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搓脸拉筋 强身又美颜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e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美国92岁高龄的道·波乔恩·林奇被众多媒体热捧,她练习瑜伽至今已有70年了,如今她依然能轻松进行各种高难度瑜伽动作,身体柔韧性等各方面依然很好。在练习瑜伽过程中,拉筋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动作。有关专家认为,经常拉筋,既能强身健体又可美颜。
  拉拉筋可活气血
  为什么拉筋可以健身?中医认为,“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经常拉筋,可以让筋柔软,气血顺畅,气血好了,身体自然就好。
  在此向读者介绍一些简单拉筋方法,在家或办公室都可以进行。
  站式拉筋法该方法可拉伸肩胛部、肩周围、背部及其相应部分的筋腱、韧带。
  具体步骤如下:站在门口,双手上举扶住两边门框,尽量伸展开双臂;一脚在前,站弓步,另一脚在后,腿尽量伸直;身体正好与门框平行,头直立,双眼向前平视;以此姿势站立3分钟,再换一条腿站弓步,也站立3分钟。
  坐式拉筋法 坐在床上,两手掌相对放在后脑勺,尽量把头往前方下压,感觉到背部筋有拉伸感觉。
  卧式拉筋法 躺在床上,把头吊到床沿,感觉背后筋有被拉伸的感觉。
  除了这些方法,平时伸懒腰、做伸展运动、吊单杠,都能起到拉筋的作用。
  哪些人不宜做拉筋动作?其实拉筋動作老少皆宜,以自己能承受的动作做起,慢慢加大拉力和时间。但有高血压、心脏病、骨质疏松等疾病及长期体弱的患者,应先请示医生。
  搓搓险可养容颜
  药王孙思邈曾说,“摩掌令热以摩面……又令人胜风寒时气,寒热头痛,百病皆除。”经常搓脸确实可以起到养颜的作用,但也应该注意搓脸方式。
  首先,搓脸要准备好橄榄油、精油等可以滋润皮肤的介质,不然,没有介质,手粗糙的话,很容易把脸搓起皱纹;其次,遵循脸部大部分由下往上搓。将两手搓热,放到脸颊部位,从下往上搓脸,在鼻子部位,可往下搓,而在额头部位,左右横向搓,这样顺着脸部经络搓脸,不容易起皱纹;最后,搓脸的次数,有空就搓,每次搓到面部红润微热为度。
  多搓面,血气顺畅,有美容养颜效果。
  搓搓耳朵养肾脏
  另外,经常搓搓耳朵还可起到保健、养肾的作用。
  以下介绍一些搓耳朵的方法。每天搓两三次,每次搓最少五六分钟。
  第一节:用双手拇指和食指轻捏耳垂,往下牵拉30次。牵拉过程中,耳垂有上弹的感觉。
  第二节:在耳郭的最高处,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往上牵拉30次,耳郭有下弹的感觉。
  第三节:用两掌掌侧前后揉搓耳郭30次,从后往前揉搓,再从前往后揉搓,一前一后算1次。
  第四节:用两手掌侧上下揉搓耳郭30次,从上往下揉搓,再从下往上揉搓,一上一下算1次。
  第五节:两手中指和食指分开,中指在耳郭前面,食指在耳郭后面,中指较用力压住耳屏位置,上下揉搓30次。
  第六节:用两手食指按压三角窝位置,沿着耳轮往下按压,一直按压到耳道口,到耳道口时用食指弹拨一下。
  第七节:中指压住耳屏。食指擦过中指侧用力弹耳屏,有轰鸣感,效果最好,一般弹6次即可。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损伤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4年2月收急性肺损伤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急救治疗措施,包括静脉通道建立、循环支持,吸氧、抗生素应用及原发创伤处理等;实验组2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血气检测指标、SIRS评分及ARDS发生率等。 结果: 实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健康增加投资。要想健康、就要锻炼;要锻炼、就必须科学。下面有一些与科学锻炼有关的数字,就有必要掌握好。  为保持健康,每周至少该锻炼多少时间?  为了保持健康,每周至少要锻炼5天,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如果你实在没有大段的时间锻炼。也可以以10分钟为单位进行锻炼。这样每天3个10分钟,也能达到最基本的锻炼目的。如果你想减肥,最好每天都要
竹席湿气重老、幼,孕不宜使用  据了解,市场上所售的竹席有头层皮和二层皮之分。  头层皮的竹席选取竹子最上层的表皮制作。质量好的头层皮竹席手感顺滑,看上去有光泽,纹路清晰漂亮,竹节明显,睡感舒适,但价位偏高。  而二层皮竹席由于选的是竹子下层的材料,因此光泽次之,纹路相对模糊,竹节不那么明显,摸上去手感也没有头层皮那么光滑。但是二层皮竹席颜色鲜艳,款式相对头层皮的竹席要好看。  无论是头层皮还是二
摘要:麻醉安全问题始终是麻醉学科的头等大事,也是一项很高风险的技术,为了强化麻醉安全意识,重视麻醉安全问题,本人结合工作经验和实例,并把自己的体会介绍下。  关键词:麻醉;安全;手术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1-0082-01  麻醉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即使很有经验的医师如果在某一台麻醉前准备不充分,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就不可能做到争分夺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