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女,53岁,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硬膜麻醉取T12~L1间隙直入法穿刺,当穿刺针通过黄韧带有明显落空感后,即行气泡压缩试验:注入0.9%NS 3ml,气泡无压缩、无阻力,确认已进入硬膜外间隙,经穿刺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时受阻,同時腔内有鲜血流出,考虑硬膜外导管刺破腔内血管所致;即拔出穿刺针又行第2次穿刺成功后置管仍受阻;病人突感左侧大腿有麻木感,足背剧烈疼痛,立即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53岁,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硬膜麻醉取T12~L1间隙直入法穿刺,当穿刺针通过黄韧带有明显落空感后,即行气泡压缩试验:注入0.9%NS 3ml,气泡无压缩、无阻力,确认已进入硬膜外间隙,经穿刺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时受阻,同時腔内有鲜血流出,考虑硬膜外导管刺破腔内血管所致;即拔出穿刺针又行第2次穿刺成功后置管仍受阻;病人突感左侧大腿有麻木感,足背剧烈疼痛,立即退出穿刺针,但病人左足背疼痛加剧,不能缓解。当即考虑椎管内有占位性病变的可能,急行CT检查,CT显示T12~L1右侧椎间孔增宽,其中见软组织密度影,形成哑铃状,脊髓受压左移,诊断为胸12对应椎管内神经鞘瘤。病人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腹痛剧烈,即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麻醉平稳,手术顺利,历时30分钟,病人全麻清醒,自主呼吸恢复,后安返病房。
术后随访左侧大腿麻木感消失,但左足背针刺样疼痛未减,呈持续性,左下肢运动、皮温、感觉均与右侧相同,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术后第3天疼痛逐渐缓解,第5天后疼痛消失,无其他并发症,痊愈出院,椎管内病变准备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讨 论
神经鞘瘤一般无自发症状或不适,此例发现纯属偶合。此次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置管受阻,并引发左大腿麻木,左足背针刺样疼痛,可能系硬膜外腔注入盐水,空气等致腔内压增加直接压迫神经所致。
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肿瘤在椎管内麻醉后诱发截瘫的病例履见报道,但术前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未详细了解病史、未仔细检查病人是较普遍的通病,提示我们加以重视。此病例硬膜外穿刺成功、置管困难,病人有异常反应时,立即停止操作及时CT检查,明确病因后改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完成手术,未遗留任何并发症。
其他文献
患者,男,53岁。2005年12月因阴茎腹侧肿物3年,不能自行排尿2天入院。开始自觉排尿时阴茎部有不适感,触摸阴茎时发现腹侧有一串珠样肿物,最大的约黄豆大小,最小的约小米粒大小,时有尿痛和排尿初期血尿,偶有尿道流出血性分泌物,近2天突然不能自行排尿。体检:前尿道冠状沟水平向近侧方向可触及0.6cm×0.6cm×2cm大小串珠样肿物,质地坚硬,可觸及摩擦感,挤压肿物有血性液体自尿道口流出,有轻度压痛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 夏天无 穴注 资料与方法 笔者自2002年1月起运用夏天无复合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經痛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最小20~80岁,病程3天~5年,80例患者有57例均经过不同方法治疗,疗效不好 或无效而改用本方法冶疗。 药物配制:夏天无注射液2~4ml,2%利多卡因1~3ml,地塞米松2~5mg,具体用量根据疼痛程度和选穴多少而定。 穴位选取:腰部压痛点(
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2004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住院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9.5±2.5岁;发病至诊断时间2.4±1.6天。均为急性期病例,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分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抗过敏、防治感染
颅内蛛网膜囊肿(IAC)是脑实质外囊性占位性病变,其发病率较低,囊内出血导致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有报道,但出现急性硬膜下血肿少见 ,现将我院发现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12岁,散打训练中头部轻微外伤剧烈头痛后逐渐昏迷30分钟入院。查体:深昏迷,GCS评分4分。左瞳孔直径约4.0mm,右瞳孔直径约2.0mm,光反射均消失。肢体肌张力增高,双巴氏征阳性。头颅CT示:①左额颞顶部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
患者,男,41岁,回族,因反复皮疹16年,加重1周,头痛,双下肢麻木无力,无尿1天入院。患者16年前诊断为荨常性银屑病,曾用迪银片、维胺脂、强的松等药物治疗,皮疹反复发作。3年前在当地中医就诊,服中成药治疗10个月后出现头痛,双下肢麻木及肝肾功能损害入我院传染科就诊,给以甲泼尼龙、阿维A,及腹膜透析1个月后好转出院,近1年患者重服原中药,每次1丸(约20g),日3次,至1周前全身皮疹加重,头痛,双
患者,女,34岁,孕4产1,因白带过多,外阴瘙痒,轻度尿频、尿急,经多次治疗无效,于2001年12月来诊。妇科检查:宫颈肥大、充血、I°糜烂。 宫颈刮片快八项报告:衣原体(+),加德那菌(+)。门诊给予阿奇霉素1.0g,口服,次日再服0.5g,同時口服红霉素500mg,1日4次,共7天。转经复查,未见好转,衣原体(+),加德那菌(+),此后改用四环素500mg,1日3次口服,每晚500mg后穹窿放
闌尾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有蛲虫、血吸虫和粪类圆线虫等感染,而绦虫感染罕见,我院遇到1例阑尾猪带绦虫感染,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34岁,汉族,牧民。转移性右下腹疼痛3天,于2004年6月18日以急性阑尾炎收住我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进行病检。 病理检查:阑尾,长6cm,粗1cm,表面覆以纤维素性脓性分泌物,阑尾周围覆以部分脂肪结缔组织。切面:阑尾组织充血水肿,黏膜淡黄色,壁结构清楚。腔内见活动的乳白
患者,76歲,退休教师,患慢性肾衰竭行连续性腹膜透析(CAPD)治疗3年,2003年11月因肺部感染及带状疱疹入院。入院查体:T37.6℃,P89次/分,R23次/分,BP150/90mmHg,尿素氮(BUN)10.2mmol/L,血肌酐(SCr)506umol/L。给予头孢地嗪针2g/d,静滴无环鸟苷针0.5g/次,q l 2h 静滴等治疗。第3天患者体温正常,带状疱疹好转,但出现意识模糊、腹泻
患者,男,44岁。近年来出现小便有时失控,未予注意。1年来经常出现双下肢麻木,有时疼痛。近2个月出现间断性双下肢无力2次,急查血钾2.1mol/L,给予补钾后无力症状好转,并查T3、T4、TSH正常。体格检查:神志清楚,鞍区痛觉减退,余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腰椎平片未见异常,脊髓MRI检查脊髓圆锥部位未见阳性病变,圆锥终于L1下缘,终丝变粗,直径4mm,且MRI表现为T1加權像呈现高信号,呈现线条
患儿,女,10岁,反复咳嗽、胸闷、咯血伴发热8个月余。病程中发热呈不规则热型,伴盗汗、乏力。病初发热、咳嗽,咳少量黄色黏痰及少许暗红色血性痰。当地医院诊断:支气管肺炎。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病情好转。此后反复发作。于3个月后咳嗽、胸闷加重,伴心慌、气促,咯血呈鲜红色,约20ml,遂来我院就诊。查体:T38.2℃,贫血貌,消瘦,浅表淋巴结不大,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闻及粗中湿性啰音,HR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