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學语文学习兴趣是一种比较广泛的社会性动机,它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倾向,是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实践使它激发出来,并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并从中得到满足,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语文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或学科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持之以恒地了解它、研究它。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激起学习的兴趣呢?
1 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兴趣
孩子们想象力丰富,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陈旧的教法只能使他们昏昏欲睡。如果我们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精心设计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还能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教学《燕子》第三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学习欣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阅读这段描写,请根据文章描写,展开想象的翅膀吧!注意,我们已走出教室,来到了广阔的原野之中。(往下语调要柔缓,感情要投入)大家身旁,一边是碧绿的湖水,一边是青青的稻田,青草、绿叶、鲜花、柔柳争先恐后地聚拢来。看,蓝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白云。微风吹在脸上,好轻好柔呀,好像绒毛在脸上抚来抚去。阳光明媚,照在身上暖融融的,舒服极了。同学们(作惊喜状)看,燕子,空中飞着一只又一只的燕子,好快活,好灵巧呀,看到没有,那只燕子斜着身子在空中灵巧地飞着。这儿,稻田上的几只燕子飞起来了,唧唧叫着,转眼间飞到那边的柳树下面了。同学们快看,那几只,才有趣呢,唧唧叫着,紧贴水面飞去快得像一阵风掠过湖面。有只燕子真调皮,尾尖向水面一点又极快地飞走了,那清澈平静的湖面上却留下一圈圈的波纹,渐渐地向四周荡漾开去......(要始终注意语调的恰当变化和手势的运用)啊——这景色实在太美了!运用引导欣赏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感情投入,以往学习过程中的厌烦情绪一扫而光。
2 情感激趣
营造情感气氛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它能诱发学生激动愉悦的情绪,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创造出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能很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怎样来营造这种情感氛围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要努力以自己的人格来使教学有兴趣。”所谓人格是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教学艺术,也就是教师要用爱心、用真情、用本领来营造情感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心和真情体现在教师的眼神、笑容、嗓音和行为上。教师要用一往情深的眼神、和蔼慈祥的笑脸、柔畅亲切的嗓音及简洁优雅的手势滋润学生的心田,拨动他们的心弦,让他们在爱的长河中,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3 利用生动的语言培养兴趣
在这里,生动的语言不仅仅是指教师语言的幽默、风趣、煽情,也包括在教学中配予的肢体语言。我们知道,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指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使用语言作为工具和学生交往,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师生动而风趣的教学语言,在取得教学的成功方面,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但是,实践表明,真正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老师在教学环节使用的肢体语言。一些形象的动作,生动的比划,往往能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这是任何语言都达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激励学习兴趣的语言,常常是针对学习内容而创造性发挥出来的新因素、新境界,选择生动鲜明、耐人寻味的词句,能够鼓舞学生学习的勇气和求知欲望,使其满怀信心地投入学习。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选择有趣味性的语言插在教材的讲授过程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如果引用知识得当,可以大大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能获得牢固而深刻的语文知识。
4 利用媒体资源,激发兴趣
孩子们好奇心强喜欢新鲜的东西,而陈旧的教法只能使他们无比厌烦。在教学中要真正把他们当成学习的主人,相信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文字相比较,色彩亮丽、动感较强的画面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学中充分利用动画吸引学生,不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学习热情,还可以使他们获得课文的相关信息,激活他们的思维。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让学生欣赏动画,教师谈话导入: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看动画片,现在就给大家一个大饱眼福的机会。请看大屏幕——动画片《乌鸦喝水》。学生兴趣盎然,被吸引到动画片中。看完动画片,师继续导入:动画片看完了,能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吗?(板书课题:19乌鸦喝水)然后贴出图片,使学生短时间内对文本产生了学习热情,饶有兴致地读起了课文。
5 提升技巧,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有限时间,提高自我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讲究方式方法,讲究艺术性,把课上得生动精彩,,让学生乐学、愿学。首先,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用生动的讲解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非语言因素应用,增强课堂艺术性。教师的非语言因素应用有时能比语言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亲切的目光会使全班学生减少压力,消除大脑疲劳;教师一个甜美的微笑,会使学生挺起腰板产生信心;教师庄重的仪表会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教师优美的恰到好处的手势,能使学生入情入境;教师漂亮规范的板书,会使学生爱上该教师的课。课堂艺术性是一个涵盖广泛的课题,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激发和拓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语文课堂是否活跃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更是素质教育成功实施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改革,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知识取得能力发展与兴趣提高和谐统一地结合起来,体验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好语文的热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或学科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持之以恒地了解它、研究它。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激起学习的兴趣呢?
1 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兴趣
孩子们想象力丰富,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陈旧的教法只能使他们昏昏欲睡。如果我们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精心设计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还能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教学《燕子》第三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学习欣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阅读这段描写,请根据文章描写,展开想象的翅膀吧!注意,我们已走出教室,来到了广阔的原野之中。(往下语调要柔缓,感情要投入)大家身旁,一边是碧绿的湖水,一边是青青的稻田,青草、绿叶、鲜花、柔柳争先恐后地聚拢来。看,蓝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白云。微风吹在脸上,好轻好柔呀,好像绒毛在脸上抚来抚去。阳光明媚,照在身上暖融融的,舒服极了。同学们(作惊喜状)看,燕子,空中飞着一只又一只的燕子,好快活,好灵巧呀,看到没有,那只燕子斜着身子在空中灵巧地飞着。这儿,稻田上的几只燕子飞起来了,唧唧叫着,转眼间飞到那边的柳树下面了。同学们快看,那几只,才有趣呢,唧唧叫着,紧贴水面飞去快得像一阵风掠过湖面。有只燕子真调皮,尾尖向水面一点又极快地飞走了,那清澈平静的湖面上却留下一圈圈的波纹,渐渐地向四周荡漾开去......(要始终注意语调的恰当变化和手势的运用)啊——这景色实在太美了!运用引导欣赏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感情投入,以往学习过程中的厌烦情绪一扫而光。
2 情感激趣
营造情感气氛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它能诱发学生激动愉悦的情绪,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创造出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能很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怎样来营造这种情感氛围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要努力以自己的人格来使教学有兴趣。”所谓人格是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教学艺术,也就是教师要用爱心、用真情、用本领来营造情感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心和真情体现在教师的眼神、笑容、嗓音和行为上。教师要用一往情深的眼神、和蔼慈祥的笑脸、柔畅亲切的嗓音及简洁优雅的手势滋润学生的心田,拨动他们的心弦,让他们在爱的长河中,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3 利用生动的语言培养兴趣
在这里,生动的语言不仅仅是指教师语言的幽默、风趣、煽情,也包括在教学中配予的肢体语言。我们知道,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指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使用语言作为工具和学生交往,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师生动而风趣的教学语言,在取得教学的成功方面,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但是,实践表明,真正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老师在教学环节使用的肢体语言。一些形象的动作,生动的比划,往往能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这是任何语言都达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激励学习兴趣的语言,常常是针对学习内容而创造性发挥出来的新因素、新境界,选择生动鲜明、耐人寻味的词句,能够鼓舞学生学习的勇气和求知欲望,使其满怀信心地投入学习。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选择有趣味性的语言插在教材的讲授过程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如果引用知识得当,可以大大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能获得牢固而深刻的语文知识。
4 利用媒体资源,激发兴趣
孩子们好奇心强喜欢新鲜的东西,而陈旧的教法只能使他们无比厌烦。在教学中要真正把他们当成学习的主人,相信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文字相比较,色彩亮丽、动感较强的画面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学中充分利用动画吸引学生,不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学习热情,还可以使他们获得课文的相关信息,激活他们的思维。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让学生欣赏动画,教师谈话导入: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看动画片,现在就给大家一个大饱眼福的机会。请看大屏幕——动画片《乌鸦喝水》。学生兴趣盎然,被吸引到动画片中。看完动画片,师继续导入:动画片看完了,能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吗?(板书课题:19乌鸦喝水)然后贴出图片,使学生短时间内对文本产生了学习热情,饶有兴致地读起了课文。
5 提升技巧,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有限时间,提高自我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讲究方式方法,讲究艺术性,把课上得生动精彩,,让学生乐学、愿学。首先,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用生动的讲解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非语言因素应用,增强课堂艺术性。教师的非语言因素应用有时能比语言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亲切的目光会使全班学生减少压力,消除大脑疲劳;教师一个甜美的微笑,会使学生挺起腰板产生信心;教师庄重的仪表会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教师优美的恰到好处的手势,能使学生入情入境;教师漂亮规范的板书,会使学生爱上该教师的课。课堂艺术性是一个涵盖广泛的课题,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激发和拓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语文课堂是否活跃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更是素质教育成功实施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改革,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知识取得能力发展与兴趣提高和谐统一地结合起来,体验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好语文的热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