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问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它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提问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养成敏捷的思考、快速地回答问题的能力。另外,它对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智力的发展有一定的益处。在教学中巧设提问,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提问 教学效率 培养 学生思维
教师提问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里谈一下自己平时在教学中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明代学者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到这一点。
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有的老師上课时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他们提出的问题要么太简单,学生没兴趣,要么太难,学生回答不了。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率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每一次学习,都有一定的基础,也能读懂一点,在这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就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明白了,这时教师就要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学习兴趣。并且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更好的掌控课堂,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艺术,教师要能围绕教学精心设计所提的问题。
(一)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
教学中,提问支撑着教学过程的延伸,有的教师怕遗漏知识点,设计问题时面面俱到,提出的问题繁杂细碎,这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到了正确方向,根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抓住难点,重难点解决了,教学任务也基本完成了,抓住重难点进行引导点拨,可说是事半功倍。
(二)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对于课文的学习,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兴趣的,因此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有效的方法让他们积极的去思考。比如上文言文时,光是直接的翻译,会让学生失去兴趣,这时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出的问题要有曲折性。
在提问时若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那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并妨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假如换一个角度,拐个弯,寻找新的思路,就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这样的提问,效果不言而喻。
(四)提出的问题要有创新性
现在各地都在进行教育改革,解放思想,寻找教育新方法,用新手段教学,以期提高教育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可是许多教辅资料虽然换了新封面,却是换汤不换药,依然沿袭着老套路,提出的问题问了几十年。这样的老问题大部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符合现代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不断创新,提出既有时代气息,又符合现代中学生发展特点的问题。有创新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五)提出的问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中的提问,不仅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还要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教师还要把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六)注意提问后的评价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是否能成为传授知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等的重要手段,与教师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
传统的语文教育有很多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记住标准的答案。现代的教育,已经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考试题目中,阅读理解和主观题的比例越来越大,答案也不仅仅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因此,教学的提问目的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考虑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只要是学生经过思考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肯定的评价,如果评价定型呆板,那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更谈不上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学走于思,思起于疑”,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参考书目:
《成功教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聚焦新课程》李建平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宁鸿彬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提问 教学效率 培养 学生思维
教师提问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里谈一下自己平时在教学中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明代学者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到这一点。
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有的老師上课时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他们提出的问题要么太简单,学生没兴趣,要么太难,学生回答不了。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率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每一次学习,都有一定的基础,也能读懂一点,在这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就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明白了,这时教师就要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学习兴趣。并且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更好的掌控课堂,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艺术,教师要能围绕教学精心设计所提的问题。
(一)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
教学中,提问支撑着教学过程的延伸,有的教师怕遗漏知识点,设计问题时面面俱到,提出的问题繁杂细碎,这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到了正确方向,根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抓住难点,重难点解决了,教学任务也基本完成了,抓住重难点进行引导点拨,可说是事半功倍。
(二)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对于课文的学习,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兴趣的,因此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有效的方法让他们积极的去思考。比如上文言文时,光是直接的翻译,会让学生失去兴趣,这时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出的问题要有曲折性。
在提问时若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那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并妨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假如换一个角度,拐个弯,寻找新的思路,就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这样的提问,效果不言而喻。
(四)提出的问题要有创新性
现在各地都在进行教育改革,解放思想,寻找教育新方法,用新手段教学,以期提高教育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可是许多教辅资料虽然换了新封面,却是换汤不换药,依然沿袭着老套路,提出的问题问了几十年。这样的老问题大部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符合现代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不断创新,提出既有时代气息,又符合现代中学生发展特点的问题。有创新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五)提出的问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中的提问,不仅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还要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教师还要把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六)注意提问后的评价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是否能成为传授知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等的重要手段,与教师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
传统的语文教育有很多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记住标准的答案。现代的教育,已经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考试题目中,阅读理解和主观题的比例越来越大,答案也不仅仅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因此,教学的提问目的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考虑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只要是学生经过思考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肯定的评价,如果评价定型呆板,那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更谈不上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学走于思,思起于疑”,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参考书目:
《成功教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聚焦新课程》李建平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宁鸿彬著、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