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几何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初中几何定理教学为切入点,结合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展开教学探索,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一点实践经验.
【关键词】 初中几何定理;生活化教学;数学应用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反对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提出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模式. 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初中阶段教学广泛使用了生活化教学法开展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拉近学生与几何知识的距离,又可以让学生在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知识. 在几何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实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有效链接,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下文中,笔者结合几何定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贯穿生活化教学法展开具体的探讨.
几何定理是初中几何知识的主要内容,也是进行几何推理的主要依据之一. 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思维方式尚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轻视概念的重要性,虽然做起计算题来游刃有余,但是对几何知识的学习则显得有些吃力. 关注到这一现象之后,教师就应该在几何教学时,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来达到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知识能力的目的,而几何定理的教学就成为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阵地. 具体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种方法 :
一、通过讲数学故事引出几何定理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在开展几何定理教学之前,通过讲述古今中外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以及数学历史故事来导入新课. 通过这一特殊的课堂导入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被迅速、有效地激发起来,有助于下一步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通过介绍古今数学家发现勾股定理的故事来导入这一“数形统一”的数学方法. 教师首先可以讲述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赵爽,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使用直观、简洁的方法证明出了勾股定理. 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古时候的赵爽是通过什么方式证明出勾股定理的呢?”现在老师带领大家与数学家一起探索这一定理吧!通过教师的一番引导,学生对勾股定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对勾股定理的探索.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给予相应的指导即可,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且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推导出了几何定理,这种教学过程与教师单一的灌输知识相比,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为牢固.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既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又锻炼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推导几何定理
在上文中,通过讲述古人的故事引出对定理的推导,下面谈一下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展开几何知识探索的教学过程. 联系实际展开教学与听故事相比,都能很快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探求知识提供助力. 教师在备课阶段,应该展开积极的思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一判定定理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来说明这一问题. 例如,在运动会跳远项目中就体现了这一定理. 又如,在学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这一定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图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盘山公路在两次拐弯后平行时的内错角图示效果,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展示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同类现象,通过这次教学,学生既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存在几何知识,体会到了学习几何的乐趣,同时也加深了对这一定理的理解.
三、在问题情境中推导定理
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展开师生互动问答,可以将班级气氛活跃起来,班级师生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和交流中自然的引入对有关概念、定理的推导,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学会新知识.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张三角形硬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够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有些学生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有些学生百思不得其解. 接下来,教师再提出问题:“要想测出一个池塘的宽度,应该怎么做?”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即“假设池塘宽度为AB,可以从池塘外取任意一点C,连接AC,BC及中点D,E,求出DE的长度就可以得出池塘的宽度了”. 通过这次教学实例,可以认识到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在大家的谈论中就初步推出了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且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为出发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展开思考,无形中探索出了几何定理.
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数学故事、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探索几何定理,并在推导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几何解题能力,并将学习几何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静,初中几何教学生活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4.
[2]汤会,侯海文.浅谈数学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08(5).
[3]田玉梅.数学教学“生活化”初探[J].教学研究.2007(5).
【关键词】 初中几何定理;生活化教学;数学应用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反对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提出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模式. 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初中阶段教学广泛使用了生活化教学法开展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拉近学生与几何知识的距离,又可以让学生在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知识. 在几何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实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有效链接,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下文中,笔者结合几何定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贯穿生活化教学法展开具体的探讨.
几何定理是初中几何知识的主要内容,也是进行几何推理的主要依据之一. 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思维方式尚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轻视概念的重要性,虽然做起计算题来游刃有余,但是对几何知识的学习则显得有些吃力. 关注到这一现象之后,教师就应该在几何教学时,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来达到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知识能力的目的,而几何定理的教学就成为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阵地. 具体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种方法 :
一、通过讲数学故事引出几何定理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在开展几何定理教学之前,通过讲述古今中外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以及数学历史故事来导入新课. 通过这一特殊的课堂导入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被迅速、有效地激发起来,有助于下一步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通过介绍古今数学家发现勾股定理的故事来导入这一“数形统一”的数学方法. 教师首先可以讲述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赵爽,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使用直观、简洁的方法证明出了勾股定理. 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古时候的赵爽是通过什么方式证明出勾股定理的呢?”现在老师带领大家与数学家一起探索这一定理吧!通过教师的一番引导,学生对勾股定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对勾股定理的探索.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给予相应的指导即可,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且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推导出了几何定理,这种教学过程与教师单一的灌输知识相比,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为牢固.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既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又锻炼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推导几何定理
在上文中,通过讲述古人的故事引出对定理的推导,下面谈一下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展开几何知识探索的教学过程. 联系实际展开教学与听故事相比,都能很快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探求知识提供助力. 教师在备课阶段,应该展开积极的思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一判定定理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来说明这一问题. 例如,在运动会跳远项目中就体现了这一定理. 又如,在学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这一定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图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盘山公路在两次拐弯后平行时的内错角图示效果,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展示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同类现象,通过这次教学,学生既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存在几何知识,体会到了学习几何的乐趣,同时也加深了对这一定理的理解.
三、在问题情境中推导定理
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展开师生互动问答,可以将班级气氛活跃起来,班级师生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和交流中自然的引入对有关概念、定理的推导,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学会新知识.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张三角形硬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够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有些学生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有些学生百思不得其解. 接下来,教师再提出问题:“要想测出一个池塘的宽度,应该怎么做?”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即“假设池塘宽度为AB,可以从池塘外取任意一点C,连接AC,BC及中点D,E,求出DE的长度就可以得出池塘的宽度了”. 通过这次教学实例,可以认识到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在大家的谈论中就初步推出了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且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为出发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展开思考,无形中探索出了几何定理.
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数学故事、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探索几何定理,并在推导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几何解题能力,并将学习几何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静,初中几何教学生活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4.
[2]汤会,侯海文.浅谈数学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08(5).
[3]田玉梅.数学教学“生活化”初探[J].教学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