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翻译研究中存在的形式对等与意义对等之争在诗歌翻译中体现的尤为突出.本文站在形式对等的立场,主要借鉴翻译语言学派对形式与意义的理论阐发,以日本和歌汉译为例,从诗学、可译性与历史演变的三个维度论述了诗歌汉译中选择形式对等的重要性、可行性与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中,文学作品中译外的归化取向与外译中的异化取向是二者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策略体现,在本质上不仅不是矛盾的,反而是一体的两面,共同服务于我国当今的文化战略与精神文明建设.
【机 构】
:
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外国语大学多语种翻译研究中心,辽宁大连 11604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研究中存在的形式对等与意义对等之争在诗歌翻译中体现的尤为突出.本文站在形式对等的立场,主要借鉴翻译语言学派对形式与意义的理论阐发,以日本和歌汉译为例,从诗学、可译性与历史演变的三个维度论述了诗歌汉译中选择形式对等的重要性、可行性与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中,文学作品中译外的归化取向与外译中的异化取向是二者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策略体现,在本质上不仅不是矛盾的,反而是一体的两面,共同服务于我国当今的文化战略与精神文明建设.
其他文献
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资源”“文化自信”“体育强国”等重要论述为指导,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红色体育文化的开发价值、传承现状、发展困境以及推广路径等方面进行梳理,探讨如何将传承弘扬红色体育文化与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有机结合起来产生多重效能.研究表明,新时代开发红色体育文化具有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引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深化文化润育功能和推进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等传承开发价值.从搭建完备的发展平台、开发特色文化产品、探究全方位的推广模式等3个主要方面提出新时代红色体育文化的发展路径.
黑龙江大学建于延安宝塔山下,2021年9月,建校80周年,栉风沐雨,不忘初心,不负重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节点,紧跟时代步伐,深化学科“四新”建设,再创海内荣光.我校学报《外语学刊》创刊于1951年,作为中国外语界最早的期刊之一,其前身为《教务工作通讯》,历经《外专校刊》《俄语教学与研究》《外语教学》《黑龙江大学学报(外语版)》等不同时期,1981年正式更名为《外语学刊》,并面向全国公开发行.70年来,《外语学刊》始终关注外语教育需求,发中国语言研究之声,恪守学术公议之本,广交天下学人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国家所需、时代所需,也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教学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通过引用联合国相关文件详细分析“国际组织人才”的定义和素质要求;然后基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现状,总结成绩与不足;最后主要介绍4所财经类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中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对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反思.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外研究的发展路径、关注焦点和研究范式,指出国外研究主要是多学科视野下复杂议题的描写性研究.接着分析了国内研究的边缘地位和所关注的议题,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忽视了特殊翻译问题的复杂性和译者主体的多元化.为此,本文指出国内研究应充分借鉴多学科描写性研究范式揭示儿童文学翻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同时还应关注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助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概念转喻研究包含狭义的转喻本体观和广义的转喻性语法观.狭义观侧重探究不同语言层面的转喻运作及其概念理据,是主流的转喻研究范式;广义观基于认知语法的语义分析路径,指出形式与概念结构之间的转喻属性和语义不确定性,是语法本质层面的转喻研究.本文指出两类视角都是认知参照点模式的体现,转喻本体高度内在于转喻性语法之中;而后者寻求概念层面的整合以统一解释各类语言现象,并不局限于转喻本体,这并非过度概括或无视语用因素.狭义观侧重组合层面,广义观强调转喻属性在用法事件各类埋藏式关联中的聚合体现.本文对广义观的特定研究取向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逻辑推演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这一命题的历史递进、现实逻辑与未来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研究指出,在新时代的感召下,要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深刻内涵,将体育事业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中进行谋划和布局.在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持续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行动中,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指向,使体育事业能够直指如何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命题,不断发掘其蕴含的时代内涵和价值使命,持续优化和设计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
表层概括假说是认知构式语法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先设之一,却尚未得到国内学界的全面和系统的介绍.本文分析派生转换方法的2个主要缺陷,介绍表层形式和表层概括的内涵和价值,进而分别从互为释义句、构式多义性和跨构式概括的角度,论述构式与主要动词这2个最重要的表层形式因素的3种互动模式及其对习得产生的影响.
在语言学跨学科研究中,其他学科的方法、理论、概念移用于语言学研究主要有三种方式:辐射、借鉴和融合.从数理学科借用过来的概念“对偶性”同我国原用于写作的对偶方法融合在一起,发展为可用于对语言进行描写、分析的对偶性理论.用于语言研究的对偶性理论实现的必要条件是:在语言系统内有两个事物或对同一事物用两种不同视角做出的描述或实施的操作获得两个成对的元素,设为A-B;实现的充分条件是:A-B之间有对应性,这指的是A-B虽然分别处于不同的理论体系或处于其他系统的不同环节,但当对它们进行语言操作时会具有“同一”的结果,
本文在回顾映射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对话中的认知映射.我们认为,对话映射不同于其他映射,对话映射涉及多个认知主体,包括内部映射和外部映射两个组成部分.本文重点对外部映射在对话之间不同语言层面上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另外,对话句法理论把映射与句法结合起来,但该理论未对其进行详细刻画,本文还深入探讨映射与对话句法理论中的其他核心概念,如平行、共鸣和跨句图谱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机制.
本研究基于“英语创意写作”混合式课程,在活动理论框架下,探究混合式教学中12名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中介调节发展过程.通过观察线下课堂与线上辅导深度融合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反思报告、半结构性访谈及习作文本,发现线下线上教学两个活动系统中,客体/目标、中介工具、规则、共同体和劳动分工等中介因素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本文为探索二语写作混合式教学内在机制提供操作范式,对促进线下线上教学深度融合、课堂内外英语学习紧密衔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