课程学习时能较好地掌握医学思维方法,培养自己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教学内容应包括医学生思维与学习、创新能力与成功者的道德品质修养、研究性学习与实践的培养等。
4.增加医学前沿理论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拓宽专业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综合意识、终身意识及超前意识。同时,根据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对卫生保健需求的变化,调整各专业课程,开设医学新兴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课程。
5.进一步加强隐性课程建设。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近几年来,学院的隐性课程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学院连续被评为全国和自治区“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活动”先进单位。目前隐性课程有:校园文化活动、文明校园建设、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结合临床见习和实习开展的医德医风教育等。为使隐性课程建设在拓宽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教学管理部门要做好此类课程的协调管理工作,把它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轨道,使课程设计更有利于医学生通过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并以此作为改革素质教育的载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6.加大社会科学和医学人文课程建设力度。加强与医学相关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是培养21世纪医生的目标之一。因此,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人文教育、民族文化教育。通过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医学生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的关系。为此,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应适当增设医学与人文,医学与社会医学关系、民族文化教育等课程,并通过开设系列专题讲座的形式,整合人文素质教育、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以及医学交叉学科的教育内容。侧重让学生掌握对卫生资源、人类与社会环境、人类社会与健康等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的了解,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考察人类健康与疾病,并如何采取综合措施来防治疾病,以增进人类健康。
7.切实搞好民族医学院校特色课程。医学院把民族医学作为特色课程建设是符合院情的。近几年来,民族医学课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使学生掌握了常用的民族民间医疗技法,为今后面向农村边远地区的防病治病发挥了优势作用。
二、搞好课程评估,促进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评估是课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课程评估的目的在于促进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宏观指导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民族地区医学院应不断健全和完善课程建设与评估的系列管理制度,重点搞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有计划地开展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的评估和建设。在课程评估工作中,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三级(院级、省级、国家级)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的评估和建设,重点搞好以下工作:一是制订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二是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是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四是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五是重视教材建设;六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七是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根据这些目标的要求,从校级到二级学院(系、部)、教研室都要制订详细的建设计划,明确建设项目与内容、人员分工、实施办法、步骤、完成时间等。
2.搞好课堂教学评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近年来,学院开展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要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从重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师教学质量优劣作出正确的判断,以此作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有效办法。为此,学院贯彻落实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要求,认真总结了课程教学评价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并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健全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体系,以此鼓励各学科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创新研究。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成效的体现,所以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现行的教育方法、内容、手段和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为此,教学管理部门要认真指导各学科开展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等改革的研究,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教”“学”并重的原则,减少教学强制性,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第二,改变以灌输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坚持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原则。第三,改革以教研室、书本为本位的教育方式,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一方面,课堂教学本身要创新和改造,做到传授知识与交流经验、训练能力相结合,“我讲你听”与讨论、辩论等相结合;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上增加科学能力与创新技法的专门内容,使学生在学会掌握知识和技能方法的同时,建立起认识和把握未来发展的新知识和能力体系。
4.发挥激励机制作用,推动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和评估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为此,在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中,要严格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与教师、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有效地把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教学和学习中来,只有坚持把激励“教”与“学”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云,乔敏.医学课程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87-88.
[2]张楚廷.素质教育的沉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0(2):27.
[3]杨叔子.民族文化教育 自主创新道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5-9.
[4]刘霄.建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新体系的探索[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2):41-42.
[5]戴红梅.开展课堂教学评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