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产潜力订正对耕地自然质量等别的影响——以云南省陆良县3种指定作物为例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物生产潜力是评定耕地质量等别的重要因素,但是能提供生产潜力数据的气象站点有限,因此,对气象站点处的生产潜力值进行订正,以获取气象站点未覆盖区域的生产潜力值便显得尤为重要。以云南省陆良县为例,通过对云南省气象站点提供的3种指定作物生产潜力值进行克里金插值订正,获得了陆良县气象站点以外区域的3种指定作物生产潜力值,并运用对比分析法,探讨生产潜力值的订正对耕地自然质量等别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订正的作物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值较订正前变化较大,对耕地自然质量等别有一定的影响,耕地自然质量水平有所降低
其他文献
为探讨不同类型黄壤性水稻土耕层氧化铁形态及剖面分异特征,在贵州省内分别对潴育型、淹育型、潜育型黄壤性水稻土共11个典型剖面进行调查与室内分析。结果表明:(1)3种水稻土剖面风化发育程度高低排序为淹育型>潴育型>潜育型;(2)不同类型水稻土耕层氧化铁形态各异,其中耕层游离铁含量排序为淹育型>潴育型>潜育型,耕层无定型铁含量排序为潴育型>潜育型>淹育型,络合铁含量排序为潴育型>淹育型>潜育型,而晶质铁
采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对蟹黄进行抗氧化处理,测定蟹黄在冻藏过程中蛋白质和脂肪氧化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蛋白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指数、过氧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