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如何在毕业设计的选择指导教师环节、选题环节、资料收集环节、方案构思环节、设计环节及成绩评定环节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控制,这种过程控制法在具体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艺术设计 毕业设计 过程控制法
[作者简介]陈珊(1976- ),女,河南灵宝人,石家庄铁道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研究;马啸林(1981- ),男,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铁道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室内设计和展示设计研究。(河北 石家庄 050043)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8-0152-02
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设计素质能力的系统整合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创新性的特点,是学生正式进入设计领域的开始,又是对未来工作的准备。毕业设计教学的效果不但能在直观上体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成果,并在结合社会需求,全面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把专业教学推向更高的阶段,使学生的设计能力、专业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达到新的高度。总之,学生毕业设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以往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评价主要关注其设计成果,而忽视了设计过程,这导致一些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不重视毕业设计,只是利用最后的几周时间草草地完成设计,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石家庄铁道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从2008年开始对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实行基于过程控制法的管理和评价,并针对毕业设计的六个环节制定出具体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一、选择指导教师环节
艺术设计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主要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学生 “学会创造和实践”。衡量一个教师是否适合担任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主要考虑以下四点:
第一,专业理论水平。指导教师首先要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第二,工程实践水平。指导教师还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为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的创新活动是与实践相结合的,因此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第三,学术创新水平。指导教师要对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有大体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把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的实践经验,才能自觉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到创造性教学模式上来,才能在毕业设计指导中将自己的创造思维及创新经验融入对学生的训练和培养之中,引导学生完成创新性设计。
第四,教师的指导方式。任何教学环节都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但教师的督促、引导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由于学生的年龄、性格、阅历、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判断问题和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上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辅导过程中要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只有经常与学生接触才能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此外,在遇到问题时,教师要与学生面对面共同分析,予以解答和评价,要使学生学会如何理解问题和思考问题。这就要求对指导教师所指导学生的人数有一定的限制,这样教师才有足够的精力去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引导和控制,启发每个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同时,教学管理部门要不定期检查和督促毕业设计的指导情况。
针对以上四点,我院近几年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均从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中选择,他们在专业教学上都积累了一定经验,并且这些教师大部分都具有工程实践经验,而且还承担着一些科研课题的研究,这些条件为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指导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保证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指导,我院要求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不得超过8名,并成立督导组不定期进行检查,有力地保障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选题环节
选择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做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选题是否科学、有新意是决定毕业设计成果优劣的前提条件。好的选题不仅使学生具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才能以及创造力,而且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毕业设计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因此毕业设计的题目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毕业设计选题必须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和先进性,必须与当前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紧密相关。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尽可能涉及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要能使学生利用毕业设计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应用。
第二,毕业设计的选题不应该只是要求学生做一项单纯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因此我院要求学生在完成设计的同时,还要根据自己的设计完成一篇论文。这样能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设计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这样的毕业设计既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也有助于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更多地思考,避免学生抄袭现成设计的现象。
第三,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尽可能是开放性的选题。要改变毕业设计选题由指导教师指定的做法,而应该由每位指导教师划定一个相对宽泛的选题范围,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这个范围内确定一个具体的、明确的课题,并反馈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可行性意见,指出具体的研究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大胆想象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激起学生自由联想、自由发挥、自由创造的热情,最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现自我的愿望,做出优秀的毕业设计。
我院艺术设计专业2008届、2009届毕业设计的选题有60%是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的课题,而且有80%都属于开放性课题,这些课题由指导教师确定大方向,学生在这个方向的指引下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小问题,然后再进行设计。例如其中一个题目为《高等学校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研究》,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题目,“公共交往空间”包含的内容很广,给学生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有的学生选择学校图书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有的选择餐饮空间,还有的选择校园公共空间,但是这些题目有一个总的方向,就是要体现“公共交往”的特性,所有的研究和设计都要围绕这个方向进行。
在选题环节的控制上要实行两级管理,教师申报课题之后由系主任审查,审批通过之后再由分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审查,审查通过之后才能在学校主页上公布,供学生自由选择,并且每年的课题数量均超过学生人数,这样就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这种审查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
三、资料收集环节
当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收集与题目相关的资料与信息。收集和掌握与选题有关的设计资料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实地调研、人物访谈、文字资料收集、网络资料收集等,这些方法都是围绕着选题所进行的。首先,要全面了解设计对象的现状,取得第一手资料,这是设计成果能否应用于实践的关键所在。其次,要对与设计内容相关的实例进行现场实地考察,这样既可以减少阻碍,又可以启发思维。最后,要广泛、全面地收集与选题内容相关的国内外的信息资料,并认真地进行分析比较,这是研究、撰写论文、产生设计思想的开端。
在资料收集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收集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设计师只有具备收集、整理、分析、归纳与判断信息的能力,才可能进行专业设计的创造性工作,而毕业设计正是培养上述能力的最好途径之一。我们要求学生将这个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整理归纳,并以实习报告的形式上交给教师,教师要评定成绩,并将其作为毕业设计成绩的一部分。
四、方案构思环节
俗话说“意在笔先”,面对每一个具体的设计项目,头脑中必须要先有基本的构思,才能进行深入的拓展和延伸。方案构思环节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重要时期,教师要鼓励学生先进行立意构思,而不要急于进行具体设计,有了初步的构思之后,再在此基础上开展发散性思维,尽可能寻找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通过草图的形式体现出来。在经过思考和类比优选后,最终要将初步的构思与设计的具体内容相结合,转化成一个可行的、合理的、符合艺术审美标准的设计方案,为完成设计做好准备。因此,方案构思的创新性及对多种方案的择优选择将影响着整个毕业设计的水平。学生在方案构思过程的表现将会作为任课教师为其毕业设计打分的重要依据。
在方案构思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各个时期的设计思路随时随地地记录下来,哪怕只是一些零散的想法或者是一闪而过的灵感都要用简单的文字或图形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在经过整理后就是优质的论文素材,为撰写论文理清了思路、提供了依据。同时,这些记录也是进行设计方案构思的依据,如果将它们应用于设计实践中,也会使学生对知识结构产生更清楚的认识。
五、设计环节
设计阶段是在前期构思的基础上完成设计并展示设计成果的环节,此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因为只有在设计过程中才会发现问题,并研究、分析直至解决问题。在设计环节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教师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特点,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个性差异及其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区别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因此,这就要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富有个性特色,才能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第二,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艺术设计工作通常都是由团队共同完成的,而且灵感也往往是在交流中碰撞出来的,所以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就很重要。虽然我们要求学生要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但是却要鼓励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因为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相互启发,一些在头脑中不甚明确的想法也会通过激烈的讨论变得明晰化。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研究。
第三,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表现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为了使他人充分了解毕业设计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媒介来展示设计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媒介就是各种视觉语言,例如图纸、动画、模型、文字等。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和各院系还可以组织毕业设计展、毕业设计研讨会等活动。
六、成绩评定环节
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和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组成,三者的评分比例为4∶2∶4。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评分的分值组成包括四个部分:实习报告(10分)、方案构思(20分,包括草图一和草图二两个部分)、设计图纸(50分)、论文(20分),每个部分均有具体的评分细则。答辩小组评分分值包括设计(50分)、设计陈述(10分)、问题答辩(30分),综合素质(10分)四个部分;答辩组成员由5位专业教师组成,其所给分值的平均分为该生的答辩成绩。这样的评分标准既保证了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公平性,又兼顾了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
经过两年的具体实践,在毕业设计过程控制法的指导下,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消除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每个环节的要求完成任务,并逐渐形成了治学严谨的学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晖.高等工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2]傅黎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的研讨[J].装饰,2002(10).
[关键词]艺术设计 毕业设计 过程控制法
[作者简介]陈珊(1976- ),女,河南灵宝人,石家庄铁道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研究;马啸林(1981- ),男,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铁道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室内设计和展示设计研究。(河北 石家庄 050043)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8-0152-02
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设计素质能力的系统整合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创新性的特点,是学生正式进入设计领域的开始,又是对未来工作的准备。毕业设计教学的效果不但能在直观上体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成果,并在结合社会需求,全面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把专业教学推向更高的阶段,使学生的设计能力、专业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达到新的高度。总之,学生毕业设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以往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评价主要关注其设计成果,而忽视了设计过程,这导致一些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不重视毕业设计,只是利用最后的几周时间草草地完成设计,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石家庄铁道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从2008年开始对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实行基于过程控制法的管理和评价,并针对毕业设计的六个环节制定出具体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一、选择指导教师环节
艺术设计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主要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学生 “学会创造和实践”。衡量一个教师是否适合担任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主要考虑以下四点:
第一,专业理论水平。指导教师首先要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第二,工程实践水平。指导教师还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为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的创新活动是与实践相结合的,因此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第三,学术创新水平。指导教师要对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有大体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把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的实践经验,才能自觉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到创造性教学模式上来,才能在毕业设计指导中将自己的创造思维及创新经验融入对学生的训练和培养之中,引导学生完成创新性设计。
第四,教师的指导方式。任何教学环节都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但教师的督促、引导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由于学生的年龄、性格、阅历、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判断问题和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上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辅导过程中要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只有经常与学生接触才能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此外,在遇到问题时,教师要与学生面对面共同分析,予以解答和评价,要使学生学会如何理解问题和思考问题。这就要求对指导教师所指导学生的人数有一定的限制,这样教师才有足够的精力去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引导和控制,启发每个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同时,教学管理部门要不定期检查和督促毕业设计的指导情况。
针对以上四点,我院近几年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均从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中选择,他们在专业教学上都积累了一定经验,并且这些教师大部分都具有工程实践经验,而且还承担着一些科研课题的研究,这些条件为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指导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保证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指导,我院要求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不得超过8名,并成立督导组不定期进行检查,有力地保障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选题环节
选择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做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选题是否科学、有新意是决定毕业设计成果优劣的前提条件。好的选题不仅使学生具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才能以及创造力,而且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毕业设计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因此毕业设计的题目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毕业设计选题必须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和先进性,必须与当前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紧密相关。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尽可能涉及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要能使学生利用毕业设计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应用。
第二,毕业设计的选题不应该只是要求学生做一项单纯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因此我院要求学生在完成设计的同时,还要根据自己的设计完成一篇论文。这样能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设计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这样的毕业设计既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也有助于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更多地思考,避免学生抄袭现成设计的现象。
第三,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尽可能是开放性的选题。要改变毕业设计选题由指导教师指定的做法,而应该由每位指导教师划定一个相对宽泛的选题范围,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这个范围内确定一个具体的、明确的课题,并反馈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可行性意见,指出具体的研究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大胆想象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激起学生自由联想、自由发挥、自由创造的热情,最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现自我的愿望,做出优秀的毕业设计。
我院艺术设计专业2008届、2009届毕业设计的选题有60%是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的课题,而且有80%都属于开放性课题,这些课题由指导教师确定大方向,学生在这个方向的指引下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小问题,然后再进行设计。例如其中一个题目为《高等学校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研究》,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题目,“公共交往空间”包含的内容很广,给学生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有的学生选择学校图书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有的选择餐饮空间,还有的选择校园公共空间,但是这些题目有一个总的方向,就是要体现“公共交往”的特性,所有的研究和设计都要围绕这个方向进行。
在选题环节的控制上要实行两级管理,教师申报课题之后由系主任审查,审批通过之后再由分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审查,审查通过之后才能在学校主页上公布,供学生自由选择,并且每年的课题数量均超过学生人数,这样就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这种审查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
三、资料收集环节
当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收集与题目相关的资料与信息。收集和掌握与选题有关的设计资料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实地调研、人物访谈、文字资料收集、网络资料收集等,这些方法都是围绕着选题所进行的。首先,要全面了解设计对象的现状,取得第一手资料,这是设计成果能否应用于实践的关键所在。其次,要对与设计内容相关的实例进行现场实地考察,这样既可以减少阻碍,又可以启发思维。最后,要广泛、全面地收集与选题内容相关的国内外的信息资料,并认真地进行分析比较,这是研究、撰写论文、产生设计思想的开端。
在资料收集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收集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设计师只有具备收集、整理、分析、归纳与判断信息的能力,才可能进行专业设计的创造性工作,而毕业设计正是培养上述能力的最好途径之一。我们要求学生将这个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整理归纳,并以实习报告的形式上交给教师,教师要评定成绩,并将其作为毕业设计成绩的一部分。
四、方案构思环节
俗话说“意在笔先”,面对每一个具体的设计项目,头脑中必须要先有基本的构思,才能进行深入的拓展和延伸。方案构思环节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重要时期,教师要鼓励学生先进行立意构思,而不要急于进行具体设计,有了初步的构思之后,再在此基础上开展发散性思维,尽可能寻找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通过草图的形式体现出来。在经过思考和类比优选后,最终要将初步的构思与设计的具体内容相结合,转化成一个可行的、合理的、符合艺术审美标准的设计方案,为完成设计做好准备。因此,方案构思的创新性及对多种方案的择优选择将影响着整个毕业设计的水平。学生在方案构思过程的表现将会作为任课教师为其毕业设计打分的重要依据。
在方案构思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各个时期的设计思路随时随地地记录下来,哪怕只是一些零散的想法或者是一闪而过的灵感都要用简单的文字或图形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在经过整理后就是优质的论文素材,为撰写论文理清了思路、提供了依据。同时,这些记录也是进行设计方案构思的依据,如果将它们应用于设计实践中,也会使学生对知识结构产生更清楚的认识。
五、设计环节
设计阶段是在前期构思的基础上完成设计并展示设计成果的环节,此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因为只有在设计过程中才会发现问题,并研究、分析直至解决问题。在设计环节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教师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特点,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个性差异及其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区别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因此,这就要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富有个性特色,才能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第二,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艺术设计工作通常都是由团队共同完成的,而且灵感也往往是在交流中碰撞出来的,所以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就很重要。虽然我们要求学生要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但是却要鼓励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因为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相互启发,一些在头脑中不甚明确的想法也会通过激烈的讨论变得明晰化。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研究。
第三,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表现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为了使他人充分了解毕业设计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媒介来展示设计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媒介就是各种视觉语言,例如图纸、动画、模型、文字等。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和各院系还可以组织毕业设计展、毕业设计研讨会等活动。
六、成绩评定环节
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和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组成,三者的评分比例为4∶2∶4。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评分的分值组成包括四个部分:实习报告(10分)、方案构思(20分,包括草图一和草图二两个部分)、设计图纸(50分)、论文(20分),每个部分均有具体的评分细则。答辩小组评分分值包括设计(50分)、设计陈述(10分)、问题答辩(30分),综合素质(10分)四个部分;答辩组成员由5位专业教师组成,其所给分值的平均分为该生的答辩成绩。这样的评分标准既保证了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公平性,又兼顾了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
经过两年的具体实践,在毕业设计过程控制法的指导下,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消除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每个环节的要求完成任务,并逐渐形成了治学严谨的学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晖.高等工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2]傅黎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的研讨[J].装饰,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