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针对近期我国奶业出现的波动情况,《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奶业波动的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原料奶收购价格偏低,深层次原因则是奶业各个环节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比如,养殖方式较为落后,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乳品加工企业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等。
对奶业近期出现的波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高度重视这一动向,及早研究提出扶持我国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避免奶业大起大落。《意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意见》明确了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应遵循的4条原则:一是立足当前解困,着眼长远发展;二是坚持以农为本,理顺利益关系;三是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四是坚持市场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对扶持奶业发展提出了八点具体政策措施:
一是加大奶牛良种补贴力度。为加快扩大优质奶牛种群,继续执行中央财政奶牛良种补贴政策,补贴范围由目前北方地区奶牛头数1万头以上、南方地区奶牛头数5000头以上的181个重点县,扩大到全国,将全部能繁母牛纳入补贴范围,并对经过后裔测定并注册的优良种公牛冻精液加大补贴力度。
二是实施后备母牛补贴政策。为保护奶牛后备资源,对享受奶牛良种补贴改良后的优质后备母牛,每头一次性补贴500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补助,东部地区补贴由地方财政负担。
三是将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购置纳入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国家对奶牛养殖农户购置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给予补贴。
四是完善奶牛重大疫病防治和扑杀政策。为降低农户奶牛养殖疫病风险,将患布氏杆菌病、结核病而强制扑杀的奶牛,列入畜禽疫病扑杀补贴范围,具体办法比照口蹄疫扑杀补助办法执行。
五是建立奶牛政策保险制度。为增强奶农抗御风险能力,有效保障奶牛养殖安全,国家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政府对参保奶农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补助,东部地区补贴由地方财政负担。
六是支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为加快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变奶牛饲养方式,国家对养殖小区水电路、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设施及饲草料基地建设等给予适当投资补助。
七是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的信贷支持。为了帮助奶农渡过难关,恢复信心,保护奶业基本生产能力,金融机构要对奶牛养殖农户、奶农合作社等提供信贷支持,开发适应奶业的金融产品,搞好金融服务;地方人民政府要给予适当贴息补助。对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间,因非主观因素发生还贷困难的奶牛养殖农户,其逾期贷款视困难情况予以展期,具体期限由贷款银行决定。经贷款银行同意展期的逾期贷款免收罚息。
八是完善奶业产业政策。为促进企业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对新建和扩建乳品加工项目取消备案制,统一实行核准制,并将与之配套的奶源基地建设作为项目核准条件之一,对已建、在建、拟建项目进行清理。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任务和重点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到2012年,力争奶牛良种覆盖率提高到60%,奶牛平均单产水平提高到5.5吨。
二是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提高原料奶质量。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场)等方式,着力解决奶牛养殖规模小而散问题,到2012年规模养殖的比重要有较大幅度提高。把提高原料奶质量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降低菌落总数。
三是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合理的原料奶定价机制。鼓励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指导,充分发挥奶农专业合作组织在价格协商中的作用。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奶站管理,建立原料奶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规范原料奶收购秩序。
四是优化奶业布局,提高企业素质。严格乳品加工行业准入制度,防止加工企业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全国奶业布局,加快南方草山草坡和奶水牛开发,缓解奶业“北多南少”矛盾。乳品加工企业要合理确定奶源半径和经济规模,建立稳定的奶源基地,自觉遵守行业规范。
五是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和标识制度,规范市场秩序。统一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完善原料奶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落实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规定,完善复原乳检测技术、方法,严格产品标识标注管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监管,及时查处低价倾销等恶性竞争行为。
六是引导乳品消费,积极开拓中小城市和农村消费市场。
对奶业近期出现的波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高度重视这一动向,及早研究提出扶持我国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避免奶业大起大落。《意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意见》明确了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应遵循的4条原则:一是立足当前解困,着眼长远发展;二是坚持以农为本,理顺利益关系;三是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四是坚持市场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对扶持奶业发展提出了八点具体政策措施:
一是加大奶牛良种补贴力度。为加快扩大优质奶牛种群,继续执行中央财政奶牛良种补贴政策,补贴范围由目前北方地区奶牛头数1万头以上、南方地区奶牛头数5000头以上的181个重点县,扩大到全国,将全部能繁母牛纳入补贴范围,并对经过后裔测定并注册的优良种公牛冻精液加大补贴力度。
二是实施后备母牛补贴政策。为保护奶牛后备资源,对享受奶牛良种补贴改良后的优质后备母牛,每头一次性补贴500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补助,东部地区补贴由地方财政负担。
三是将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购置纳入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国家对奶牛养殖农户购置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给予补贴。
四是完善奶牛重大疫病防治和扑杀政策。为降低农户奶牛养殖疫病风险,将患布氏杆菌病、结核病而强制扑杀的奶牛,列入畜禽疫病扑杀补贴范围,具体办法比照口蹄疫扑杀补助办法执行。
五是建立奶牛政策保险制度。为增强奶农抗御风险能力,有效保障奶牛养殖安全,国家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政府对参保奶农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补助,东部地区补贴由地方财政负担。
六是支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为加快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变奶牛饲养方式,国家对养殖小区水电路、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设施及饲草料基地建设等给予适当投资补助。
七是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的信贷支持。为了帮助奶农渡过难关,恢复信心,保护奶业基本生产能力,金融机构要对奶牛养殖农户、奶农合作社等提供信贷支持,开发适应奶业的金融产品,搞好金融服务;地方人民政府要给予适当贴息补助。对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间,因非主观因素发生还贷困难的奶牛养殖农户,其逾期贷款视困难情况予以展期,具体期限由贷款银行决定。经贷款银行同意展期的逾期贷款免收罚息。
八是完善奶业产业政策。为促进企业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对新建和扩建乳品加工项目取消备案制,统一实行核准制,并将与之配套的奶源基地建设作为项目核准条件之一,对已建、在建、拟建项目进行清理。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任务和重点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到2012年,力争奶牛良种覆盖率提高到60%,奶牛平均单产水平提高到5.5吨。
二是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提高原料奶质量。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场)等方式,着力解决奶牛养殖规模小而散问题,到2012年规模养殖的比重要有较大幅度提高。把提高原料奶质量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降低菌落总数。
三是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合理的原料奶定价机制。鼓励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指导,充分发挥奶农专业合作组织在价格协商中的作用。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奶站管理,建立原料奶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规范原料奶收购秩序。
四是优化奶业布局,提高企业素质。严格乳品加工行业准入制度,防止加工企业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全国奶业布局,加快南方草山草坡和奶水牛开发,缓解奶业“北多南少”矛盾。乳品加工企业要合理确定奶源半径和经济规模,建立稳定的奶源基地,自觉遵守行业规范。
五是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和标识制度,规范市场秩序。统一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完善原料奶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落实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规定,完善复原乳检测技术、方法,严格产品标识标注管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监管,及时查处低价倾销等恶性竞争行为。
六是引导乳品消费,积极开拓中小城市和农村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