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核生化攻击对现代社会的威胁,探讨核生化防护课程的相关任务和教学训练方法,并对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人员在核生化攻击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关键词】核生化攻击;防护;教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E9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132-02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大多数人还存有对核生化攻击“心存敬畏、敬而远之”的心态之时,却不知其已经融入到每个人的生产生活之中,从加油站到化工厂,从化学品仓库到化学品贸易,从生物制药到基因工程研究,从核电站到核武器使用等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作为核生化攻击的目标,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产生巨大破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015年8月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港的一个危险品仓库中,装有危险品的集装箱出现起火爆炸事故,造成数千辆进口汽车的损毁以及大量民居的破坏,直接损失初步估计达到了700亿元人民币,间接损失则难以估量。[1]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核生化攻击时,相关人员掌握相关的核生化防护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避免核生化灾难的发生或者减少和降低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一、核生化防护教学训练的意义
核武器、生物武器以及化学武器统称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而核生化防护是在同核生化武器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并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当今和平时期,核生化攻击包括大规模使用核生化武器的直接攻击和非固定战场的突发性攻击。尽管联合国严格禁止使用生化武器,但世界各国仍没有放弃对核生化武器的研究,未来的核生化战争形式更加隐蔽和具有突发性,甚至恐怖组织也会利用核生化武器来进行恐怖活动。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恐怖袭击,2001年美国炭疽病毒邮件等事件都说明核生化攻击已对平民造成巨大威胁。同时,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与核生化相关的工厂设施、仓储运输设施等民用设施日益增多,生产有毒有害核生化产品的工厂也越来越多,一旦发生泄漏、爆炸、扩散,将迅速形成核生化沾染区,对周围人员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2011年日本福岛核爆炸后发生的核泄漏,造成20多万人的紧急疏散,12万人进行核辐射检查,对周边国家造成严重危害。面对日益严峻的核生化威胁,如何采取必要的防护手段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核生化防护教学训练的主要任务与教学法探讨
核生化武器攻击和核生化事故都会给人民群众带来沉痛而深远的危害,核生化防护课程作为普及课程应在各级院校广泛开展,其主要任务是要对学员有针对性地普及相关防范知识,训练对防护装备和器材的使用技能,锻炼勇敢顽强、沉着冷静的意志品质。
(一)普及核生化防护的理论知识
核生化防护是针对毒剂、有毒气溶剂等的扩散以及化工、矿山、医药、火灾等造成的危害进行的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活动。传统意义上把核生化攻击、泄漏与防护归为军事问题,但在现代工业社会体系中,核生化物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全体民众对核生化的危机意识已然觉醒,相关的个人防护已列入全民普及范畴。因此,严密防范核生化攻击带来的危害,必须从普及基本的核生化理论知识入手,认清其危害的原理,科学地寻找对策,才能切实让防护效果达到最大化。
1.加强对核生化武器杀伤破坏途径、方式的理论教学。核生化武器的杀伤特点是其范围广、毒害人体持续时间长、破壞环境持续时间长,容易造成人的恐惧心理。它主要通过光、热、辐射、腐蚀、沾染、冲击波、电磁脉冲等途径对人体产生破坏作用。有直接杀伤人体的,如爆炸产生的高速高压气浪,造成人体脑震荡、骨折、内脏破裂等;如光辐射产生的强光,造成人体的眼睛、皮肤、呼吸道烧伤等;有间接对人体产生破坏作用的,如核辐射造成的人体放射性损伤,如通过粉尘、颗粒、气溶胶等形式扩散的化学、生物毒剂造成的人员接触中毒、误食中毒、吸入中毒等。在教学法的应用可以采取提问、举例、列举、演示等讲授方法完成,要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对学员心理接受能力的观察,要科学联系实际进行讲授,加强学员的科学认知能力。
2.着重对核生化防护装备与器材的使用、维护保养进行理论讲授,帮助学员正确认识各种装备与器材的工作原理、用途与使用方法。包括检测监测仪器设备的认知、个人防护装备的认知、化学侦查器材的认知、辐射侦查器材的认知、急救与洗消器材的认知,尤其要注意对各种装备器材的维护保养方面的讲解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员要在亲身演示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员强化其感性认知能力。在教学法方面可以采用图示法、录像法、演示法等手段完成,要注意强化学员对操作使用细节的把握。
(二)训练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技能以及对各种核生化危害的防护动作技能
核生化防护作为一种基本技能,要在武装头脑的前提下不断强化其操作使用的熟练度与技巧度。教员示范、演示讲解结合学员个人体会,初步掌握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与基本防护动作要领。通过教员的亲身演示示范、要点讲解、纠正常见错误,使学员从教学现场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结合现场个人反复多次的训练体会,不断熟悉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的工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使学员以最快的速度掌握相关动作要领。在个人训练的基础上组织分组训练和集体合训,重点是纠偏校错,提升学员的操作技巧。可以适当采取小比武、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员训练热情,提高训练质量。根据分组训练的实际操作情况教员要在集体合训的过程中适当予以讲评,针对不良的个人错误动作予以纠正。最后进行综合演练,要指导学员根据各种复杂地形地貌、不良天气状况等条件综合利用学到的装备操作技能以及个人防护动作来有效应对核生化攻击,模拟核生化攻击或者事故现场训练学员的应变能力,不断强化学员各项防护技能的掌握水平。
(三)克服心理恐惧,锻炼学员面对核生化危机临危不惧的坚强意志品质
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稳定的心理状态是有效防护核生化攻击的关键。要充分分析学员初次面对核生化攻击时的紧张心理状态,预判其无法正确地实施紧急避险及使用个人防护装置,无法对错误信息进行正确识别,对核生化攻击具有天然的恐惧心理等一系列现实情况,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训练,铺设各种现场环境模拟核生化攻击现场,使用暗示的方法帮助学员形成心理适应和条件反射,能够对不同情况灵活采用有效应对措施,不断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其适应恶劣生存环境的心理素质和战胜艰难困苦的意志品质。 三、核生化防护课程教学训练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核生化防护课程的教学训练必须与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接轨,需要任课教员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训练方法。
(一)以理论课课堂为基,科学设计理论教学结构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夯实学员所有核生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明显不现实,但作为教育者要深入思考如何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员在课外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自我填充”。授课教员要合理组织理论课的内容结构,做到“关键点讲清讲透、延伸点切实可行、基本点全面充分”。同时要通过启发式的课外作业内容引导学员以课堂认知为基点,通过各种书籍、报刊、媒体等各种方式丰富其相关知识的储备,不断建设其核生化方面的“知识库”。
(二)凸显模拟环境训练特点,不断丰富核生化防护课程的训练方法
核生化防护训练具有明确的现场指向性,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紧贴核生化攻击的规律和需求,增强课程教学训练的适应性、预见性和针对性,要丰富各种模拟手段,把城市、农村、沿海、风、雨、雾、雪等多种因素考虑进教学训练中去,要对各种装备器材的完好率、损坏率、维修和保养程度进行预见,严格教学过程的检查与监督。
(三)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训练氛围,突出全程化评价评定模式对教学训练积极性的促进作用
核生化防护课程具有普及范围广、参训人数多的特点。需要教员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把握好大班次教学的特点,提高个人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分组训练、集合训练、结对训练、综合演练等多种训练方式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训练氛围,注意对学员个人的单个动作和技能掌握程度及时给予评价,对学员的个人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行实时评定,以引导和激励学员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训练之中。
参考文献
[1]Jafar Hamra,Liaquat Hossain,Christine Owen,Alireza Abbasi.Effects of networks on learning during emergency events.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2012(5).
[2]劉虹,刘飞,王斌.海上核生化安全威胁与水面舰艇集体防护[J].舰船科学技术,2011,33(7):150-155.
【关键词】核生化攻击;防护;教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E9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132-02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大多数人还存有对核生化攻击“心存敬畏、敬而远之”的心态之时,却不知其已经融入到每个人的生产生活之中,从加油站到化工厂,从化学品仓库到化学品贸易,从生物制药到基因工程研究,从核电站到核武器使用等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作为核生化攻击的目标,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产生巨大破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015年8月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港的一个危险品仓库中,装有危险品的集装箱出现起火爆炸事故,造成数千辆进口汽车的损毁以及大量民居的破坏,直接损失初步估计达到了700亿元人民币,间接损失则难以估量。[1]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核生化攻击时,相关人员掌握相关的核生化防护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避免核生化灾难的发生或者减少和降低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一、核生化防护教学训练的意义
核武器、生物武器以及化学武器统称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而核生化防护是在同核生化武器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并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当今和平时期,核生化攻击包括大规模使用核生化武器的直接攻击和非固定战场的突发性攻击。尽管联合国严格禁止使用生化武器,但世界各国仍没有放弃对核生化武器的研究,未来的核生化战争形式更加隐蔽和具有突发性,甚至恐怖组织也会利用核生化武器来进行恐怖活动。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恐怖袭击,2001年美国炭疽病毒邮件等事件都说明核生化攻击已对平民造成巨大威胁。同时,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与核生化相关的工厂设施、仓储运输设施等民用设施日益增多,生产有毒有害核生化产品的工厂也越来越多,一旦发生泄漏、爆炸、扩散,将迅速形成核生化沾染区,对周围人员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2011年日本福岛核爆炸后发生的核泄漏,造成20多万人的紧急疏散,12万人进行核辐射检查,对周边国家造成严重危害。面对日益严峻的核生化威胁,如何采取必要的防护手段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核生化防护教学训练的主要任务与教学法探讨
核生化武器攻击和核生化事故都会给人民群众带来沉痛而深远的危害,核生化防护课程作为普及课程应在各级院校广泛开展,其主要任务是要对学员有针对性地普及相关防范知识,训练对防护装备和器材的使用技能,锻炼勇敢顽强、沉着冷静的意志品质。
(一)普及核生化防护的理论知识
核生化防护是针对毒剂、有毒气溶剂等的扩散以及化工、矿山、医药、火灾等造成的危害进行的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活动。传统意义上把核生化攻击、泄漏与防护归为军事问题,但在现代工业社会体系中,核生化物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全体民众对核生化的危机意识已然觉醒,相关的个人防护已列入全民普及范畴。因此,严密防范核生化攻击带来的危害,必须从普及基本的核生化理论知识入手,认清其危害的原理,科学地寻找对策,才能切实让防护效果达到最大化。
1.加强对核生化武器杀伤破坏途径、方式的理论教学。核生化武器的杀伤特点是其范围广、毒害人体持续时间长、破壞环境持续时间长,容易造成人的恐惧心理。它主要通过光、热、辐射、腐蚀、沾染、冲击波、电磁脉冲等途径对人体产生破坏作用。有直接杀伤人体的,如爆炸产生的高速高压气浪,造成人体脑震荡、骨折、内脏破裂等;如光辐射产生的强光,造成人体的眼睛、皮肤、呼吸道烧伤等;有间接对人体产生破坏作用的,如核辐射造成的人体放射性损伤,如通过粉尘、颗粒、气溶胶等形式扩散的化学、生物毒剂造成的人员接触中毒、误食中毒、吸入中毒等。在教学法的应用可以采取提问、举例、列举、演示等讲授方法完成,要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对学员心理接受能力的观察,要科学联系实际进行讲授,加强学员的科学认知能力。
2.着重对核生化防护装备与器材的使用、维护保养进行理论讲授,帮助学员正确认识各种装备与器材的工作原理、用途与使用方法。包括检测监测仪器设备的认知、个人防护装备的认知、化学侦查器材的认知、辐射侦查器材的认知、急救与洗消器材的认知,尤其要注意对各种装备器材的维护保养方面的讲解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员要在亲身演示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员强化其感性认知能力。在教学法方面可以采用图示法、录像法、演示法等手段完成,要注意强化学员对操作使用细节的把握。
(二)训练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技能以及对各种核生化危害的防护动作技能
核生化防护作为一种基本技能,要在武装头脑的前提下不断强化其操作使用的熟练度与技巧度。教员示范、演示讲解结合学员个人体会,初步掌握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与基本防护动作要领。通过教员的亲身演示示范、要点讲解、纠正常见错误,使学员从教学现场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结合现场个人反复多次的训练体会,不断熟悉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的工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使学员以最快的速度掌握相关动作要领。在个人训练的基础上组织分组训练和集体合训,重点是纠偏校错,提升学员的操作技巧。可以适当采取小比武、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员训练热情,提高训练质量。根据分组训练的实际操作情况教员要在集体合训的过程中适当予以讲评,针对不良的个人错误动作予以纠正。最后进行综合演练,要指导学员根据各种复杂地形地貌、不良天气状况等条件综合利用学到的装备操作技能以及个人防护动作来有效应对核生化攻击,模拟核生化攻击或者事故现场训练学员的应变能力,不断强化学员各项防护技能的掌握水平。
(三)克服心理恐惧,锻炼学员面对核生化危机临危不惧的坚强意志品质
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稳定的心理状态是有效防护核生化攻击的关键。要充分分析学员初次面对核生化攻击时的紧张心理状态,预判其无法正确地实施紧急避险及使用个人防护装置,无法对错误信息进行正确识别,对核生化攻击具有天然的恐惧心理等一系列现实情况,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训练,铺设各种现场环境模拟核生化攻击现场,使用暗示的方法帮助学员形成心理适应和条件反射,能够对不同情况灵活采用有效应对措施,不断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其适应恶劣生存环境的心理素质和战胜艰难困苦的意志品质。 三、核生化防护课程教学训练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核生化防护课程的教学训练必须与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接轨,需要任课教员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训练方法。
(一)以理论课课堂为基,科学设计理论教学结构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夯实学员所有核生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明显不现实,但作为教育者要深入思考如何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员在课外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自我填充”。授课教员要合理组织理论课的内容结构,做到“关键点讲清讲透、延伸点切实可行、基本点全面充分”。同时要通过启发式的课外作业内容引导学员以课堂认知为基点,通过各种书籍、报刊、媒体等各种方式丰富其相关知识的储备,不断建设其核生化方面的“知识库”。
(二)凸显模拟环境训练特点,不断丰富核生化防护课程的训练方法
核生化防护训练具有明确的现场指向性,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紧贴核生化攻击的规律和需求,增强课程教学训练的适应性、预见性和针对性,要丰富各种模拟手段,把城市、农村、沿海、风、雨、雾、雪等多种因素考虑进教学训练中去,要对各种装备器材的完好率、损坏率、维修和保养程度进行预见,严格教学过程的检查与监督。
(三)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训练氛围,突出全程化评价评定模式对教学训练积极性的促进作用
核生化防护课程具有普及范围广、参训人数多的特点。需要教员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把握好大班次教学的特点,提高个人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分组训练、集合训练、结对训练、综合演练等多种训练方式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训练氛围,注意对学员个人的单个动作和技能掌握程度及时给予评价,对学员的个人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行实时评定,以引导和激励学员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训练之中。
参考文献
[1]Jafar Hamra,Liaquat Hossain,Christine Owen,Alireza Abbasi.Effects of networks on learning during emergency events.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2012(5).
[2]劉虹,刘飞,王斌.海上核生化安全威胁与水面舰艇集体防护[J].舰船科学技术,2011,33(7):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