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渐实施,从课程选择、教学实施、评价体系、高考方案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地方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在开发过程中,既要追求科学性,又要重视学生、地方的差异性,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一、 地方课程开发的思路
近年来,尤其是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着我国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省市一级甚至区、县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并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设计、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设计必须反映地方社会发展实际及其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充分利用地方人文资源开发地方课程,而且课程设计也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发生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联系。地方课程不是按学科划分安排地方课程资源,而是把相关的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逻辑线索进行整合,构建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实施形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与自然的联系、结合,实施乡情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课程开发模式
课程开发一般有两种模式:专家模式和问题模式。国家课程更多采用专家模式,以保证课程的统一、质量及法制与权威性。校本课程更多采用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模式,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进行决策,以满足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适用性与参与性。地方课程的开发兼有上述两种模式的特点,主要由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由一线教师骨干参与编写,既要有权威性,又要有适用性与参与性。
地方课程分成通用和专题两个部分。通用部分是指在省内普通高中都适用的地方课程,专题部分应体现鲜明的地域性要求,具有浓郁的地方本土特色。专题部分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单位或专家开发,先确定开发实施的总体方案,向省教育厅申请立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完成编写的教材须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经省教育厅公布目录后,方可在全省或指定范围内推荐使用。
2.开发实施意见
在《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试行)》中认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或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在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注重学校教师的专长,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实际,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3.地方课程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全面发展。
在课程开发方面,要遵循教育性与导向性原则;时代性和先进性原则,地域性和本土性原则,针对性和实用性,选择性和灵活性原则,简约性和通俗性原则。
二、 专题性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地方课程编写从理论走向实践,是相当艰巨的任务。一般要经历理论培训阶段、资料搜集与整理阶段、教材编写阶段、交流与再编写阶段、教材审定阶段。
1.对编写人员进行理论培训
包括编写总体原则、要求、思路等要了然于胸。同时结合教材本身特点,还要符合编委的要求,要认真研读样稿,尽量自己在编写总体纲要上有明确的方向。
2.资料的搜集整理
(1)资料搜集渠道
搜集资料要有针对性,要切合所编章节的主题,同时要把握课程的整体性,注意前后联系。主要搜集途径有专著、地方志、相关政府部门与企业、实地采访考察、专题网站、学术期刊、其他社会渠道等。搜集资料范围要广,题材丰富、内容多样并要有权威性。
(2)资料来源要求
重视资料的科学性、真实性、时效性。这就要求课程编写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把握时代潮流的脉搏,在大量的知识海洋中汲取科学性强的、紧扣主题、学生感兴趣又能展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文明成果的优秀题材。
(3)资料的鉴别与筛选
搜集的材料要经过去伪存真、精简浓缩、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要求编写教师对所搜集的资料,按照课程编写的要求进行细化,逐一落实到每一章节的第一标题的编写上。对大量的知识进行去伪存真,逐字逐句地推敲,对于一些重复的、过时的、有疑问的、不真实的资料不采用。
3.教材的编写
(1)文稿要求
在文字组织上要结合课程使用对象的心理发展规律,如对于初中生使用的地方课程,内容上一定要求图文结合,文字不能长篇大论,语言文字要求规范、简练又不能失去其科学性,力求生动、形象,增强可读性。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2)图像资料要求
教学用书中采用的图片是对文字内容的重要补充,有时起到文字难以替代的效果。但采用的图片尽量做到科学性、针对性,丰富多样性及时效性;要贴近学生生活;手绘图绘制要精美,可视性强、富有审美价值;立体感强,层次分明;有很强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乡土气息浓厚等等。对于历史题材的图片一定要真实,注明出处。照片最好自己拍摄,图片或照片要有相关的图片说明。要重视图片形式的多样化及印刷质量,充分利用现代图片处理技术,使图片能充分展示其在教学用书中的地位,丰富教学用书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图中学,更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3)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理的活动设计,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环节,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活动设计要科学、合理,如在数量上、难度上要注意把握,形式上要丰富多样,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又要有效地把相关内容融入到活动当中。
(4)版面设计
应借鉴国内外较成熟的教材编写版式,又要结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及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教学用书版面不能僵化,要充分利用现代排版技术,使版面富有生气。教材内容的呈现以案例或问题(情境)形式展开,并有机融入各种活动设计,提供学生思考路径,为学生思维拓展留有余地。
4.修改、审稿、定稿
经过反复修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结构性、思想性与科学性,使其符合课程开发的要求、思路、原则,并通过合理的版面设计最终达到出版要求。
值得探讨的是开发地方课程开发不能等同于编教材,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更多地采用活动形态以及为开展活动而提供给教师一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或对立,打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主和独立批判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国栋.浅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EB/OL].http://edu.people.com.cn/GB/72082/73353/5297902.html,2007-01-18/2008-12-20.
[2] 傅建明.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2.
[3]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试行)[EB/OL].http://www.xczx.cn/content/view/426_48.html,2006-09-18/2008-12-20.
[4] 浙江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
[5] 左伟.我国中小学教学地图编制出版中的问题与对策.出版发行研究,2006(12).
(责任编辑关燕云)
一、 地方课程开发的思路
近年来,尤其是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着我国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省市一级甚至区、县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并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设计、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设计必须反映地方社会发展实际及其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充分利用地方人文资源开发地方课程,而且课程设计也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发生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联系。地方课程不是按学科划分安排地方课程资源,而是把相关的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逻辑线索进行整合,构建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实施形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与自然的联系、结合,实施乡情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课程开发模式
课程开发一般有两种模式:专家模式和问题模式。国家课程更多采用专家模式,以保证课程的统一、质量及法制与权威性。校本课程更多采用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模式,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进行决策,以满足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适用性与参与性。地方课程的开发兼有上述两种模式的特点,主要由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由一线教师骨干参与编写,既要有权威性,又要有适用性与参与性。
地方课程分成通用和专题两个部分。通用部分是指在省内普通高中都适用的地方课程,专题部分应体现鲜明的地域性要求,具有浓郁的地方本土特色。专题部分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单位或专家开发,先确定开发实施的总体方案,向省教育厅申请立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完成编写的教材须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经省教育厅公布目录后,方可在全省或指定范围内推荐使用。
2.开发实施意见
在《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试行)》中认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或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在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注重学校教师的专长,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实际,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3.地方课程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全面发展。
在课程开发方面,要遵循教育性与导向性原则;时代性和先进性原则,地域性和本土性原则,针对性和实用性,选择性和灵活性原则,简约性和通俗性原则。
二、 专题性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地方课程编写从理论走向实践,是相当艰巨的任务。一般要经历理论培训阶段、资料搜集与整理阶段、教材编写阶段、交流与再编写阶段、教材审定阶段。
1.对编写人员进行理论培训
包括编写总体原则、要求、思路等要了然于胸。同时结合教材本身特点,还要符合编委的要求,要认真研读样稿,尽量自己在编写总体纲要上有明确的方向。
2.资料的搜集整理
(1)资料搜集渠道
搜集资料要有针对性,要切合所编章节的主题,同时要把握课程的整体性,注意前后联系。主要搜集途径有专著、地方志、相关政府部门与企业、实地采访考察、专题网站、学术期刊、其他社会渠道等。搜集资料范围要广,题材丰富、内容多样并要有权威性。
(2)资料来源要求
重视资料的科学性、真实性、时效性。这就要求课程编写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把握时代潮流的脉搏,在大量的知识海洋中汲取科学性强的、紧扣主题、学生感兴趣又能展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文明成果的优秀题材。
(3)资料的鉴别与筛选
搜集的材料要经过去伪存真、精简浓缩、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要求编写教师对所搜集的资料,按照课程编写的要求进行细化,逐一落实到每一章节的第一标题的编写上。对大量的知识进行去伪存真,逐字逐句地推敲,对于一些重复的、过时的、有疑问的、不真实的资料不采用。
3.教材的编写
(1)文稿要求
在文字组织上要结合课程使用对象的心理发展规律,如对于初中生使用的地方课程,内容上一定要求图文结合,文字不能长篇大论,语言文字要求规范、简练又不能失去其科学性,力求生动、形象,增强可读性。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2)图像资料要求
教学用书中采用的图片是对文字内容的重要补充,有时起到文字难以替代的效果。但采用的图片尽量做到科学性、针对性,丰富多样性及时效性;要贴近学生生活;手绘图绘制要精美,可视性强、富有审美价值;立体感强,层次分明;有很强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乡土气息浓厚等等。对于历史题材的图片一定要真实,注明出处。照片最好自己拍摄,图片或照片要有相关的图片说明。要重视图片形式的多样化及印刷质量,充分利用现代图片处理技术,使图片能充分展示其在教学用书中的地位,丰富教学用书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图中学,更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3)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理的活动设计,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环节,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活动设计要科学、合理,如在数量上、难度上要注意把握,形式上要丰富多样,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又要有效地把相关内容融入到活动当中。
(4)版面设计
应借鉴国内外较成熟的教材编写版式,又要结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及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教学用书版面不能僵化,要充分利用现代排版技术,使版面富有生气。教材内容的呈现以案例或问题(情境)形式展开,并有机融入各种活动设计,提供学生思考路径,为学生思维拓展留有余地。
4.修改、审稿、定稿
经过反复修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结构性、思想性与科学性,使其符合课程开发的要求、思路、原则,并通过合理的版面设计最终达到出版要求。
值得探讨的是开发地方课程开发不能等同于编教材,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更多地采用活动形态以及为开展活动而提供给教师一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或对立,打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主和独立批判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国栋.浅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EB/OL].http://edu.people.com.cn/GB/72082/73353/5297902.html,2007-01-18/2008-12-20.
[2] 傅建明.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2.
[3]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试行)[EB/OL].http://www.xczx.cn/content/view/426_48.html,2006-09-18/2008-12-20.
[4] 浙江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
[5] 左伟.我国中小学教学地图编制出版中的问题与对策.出版发行研究,2006(12).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