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思维;启迪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5—0155—0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在数学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启迪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一把思维的钥匙。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值得广大数学教师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體会。
一、问题导学,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导向。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没有思维的方向,此时,就需要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紧扣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让问题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指明方向。为了起到引领的作用,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极具针对性。
例如,教学“立体图形的体与面”一课,笔者由一个近似于正方体的沙包引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怎样得到这个沙包的平面展开图?它的平面展开图有几种?要做成一个对面颜色相同的“三色包”,需要什么样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怎样连接呢?这样的问题极具针对性,能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立体图形的知识技能,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之中。
二、小组合作,引发学生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引导学生用心倾听别人的发言,进而引发自己的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当学生通过自学已经基本掌握了“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后,思考交流:“如果把量杯换成长方体的水箱,该怎样求梨的体积?”学生先画图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发现:梨的体积就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来计算。大多数小组达成共识,这时,有一个小组提出不同的想法,认为梨的体积也可以是下降部分水的体积。接着,学生上前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面对装水的长方体容器,通过把梨放进去、取出来的活动,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梨必须全部浸没水中,长方体底面积不变。之后教师抓住关键,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了“排水法”,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接着,教师给出长方体的长、宽以及放梨之前和放梨之后水的高度,求梨的体积,通过反馈对比优化方法。
三、适时追问,突破教学难点
为了落实教学的针对性,教师要针对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少教多学。实践证明,在学生思维的生长点上设置问题,能有效引导学生将探究深入。这就要求教师发问一定要准确,适时通过追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例如,在学生已经建立“排水法”的数学模型以后,教师继续追问:“如果把梨放入装满水的容器里,会发生什么情况?梨的体积等于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完之后,教师继续追问:“如果把梨放入距容器口1厘米的长方体容器里,水溢出,这时梨的体积等于什么?”教室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通过思考交流达成共识。为了突破个别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继续引导:“两次水都溢出了,但是梨的体积计算方法不同,为什么呢?”学生在不断思考中内化了知识,更好地把握了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以练促学,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练习是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在学生自我探究之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当堂训练,真正做到“堂堂清”。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循序渐进,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要设计一些对比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练习环节设计了分层练习:(1)达标训练题。(2)自我挑战题。
在一个长8米,宽6米,高2米的水池中注满水,然后把两条长3米,宽2米,高4米的石柱立着放入池中,水池溢出水的体积是多少?反馈中发现,部分学生思维不严密,只关注了石柱体积是溢出部分水的体积,但是忽略了完全浸没水中的石柱才能排开水,通过交流思考,学生明确了溢出水的体积是两条高2米的石柱的体积,深化理解了排水法的关键点。通过分层次的练习,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延伸课堂,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教学中,教师始终要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所提升。
如,在学习了“正比例”之后,让学生思考:“你能量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吗?想一想,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该怎样解决?”让学生带着疑问这把钥匙开启一扇扇智慧之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编辑:马德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5—0155—0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在数学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启迪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一把思维的钥匙。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值得广大数学教师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體会。
一、问题导学,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导向。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没有思维的方向,此时,就需要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紧扣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让问题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指明方向。为了起到引领的作用,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极具针对性。
例如,教学“立体图形的体与面”一课,笔者由一个近似于正方体的沙包引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怎样得到这个沙包的平面展开图?它的平面展开图有几种?要做成一个对面颜色相同的“三色包”,需要什么样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怎样连接呢?这样的问题极具针对性,能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立体图形的知识技能,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之中。
二、小组合作,引发学生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引导学生用心倾听别人的发言,进而引发自己的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当学生通过自学已经基本掌握了“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后,思考交流:“如果把量杯换成长方体的水箱,该怎样求梨的体积?”学生先画图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发现:梨的体积就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来计算。大多数小组达成共识,这时,有一个小组提出不同的想法,认为梨的体积也可以是下降部分水的体积。接着,学生上前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面对装水的长方体容器,通过把梨放进去、取出来的活动,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梨必须全部浸没水中,长方体底面积不变。之后教师抓住关键,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了“排水法”,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接着,教师给出长方体的长、宽以及放梨之前和放梨之后水的高度,求梨的体积,通过反馈对比优化方法。
三、适时追问,突破教学难点
为了落实教学的针对性,教师要针对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少教多学。实践证明,在学生思维的生长点上设置问题,能有效引导学生将探究深入。这就要求教师发问一定要准确,适时通过追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例如,在学生已经建立“排水法”的数学模型以后,教师继续追问:“如果把梨放入装满水的容器里,会发生什么情况?梨的体积等于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完之后,教师继续追问:“如果把梨放入距容器口1厘米的长方体容器里,水溢出,这时梨的体积等于什么?”教室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通过思考交流达成共识。为了突破个别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继续引导:“两次水都溢出了,但是梨的体积计算方法不同,为什么呢?”学生在不断思考中内化了知识,更好地把握了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以练促学,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练习是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在学生自我探究之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当堂训练,真正做到“堂堂清”。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循序渐进,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要设计一些对比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练习环节设计了分层练习:(1)达标训练题。(2)自我挑战题。
在一个长8米,宽6米,高2米的水池中注满水,然后把两条长3米,宽2米,高4米的石柱立着放入池中,水池溢出水的体积是多少?反馈中发现,部分学生思维不严密,只关注了石柱体积是溢出部分水的体积,但是忽略了完全浸没水中的石柱才能排开水,通过交流思考,学生明确了溢出水的体积是两条高2米的石柱的体积,深化理解了排水法的关键点。通过分层次的练习,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延伸课堂,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教学中,教师始终要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所提升。
如,在学习了“正比例”之后,让学生思考:“你能量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吗?想一想,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该怎样解决?”让学生带着疑问这把钥匙开启一扇扇智慧之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