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继进步,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在很多地区已基本普及,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综合体现,也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但随着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开设,很多问题也突现出来。
【关键词】农村中学 信息技术教学 问题及对策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继进步,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在很多地区已基本普及,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综合体现,也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但因其教学方法及教学环节尚无固定的模式,所以长久以来,随着课程的逐步普及,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下面笔者就浅谈一下关于农村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农村信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资金投入不足,设施落后,硬件、软件配置严重不足。由于农村经济的制约,政府和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建设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软件。既使配置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但配置很低,数量很少,与城区学校的配置存在很大差距,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要求差距甚大。缺少专项经费购置软件资源,比如购置优秀课程资源库、网上学习平台等软件资源。由于计算机数量少,经常出现在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几个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的情况,甚至好多学生没有信息技术课本。学校计算机坏了,学校没有维修的经费,这样信息技术课教学就缺乏必备的物质载体,实为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甚至很多偏远贫困山区初中至今没有连接因特网,从而无法共享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信息技术课被改为其他学科的自习课。由此可见,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的瓶颈。
教师教学思想观念落后,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欠缺。目前,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确是一种社会现象,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很多农村的学生初次接触网络时很容易被网上五花八门的内容迷失自我。其实,如果我们加以正确引导,而不是“一棒子打死”的做法,让学生在虚拟网上完成“网上冲浪”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把网络运用于学习。而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虚拟网上冲浪,这样做既安全又省钱。当然,在“冲浪”前,一定要首先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评判力以及道德自制力,使他们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里健康遨游,免于成为“迷途的羔羊”。对于学生能不能上网,社会各界对此看法不一,舆论纷纷,有的认为中学生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也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
学生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农村经济基础差,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大部分小学没有资金购置计算机,好多学生在小学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有部分同学连计算机都没有见过,更不用说亲自操作计算机,所以来到中学连基本的开关机都不会,甚至有的学生进入计算机教室,胆小害怕,不敢操作,坐在计算机前发呆。有少部分条件稍好的学生自己家里安装了计算机,这一部分学生会简单的打字、画画等操作。另外有个别小学配有几台计算机,安排课时数量少,间隔周期长,学生当时学习的一些基本操作没有得到及时巩固,结果收效甚微。有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教室,学生就把计算机当成游戏机、VCD等娱乐工具。有小部分学生沉迷于计算机游戏,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等等。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自身信息技术基础薄弱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对以上问题的个人见解及分析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信息技术软硬件资源建设。信息技术课主要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依托,要想正常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同时也需要购置一些教学光盘、教学录像带、录音带、投影仪等来充实学校资源库。但这些硬件设施耗资很大,农村甚至更加偏远的山村初中是没有足够经费支持的,一方面需要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重视,加大农村初中这些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应该适当增加少量信息技术设施,增加日常运行、维护的经费,购置一部分稳压器保证计算机教室电压稳定,提供不间断电源,以确保学校计算机教室的各设备能正常投入使用。把计算机教室连入因特网,通过上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教学形式要求讲练结合,注重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安排。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特别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掌握信息技术,培养信息技能,探究新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O%”。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形式一方面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节奏,符合农村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注重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安排,为农村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解决了农村学生因对信息技术接触过少而产生的神秘感和迫生感。
提高教师教学认识,转变思想观念。互联网是一个信息资源的海洋,它有极其丰富的各种图书、文献和技术资料以及工作、娱乐、生活、教育、新闻和商业等各种信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逐年呈上升均势,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社会实践经验严重缺乏。网络的出现无疑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际空间,扩大了学生的交际范围,但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会因沉迷网上聊天而降低。对于这样的群体,作为教师、家长、社会,都要积极引导他们,让他们明辨是分。
总之,农村信息技术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首先正确认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自身的重视程度,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关注力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学校和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在21世纪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观念,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适应信息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安宝生.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高级教程.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2]范先佐. 构建“国家办学. 分类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4(4):31.
【关键词】农村中学 信息技术教学 问题及对策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继进步,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在很多地区已基本普及,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综合体现,也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但因其教学方法及教学环节尚无固定的模式,所以长久以来,随着课程的逐步普及,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下面笔者就浅谈一下关于农村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农村信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资金投入不足,设施落后,硬件、软件配置严重不足。由于农村经济的制约,政府和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建设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软件。既使配置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但配置很低,数量很少,与城区学校的配置存在很大差距,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要求差距甚大。缺少专项经费购置软件资源,比如购置优秀课程资源库、网上学习平台等软件资源。由于计算机数量少,经常出现在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几个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的情况,甚至好多学生没有信息技术课本。学校计算机坏了,学校没有维修的经费,这样信息技术课教学就缺乏必备的物质载体,实为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甚至很多偏远贫困山区初中至今没有连接因特网,从而无法共享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信息技术课被改为其他学科的自习课。由此可见,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的瓶颈。
教师教学思想观念落后,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欠缺。目前,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确是一种社会现象,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很多农村的学生初次接触网络时很容易被网上五花八门的内容迷失自我。其实,如果我们加以正确引导,而不是“一棒子打死”的做法,让学生在虚拟网上完成“网上冲浪”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把网络运用于学习。而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虚拟网上冲浪,这样做既安全又省钱。当然,在“冲浪”前,一定要首先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评判力以及道德自制力,使他们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里健康遨游,免于成为“迷途的羔羊”。对于学生能不能上网,社会各界对此看法不一,舆论纷纷,有的认为中学生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也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
学生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农村经济基础差,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大部分小学没有资金购置计算机,好多学生在小学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有部分同学连计算机都没有见过,更不用说亲自操作计算机,所以来到中学连基本的开关机都不会,甚至有的学生进入计算机教室,胆小害怕,不敢操作,坐在计算机前发呆。有少部分条件稍好的学生自己家里安装了计算机,这一部分学生会简单的打字、画画等操作。另外有个别小学配有几台计算机,安排课时数量少,间隔周期长,学生当时学习的一些基本操作没有得到及时巩固,结果收效甚微。有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教室,学生就把计算机当成游戏机、VCD等娱乐工具。有小部分学生沉迷于计算机游戏,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等等。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自身信息技术基础薄弱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对以上问题的个人见解及分析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信息技术软硬件资源建设。信息技术课主要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依托,要想正常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同时也需要购置一些教学光盘、教学录像带、录音带、投影仪等来充实学校资源库。但这些硬件设施耗资很大,农村甚至更加偏远的山村初中是没有足够经费支持的,一方面需要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重视,加大农村初中这些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应该适当增加少量信息技术设施,增加日常运行、维护的经费,购置一部分稳压器保证计算机教室电压稳定,提供不间断电源,以确保学校计算机教室的各设备能正常投入使用。把计算机教室连入因特网,通过上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教学形式要求讲练结合,注重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安排。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特别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掌握信息技术,培养信息技能,探究新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O%”。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形式一方面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节奏,符合农村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注重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安排,为农村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解决了农村学生因对信息技术接触过少而产生的神秘感和迫生感。
提高教师教学认识,转变思想观念。互联网是一个信息资源的海洋,它有极其丰富的各种图书、文献和技术资料以及工作、娱乐、生活、教育、新闻和商业等各种信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逐年呈上升均势,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社会实践经验严重缺乏。网络的出现无疑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际空间,扩大了学生的交际范围,但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会因沉迷网上聊天而降低。对于这样的群体,作为教师、家长、社会,都要积极引导他们,让他们明辨是分。
总之,农村信息技术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首先正确认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自身的重视程度,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关注力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学校和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在21世纪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观念,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适应信息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安宝生.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高级教程.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2]范先佐. 构建“国家办学. 分类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