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辨治体会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rir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又称Graves眼病,是以内分泌和眼眶病理表现为主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等多种甲状腺疾病引起的眼部损害,是最常见的眼眶病.主要眼部症状和体征为:眼胀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眼干涩、眶周和眼睑肿胀、球结膜充血和水肿、阵发性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外肌受损,眼球运动障碍而出现复视、斜视;眼球突出、眼睑不能闭合,严重者结角膜脱垂到眼睑之外,易合并感染形成角膜溃疡或穿孔,甚至全眼球炎;眶内压增高影响视神经血供使视神经受累,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1].TAO的全身治疗包括调整甲状腺功能、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生长抑素等,局部治疗有护眼治疗、眶内放射治疗、眼眶减压手术等[2].我们采用疏肝健脾滋肾、益气活血化瘀、祛痰通络明目的治疗方法治疗TAO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其他文献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的桥梁课.如何通过学习这部经典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本文主要通过①案例式教学法贯穿课堂始终;②多种教学方法配合应用,提高教学效果;③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临证兴趣,三个方面进行培养。
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脂肪肝主要是因为糖脂代谢性导致肝功能异常.本文采用二甲双胍片加服降糖清脂功能产生紊乱,脂肪多余产生沉积,致使肝细胞发生变饮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脂肪肝,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对广州市南沙区常住居民进行中医体质分布及其生活习惯相关性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500人广州市南沙区常住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其饮食、起居、运动习惯进行调查.结果 平和质26人(5.2%),偏颇质474人(94.8%).单一偏颇质前三位为气虚质64人(12.8%)、湿热质40人(8%)、阳虚质31人(6.2%).两种偏颇质兼夹前三位为气虚兼痰湿质31人(6.2%)、气虚兼湿热质21人
通过固体培养基从拟茎点霉属真菌中HCCB04730分离得到1种新二氢萘酮:拟茎点霉素A、6种已知萘酮,并评估其抗HIV活性。取内生菌HCCB04730的孢子混悬液于培养基中28℃培养30天,发酵,冻干后用乙酸乙酯提取,减压浓缩,得粗提物(30.0mg)。
期刊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或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NC)蛛网膜下腔移植、以及联合中药蝮龙抗栓丸干预对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ial occlusion,MCAO)大鼠脑组织中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ilial cell-line
目的 探讨房颤状态下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Ⅰ型(AT1R)、Ⅱ型受体(AT2R)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青蒿提取物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房颤大鼠模型,用青蒿提取物进行干预,以卡托普利作为对照组.通过PCR、Western-blot技术观察AT1RmRNA、AT2RmRNA表达以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0.36±0.05)相比,模型组大鼠(0.84±0.04)心肌AT1R mRNA的表达增加(P
早在《内经》就明确提出:中医言病有"已病"、 "未病"之别,治疗分"治已病"与"治未病"两大部分,在中医心理领域亦然.中医心理临床的未病是如何产生、发展成已病的?已病后是如何治疗的?又如何治未病的等问题,即是探索发掘中医心理之《教育治疗学》思想的内驱力,兹将从心理疾病发展过程、治疗过程、预防过程、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提出概念这5大方面进行探讨。
期刊
目的 观察升陷汤加减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中医辨证符合脾肾两虚证的60例甲状腺癌术后甲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升陷汤加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 (
针对疾病x,有A、B两种治疗方案,B方案取代A方案后,原本有效部分患者可能变得无效。也就是新药在有效率提高的同时,很可能将本来有效的人群被抛弃在外。本文根据疾病异质化原理,提出蛋糕分割法流程,将目前有效方案进行优化组合。采用疾病异质化治疗原则将取代目前疗效最好的方药,形成新的治疗方案。
期刊
“大数据”是继Web2.0、云计算之后学者们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本文主要针对中医药在职科研人员为适应“大数据”时代对科研工作所带来的严俊挑战,建议科研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重视对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以掌握获取最新医学前沿信息通晓的技能,为科研创新、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最有效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