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正逐渐由应急性、短期性的就业指导模式向学科建设转变。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可以促进职业指导教师师资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实现职业素质动态测评,发挥对大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充分体现大学生在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校企合作优势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并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向大学生介绍就业形势、提供就业信息、培训就业技能、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职业指导课程逐渐实现“应急性、短期性”特点的就业指导模式向学科建设转变。这些工作的开展,对高职学生正确规划生涯、择业、顺利就业起到了积极的帮助和引导作用,较好满足了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高校学生的需求相比还处于滞后状态,因此,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指导教师师资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亟待加强。
从职业指导教师师资队伍构成情况来看,专职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教师数量少,主要由从事教育管理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或者“德育”课任课老师担任,这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可操作的技巧。虽然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但不具备开展科学规范的就业指导教育的能力,职业指导的内容多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制度、就业政策等解说,而无力进行科学有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教育,致使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不能全面开展,离提供成熟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的目标很远。
师资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学科归属问题,目前在我国高职正在进行。与此相关同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职业指导老师隶属不同的院系部门,大学生职业指导课需要职业指导老师对专业、职业岗位群有充分的了解,否则职业指导课程缺乏针对性,实际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科归属解决不了这一问题。
(二)职业指导初步实现将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结合,但是方式单一、内容相对肤浅。
职业指导工作初步形成将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结合的局面,把职业指导贯穿学生求学的全过程:大一阶段,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特长等明确职业目标,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做到人职匹配;大二阶段,着重引导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和提高职业素质;大三阶段,侧重就业信息、求职技巧、职业道德的指导。
大多数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以课堂讲授和开设专题讲座为主,对学生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是对就业信息与政策的传达和就业技巧的指导,忽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观念、职业道德的教育;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咨询和指导,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三)职业素质动态测评工作对大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指导和帮助比较薄弱。
高职职业指导一般开设常规的就业指导课,并举办相关知识的讲座、培训等,但往往忽略了对大学生进行阶段性职业素质动态测评。人才测评的结果正是职业指导的依据,人才测评技术成为职业指导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职业素质测评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价值观念、行为风格等,从而有助于大学生明确并及时修正不同阶段自己的素质水平和发展方向,帮助大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根据自己的特点,量体裁衣,制订适时修改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在实践中尽量扬长避短,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由于忽略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测评或者不能进行准确有效的测评,大学生就很难全面地认知自我、明确方向、选准职业,职业指导的效果自然也就无法保障。
二、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
校企合作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综合效能,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推进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对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一系列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应当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具体如下。
(一)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系统设计学生的专业素质拓展和技能培养方案。
在建立校企合作见习、实习基地过程中不仅组织研究室主任、专业老师参加,还组织职业指导师参加校企合作,共同就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活动方案的设计、信息的反馈等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使职业指导方案更加符合社会实际。
(二)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促进职业指导老师师资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职业指导老师参与校企合作建设,可较好解决职业指导老师队伍对行业及相关职业的了解不够的问题,使职业指导活动更加合理,更加切合专业和学生实际。
(三)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使行业专家参与学生职业素质动态测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填补职业指导老师工作存在的盲点与空白区。
(四)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通过实践教学的体系化建设、学生到企业参与社会实践等形式,发挥职业指导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十分强调实训教学,正在逐步形成实训室开放的制度化,岗位见习、轮岗实训、顶岗实习促进了实训教学体系化的形成,学生与企业的联动从一年级一直延续到毕业顶岗实习。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让学生更加直接了解职业、岗位,促进学生学习、职业能力培养、就业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边慧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卜再元,黄自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性指导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17).
[3]丁秀玲.人员测评在职业指导中的应用与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4]吕宁,莫丽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08,(06).
关键词: 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校企合作优势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并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向大学生介绍就业形势、提供就业信息、培训就业技能、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职业指导课程逐渐实现“应急性、短期性”特点的就业指导模式向学科建设转变。这些工作的开展,对高职学生正确规划生涯、择业、顺利就业起到了积极的帮助和引导作用,较好满足了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高校学生的需求相比还处于滞后状态,因此,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指导教师师资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亟待加强。
从职业指导教师师资队伍构成情况来看,专职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教师数量少,主要由从事教育管理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或者“德育”课任课老师担任,这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可操作的技巧。虽然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但不具备开展科学规范的就业指导教育的能力,职业指导的内容多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制度、就业政策等解说,而无力进行科学有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教育,致使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不能全面开展,离提供成熟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的目标很远。
师资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学科归属问题,目前在我国高职正在进行。与此相关同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职业指导老师隶属不同的院系部门,大学生职业指导课需要职业指导老师对专业、职业岗位群有充分的了解,否则职业指导课程缺乏针对性,实际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科归属解决不了这一问题。
(二)职业指导初步实现将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结合,但是方式单一、内容相对肤浅。
职业指导工作初步形成将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结合的局面,把职业指导贯穿学生求学的全过程:大一阶段,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特长等明确职业目标,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做到人职匹配;大二阶段,着重引导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和提高职业素质;大三阶段,侧重就业信息、求职技巧、职业道德的指导。
大多数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以课堂讲授和开设专题讲座为主,对学生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是对就业信息与政策的传达和就业技巧的指导,忽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观念、职业道德的教育;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咨询和指导,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三)职业素质动态测评工作对大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指导和帮助比较薄弱。
高职职业指导一般开设常规的就业指导课,并举办相关知识的讲座、培训等,但往往忽略了对大学生进行阶段性职业素质动态测评。人才测评的结果正是职业指导的依据,人才测评技术成为职业指导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职业素质测评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价值观念、行为风格等,从而有助于大学生明确并及时修正不同阶段自己的素质水平和发展方向,帮助大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根据自己的特点,量体裁衣,制订适时修改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在实践中尽量扬长避短,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由于忽略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测评或者不能进行准确有效的测评,大学生就很难全面地认知自我、明确方向、选准职业,职业指导的效果自然也就无法保障。
二、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
校企合作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综合效能,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推进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对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一系列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应当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具体如下。
(一)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系统设计学生的专业素质拓展和技能培养方案。
在建立校企合作见习、实习基地过程中不仅组织研究室主任、专业老师参加,还组织职业指导师参加校企合作,共同就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活动方案的设计、信息的反馈等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使职业指导方案更加符合社会实际。
(二)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促进职业指导老师师资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职业指导老师参与校企合作建设,可较好解决职业指导老师队伍对行业及相关职业的了解不够的问题,使职业指导活动更加合理,更加切合专业和学生实际。
(三)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使行业专家参与学生职业素质动态测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填补职业指导老师工作存在的盲点与空白区。
(四)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通过实践教学的体系化建设、学生到企业参与社会实践等形式,发挥职业指导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十分强调实训教学,正在逐步形成实训室开放的制度化,岗位见习、轮岗实训、顶岗实习促进了实训教学体系化的形成,学生与企业的联动从一年级一直延续到毕业顶岗实习。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让学生更加直接了解职业、岗位,促进学生学习、职业能力培养、就业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边慧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卜再元,黄自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性指导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17).
[3]丁秀玲.人员测评在职业指导中的应用与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4]吕宁,莫丽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