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校应担负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通过人才强农和科技兴农这两种途径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高校 新农村 智力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2-017-01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党中央号召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关心“三农”问题,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力量,具有雄厚的科教实力,理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生力军。高等院校要根据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寻求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切入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在人才强农和科教兴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于高校自身的发展及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才强农的途径
1、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高校特别是农业高等学校,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目的,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有机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和实践精神。注重学科交叉,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充分吸收最新的农村适用的科技成果,切实加强课题建设,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努力增强人才的适应性,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技、教育、管理、文化人才的多种需求。
2、培养优秀的基层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校具有人才及教育资源优势,应主动与地方共同承担培养任务,打造能适应现代农业管理的农村优秀党政领导人才和农村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在实现载体上,高校要以强化主体班培训质量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培训班次,改进课程设置,让学员增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实现形式上,增加专题设置,注重案例教学,注重教学相长。“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问题,牵扯面广、执行难度大、社会舆论对此又十分敏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宣传,还必须引入大量案例教学,以带动学员学习的热情,促进学员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
3、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加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一是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开展“短、平、快”的实用技术培训,主要是针对农村脱贫、解决温饱问题的初级培训,开设一些如水产养殖、观赏园艺、畜牧草业、林业资源等短期培训班,以丰富农村业余科技活动,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二是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的需求,对广大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通过建立各种培训基地,多层次、多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培训,使农民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其竞争力和转移就业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
二、科技兴农的途径
1、参与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的的编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编制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的前提。规划涉及到水、电、道路等多方面生活设施,同时包括科、教、文卫等多项社会公共事业规划及农业生产规划。唯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通力合作,才能制定和谐的科学规划。高等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专家学者云集,完全有能力编制出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
2、为农村提供创新科研成果并加以转化。为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适应,高校应主动调整科研方向和结构,把在服务“三农”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克难攻坚,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发展领域、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源泉,不断地提供成果支持,使农业生产建立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农业、绿色农业的理念和模式之上。
探索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加快科技成果在农村的转化应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的一大难点,我国每年有6000项农业科研成果,其转化率却不足三分之一。高校支持新农村建设正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契机,地方高校应当在科研部门中下设“现代农村实用技术转化推广中心”,更加注重成果的推广应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产业化的有效机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农村和农民急需的技术。要以技术成果转化为纽带,促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推动新农村建设和高校科研的健康发展。
3、鼓励专家、教授深入基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组织选派科技能力和组织能力强、思想素质过硬的专家、学者深入到农业、农村和农民中间,面对面地解决一些实际的科技难题。以农林学科的院校牵头联合有关院校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口合作,实施“教授带一村、村村有教授”计划。通过设立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农业科技顾问等途径,引导高校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寻找切入点,广泛开展合作攻关,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对科技问题需求。
4、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高校应联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兴农的示范效应。其中包括农业技术区域性实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培训、教学实习、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协调好教学、科研和推广的关系,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的有机结合,发挥高校信息密集优势和技术优势,转化最新技术成果和市场经济信息,服务农户,发展农户经济,带动产业发展。同时还可以安排研究生到农村进行实验,进行科研数据的收集,新产品的研发等,通过研究生把科学技术传授给当地村民,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村缺乏知识的实际问题,又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农村实际经验相结合,共同创造“双赢”的局面。
5、发动学生深入基层,积极开展义务支教活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然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以及人才的缺乏,使农村发展困难重重、进展缓慢,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行列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共同繁荣。而我国农业的逐步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将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提供广阔的职业空间。要制定有效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发挥自己的专长、贡献自己的才智。通过大学生村官、假期支教等形式,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下基层,扎根农村,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和知识帮助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掌握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以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工程,高校有良好的科技优势及物质保障,应担负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通过社会、政府及高校的通力合作,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明国.高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途径研究[J].全国商情,2008(3)
[2]傅强.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新农村,2008(1)
关键词:高校 新农村 智力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2-017-01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党中央号召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关心“三农”问题,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力量,具有雄厚的科教实力,理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生力军。高等院校要根据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寻求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切入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在人才强农和科教兴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于高校自身的发展及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才强农的途径
1、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高校特别是农业高等学校,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目的,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有机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和实践精神。注重学科交叉,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充分吸收最新的农村适用的科技成果,切实加强课题建设,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努力增强人才的适应性,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技、教育、管理、文化人才的多种需求。
2、培养优秀的基层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校具有人才及教育资源优势,应主动与地方共同承担培养任务,打造能适应现代农业管理的农村优秀党政领导人才和农村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在实现载体上,高校要以强化主体班培训质量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培训班次,改进课程设置,让学员增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实现形式上,增加专题设置,注重案例教学,注重教学相长。“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问题,牵扯面广、执行难度大、社会舆论对此又十分敏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宣传,还必须引入大量案例教学,以带动学员学习的热情,促进学员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
3、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加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一是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开展“短、平、快”的实用技术培训,主要是针对农村脱贫、解决温饱问题的初级培训,开设一些如水产养殖、观赏园艺、畜牧草业、林业资源等短期培训班,以丰富农村业余科技活动,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二是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的需求,对广大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通过建立各种培训基地,多层次、多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培训,使农民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其竞争力和转移就业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
二、科技兴农的途径
1、参与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的的编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编制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的前提。规划涉及到水、电、道路等多方面生活设施,同时包括科、教、文卫等多项社会公共事业规划及农业生产规划。唯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通力合作,才能制定和谐的科学规划。高等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专家学者云集,完全有能力编制出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
2、为农村提供创新科研成果并加以转化。为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适应,高校应主动调整科研方向和结构,把在服务“三农”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克难攻坚,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发展领域、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源泉,不断地提供成果支持,使农业生产建立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农业、绿色农业的理念和模式之上。
探索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加快科技成果在农村的转化应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的一大难点,我国每年有6000项农业科研成果,其转化率却不足三分之一。高校支持新农村建设正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契机,地方高校应当在科研部门中下设“现代农村实用技术转化推广中心”,更加注重成果的推广应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产业化的有效机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农村和农民急需的技术。要以技术成果转化为纽带,促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推动新农村建设和高校科研的健康发展。
3、鼓励专家、教授深入基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组织选派科技能力和组织能力强、思想素质过硬的专家、学者深入到农业、农村和农民中间,面对面地解决一些实际的科技难题。以农林学科的院校牵头联合有关院校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口合作,实施“教授带一村、村村有教授”计划。通过设立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农业科技顾问等途径,引导高校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寻找切入点,广泛开展合作攻关,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对科技问题需求。
4、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高校应联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兴农的示范效应。其中包括农业技术区域性实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培训、教学实习、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协调好教学、科研和推广的关系,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的有机结合,发挥高校信息密集优势和技术优势,转化最新技术成果和市场经济信息,服务农户,发展农户经济,带动产业发展。同时还可以安排研究生到农村进行实验,进行科研数据的收集,新产品的研发等,通过研究生把科学技术传授给当地村民,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村缺乏知识的实际问题,又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农村实际经验相结合,共同创造“双赢”的局面。
5、发动学生深入基层,积极开展义务支教活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然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以及人才的缺乏,使农村发展困难重重、进展缓慢,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行列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共同繁荣。而我国农业的逐步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将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提供广阔的职业空间。要制定有效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发挥自己的专长、贡献自己的才智。通过大学生村官、假期支教等形式,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下基层,扎根农村,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和知识帮助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掌握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以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工程,高校有良好的科技优势及物质保障,应担负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通过社会、政府及高校的通力合作,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明国.高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途径研究[J].全国商情,2008(3)
[2]傅强.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新农村,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