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抗虫棉“不抗虫”的现象和原因分析
近年来,推广应用的抗虫棉绝大部分是转基因抗虫棉,抗虫较为稳定,效果较好。实践证明,在一般年份,抗虫棉在减少用药60%~80%的情况下不影响产量,但是,种植了抗虫棉并不是就不用防治虫害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棉铃虫抗药性的产生
大面积、长期、高频率、高浓度地单一使用一种农药,是棉铃虫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因素。棉铃虫抗药性的产生,是由于棉铃虫的抗性基因个体和药剂的诱导这两方面的因素形成的。起初抗药性的产生是一种选择性,也就是说在棉铃虫群体中本来就有一部分带抗性基因的个体或者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不断使用杀虫剂后,适者生存,这部分个体存活下来了,存话下来的这部分棉铃虫体内存在的解毒酶的活性不断提高,它能分解、代谢杀虫剂,从而抗药性程度也随之提高。抗药性形成的过程,是由于药剂的作用,对药剂敏感的大部分个体因取食棉花以后中毒死亡,而少部分抵抗力强的个体则生存繁殖下来,再经过变异阶段,最后形成抗性棉铃虫群体。在棉铃虫防治过程中,在某一时段内,某种农药的使用面积越大,使用频率越高,浓度越高,则抗性的产生就越快,抗药性就越强,并且这种抗药性还可以通过抗性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2.低龄幼虫的吞食
转Bt基因抗虫棉含有毒素,对棉铃虫的低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是,种植了抗虫棉以后,棉铃虫照常在棉花上产卵和正常孵化,刚孵化出来的幼虫或低龄幼虫必须吞食棉叶以后才会中毒死亡,也就是说必须先“吃”,而此时危害已经产生,表面现象易被人们误认为“不抗虫”,其实并非抗虫棉本身的“过错”。
3.大龄幼虫的危害
尽管抗虫棉对低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对大龄幼虫的毒杀能力就显得较差了。大龄幼虫的来源通常是棉田周围种植了常规棉或间作种植的大豆、瓜类等易感虫作物。当低龄幼虫危害了这些易感虫作物后变成大龄幼虫时,就转移到抗虫棉上继续为害,从而表现出抗虫棉“不抗虫”的现象。
4.弱势植株降低群体抗虫效果
由于棉种纯度较差或质量较差,形成了不抗虫植株或抗性差的植株,待这些植株上的棉铃虫幼虫长大后又会转移到抗虫棉植株上继续为害,防治不及时,就会向整个棉田蔓延。
5.生长特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抗虫棉在苗期、蕾期营养生长发育迟缓,但生殖生长快且旺盛,现蕾早,结铃多,坐铃率高,其后期易早衰,引起抗虫性下降。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严重渍涝或干旱,都可显著减少棉株各器官的Bt蛋白含量,从而降低棉株的抗虫性。
二、防治措施
1.选用优良的品种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在良种的选择上一定要种植高纯度的优质种子,以棉花本身的抗虫性来控制棉铃虫的危害。
2.连片种植,不间作易感虫作物
抗虫棉最好连片种植,不要与易感虫作物间作,以避免棉铃虫在易感作物上长大后转移到抗虫棉植株上为害。
3.运用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根据抗虫棉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做到良种加良法。在栽培管理上应做到前促、后控,防早衰,防止抗虫性能下降。在肥料应用上应氮、磷、钾比例协调,特别要重视磷、钾肥的施用,要根据棉花长势及时做好化控,注重肥水调控,及时抗旱排涝,做好养根保叶,充分发挥其本身的抗虫潜力。
4.抓住防治最佳适期
对棉铃虫的防治要抓住最佳适期。若防治过早,不但提高了成本,而且也极易失去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同时加速了害虫抗药性的发展。但若防治过晚,则害虫的危害就会加重。因此,要根据植保部门或专家的虫情预测预报,抓住适期及时防治。
5.化学防治与控制棉铃虫抗药性的发展
在虫量大、天敌少的情况下,科学运用化学农药是控制棉铃虫抗药性发展的最根本的方法。运用化学农药,一是要尽量避免单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应该开展综合防治,把农业的、生物的和各种其他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自控能力,主要是发挥害虫天敌的控制作用。二是要尽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降低农药使用浓度。三是要交替用药。农药交替使用可以克服和延缓棉铃虫抗药性的发展,但必须选用使害虫不产生交互抗药性的药剂进行交替使用。四是要不断推广使用新农药。对一种新农药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次数和浓度,以延长其使用时期。五是应用增效剂。增效剂能抑制害虫体内解毒酶的活性,提高农药的渗透能力、黏着能力等。六是要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和激素类农药,这类农药一般不会产生抗药性。
6.局部施药
局部施药就是有重点地在棉株局部用药,而不是全株用药。在防治二代棉铃虫时,重点是保护顶心不受害。可用药滴棉花顶心,这样既能产生较好的防治效果,又可以保护天敌。
另外,利用棉铃虫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进行诱杀及人工捕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山东省成武县科技开发中心 王现斌 邮编:274200)
近年来,推广应用的抗虫棉绝大部分是转基因抗虫棉,抗虫较为稳定,效果较好。实践证明,在一般年份,抗虫棉在减少用药60%~80%的情况下不影响产量,但是,种植了抗虫棉并不是就不用防治虫害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棉铃虫抗药性的产生
大面积、长期、高频率、高浓度地单一使用一种农药,是棉铃虫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因素。棉铃虫抗药性的产生,是由于棉铃虫的抗性基因个体和药剂的诱导这两方面的因素形成的。起初抗药性的产生是一种选择性,也就是说在棉铃虫群体中本来就有一部分带抗性基因的个体或者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不断使用杀虫剂后,适者生存,这部分个体存活下来了,存话下来的这部分棉铃虫体内存在的解毒酶的活性不断提高,它能分解、代谢杀虫剂,从而抗药性程度也随之提高。抗药性形成的过程,是由于药剂的作用,对药剂敏感的大部分个体因取食棉花以后中毒死亡,而少部分抵抗力强的个体则生存繁殖下来,再经过变异阶段,最后形成抗性棉铃虫群体。在棉铃虫防治过程中,在某一时段内,某种农药的使用面积越大,使用频率越高,浓度越高,则抗性的产生就越快,抗药性就越强,并且这种抗药性还可以通过抗性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2.低龄幼虫的吞食
转Bt基因抗虫棉含有毒素,对棉铃虫的低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是,种植了抗虫棉以后,棉铃虫照常在棉花上产卵和正常孵化,刚孵化出来的幼虫或低龄幼虫必须吞食棉叶以后才会中毒死亡,也就是说必须先“吃”,而此时危害已经产生,表面现象易被人们误认为“不抗虫”,其实并非抗虫棉本身的“过错”。
3.大龄幼虫的危害
尽管抗虫棉对低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对大龄幼虫的毒杀能力就显得较差了。大龄幼虫的来源通常是棉田周围种植了常规棉或间作种植的大豆、瓜类等易感虫作物。当低龄幼虫危害了这些易感虫作物后变成大龄幼虫时,就转移到抗虫棉上继续为害,从而表现出抗虫棉“不抗虫”的现象。
4.弱势植株降低群体抗虫效果
由于棉种纯度较差或质量较差,形成了不抗虫植株或抗性差的植株,待这些植株上的棉铃虫幼虫长大后又会转移到抗虫棉植株上继续为害,防治不及时,就会向整个棉田蔓延。
5.生长特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抗虫棉在苗期、蕾期营养生长发育迟缓,但生殖生长快且旺盛,现蕾早,结铃多,坐铃率高,其后期易早衰,引起抗虫性下降。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严重渍涝或干旱,都可显著减少棉株各器官的Bt蛋白含量,从而降低棉株的抗虫性。
二、防治措施
1.选用优良的品种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在良种的选择上一定要种植高纯度的优质种子,以棉花本身的抗虫性来控制棉铃虫的危害。
2.连片种植,不间作易感虫作物
抗虫棉最好连片种植,不要与易感虫作物间作,以避免棉铃虫在易感作物上长大后转移到抗虫棉植株上为害。
3.运用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根据抗虫棉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做到良种加良法。在栽培管理上应做到前促、后控,防早衰,防止抗虫性能下降。在肥料应用上应氮、磷、钾比例协调,特别要重视磷、钾肥的施用,要根据棉花长势及时做好化控,注重肥水调控,及时抗旱排涝,做好养根保叶,充分发挥其本身的抗虫潜力。
4.抓住防治最佳适期
对棉铃虫的防治要抓住最佳适期。若防治过早,不但提高了成本,而且也极易失去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同时加速了害虫抗药性的发展。但若防治过晚,则害虫的危害就会加重。因此,要根据植保部门或专家的虫情预测预报,抓住适期及时防治。
5.化学防治与控制棉铃虫抗药性的发展
在虫量大、天敌少的情况下,科学运用化学农药是控制棉铃虫抗药性发展的最根本的方法。运用化学农药,一是要尽量避免单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应该开展综合防治,把农业的、生物的和各种其他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自控能力,主要是发挥害虫天敌的控制作用。二是要尽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降低农药使用浓度。三是要交替用药。农药交替使用可以克服和延缓棉铃虫抗药性的发展,但必须选用使害虫不产生交互抗药性的药剂进行交替使用。四是要不断推广使用新农药。对一种新农药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次数和浓度,以延长其使用时期。五是应用增效剂。增效剂能抑制害虫体内解毒酶的活性,提高农药的渗透能力、黏着能力等。六是要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和激素类农药,这类农药一般不会产生抗药性。
6.局部施药
局部施药就是有重点地在棉株局部用药,而不是全株用药。在防治二代棉铃虫时,重点是保护顶心不受害。可用药滴棉花顶心,这样既能产生较好的防治效果,又可以保护天敌。
另外,利用棉铃虫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进行诱杀及人工捕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山东省成武县科技开发中心 王现斌 邮编:2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