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40年前,毛泽东和周恩来就开始考虑发展中国自己的大飞机。“运十”就是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大型民用喷气式客机。30年前,“运十”在艰难中起飞,又在沉默中消隐。“运十”的夭折成为中国航空人和关注中国大飞机事业的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遗失的美好
1968年歼8试制成功。当时中国奉行“军品为先,民品辅助”的建造发展原则,因此任何项目均是军工科技被优先考虑。歼8成功后,中国随即开始研制“运十”大型民用/要员专机。“运十”是中国的执行研发制造首架大飞机,它的试验与试飞,标志着中国航空业并不缺乏制造大飞机的能力。
“运十”项目于1970年8月启动(又称“708工程”),由中央直接指挥协调,各部委、军队及全国21个省市的262个单位参与研制,1978年完成飞机设计,1980年9月26日首飞上天。此后,又进行了各种科研试飞。曾先后转场北京、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昆明、成都等地,并先后7次飞抵起降难度最大的西藏拉萨贡嘎机场,飞西藏时“一周飞行5次,连续出勤无事故”。
“据飞行员讲,‘运十’的性能非常好。飞抵拉萨机场时,地勤人员没有见过这种机型的飞机。当得知是我国自己研制的飞机时,都立正向飞机敬礼”。曾与中国航空界有着不解之缘的王超平回忆说。
到1985年,“运十”共飞了130个起落,170个小时,最远航程3600公里,最大时速930公里,最高飞行升限11000米,最长空中飞行时间4小时49分。从性能上看,“运十”客舱按经济舱178座,混合级124座布置,最大起飞重量110吨,已经达到了“大飞机”的标准。当时的航空航天工业部评价其“填补了我国民航工业在这方面的空白”。
国际航空界对“运十”的研制成功给予高度关注。时任波音副总裁的斯坦因纳于1980年5月在《航空周刊》上著文:“‘运十’不是波音的翻版,更确切地说,它是该国发展其设计制造运输机能力十年之久的锻炼。”同年11月28日,路透社载文说:“在得到这种高度复杂的技术后,再也不能把中国视为一个落后的国家了。”
作为国务院组织的“大飞机项目论证组”成员,王超平和高粱等专家表示,“运十”工程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页,如同“两弹一星”,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曾经的遗憾
有一个尴尬的事实摆在面前:耗资5.377亿元人民币研制的大飞机“运十”,从1985年2月起,就一直停放在上海飞机制造厂的一个角落里。
按照事后一些人的回忆,“运十”的上马是一个不正常年代的决定。但不管怎么说,“运十”成型了,“运十”上天了,“运十”还飞上了西藏拉萨的蓝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中国航天人集体的骄傲。然而,这只说明“运十”能飞。“运十”是否能成为合格或优秀的民航客机,“运十”夭折之前有限的数据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可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气氛却是肯定的。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政治上当务之急是安定人心,经济上百废待举,需要休生养息,全面收缩铺得过大的基建和军工科研摊子已经刻不容缓。“运十”虽然飞起来了,但离航班服务和创造产值尚有一段距离。
从企业投资的角度分析,资金充裕时,上收益最大的项目;资金紧缺时,上收益/投资比最大的项目;投资开始见效的时机对两者的收益计算都至关重要。
以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在“运十”、歼-9、强-6、涡扇-6乃至更遥远的大运、远轰以及其他军工和民用高科技项目上全面套用“两弹一星”的作法,都是非常消耗国力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当年军工科研摊子铺得太大,和盲目套用“两弹一星”模式不无关系。诚然,当年丰田的第一代汽车比起欧美老牌汽车来既简陋又不结实,但它们闯过来了,现在把许多当年对它们不屑一顾的老字号打得满地找牙。不同的是,汽车项目如果失败,倒霉的是公司和投资者,于国计民生并无大碍。欧美列强怎么说也是发达国家,补贴波音空客不会伤筋动骨。而我们的制造厂根本就没有本钱挺,若在百业凋敝、百废待兴的当时倾全国之力作此豪赌,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时代,其危险性是不可想象的。
这一切,都注定了“运十”必死的命运。
“运十”的遗产
1985年,农历牛年,曾经牛气冲天的“运十”项目在孤独中下马。此后一直到1994年,中美合作的“麦道项目”作为国内研制大飞机的一种延续又进行了近10年,國内共组装了35架麦道82,其中返销美国5架。1992年3月,中美开始合作生产麦道90,机体的国产化程度达到70%。1996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与空客、新加坡科技签约了联合设计生产100座级飞机AE-100的协议。1997年8月,波音并购了麦道公司,麦道90项目在生产试飞两架后就仓促结束。1998年,空客终止了AE-100项目。于是,一切有关大飞机的研制工作彻底停滞。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麦道90亏损了5亿美元。
不容否认的是,正是因为有了研制“运十”的基础,才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美飞机项目的合作。尽管我们自己研制的大飞机没有形成产业,但研制大飞机的技术和制造基础得以延续。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有能力造大飞机、并有设计潜力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运十”下马后,制造商仍在努力。“二改四”、干线飞机、AE-100,均无果而终。其中曲折艰辛,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上海飞机制造厂拖到干线客机项目做完,马上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这里边也有他们自己的原因。受调整收缩政策影响的大型军工和军民两用企业不在少数,但很多不仅活下来了,而且活得有声有色,比如他们近邻的几个造船厂。反观上海飞机制造厂,“运十”就不算了,但后来的项目也基本按照军工模式,即国家出资,上海飞机制造厂就出活;国家撤资,它就断炊,基本与市场无关。
我们知道,即使在西方,大军工公司也多是以军带民,以民养军。我们的飞机制造商也不例外。“军转民”不一定就得造电冰箱、洗衣机,除对波音、空客“来料加工”外,民航飞机的各级维修、改装、升级甚至客机涂装、内饰,都大有可为。中国的很多基础工业部门长期依赖进口产品,如精密模具,化纤喷丝头,化工高压阀门等,飞机制造厂的精密加工和硬质材料技术大有用武之地。在工程服务方面,大型机械和结构的精密安装、大型轻质结构的制造和安装、工程材料和结构性能测试、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柔性制造系统和数控机械的运用、工程计算、大型项目管理等,也可以干得有声有色。再往远说,如城市轻轨系统、磁悬浮列车、气垫船等,我们的飞机制造经验都可以大展身手,国外飞机公司在类似领域早有经验可循。
通过“运十”的遭遇我们也许已经认识到,中国发展民用飞机也不能靠市场管制。政府在税收、贷款、海关、土地和资源使用上的扶持是必要的,但简单地行政摊派国产民用飞机则不够理智。试想,当时中央以行政命令强制民航购买“运十”,“运十”会不会就发展壮大了呢?未必。同样的理由,指令经济既然没能够挽救中国的轿车工业,“运十”也不见得就能幸免。行政命令能够管住一时,但一旦管制松动,用户也许会转向进口,就像用户弃上海牌轿车,进而投到丰田、本田的怀抱。“运十”落后于当代波音和空客实在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市场保护赢得的时间不见得能赢得有关工业在技术、销售、服务上的发展,就像可悲又可气的中国轿车工业。相反,在竞争中诞生的中国家电和移动通信工业,至今已成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运十”项目的失败有其历史原因。但在中国重启大飞机项目的当下,“运十”带给我们的,有辉煌,也有痛楚,有经验,更有教训。
遗失的美好
1968年歼8试制成功。当时中国奉行“军品为先,民品辅助”的建造发展原则,因此任何项目均是军工科技被优先考虑。歼8成功后,中国随即开始研制“运十”大型民用/要员专机。“运十”是中国的执行研发制造首架大飞机,它的试验与试飞,标志着中国航空业并不缺乏制造大飞机的能力。
“运十”项目于1970年8月启动(又称“708工程”),由中央直接指挥协调,各部委、军队及全国21个省市的262个单位参与研制,1978年完成飞机设计,1980年9月26日首飞上天。此后,又进行了各种科研试飞。曾先后转场北京、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昆明、成都等地,并先后7次飞抵起降难度最大的西藏拉萨贡嘎机场,飞西藏时“一周飞行5次,连续出勤无事故”。
“据飞行员讲,‘运十’的性能非常好。飞抵拉萨机场时,地勤人员没有见过这种机型的飞机。当得知是我国自己研制的飞机时,都立正向飞机敬礼”。曾与中国航空界有着不解之缘的王超平回忆说。
到1985年,“运十”共飞了130个起落,170个小时,最远航程3600公里,最大时速930公里,最高飞行升限11000米,最长空中飞行时间4小时49分。从性能上看,“运十”客舱按经济舱178座,混合级124座布置,最大起飞重量110吨,已经达到了“大飞机”的标准。当时的航空航天工业部评价其“填补了我国民航工业在这方面的空白”。
国际航空界对“运十”的研制成功给予高度关注。时任波音副总裁的斯坦因纳于1980年5月在《航空周刊》上著文:“‘运十’不是波音的翻版,更确切地说,它是该国发展其设计制造运输机能力十年之久的锻炼。”同年11月28日,路透社载文说:“在得到这种高度复杂的技术后,再也不能把中国视为一个落后的国家了。”
作为国务院组织的“大飞机项目论证组”成员,王超平和高粱等专家表示,“运十”工程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页,如同“两弹一星”,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曾经的遗憾
有一个尴尬的事实摆在面前:耗资5.377亿元人民币研制的大飞机“运十”,从1985年2月起,就一直停放在上海飞机制造厂的一个角落里。
按照事后一些人的回忆,“运十”的上马是一个不正常年代的决定。但不管怎么说,“运十”成型了,“运十”上天了,“运十”还飞上了西藏拉萨的蓝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中国航天人集体的骄傲。然而,这只说明“运十”能飞。“运十”是否能成为合格或优秀的民航客机,“运十”夭折之前有限的数据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可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气氛却是肯定的。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政治上当务之急是安定人心,经济上百废待举,需要休生养息,全面收缩铺得过大的基建和军工科研摊子已经刻不容缓。“运十”虽然飞起来了,但离航班服务和创造产值尚有一段距离。
从企业投资的角度分析,资金充裕时,上收益最大的项目;资金紧缺时,上收益/投资比最大的项目;投资开始见效的时机对两者的收益计算都至关重要。
以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在“运十”、歼-9、强-6、涡扇-6乃至更遥远的大运、远轰以及其他军工和民用高科技项目上全面套用“两弹一星”的作法,都是非常消耗国力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当年军工科研摊子铺得太大,和盲目套用“两弹一星”模式不无关系。诚然,当年丰田的第一代汽车比起欧美老牌汽车来既简陋又不结实,但它们闯过来了,现在把许多当年对它们不屑一顾的老字号打得满地找牙。不同的是,汽车项目如果失败,倒霉的是公司和投资者,于国计民生并无大碍。欧美列强怎么说也是发达国家,补贴波音空客不会伤筋动骨。而我们的制造厂根本就没有本钱挺,若在百业凋敝、百废待兴的当时倾全国之力作此豪赌,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时代,其危险性是不可想象的。
这一切,都注定了“运十”必死的命运。
“运十”的遗产
1985年,农历牛年,曾经牛气冲天的“运十”项目在孤独中下马。此后一直到1994年,中美合作的“麦道项目”作为国内研制大飞机的一种延续又进行了近10年,國内共组装了35架麦道82,其中返销美国5架。1992年3月,中美开始合作生产麦道90,机体的国产化程度达到70%。1996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与空客、新加坡科技签约了联合设计生产100座级飞机AE-100的协议。1997年8月,波音并购了麦道公司,麦道90项目在生产试飞两架后就仓促结束。1998年,空客终止了AE-100项目。于是,一切有关大飞机的研制工作彻底停滞。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麦道90亏损了5亿美元。
不容否认的是,正是因为有了研制“运十”的基础,才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美飞机项目的合作。尽管我们自己研制的大飞机没有形成产业,但研制大飞机的技术和制造基础得以延续。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有能力造大飞机、并有设计潜力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运十”下马后,制造商仍在努力。“二改四”、干线飞机、AE-100,均无果而终。其中曲折艰辛,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上海飞机制造厂拖到干线客机项目做完,马上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这里边也有他们自己的原因。受调整收缩政策影响的大型军工和军民两用企业不在少数,但很多不仅活下来了,而且活得有声有色,比如他们近邻的几个造船厂。反观上海飞机制造厂,“运十”就不算了,但后来的项目也基本按照军工模式,即国家出资,上海飞机制造厂就出活;国家撤资,它就断炊,基本与市场无关。
我们知道,即使在西方,大军工公司也多是以军带民,以民养军。我们的飞机制造商也不例外。“军转民”不一定就得造电冰箱、洗衣机,除对波音、空客“来料加工”外,民航飞机的各级维修、改装、升级甚至客机涂装、内饰,都大有可为。中国的很多基础工业部门长期依赖进口产品,如精密模具,化纤喷丝头,化工高压阀门等,飞机制造厂的精密加工和硬质材料技术大有用武之地。在工程服务方面,大型机械和结构的精密安装、大型轻质结构的制造和安装、工程材料和结构性能测试、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柔性制造系统和数控机械的运用、工程计算、大型项目管理等,也可以干得有声有色。再往远说,如城市轻轨系统、磁悬浮列车、气垫船等,我们的飞机制造经验都可以大展身手,国外飞机公司在类似领域早有经验可循。
通过“运十”的遭遇我们也许已经认识到,中国发展民用飞机也不能靠市场管制。政府在税收、贷款、海关、土地和资源使用上的扶持是必要的,但简单地行政摊派国产民用飞机则不够理智。试想,当时中央以行政命令强制民航购买“运十”,“运十”会不会就发展壮大了呢?未必。同样的理由,指令经济既然没能够挽救中国的轿车工业,“运十”也不见得就能幸免。行政命令能够管住一时,但一旦管制松动,用户也许会转向进口,就像用户弃上海牌轿车,进而投到丰田、本田的怀抱。“运十”落后于当代波音和空客实在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市场保护赢得的时间不见得能赢得有关工业在技术、销售、服务上的发展,就像可悲又可气的中国轿车工业。相反,在竞争中诞生的中国家电和移动通信工业,至今已成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运十”项目的失败有其历史原因。但在中国重启大飞机项目的当下,“运十”带给我们的,有辉煌,也有痛楚,有经验,更有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