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小平,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负责人,物理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他先后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著作3部,主编出版教学用书10多种,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研究10项,获省市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级奖各1项,获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2项。
2020年初,《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正式发布,陈小平主持完成的项目成果获一等奖。这与陈小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及“研无止境,究其根本”的科研追求分不开。在这样的理念与追求引领下,他积极从事物理教育科研工作,重点致力于教材教法和实验教学的研究,以低成本的教育科研助力高效能的教育实践。
《广东教育》:首先,祝贺您的“基于低成本仪器开发的高中物理创新实验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荣获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该项目成果。
陈小平:我的这一项目研究是基于低成本器材开发的思路,根据欠发达地区实验资源严重欠缺和实验教学意识淡薄等现象提出来的,形成了三大主要成果:一是开发了350多件低成本实验器材,有效弥补欠发达地区实验资源严重不足的缺陷;二是改进了150多个教材实验设计,有效降低实验教学的难度和实验器材的要求,适应欠发达地区的教学实际;三是编著了兼具多元性、趣味性、实用性的24个创新实验教学案例,出版了《高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校本教材和《基于创新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专著,发表了《欠发达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巧用自制教具突破静摩擦力教学难点》等多篇核心期刊论文,实现了低成本实验教学的创新。
《广东教育》:听了您的介绍,“基于低成本仪器开发的高中物理创新实验研究与实践”成果做到了低成本、适切性与创新性的统一。这相当值得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时参考。
陈小平:您总结得很对。我们做教育科研不能好高骛远,而应该注重适合地区特点与自身实际。
湛江市属于欠发达地区,高中学校实验资源非常欠缺,实验教学意识淡薄,很多学校物理实验室没有专职实验员,实验仪器得不到很好的维护和管理,实验设备陈旧,使用率低,很少有老师自制实验器材来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很多学校的学生分组实验无法开设,甚至连演示实验也难以开展,致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教学质量不高。基于此,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重现科学探究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项目研究课题组认为有必要尽力去解决实验资源严重不足问题,探索欠发达地区的实验教学途径,提高教师实验教学意识。
经过精心调研设计和研究,我们提出了三个针对性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欠发达地区物理实验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如何改进教科书中的部分实验以适应欠发达地区的教学实际?如何增强教师的实验教学意识,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水平?
为了解决这三大问题,我们在研究中做了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理念创新。这一项目研究在实验目的方面,冲破了知识为本的束缚,强化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在实验中发展创造思维;在实验模式方面,除了传统的验证性、测定性、探究性实验等模式外,创设了旨在增强学生实践意识的“体验性实验”类型。二是路径创新。这一项目研究通过“课题引领”“成果展示”“教学研讨”等活动分享心得、交流经验,达到强化实验意识和以点带面、群体参与实验改革的目的;采用整合实验资源、改进实验设计和开发实验器材即“三合一”设计思路,形成了以“整合”“改进”“开发”为主线的实验创新路径。三是方法创新。这一项目研究把“行动研究法”拓展到市级区域范围内实施,以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为研究主体,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育部仪器标配目录为研究线索,以当地低成本器材的变通应用为研究思路,以“个人研究、集体讨论、教学检验、反馈优化”为研究模式,实现大规模、长时间的行动研究过程。四是内容创新。这一项目研究基于“低成本”理念,结合湛江市雷州半岛红土文化资源,开发了多种多样低成本实验器材,积极创新实验教学案例,有效弥补了欠发达地区实验资源严重不足和教材实验设计不适应的问题。
《广东教育》:看来,之所以能够在研究做到低成本、适切性与创新性的统一,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相当重要。
陈小平:是的,要让低成本的研究实现高效能,既要有问题意识,又要有创新思维,更要有实践方略。为了更好地开展“基于低成本仪器开发的高中物理创新实验”的研究,我们总结了四大实践方略。一是课题引领。我们的这一项目研究開始于2011年6月的“欠发达地区高中物理实验仪器制作与实验改进设计”的课题,并以“欠发达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为题在2012年申报成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这就引起了广大高中物理老师的积极反应和关注,全市共有22个单位和个人主动申报本课题的子课题研究,参与此课题研究的人员有158人。二是团队互助。我们组建了以湛江市第二中学袁勇、梁桂涣,湛江开发区第一中学谢睿,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麦建华,湛江第一中学高雯等老师为核心成员的研究团队,每一位核心成员又有自己的小研究团队,形成了极具活力、善于创新的“物理创新实验研究”共同体,经过各位成员的不懈努力和高频率、大容量、持续性的教科研活动,才形成了现在的研究成果。三是示范引领。我们在这一研究过程中,积极开展全市师生物理实验仪器制作与实验改进设计展评活动,举办全市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国家、省级课堂教学比赛和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活动,组织开发地方性物理实验教学的校本教材、编著创新实验教学案例,通过这些活动交流经验,示范引领。四是推广运用。我们的研究成果,自2013年5月以来已在湛江、茂名、阳江等市里的几十所学校推广使用,得到实验学校老师的充分肯定。目前,湛江市学校自制实验教具的现象到处可见,已形成良好的风气,很多学校分组实验的开出率由原来的35%增加到现在的80%以上,演示实验开出率由原来的50%增加到现在的95%以上。
《广东教育》:确实,通过实践应用与实践推广,让研究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与生长性。这对于广大有意愿从事教育实践研究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最后,请您再为我们的教师提一些研究建议。
陈小平:我提两个建议,一是要在研究中成长。比如,我们的研究从开始到参评获奖已近八年,从开始研究、填写申报书、确定研究方案,到实施研究、形成成果、撰写结题报告,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我们团队每一位成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不管其中如何艰难,我们都没有放弃,最终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绩。二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我们的创新实验设计需要用到许多材料。低成本的材料从哪里来?生活中有许多瓶瓶罐罐、废弃的各种材料等,一般人都是直接扔进垃圾桶。但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们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把这些貌似没用的东西储存起来,并注意分类存放,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用的素材。
注:本文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省级基础教育(含中职)教学成果提炼、培育和推广策略研究”课题组协助采访、整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韦英哲
2020年初,《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正式发布,陈小平主持完成的项目成果获一等奖。这与陈小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及“研无止境,究其根本”的科研追求分不开。在这样的理念与追求引领下,他积极从事物理教育科研工作,重点致力于教材教法和实验教学的研究,以低成本的教育科研助力高效能的教育实践。
《广东教育》:首先,祝贺您的“基于低成本仪器开发的高中物理创新实验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荣获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该项目成果。
陈小平:我的这一项目研究是基于低成本器材开发的思路,根据欠发达地区实验资源严重欠缺和实验教学意识淡薄等现象提出来的,形成了三大主要成果:一是开发了350多件低成本实验器材,有效弥补欠发达地区实验资源严重不足的缺陷;二是改进了150多个教材实验设计,有效降低实验教学的难度和实验器材的要求,适应欠发达地区的教学实际;三是编著了兼具多元性、趣味性、实用性的24个创新实验教学案例,出版了《高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校本教材和《基于创新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专著,发表了《欠发达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巧用自制教具突破静摩擦力教学难点》等多篇核心期刊论文,实现了低成本实验教学的创新。
《广东教育》:听了您的介绍,“基于低成本仪器开发的高中物理创新实验研究与实践”成果做到了低成本、适切性与创新性的统一。这相当值得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时参考。
陈小平:您总结得很对。我们做教育科研不能好高骛远,而应该注重适合地区特点与自身实际。
湛江市属于欠发达地区,高中学校实验资源非常欠缺,实验教学意识淡薄,很多学校物理实验室没有专职实验员,实验仪器得不到很好的维护和管理,实验设备陈旧,使用率低,很少有老师自制实验器材来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很多学校的学生分组实验无法开设,甚至连演示实验也难以开展,致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教学质量不高。基于此,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重现科学探究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项目研究课题组认为有必要尽力去解决实验资源严重不足问题,探索欠发达地区的实验教学途径,提高教师实验教学意识。
经过精心调研设计和研究,我们提出了三个针对性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欠发达地区物理实验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如何改进教科书中的部分实验以适应欠发达地区的教学实际?如何增强教师的实验教学意识,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水平?
为了解决这三大问题,我们在研究中做了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理念创新。这一项目研究在实验目的方面,冲破了知识为本的束缚,强化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在实验中发展创造思维;在实验模式方面,除了传统的验证性、测定性、探究性实验等模式外,创设了旨在增强学生实践意识的“体验性实验”类型。二是路径创新。这一项目研究通过“课题引领”“成果展示”“教学研讨”等活动分享心得、交流经验,达到强化实验意识和以点带面、群体参与实验改革的目的;采用整合实验资源、改进实验设计和开发实验器材即“三合一”设计思路,形成了以“整合”“改进”“开发”为主线的实验创新路径。三是方法创新。这一项目研究把“行动研究法”拓展到市级区域范围内实施,以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为研究主体,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育部仪器标配目录为研究线索,以当地低成本器材的变通应用为研究思路,以“个人研究、集体讨论、教学检验、反馈优化”为研究模式,实现大规模、长时间的行动研究过程。四是内容创新。这一项目研究基于“低成本”理念,结合湛江市雷州半岛红土文化资源,开发了多种多样低成本实验器材,积极创新实验教学案例,有效弥补了欠发达地区实验资源严重不足和教材实验设计不适应的问题。
《广东教育》:看来,之所以能够在研究做到低成本、适切性与创新性的统一,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相当重要。
陈小平:是的,要让低成本的研究实现高效能,既要有问题意识,又要有创新思维,更要有实践方略。为了更好地开展“基于低成本仪器开发的高中物理创新实验”的研究,我们总结了四大实践方略。一是课题引领。我们的这一项目研究開始于2011年6月的“欠发达地区高中物理实验仪器制作与实验改进设计”的课题,并以“欠发达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为题在2012年申报成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这就引起了广大高中物理老师的积极反应和关注,全市共有22个单位和个人主动申报本课题的子课题研究,参与此课题研究的人员有158人。二是团队互助。我们组建了以湛江市第二中学袁勇、梁桂涣,湛江开发区第一中学谢睿,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麦建华,湛江第一中学高雯等老师为核心成员的研究团队,每一位核心成员又有自己的小研究团队,形成了极具活力、善于创新的“物理创新实验研究”共同体,经过各位成员的不懈努力和高频率、大容量、持续性的教科研活动,才形成了现在的研究成果。三是示范引领。我们在这一研究过程中,积极开展全市师生物理实验仪器制作与实验改进设计展评活动,举办全市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国家、省级课堂教学比赛和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活动,组织开发地方性物理实验教学的校本教材、编著创新实验教学案例,通过这些活动交流经验,示范引领。四是推广运用。我们的研究成果,自2013年5月以来已在湛江、茂名、阳江等市里的几十所学校推广使用,得到实验学校老师的充分肯定。目前,湛江市学校自制实验教具的现象到处可见,已形成良好的风气,很多学校分组实验的开出率由原来的35%增加到现在的80%以上,演示实验开出率由原来的50%增加到现在的95%以上。
《广东教育》:确实,通过实践应用与实践推广,让研究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与生长性。这对于广大有意愿从事教育实践研究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最后,请您再为我们的教师提一些研究建议。
陈小平:我提两个建议,一是要在研究中成长。比如,我们的研究从开始到参评获奖已近八年,从开始研究、填写申报书、确定研究方案,到实施研究、形成成果、撰写结题报告,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我们团队每一位成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不管其中如何艰难,我们都没有放弃,最终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绩。二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我们的创新实验设计需要用到许多材料。低成本的材料从哪里来?生活中有许多瓶瓶罐罐、废弃的各种材料等,一般人都是直接扔进垃圾桶。但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们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把这些貌似没用的东西储存起来,并注意分类存放,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用的素材。
注:本文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省级基础教育(含中职)教学成果提炼、培育和推广策略研究”课题组协助采访、整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