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也能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变得更加活泼、简洁、明快。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了教学的优化程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 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巧用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便以其集成性、控制性、多元化、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以一个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巧用电教媒体这个优势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呢?
1.根据教学环节,设计时机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我认为一篇课文,好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教师一开始就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出情境,能够很好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草原》这篇文章时,因为《草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但是学生没见到草原,对草原的美景没有直接感受,存在着思维跨度和理解难度。教师在揭题质题后,学生处于渴望尽快了解课文所描述的景物的心理状态。此时适时映出课文描述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看电视录像等画面,加以获得深刻而形象的印象,为理解文章的词句提供了鲜明的形象。通过使用多媒体,可把学生带入赏心悦目的草原中去漫游,品味“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美的内涵,让书面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画面,从而缩短了思维的跨度,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草原的美景,体会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又如:教《桂林山水》这一课,当板书课题,质题后,学生处于渴望了解桂林山水具体情景的心理状态,此时放映“桂林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写镜头,可使学生进入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意境中,激发起他们对桂林山水之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为学生学习文中的词句打下了伏笔,提供了鲜明生动的形象。
2.指导点拨、自主探索
在观察感知、自主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功能,可以十分有效的突破课堂的重难点。运用电教媒体,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培养独立阅读段落篇章的能力,达到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如:《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及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这篇文章的第三段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可先让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重点段,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读明白的同学按照文中所描述的在图上画出爬山虎的脚。然后把同学们的画展示出来,集体讨论交流。最后出示有关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在深入理解学习内容的阶段电教媒体以自身所特有的表示词语信息形象化的优势,这样形象直观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起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
3.突破重、难点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用电教手段充分展示出来,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为突破课文的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巧妙运用电教媒体铺路搭桥,减缓学生攀缘思维高峰的坡度,是理解教材重点、难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措。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画杨桃》一文中“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也各不相同”这话比较抽象,是课文的教学难点,如果应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杨桃的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翻转、定格,让学生设身处地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这样,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记忆、注意等方面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巧妙运用、精心制作,并致力于灵活运用电教手段,一定会收到独特而又创新的效果,以达到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4.激发入情入境的情感朗读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电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我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低沉的音乐,一边观看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的影视资料,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仿佛走进了熊熊大火的圆明园,从而激发学生对八国联军的憎恨之情,增进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从而萌发了“我要读”的求知欲望。
5.深化练习、延伸扩展
课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确定的重点词语,运用电教媒体设计图文结合的多种形式练习,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而致用。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丰富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之中。 如:在教学《蟋蟀的住宅》时,学生学习完课文内容以后,对蟋蟀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生活中我们又很少能看见这种动物,学生会想“人就能建住宅,蟋蟀哪能会建住宅呢?” 如何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呢?现代的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浏览了解到更多关于动物的知识,不仅有利于本课知识点的巩固,并且可以使课上的知识得到扩展,还很好的培养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巩固学习这一阶段中,电教媒体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展。这样有效地训练和培养了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其次,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想投影、录像、电脑课件等,对感知材料进行理解和概括,使思维活动有了依托,实现了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这就是运用电教媒体理解学习内容的最佳效果。
再次,教师依据教材、教学目标、围绕应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设计以电教媒体为中心的画面,进行深化练习,将知识进行延伸、扩展,以达到在理解语言基础上自如运用语言的目的。 最后,教师要选择电教媒体使用的恰当时机,克服随意性。那么电教媒体适合在什么地方运用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提高兴趣、引发学习动机之时;(2)意思抽象的词语离开具体形象的感知难以理解之时;(3)重点、关键词语需要强化加深印象之时;(4)内容展示的事例需要拓宽视野之时;(5)提出问题、可以讨论引起思辨之时;(6)显示过程、可以启发思维之时等等。
总之,抓住电教媒体最佳作用点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之关键。教师要依据学生认知水平、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将教科书与电教手段有机结合,设置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要精心安排电教媒体使用的时机,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让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创造时机,让信息技术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2011第10期《小学教学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 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巧用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便以其集成性、控制性、多元化、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以一个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巧用电教媒体这个优势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呢?
1.根据教学环节,设计时机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我认为一篇课文,好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教师一开始就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出情境,能够很好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草原》这篇文章时,因为《草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但是学生没见到草原,对草原的美景没有直接感受,存在着思维跨度和理解难度。教师在揭题质题后,学生处于渴望尽快了解课文所描述的景物的心理状态。此时适时映出课文描述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看电视录像等画面,加以获得深刻而形象的印象,为理解文章的词句提供了鲜明的形象。通过使用多媒体,可把学生带入赏心悦目的草原中去漫游,品味“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美的内涵,让书面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画面,从而缩短了思维的跨度,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草原的美景,体会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又如:教《桂林山水》这一课,当板书课题,质题后,学生处于渴望了解桂林山水具体情景的心理状态,此时放映“桂林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写镜头,可使学生进入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意境中,激发起他们对桂林山水之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为学生学习文中的词句打下了伏笔,提供了鲜明生动的形象。
2.指导点拨、自主探索
在观察感知、自主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功能,可以十分有效的突破课堂的重难点。运用电教媒体,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培养独立阅读段落篇章的能力,达到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如:《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及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这篇文章的第三段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可先让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重点段,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读明白的同学按照文中所描述的在图上画出爬山虎的脚。然后把同学们的画展示出来,集体讨论交流。最后出示有关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在深入理解学习内容的阶段电教媒体以自身所特有的表示词语信息形象化的优势,这样形象直观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起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
3.突破重、难点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用电教手段充分展示出来,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为突破课文的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巧妙运用电教媒体铺路搭桥,减缓学生攀缘思维高峰的坡度,是理解教材重点、难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措。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画杨桃》一文中“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也各不相同”这话比较抽象,是课文的教学难点,如果应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杨桃的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翻转、定格,让学生设身处地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这样,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记忆、注意等方面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巧妙运用、精心制作,并致力于灵活运用电教手段,一定会收到独特而又创新的效果,以达到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4.激发入情入境的情感朗读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电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我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低沉的音乐,一边观看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的影视资料,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仿佛走进了熊熊大火的圆明园,从而激发学生对八国联军的憎恨之情,增进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从而萌发了“我要读”的求知欲望。
5.深化练习、延伸扩展
课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确定的重点词语,运用电教媒体设计图文结合的多种形式练习,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而致用。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丰富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之中。 如:在教学《蟋蟀的住宅》时,学生学习完课文内容以后,对蟋蟀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生活中我们又很少能看见这种动物,学生会想“人就能建住宅,蟋蟀哪能会建住宅呢?” 如何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呢?现代的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浏览了解到更多关于动物的知识,不仅有利于本课知识点的巩固,并且可以使课上的知识得到扩展,还很好的培养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巩固学习这一阶段中,电教媒体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展。这样有效地训练和培养了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其次,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想投影、录像、电脑课件等,对感知材料进行理解和概括,使思维活动有了依托,实现了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这就是运用电教媒体理解学习内容的最佳效果。
再次,教师依据教材、教学目标、围绕应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设计以电教媒体为中心的画面,进行深化练习,将知识进行延伸、扩展,以达到在理解语言基础上自如运用语言的目的。 最后,教师要选择电教媒体使用的恰当时机,克服随意性。那么电教媒体适合在什么地方运用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提高兴趣、引发学习动机之时;(2)意思抽象的词语离开具体形象的感知难以理解之时;(3)重点、关键词语需要强化加深印象之时;(4)内容展示的事例需要拓宽视野之时;(5)提出问题、可以讨论引起思辨之时;(6)显示过程、可以启发思维之时等等。
总之,抓住电教媒体最佳作用点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之关键。教师要依据学生认知水平、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将教科书与电教手段有机结合,设置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要精心安排电教媒体使用的时机,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让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创造时机,让信息技术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2011第10期《小学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