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在总量上有较大增长。由1978年的1479.3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3991.5亿元。29年间增长了35.5倍。消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7.4倍。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创下历史新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达到近20年来的最高值。2011年的前10月我国财政收入水平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收入,即使后两个月的财政收入与去年持平,我国今年的全年财政收入也将首破10亿元。财政收入是一国政府职能实现的基本保障,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不禁引发我们思考,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变动?维持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为此,本文选取1978-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人口总数五个经济变量,在消除价格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并通过逐步回归消除了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从而更全面的分析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1.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看,财政收入总额表现为来自各经济部门的收入。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本文选取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和就业人口总数(万人)作为影响财政收入的经济变量,所使用的数据为1978-2010年的年度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文中为了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使用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对我国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四组数据进行了价格指数处理,得到我国实际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实际增加值、第二产业实际增加值、第三产业实际增加值,同时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变换后不影响原序列的相关性。分别用LnGSH,LnPI, LnSI,LnTI和LnEmp,表示取自然对数后的实际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实际增加值、第二产业实际增加值、第三产业实际增加值和实际就业人口总数。
由逐步回归过程可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实际增加值、第三产业实际增加值和实际就业人口总数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财政收入,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其影响最大,关联度最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升,对GDP的贡献率基本上在60%以上,个别年份达到70%。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增加。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的增加起主要拉动作用。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对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的贡献度还相当有限。因此得出以下结论:
1.由回归过程和具体数值来看,第二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值和关联度明显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我国财政收入对第二产业部门有很大的依赖性。但由于我国工业仍然存在传统工业比重较大,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等不足,将可能对我国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构成潜在制约。因此,第二产业的发展及其内部结构调整对增加我国财政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尚处于较低水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和实现税收收入的水平较国际发达水平差距很大,但增长态势明显,税收增收潜力较大。因此我国应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看,财政收入总额表现为来自各经济部门的收入。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本文选取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和就业人口总数(万人)作为影响财政收入的经济变量,所使用的数据为1978-2010年的年度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文中为了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使用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对我国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四组数据进行了价格指数处理,得到我国实际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实际增加值、第二产业实际增加值、第三产业实际增加值,同时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变换后不影响原序列的相关性。分别用LnGSH,LnPI, LnSI,LnTI和LnEmp,表示取自然对数后的实际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实际增加值、第二产业实际增加值、第三产业实际增加值和实际就业人口总数。
由逐步回归过程可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实际增加值、第三产业实际增加值和实际就业人口总数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财政收入,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其影响最大,关联度最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升,对GDP的贡献率基本上在60%以上,个别年份达到70%。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增加。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的增加起主要拉动作用。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对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的贡献度还相当有限。因此得出以下结论:
1.由回归过程和具体数值来看,第二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值和关联度明显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我国财政收入对第二产业部门有很大的依赖性。但由于我国工业仍然存在传统工业比重较大,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等不足,将可能对我国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构成潜在制约。因此,第二产业的发展及其内部结构调整对增加我国财政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尚处于较低水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和实现税收收入的水平较国际发达水平差距很大,但增长态势明显,税收增收潜力较大。因此我国应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