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融合教育,不仅能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优越性,同时能够有效规避学校教育的局限性。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有效合作,能够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关怀与教育。家校融合教育是很早就被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多年以来,不断被用于实践中,有一定的效果,却并不显著,因为一直以来缺乏一个系统规范的家校融合教育策略,使得家校合作一直流于口号。因此,家庭与学校需要更加努力,探讨出发展家校融合教育的措施并付诸实践,共同营造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学习成长平台。因此,教育一个孩子,需要家校共同携手。本文基于家校融合教育的理念,共同探讨如何发展家校融合教育。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融合教育
一、 引言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大部分的教育机构已经囊括了孩子人生轨迹上所需的所有教育,从孩子在母胎中,到出生,一直到大学,每一个阶段都有专门的教育,父母似乎除了给足物质,就可以做“甩手掌柜“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教育不只是学校或教育机构的事,教育需要家庭的配合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且是终身制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孩子在母胎中,到出生,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父母是孩子“人之初”的重要启蒙老师,对孩子的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家校融合教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的实质,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其中的两个重要的分支,这两者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在思想理念上的融合碰撞,在最终目标上的统一以及方式上的交汇对接的结构,这二者的关系不断发展,至今仍然是教育界相当重视和不懈研究探讨的问题。追根溯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家庭教育或是学校教育,都是无法独自承担起塑造人这一细微、复杂的任务。”足以见得,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和同步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成就了今天不断精细化的社会分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尽管在过去,学校已经在家校融合教育上作了许多努力,比如:召开家长会、建设家长委员会、构建网上学校等等。这些工作一定程度上地促进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然而仍然远远不够,家校沟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需要家长、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 家校融合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 加强家校融合教育的制度及组织建设
1. 在制度安排上,构建家校融合教育的制度体系
(1)构建合理的家长培训制度。构建家长培训制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素质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家长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校,让家长能够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与教育设计,这能够使家长在理解学校之后能够与学校达到更默契的合作,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驾齐驱,避免背道而驰,达到反效果。(2)建立校长述职制度。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家长有对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内容、办学方案等学校的相关信息的知情权力,建立校长述职制度,即是校长向家长述职。家长通过校长的述职内容,建立起对学校的信任,更好地与学校有效合作。(3)建立家长监督、家长共同管理学校的制度。家长通过培训和校长述职制度后,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有了一个综合的了解,从而可以通过相应情况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在学校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及时给出自己的反馈,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的形式,或者家长意见箱、邮箱,向学校反馈。学校可以及时对相关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诚邀家长共同献计献策,形成家校有效的教育合力。
2. 在组织机构上,要构建家校合作的组织保障
(1)构建系统化的组织机构。通过系统化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确保家校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顺利、有序。学校要逐步建立起以校长为领导,教导处、政教处、科研室及部分优秀班主任共同组成的家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有效的德育教育组织,促进家校融合教育常规工作的有序实施。(2)创建一个具有服务性功能的组织机构,专门为家长服务,直接与家长对接。在学校里面为家长提供一个专门的接待场所,并在里面定期更新一些有关学校的教育资料、师生优秀作品、相关公告等等,以便家长随时进行翻阅。(3)建立家长组织委员会。从家长中由大家选派出积极的学生家长作为代表组成家长组织委员会,负责监督学校工作,对家长进行反馈,协调好家校的工作,作为家长与学校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能够在学校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发挥他们的智慧与才能。
(二) 提倡现代家校合作的新观念
人们对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还局限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上。家长对于孩子在学校的事务,至今为止大部分的家长都只是通过家长会这样单一的方式,对于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以及学校的相关方针政策知之甚少。往往只有在孩子在学校出问题了,才会找来家长沟通。家长与学校之间,缺乏一种经常性的组织沟通方式,家长始终是被动进行参与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們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更少了,没有一个相应的制度进行维系,使之逐渐流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的沟通合作。因此,在家校融合教育中,我们应该提倡全面性、经常性、互动性的伙伴性质的家校合作新观念。主张学校和家庭精诚合作、互惠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努力,不断拓展家校融合教育的途径与功能,从单一的方式转向多元化、多层面的家校合作方式,形成家庭与学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网络格局,真正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积极影响力。
(三) 正确的家长教育资源观
家长属于一种教育资源,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积极的、正面的,强调的是家长在教育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这一方面的内涵指家庭教育是一种有益的教育参与和积极的教育力量。家长能够通过家长组织委员会和家校联谊的方式直接进行教育参与,并对学校管理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家长的有效参与能够促进学校教育民主进程的发展。然而,家长还有另一消极的一面,这方面家长对教育的影响存在消极性、世俗性和功利性,指的是以学校近期的利益为基础点,只是把家长作为可利用资本。以这样的观念形成的家校关系,具有较强的功利关系,并且易于演变成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一种私人性的交往。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家校合作观念,第一种是理想化的家校合作观念,第二种是现实性的家校合作观念。我们应该将家庭、学校视为同等重要的教育场所,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学习发展环境为终极目标,共同抵御来自社会环境、娱乐生活等方面给孩子们带来的干扰。家校融合教育要以学校为主导,重视家庭教育的现实功能,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实现家校融合教育的发展,努力达到理想化的状态。
四、 结束语
家庭与学校同是对孩子来说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家校之间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功能互补关系,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创设出一个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家庭做好对孩子的引导行为规范以及课后的学习监督,学校要做好相应的知识传授同时辅以行为规范。家庭与学校,老师与家长,是家校融合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要形成家校融合教育的发展,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这需要各个主体共同努力,精诚协作、聚精会神,把握好合作的策略,切实履行合作措施,并不断反思与完善,构建和谐的家校融合教育,培养出身心健康品格健全的优秀下一代。
参考文献:
[1]杨茹,程黎.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学生家校互动模式的质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8,14(2):97-108.
[2]钟义彦.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策略——基于小学生家校德育现状的思考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No.232(4):155 161-162.
[3]翁宗琮.“互联网 ”背景下家校协同教育的变革与实践[J].教师,2018(15).
作者简介:
刘松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特殊教育学校。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融合教育
一、 引言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大部分的教育机构已经囊括了孩子人生轨迹上所需的所有教育,从孩子在母胎中,到出生,一直到大学,每一个阶段都有专门的教育,父母似乎除了给足物质,就可以做“甩手掌柜“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教育不只是学校或教育机构的事,教育需要家庭的配合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且是终身制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孩子在母胎中,到出生,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父母是孩子“人之初”的重要启蒙老师,对孩子的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家校融合教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的实质,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其中的两个重要的分支,这两者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在思想理念上的融合碰撞,在最终目标上的统一以及方式上的交汇对接的结构,这二者的关系不断发展,至今仍然是教育界相当重视和不懈研究探讨的问题。追根溯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家庭教育或是学校教育,都是无法独自承担起塑造人这一细微、复杂的任务。”足以见得,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和同步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成就了今天不断精细化的社会分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尽管在过去,学校已经在家校融合教育上作了许多努力,比如:召开家长会、建设家长委员会、构建网上学校等等。这些工作一定程度上地促进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然而仍然远远不够,家校沟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需要家长、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 家校融合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 加强家校融合教育的制度及组织建设
1. 在制度安排上,构建家校融合教育的制度体系
(1)构建合理的家长培训制度。构建家长培训制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素质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家长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校,让家长能够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与教育设计,这能够使家长在理解学校之后能够与学校达到更默契的合作,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驾齐驱,避免背道而驰,达到反效果。(2)建立校长述职制度。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家长有对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内容、办学方案等学校的相关信息的知情权力,建立校长述职制度,即是校长向家长述职。家长通过校长的述职内容,建立起对学校的信任,更好地与学校有效合作。(3)建立家长监督、家长共同管理学校的制度。家长通过培训和校长述职制度后,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有了一个综合的了解,从而可以通过相应情况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在学校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及时给出自己的反馈,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的形式,或者家长意见箱、邮箱,向学校反馈。学校可以及时对相关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诚邀家长共同献计献策,形成家校有效的教育合力。
2. 在组织机构上,要构建家校合作的组织保障
(1)构建系统化的组织机构。通过系统化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确保家校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顺利、有序。学校要逐步建立起以校长为领导,教导处、政教处、科研室及部分优秀班主任共同组成的家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有效的德育教育组织,促进家校融合教育常规工作的有序实施。(2)创建一个具有服务性功能的组织机构,专门为家长服务,直接与家长对接。在学校里面为家长提供一个专门的接待场所,并在里面定期更新一些有关学校的教育资料、师生优秀作品、相关公告等等,以便家长随时进行翻阅。(3)建立家长组织委员会。从家长中由大家选派出积极的学生家长作为代表组成家长组织委员会,负责监督学校工作,对家长进行反馈,协调好家校的工作,作为家长与学校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能够在学校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发挥他们的智慧与才能。
(二) 提倡现代家校合作的新观念
人们对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还局限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上。家长对于孩子在学校的事务,至今为止大部分的家长都只是通过家长会这样单一的方式,对于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以及学校的相关方针政策知之甚少。往往只有在孩子在学校出问题了,才会找来家长沟通。家长与学校之间,缺乏一种经常性的组织沟通方式,家长始终是被动进行参与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們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更少了,没有一个相应的制度进行维系,使之逐渐流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的沟通合作。因此,在家校融合教育中,我们应该提倡全面性、经常性、互动性的伙伴性质的家校合作新观念。主张学校和家庭精诚合作、互惠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努力,不断拓展家校融合教育的途径与功能,从单一的方式转向多元化、多层面的家校合作方式,形成家庭与学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网络格局,真正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积极影响力。
(三) 正确的家长教育资源观
家长属于一种教育资源,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积极的、正面的,强调的是家长在教育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这一方面的内涵指家庭教育是一种有益的教育参与和积极的教育力量。家长能够通过家长组织委员会和家校联谊的方式直接进行教育参与,并对学校管理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家长的有效参与能够促进学校教育民主进程的发展。然而,家长还有另一消极的一面,这方面家长对教育的影响存在消极性、世俗性和功利性,指的是以学校近期的利益为基础点,只是把家长作为可利用资本。以这样的观念形成的家校关系,具有较强的功利关系,并且易于演变成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一种私人性的交往。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家校合作观念,第一种是理想化的家校合作观念,第二种是现实性的家校合作观念。我们应该将家庭、学校视为同等重要的教育场所,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学习发展环境为终极目标,共同抵御来自社会环境、娱乐生活等方面给孩子们带来的干扰。家校融合教育要以学校为主导,重视家庭教育的现实功能,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实现家校融合教育的发展,努力达到理想化的状态。
四、 结束语
家庭与学校同是对孩子来说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家校之间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功能互补关系,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创设出一个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家庭做好对孩子的引导行为规范以及课后的学习监督,学校要做好相应的知识传授同时辅以行为规范。家庭与学校,老师与家长,是家校融合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要形成家校融合教育的发展,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这需要各个主体共同努力,精诚协作、聚精会神,把握好合作的策略,切实履行合作措施,并不断反思与完善,构建和谐的家校融合教育,培养出身心健康品格健全的优秀下一代。
参考文献:
[1]杨茹,程黎.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学生家校互动模式的质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8,14(2):97-108.
[2]钟义彦.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策略——基于小学生家校德育现状的思考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No.232(4):155 161-162.
[3]翁宗琮.“互联网 ”背景下家校协同教育的变革与实践[J].教师,2018(15).
作者简介:
刘松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