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儿女性,4个月。因右眼反复红肿伴异常分泌物3个月余,于2012年2月28日至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根据患儿所在福利院工作人员叙述,患儿被送至福利院后即被发现毛发稀疏,上唇及上腭部裂开,右眼下睑内侧有粘连,3个月前患儿出现右眼内侧反复红肿并伴有黏脓性分泌物,于当地医院行局部切开引流并抗炎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转入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治疗。临床检查:身高55 cm(-3 SD~-2 SD),体
【机 构】
:
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长沙,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长沙,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长沙,4100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女性,4个月。因右眼反复红肿伴异常分泌物3个月余,于2012年2月28日至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根据患儿所在福利院工作人员叙述,患儿被送至福利院后即被发现毛发稀疏,上唇及上腭部裂开,右眼下睑内侧有粘连,3个月前患儿出现右眼内侧反复红肿并伴有黏脓性分泌物,于当地医院行局部切开引流并抗炎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转入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治疗。临床检查:身高55 cm(-3 SD~-2 SD),体质量5 kg(-2 SD)[1]。上唇自唇红至鼻底完全裂开,口内自悬雍垂至前颌完全裂开。前囟门未闭,卧位时可见节律性搏动,毛发稀疏。身体其余部位未见异常。胸片、心电图正常,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出凝血时间正常。眼部检查:右眼内眦侧皮肤红肿,表面痂皮形成,清理后可见皮肤瘘口形成,瘘口周围少量肉芽组织增生。右眼内眦侧球结膜与下睑粘连,泪道冲洗通。。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对光反应灵敏,眼底检查正常。眼B超检查提示:右眼眶内上方类圆形囊性病变,边界清楚,回声低。眼眶CT报告:右眶内上方壁可见大小约8 mm ×9 mm ×12 mm椭圆形低密度灶,边缘骨质轻受压,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双侧上颌窦、筛窦及额窦发育不良,硬腭大部缺如,上唇、上腭中央不连续,中间可见宽约13 mm裂隙。眼眶MRI提示:右眶内侧肌锥外可见大小约6 mm ×9 mm ×13 mm长T1长T2信号灶(图1),边界清晰,眼球形态正常,视神经外形连续,眼外肌信号未见异常,上唇、硬腭及软腭中央不连续,可见宽约13 mm分离。
其他文献
作为最常见的视神经退行性疾病,青光眼是导致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的第二大病因.诱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凋亡的主要因素有神经营养因子的剥夺、谷氨酸的毒性作用等.目前,针对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有三类药物可供选择,即化学药物、重组蛋白类药物以及小分子生物肽类药物.小分子生物肽类药物兼具重组蛋白类药物活性大、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以及化学药物免疫原性弱、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而有望
近视尤其高度近视是独立于眼压之外的青光眼危险因素,这一在国内外教科书上均注明的结论最近更是得到了大样本人群研究的证实。基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均显示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者患青光眼风险增加。在澳大利亚篮山眼病研究中,低度近视、中高度近视和不近视者青光眼患病率分别为4.2%,4.4%和1.5%,近视者患青光眼几率显著高于不近视者,且在校正青光眼家族史等青光眼危险因素后这种显著性依然存
目的 观察先天性骨性鼻泪管发育异常儿童骨性鼻泪管解剖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18例单侧先天性骨性鼻泪管发育异常患儿的CT检查资料,分析其异常发育的骨性鼻泪管解剖特征并测量双侧骨性鼻泪管高度,起始段骨性鼻泪管的横径及垂直径.单侧先天性骨性鼻泪管发育异常患儿双侧起始段骨性鼻泪管横径、垂直径进行配对t检验.同时将其双侧骨性鼻泪管高
闪烁视野检查通过闪烁光刺激检测视网膜功能,包括3种检查方式:闪烁对比度调制、闪烁临界融合频率和基座亮度闪烁。3种检查方式各有特点。闪烁视野检查在早期青光眼诊断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敏感性。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眼底病变等类疾病诊断方面也有其优势。随着对闪烁视野检查的深入了解,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将逐步扩大。本文就其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迄今为止药物治疗青光眼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眼压,目前用于临床的多类抗青光眼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发挥降眼压作用,但是由于传统滴眼液剂型的限制,导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治疗效果欠佳以及一些毒副作用.此外,传统的用药方式不能使视神经保护药物在视网膜和视神经达到有效浓度.应用药物缓释技术提高抗青光眼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剂量和次数、降低毒副作用、增加患者用药的依从
眼视光是现代光学技术和现代眼科学相结合,运用现代光学的原理和技术解决视觉障碍的新兴交叉学科,其是一门既有经典传统色彩,又具有现代高科技特征的医学专业。随着行业的规范化和市场的需求,眼镜行业已经逐渐向眼视光专业化方向发展;儿童眼科与眼视光的紧密结合,又是对少年儿童视觉健康发育过程的有力保障。因此,无论从专业角度还是顾客需求角度,眼科与眼视光的合作成为必然趋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工作年龄人群第一位的致盲性疾病.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迅速增加,2010年发表的数据表明我国2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 200万,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口最多的国家[1].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DR的患病率逐年增加,致盲率也逐年升高.制定中国DR的筛查处置指南成为当务之急。
患者女性,61岁.因间歇发热、头痛4周,双眼相继无痛性视力下降至视物不见1d,于2013年4月19日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会诊.患者2个月前曾行右侧中耳乳突炎手术,4周前出现间歇发热、头痛症状,因考虑为术后感染,遂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为7.9×109/L,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为0.734,血红蛋白为101 g/L,血小板计数为410×109/L;X线胸片: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病变,未见明显活
目的 探讨表层巩膜炎及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门诊临床诊断为表层巩膜炎及巩膜炎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分析指标包括一般情况、病史、症状、体征、并发症(视力下降、前葡萄膜炎、角膜炎、眼压升高、白内障以及眼底病变等)和相关性疾病.对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 90例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中,67例(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