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洼”磁谱仪里的中国故事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宇宙间真的存在反物质和暗物质吗7这是悬在物理学家头顶上的一个巨大问号。
  上世纪90年代,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决意揭开这个谜团。他寻找到了一把神奇“钥匙”——AMS实验(Alpha MagneticSpectrometer),又称阿尔法磁谱仪项目。按照设想,AMS将由航天飞机带到国际空间站上,对这两种物质进行探测。
  这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来自美国、中国、俄罗斯、意大利、瑞士、德国、法国、芬兰、中国台湾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参加了这个计划。
  
  偶然缘于实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的多名科研工作者,也参与了此项计划。他们先后研制生产的探测器磁体主结构和电磁量能器在整个AMS实验中卓尔不群,成为中国航天参与国际合作实力的有力佐证。
  中国航天完全具备提供高精度AMS主结构的技术和能力。AMS项目不仅是中国航天展示实力、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一个机会,更是探寻宇宙奥秘、造福人类社会的一份责任。
  这项跨世纪的重大科研项目,迈出了人类对宇宙空间进行反物质及暗物质探测的重要一步。
  然而,这次中美两国的合作却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1994年秋,一院获悉丁肇中教授主持的AMS实验计划正在北京寻求合作伙伴。他们感到,AMS项目不仅是中国航天展示实力、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一个机会,更是探寻宇宙奥秘、造福人类社会的一份责任。
  于是,中国航天人通过相关渠道与丁肇中教授取得了联系,并邀请他带领AMS团队来一院参观。
  1994年10月,在一院原副院长、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总设计师王德臣的陪同下,丁肇中及AMS小组的专家们参观了航天博物馆和火箭全箭振动试验塔,深入了解了中国航天产品的生产流程和
  
  我只做一件事
  
  ——我们必须把每一个技术细节都周密地加以考虑,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因为这些设备部是要送到太空去的,不严格怎/厶行。
  ——他们现在做的每一样东西,部是全新的挑战,以前没有人做过,都是很困难的,而这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
  ——枯燥只是一个过程,我们追求的是结果,而结果是很能吸引人的。
  ——我不做别的事情,只做一件事。我空下来就在想,想实验的每一细节,反复想。
  ——我基本不看文件,也很少看书,一有空就是想。
  ——书部是别人写的,讲的是别人已有的知识,而我们做的完全是新的,是别人的知识所没有的,所以只有靠自己,我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想。所以,我说只做一件事情。
  —在科学上,谁正确,就得服从谁。
  ——我的生活方式就是尽量地简单。试验能力。
  第二天,在中国科学院空间研究中心,丁肇中向中国科学家详细地介绍了AMs研究计划,并恳请一院的设计人员对AMS主结构设计提出意见。
  “作为AMS探测器的核心部分,磁体主结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院AMS项目总负责人李昌懋回忆说,一院设计人员的构想与丁肇中和美国航宇局(NASA)的技术观点不谋而合。
  1995年5月,在美国休斯敦,丁肇中与各国科学家充分交换意见后认为,中国航天完全具备提供高精度AMS主结构的技术和能力。
  6月8日,丁肇中亲笔写信给当时的一院总体部主任李福昌,信中写道:
  “美国航宇局(NASA)和约翰逊空间中心AMS研制小组已决定采纳你们提出的建议,希望你们实施AMS主结构的研制和试验。”
  自此,一院展开了AMs项目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工作,简称AMS-01和AMS-02。
  在第一阶段,承担了AMS探测器磁体主结构的研制生产。1998年6月,产品搭载航天飞机在轨运行10天,经受了航天飞机起飞、着陆等严酷太空环境的考验。
  在第二阶段,承担了探测器中电磁量能器结构件的研制生产。该产品将搭载航天飞机于今年升空,并装载在国际空间站上开展长期的科学探测活动。
  NASA磁谱仪项目经理用两个惊叹号告知一院,他们的产品极为顺利地通过了第二阶段的安全评审,NASA决定取消第三阶段的安全评审。AMS-01主结构经过航天飞机的飞行和12年的贮存后,仍保持良好的产品状态,并将继续用于AMS-02探测器上。这体现了我国航天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可靠。
  在AMS-01中,中国科学家有两项最重要成果,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研制的AMS磁体主体结构件和中国科学院电工所研制的永磁铁。
  包括这两项成果在内的诸多成果,使40多年来各国科学家想在太空中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的庞大科学实验由梦想变成了现实。
  对于中国航天来说,能够在这样一个国际项目中做出贡献,是机遇,更是实力。
  
  第一阶段评审:改变了
  NASA的看法
  
  从外形上看,AMS磁体主体结构件并无复杂之处,就是由内、外蒙皮构成的同心圆柱筒。它的外径为1306毫米,内径为1115毫米,高为800毫米,外蒙皮厚4毫米,内蒙皮厚3毫米,整个主结构的重量为300千克。但实际上,研制生产难度极大。为此,211厂的技师们在工艺上进行了很多创新。
  “AMS主结构的所有零、组件均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及不锈钢等非导磁材料制成。同时,还要有很高的精度要求,否则与航天飞机对接后容易产生变形,影响测量的精度。在AMS总重量不变的情况下,AMS主结构越轻,永磁铁的重量越大,磁场力越强,对试验越有利。”基于上述分析,李昌懋等人确定了AMS主结构的3个攻关方向一非导磁、高精度和轻结构。
  “考虑在太空中强大的磁场力的作用,其机械结构的制造尺寸和精度要求异常苛刻。而装磁铁块的扇形内腔两壁仅有两根头发丝的间隙,对装配精度的要求更高。因此,工艺难度非常大。”时任AMS主结构项目地面试验总负责人的一院专家陈振官说。
  比如,主结构在未装配永磁铁前应保证内径为1115毫米,在安装永磁铁后不允许小于1114毫米。在仅1毫米变形的苛刻要求下,要保证AMS主结构是一个准圆,其难度可想而知。
  更困难的是,主结构中一旦装入近2吨重的磁铁,就会产生强大的磁场力。陈振官清晰地记得,一小块铁皮不小心被吸附上去了。最后,大家找来了工具,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撬开。而太空中的磁力是地球上的2800倍。强大的磁力作用在薄薄的AMS主结构上,要保证AMS主结构不变形是十分困难的。
  设计人员面对一个又一个“拦路虎”,废寝忘食地工作着。在工艺方面,攻关组先后提出了增加台阶的方法,有效平衡磁铁间巨大的剪切力;设计了专用工装支架,优化了磁铁装配工艺;解决了反划窝、装铆钉等系列难题。这些措施,保证了产品的精度要求。美国NASA和AMS小组的专家通过 精细测量,对产品的质量非常满意。
  在此前后,李昌懋和一部11室原副主任王嘉章及研究员朱维增、杨金宁等人担负起事无巨细的组织、指挥、协调的大量工作,使产品的设计、生产、试验、评审和验收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1996年4月,第一台供地面试验的AMS主结构顺利地完成了生产。在安装好磁体后,主结构被运至五院511所进行振动试验。试验条件由NASA根据航天飞机特定的起飞、飞行及着陆环境而确定。试验结果表明,紧固件未松动,结构也未受到任何损伤。
  振动试验后的另一项重要试验是离心试验,目的是考核AMS主结构能否承受航天飞机起飞及着陆过程中的最大惯性载荷。
  1996年11月,试验在北京水利水电科学院离心试验室进行。加载方向按加速度合成矢量方向,验收级为12.9g,鉴定级为18g。试验结果证明,AMS主结构状态良好,未发生任何损坏。
  陈振官回忆道,离心试验是两项地面试验中最为关键的试验,整个过程可以用“惊心动魄”四个字来表达。重达3吨的试验件通过一个转接支架与离心机相连。一旦转接支架因强度不够而损坏,试验件将高速飞出。这个亚洲最大的离心机将彻底毁坏。
  设计转接支架的高级工程师吕钢整整两个月废寝忘食,从设计到生产,最终保证了离心试验的安全通过。陈振官说:
  “这件事想起来真有点后怕,当我下达最高18g的加速度时,我的手在颤抖,嗓音完全变了调。如果发生意外,整个AMS计划将要推迟。”
  后来,陈振官才知道,18g的加速度是NASA加严考核的指标。美国对随航天飞机上天的设备要求从来都很苛刻。丁肇中曾举例说,航天局连做螺丝的人都要知道“是谁,受过什么教育”。由此可见,要通过NASA的安全评审“难于登天”。
  在主结构检测时,NASA特别要求在振动实验和离心实验上额外增加一次静力实验。一院又追加生产了一件0.3米高的试验件,于1997年8月在一院702所进行了静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强度及刚度均满足并超过了设计要求。
  一系列验收彻底改变了NASA的看法。有个叫肯鲍尔的专家在验收产品后对其上司说:“如果你们要找一家能够设计和制造一流航天产品的机构的话,那我告诉你们,中国有个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他们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
  
  第二阶段评审:取消第三阶段评审
  
  1997年11月,NASA组织对AMS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安全评审。根据惯例,NASA对所有项目均要求进行三个阶段的评审。
  验收结束后,NASA磁谱仪项目经理吉姆·贝茨先生给一院发来了电子邮件。他用两个惊叹号告知该院产品极为顺利地通过了第二阶段的安全评审。同时,NASA决定取消第三阶段的安全评审。
  贝茨写道:“磁体主结构作为航天飞机的有效载荷,在安全评审中开创了先例。所有提出的问题均用试验数据及录像记录作出了回答。没有一点猜测。”
  第二台供飞行的AMS主结构在1997年7月运抵瑞士苏黎士。当时,现场的各国科学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全体起立鼓掌,对中国能够按时按质地完成磁体主结构表示赞赏和感谢。
  1998年6月,阿尔法磁谱仪搭载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顺利升空,经过10天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获得了大量的宝贵的科学探测数据。
  更让人惊喜的是,2010年,NASA对搭载航天飞机并贮存长达12年的磁体主结构进行检查后发现,结构质量仍处于良好状态。专家们认为,该磁体主结构可继续用于AMS-02探测器,满足航天安全性要求。
  “这充分表明了我国航天工业产品性能优良、质量稳定。”经历了AMS两个阶段工作的一院专家王毅这样说道。
  丁肇中评价说,中国科学家为实验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尤以中科院电子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和台湾中山科学院贡献最大,最为关键。
  时隔十多年,当年参与AMS项目的人,有的已经到了耄耋之年,有的已经过世。当年,技术人员们去瑞士参加方案协调会,整天忙于工作,连日内瓦什/厶样部不知道。唯一一次出门,是为了买传真机,可惜还赶上了大雾。在技师中间,更流传着一句口号:“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中国航天争口气。”今天这些健在的航天专家,谈起往事来部唏嘘不已。
  
  AMS-02精彩继续
  
  为了进一步提高观测精度,丁肇中教授提出在AMS-02探测器上采用低温超导磁体代替AMS-01的永久磁体方案。这将是迄今为止计划送入太空的第一个超导磁体,其技术难度非常大。
  由于1999年考克斯报告发布后影响到中美航天合作,航天一院未能参与AMS-02磁体主结构的竞标工作。2010年3月,AMS-02原超导磁体方案进行了调整,一院研制生产的磁体主结构继续被用于AMS-02探测器上。
  除了这意外之喜,航天一院在AMS-02阶段参与了探测器中一个重要的子探测器——电磁量能器的结构件研制,承
  担其中的结构设计、分析、生产和地面试验等工作。
  “电磁量能器总重595千克,但结构重量只有67千克,要实现承载大、重量轻、变形小的要求。这大大地增加了电磁量能器的结构设计难度。”AMS-02的技术负责人王毅说。
  为此,王毅专门建立了结构强度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各种载荷组合共1 28种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结果表明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余量。
  然而,王毅所建的模型却遭到了美国方面的质疑。为此,一院特意咨询了国内同行专家,并请经验丰富的敖林研究员用另一种建模方式进行验证。经过近20天的周密计算,敖林得出了与王毅近乎一致的结论。在丁肇中组织的专项评审会上,王毅的模型也得到了各方认可。
  为了进一步降低电磁能量器的结构重量,王毅等人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进行了多轮优化,尽可能地消除多余非结构重量,实现了减重7.6千克。
  2002年12月,电磁量能器在511所进行了随机振动试验。试验模拟航天飞机的随机振动环境,按X、Y、Z三个方向进行加载。试验结果表明紧固件未松动,结构未受到损伤。
  2003年1月,在511所进行了正弦冲击试验。这种试验的机理是采用动态激励来代替以往花费较大的离心试验,考核结构的承载能力。
  “该项试验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如果控制不好有可能引起试验件和振动台的共振,造成试验件和振动台的损坏。为此,试验前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数值模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试验程序和试验预案。由于准备工作充分,试验进行得很顺利。”王毅说。
  2003年2月,用于飞行的电磁能量器结构件按期运抵欧洲。
  目前电磁量能器已完成在整个AMS-02探测器中的总装工作,电磁量能器结构件质量良好,即将于2011年2月搭乘航天飞机升空,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长期的科学探测活动。这也是国际空间站外首次进行大规模的科学探测实验。
  2010年8月,丁肇中在日内瓦召开了AMS技术报告会,邀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AMS项目代表团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代表进行技术交流,并作题为《AMS磁体主结构的研制》的大会主题报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在AMS中的分量。丁肇中评价道:“中国科学家(包括大陆和台湾)为磁谱仪实验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其中,尤以中科院电工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和台湾中山科学院贡献最大、最为关键。”
  2011年2月,以往连一颗“MADE INCHlNA”的螺钉部没有的国际空间站,将迎来首个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大型设备,开启在空间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的探索之旅。中国航天人,正期待着阿尔法磁谱仪再次升空那一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相关链接
  
  中国航天参与国际合作的启示
  从全球航天长远发展来看,开展国际合作是全人类共同探索宇宙奥秘的必然趋势。通过参与国际合作AMS项目,航天人得到以下启有益的示:
  参与国际大型的空间科学合作研制是中国航天走向国际化,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通过国际合作来进行宇宙探索是必然的趋势。积极参与到这些涉及人类长远发展的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和重大项目试验中,是中国航天走向国际,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断增强在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前沿技术储备,是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AMS项目是中国航天参与国际重大科学项目合作的良好开端。当前国际航天技术发展迅猛,中国航天要扩大参与重大空间科学研究合作项目的深度和广度,强化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能力,加快对空间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重大前沿技术攻关研究,加强前沿技术储备是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
其他文献
在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稳步快速推进,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将于明年建成覆盖亚太地区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中国正按照“质量、安全、应用、效益”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03年,建成由3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2012年左右,将建成由10多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
期刊
2010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11月15日在珠海举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芮晓武在论坛演讲时透露,中国的商业卫星规模已达到了世界第八,卫星应用作为中国信息传输、导航定位和地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在信息化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芮晓武在题为《大力发展卫星应用产业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演讲中指出,卫星应用产业作为太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增长迅速,已成为拥有航天活动能力的国家新
期刊
11月28日~29日,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和有关高校的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在中国宇航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上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真知灼见。  来自航天两大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和的院士、专家龙乐豪、陈定昌、李春来、李明、潘建伟等,分别为大会作了五大主题报告。他们从“研制重型火箭牵引航天发展”、“国外导弹防御技术进展”、“嫦娥二号卫星科学探测新进展”、“空间碎片防
期刊
天基红外系统简介  美国天基红外系统(space-basedinfraredsystem,简写为SBIRS)是一种未来新式导弹预警和跟踪系统,它将取代已过时的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用于探测全世界的导弹发射,跟踪飞行中的敌方导弹,并指引反导武器加以摧毁。早在1991年1月,在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重新审定战略防御启动SDI计划后,天基全球防御系统便更名为天基红外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导弹预警。在19
期刊
美国卫星信息传输服务商轨道通信公司的18颗第二代卫星要到今年春天才能开始交付发射,而前两颗卫星将改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大型“猎鹰”9火箭搭载发射,而不是采用原定的“猎鹰”1火箭。它将承担使卫星与“猎鹰”9兼容所需的400万美元费用。该公司已修改了与卫星制造方内华达山脉公司的合同,不再要求这些卫星与拟作为备份的俄罗斯、印度和其它美国火箭兼容。这样,这18颗卫星已确定将全部由太空探索公司发射。前两颗卫
期刊
美国将在两年后发射新的空间望远镜,它是继哈勃空间望远镜之后一架更先进的空间观测工具,科学家们盼望用它“观测到宇宙的第一缕曙光。”由于偏爱这只新太空“慧眼”,美国航宇局早在九年前就为它起好了名字。像当年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一样,这架新的望远镜也使用了一位名人的名字——詹姆斯-韦布。    不情愿接任局长职务    詹姆斯·韦布是美国航宇局第二任局长。他1906年10月7日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1928年
期刊
11月18日,欧空局同一个工业团队签署了6颗“第三代气象卫星”(MTG)的建造合同。被欧空局称为“初步开工授权”的这项合同期限6个月,价值4000万欧元,这样由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和德国OHB技术公司组成的中标团队就能启动MTG系统的全面设计工作。系统由4颗成像卫星、两颗载有红外与紫外探空仪器的卫星和相关地面设施网络构成。首颗MTG成像卫星定于2017年或2018年发射,而首颗配备探空仪器
期刊
到2020年,俄准备把多达45%的运载火箭发射安排在建设中的远东东方航天中心进行。该中心设有两套发射系统、训I练中心以及液氢和液氧生产厂等众多设施,并将配套建设供航天专家及家属使用的一座现代化城镇。中心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可降低对环境的危害。新建的东方航天中心将有员工2万~2 5万人,将在201 1年动工建设,201 5年投人使用,先用于货运飞船和卫星发射。载人飞船发射将从201 8年开始。这将使
期刊
伴随着美国《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逐渐成为经典,电影中那个名叫R2-D2的机器人也化作人们头脑中机器人的一种标准模板——半球形的脑袋,圆筒形的身躯,笨拙的四肢,整体感觉像是一只邮筒或垃圾桶!  2010年11月底,现实版星球大战机器人正准备飞往国际空间站,它将成为人类制造的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形机器人。这个机器人的代号是R2,和《星球大战》中的那个机器人的名字类似。这倒不是制造者在向《星球大战》致敬,而
期刊
反物质就是正常物质的镜像,正常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构成,核外则是带负电荷的电子。但是,反物质的构成却完全相反,它们拥有带正电荷的电子和带负电荷的原子核。爱因斯坦预言过反物质的存在。按照物理学家假想,宇宙诞生之初曾经产生等量的物质与反物质,而两者一旦接触便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能量。  然而,出于某种原因,当今世界主要由物质构成,反物质似乎压根不存在于自然界。正反物质的不对称疑难,是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