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学书法的朋友,喜欢征引傅青主的这几句话:“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这些美学理念,其实在宋代就已经开了先声。陈师道《后山诗话》说:“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诗文皆然。 ”傅青主的表述略异于陈师道,但内在的思想是一致的。
说一番题外话。关于《后山诗话》的版权,历代学者有不少争议。不过,试看书中关于诗的论述,往往简短而精当,可知作者是非常懂诗之人无疑。世传《后山诗话》为陈师道所著,质疑者亦没有堅实证据证明此书作者另有他人。我们有理由判断,即便这本书的作者不是陈师道,也跟他有莫大的关系。
陈师道向曾巩学文章,从黄庭坚学诗。他与黄庭坚都受过苏轼的接引,两人也非常佩服、景仰苏轼这位前辈,其中黄庭坚诗还与苏诗齐名,世称“苏黄”。宋代的苏、黄,相当于唐代的李、杜,黄庭坚可不仅仅是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更是一位大诗人。
然而黄庭坚、陈师道的诗,与苏轼的诗有着非常不同的风味。苏诗的语句,大体流动、俊朗,至于黄、陈,则喜欢在诗句中掺入一些“沙石”,以营造一种朴拙之美。在这方面,陈师道可谓做到了极致,且看他的五律《宿齐河》:
烛暗人初寂,寒生夜向深。
潜鱼聚沙窟,坠鸟滑霜林。
稍作他方计,初回万里心。
还家只有梦,更着晓寒侵。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客游他方时的复杂感受。前四句极写寒冷、凄寂的异乡景象,人置身于其间,漂泊感愈发深重,其中“潜鱼聚沙窟,坠鸟滑霜林”两句,真可谓千锤百炼:鱼游在下,鸟飞在上,一“聚”一“滑”,虽然写的是凄清之景,却能撞起读者的无边兴致。
第三联的“稍”与“初”,也是非常精警,意谓作者刚刚做好了客游他方的心理准备,然而在这样的晚上,心情却不由自主地飞越万里回到家乡。壮志刚起,又不复存在了。
结尾两句似乎是说:即使诗人不再抱有四方之志,但是无奈的现实,导致归家的心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然而如此梦魂,却又被晓寒弄醒……
这首五律所写的景象与心情,都十分普通,然而全诗没有一个闲字,其取胜之处,就在这些质朴的叙述中,潜藏着百转千回的思绪变化,处处令人停留,极其耐读,是宋诗中的珍品。
陈师道的这种诗,是一种独特的朴拙之美。其实在唐代,韩愈就做过这种艺术尝试,他故意把诗写得难读一些、奇怪一些,但这种做法未能成为当时的潮流——在唐代,韩愈的诗名不高,远远不能与他的文名相配,到了晚唐,韩愈这种做法也没有嗣音。
一直到了宋代,这种思想才得到了发扬,黄、陈诗风耸动天下,乃成“江西诗派”,笼罩南宋,至今仍在润泽着写诗的人。从这一点上看,宋朝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它既出现了苏诗这种英俊至极的艺术,同时很快又有了黄庭坚、陈师道诗所导引的朴拙之美——两者看似非常不同,其实是互补的。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黄、陈并不是在韩愈的基础上做加法,而是做了减法。韩愈的一些诗,是真的非常难读,不仅在声律上拗口,还用力地塞了不少生僻字。黄、陈则并没有在这方面太用力,他们有些诗句固然不算好读,然而总体上是意脉通畅的。且看陈师道的七绝《即事》:“老觉山林可避人。正须麋鹿与同群。却嫌鸟语犹多事,强管阴晴报客闻。”如此诗句,俊逸之处何尝逊色于苏东坡?
宋代以来,写诗学黄庭坚、陈师道的人很多,有人从朴拙上着手,这固然有独到的眼光,但用力过猛,把诗句写得极其拗口、艰涩,而不知这并非陈师道用意所在。弄巧固然容易成拙,但弄拙在本质上何尝不是在求巧?求巧之心作祟,往往把作品弄成了真拙,得不偿失。
所以说,从来没有一种美学思想,能够供人一劳永逸地解决写作问题,因为在实际的挥毫动作中,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说一番题外话。关于《后山诗话》的版权,历代学者有不少争议。不过,试看书中关于诗的论述,往往简短而精当,可知作者是非常懂诗之人无疑。世传《后山诗话》为陈师道所著,质疑者亦没有堅实证据证明此书作者另有他人。我们有理由判断,即便这本书的作者不是陈师道,也跟他有莫大的关系。
陈师道向曾巩学文章,从黄庭坚学诗。他与黄庭坚都受过苏轼的接引,两人也非常佩服、景仰苏轼这位前辈,其中黄庭坚诗还与苏诗齐名,世称“苏黄”。宋代的苏、黄,相当于唐代的李、杜,黄庭坚可不仅仅是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更是一位大诗人。
然而黄庭坚、陈师道的诗,与苏轼的诗有着非常不同的风味。苏诗的语句,大体流动、俊朗,至于黄、陈,则喜欢在诗句中掺入一些“沙石”,以营造一种朴拙之美。在这方面,陈师道可谓做到了极致,且看他的五律《宿齐河》:
烛暗人初寂,寒生夜向深。
潜鱼聚沙窟,坠鸟滑霜林。
稍作他方计,初回万里心。
还家只有梦,更着晓寒侵。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客游他方时的复杂感受。前四句极写寒冷、凄寂的异乡景象,人置身于其间,漂泊感愈发深重,其中“潜鱼聚沙窟,坠鸟滑霜林”两句,真可谓千锤百炼:鱼游在下,鸟飞在上,一“聚”一“滑”,虽然写的是凄清之景,却能撞起读者的无边兴致。
第三联的“稍”与“初”,也是非常精警,意谓作者刚刚做好了客游他方的心理准备,然而在这样的晚上,心情却不由自主地飞越万里回到家乡。壮志刚起,又不复存在了。
结尾两句似乎是说:即使诗人不再抱有四方之志,但是无奈的现实,导致归家的心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然而如此梦魂,却又被晓寒弄醒……
这首五律所写的景象与心情,都十分普通,然而全诗没有一个闲字,其取胜之处,就在这些质朴的叙述中,潜藏着百转千回的思绪变化,处处令人停留,极其耐读,是宋诗中的珍品。
陈师道的这种诗,是一种独特的朴拙之美。其实在唐代,韩愈就做过这种艺术尝试,他故意把诗写得难读一些、奇怪一些,但这种做法未能成为当时的潮流——在唐代,韩愈的诗名不高,远远不能与他的文名相配,到了晚唐,韩愈这种做法也没有嗣音。
一直到了宋代,这种思想才得到了发扬,黄、陈诗风耸动天下,乃成“江西诗派”,笼罩南宋,至今仍在润泽着写诗的人。从这一点上看,宋朝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它既出现了苏诗这种英俊至极的艺术,同时很快又有了黄庭坚、陈师道诗所导引的朴拙之美——两者看似非常不同,其实是互补的。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黄、陈并不是在韩愈的基础上做加法,而是做了减法。韩愈的一些诗,是真的非常难读,不仅在声律上拗口,还用力地塞了不少生僻字。黄、陈则并没有在这方面太用力,他们有些诗句固然不算好读,然而总体上是意脉通畅的。且看陈师道的七绝《即事》:“老觉山林可避人。正须麋鹿与同群。却嫌鸟语犹多事,强管阴晴报客闻。”如此诗句,俊逸之处何尝逊色于苏东坡?
宋代以来,写诗学黄庭坚、陈师道的人很多,有人从朴拙上着手,这固然有独到的眼光,但用力过猛,把诗句写得极其拗口、艰涩,而不知这并非陈师道用意所在。弄巧固然容易成拙,但弄拙在本质上何尝不是在求巧?求巧之心作祟,往往把作品弄成了真拙,得不偿失。
所以说,从来没有一种美学思想,能够供人一劳永逸地解决写作问题,因为在实际的挥毫动作中,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