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书籍、报刊、资料的数量比50年前增加了数倍。而我们的阅读速度只有每分钟一两百字左右。以这样的速度阅读,相对于读物增长的速度来说,肯定是不匹配的。要让人们的阅读速度与读物数量增长的速度相匹配,也是不可能的。但人的阅读速度经过一定的训练,确实是可以提高的。关于阅读效率的提高,人们已总结了不少经验,现择要介绍如下。
一、阅读效率的概念
阅读效率与阅读速度、理解率两个因素相关。光有速度没有理解率或理解率很高而速度上不去,都不会有阅读效率。阅读专家施道弗博士提出了一个阅读效率公式:E=R·C。其中E表示阅读效率;R表示阅读速度,即每分钟所阅读的词数;C表示理解率,指阅读后答对的问题数与受试问题数之比。公式中速度和理解率是互相制约的。为达到一定的阅读效率,速度快时,理解率就要降低些;相反,如果过分追求高理解率,那么速度势必要大大放慢。因而孤立地强调阅读速度或理解率,都不利于提高阅读效率。施道弗认为:如果理解率低于70%,则表示读得太快;如果高于90%,则表示读得太慢;理解率介于70%~80%之间,则表示阅读速度适中。当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提高时,即阅读效率公式中R与C的乘积增大时,E便随之提高。
二、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
1.麻醉式阅读法
对于以消遣为目的的阅读,可采用麻醉式阅读法。读者如同服了麻醉品,几乎忘却了自己的存在,把自己完全置于书本之外。就像看武打电影一样,对人物姓名、故事情节、艺术手法等的掌握与否均无所谓。如果说能有一点收获的话,那就是身心得到放松,在不知不觉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在阅读过程中,应重点突出速度,可采用浏览、跳读等方式。但读名著时千万不要用麻醉阅读法,否则在你的眼里不朽的名著会下降到庸俗作品的水平。
2.扫描式阅读法
对于以检索、查阅或捕捉信息、了解情况为目的的阅读,可采用扫描式阅读法。我们平时查阅资料、阅读报纸、看说明书等大多用的是扫描式阅读法。读速往往是一目十行,眼睛看到的不是字的笔画,也不是具体的字,甚至不是具体的词、句,而是把所看的内容像图像一样收入视野,映入大脑,然后凭经验、凭图像上的一两处特征,来作出判断。嘴不出声,眼就像电子扫描一样在字里行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
在扫描阅读的过程中,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索,可视所读材料而定。在实践中可采取泛读、跳读、读标题、读段旨句等方式。对于报道、消息,可以由标题延伸到导语,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往下读;对于议论文,可以读标题、开头、每一自然段的段旨句和全文的结尾。
3.精读法
对于有必要把握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的文章,可采用精读法。比如,教科书中的所有内容、报纸上的重要社论或评论、决策人的重要讲话、各级政府的法律条文等,都应采用精读法。精读不一定是每一句话都读到,关键是要掌握所读对象的框架和精髓。
在实践中,可采用全景式阅读法。即先读一下文章的题目、摘要、目录或小标题,分析一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粗略地把握其脉络。然后沿着这个脉络去细读,读完再回过头来看文脉通不通,全文谈了几个问题,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阐述的是什么观点。有无新的规定、提法或方略?。精读能达到用自己的语言把文中的内容完整、准确地复述出来即可。
4.研读法
对于课本知识、文学名著以及哲学、史学、经济学、军事学等经典著作,可采用研读法。对于中学生、大学生和自学者来说,课本上的多数文章都应该研读。研读可按如下程序进行:
第一步是朗读全文。要求能流利地把文章从头到尾朗读下来,通过查字典熟悉文中的生字生词。
第二步是划段分层。即划出文章的意义段,概括出每个意义段的段落大意,并弄清每个意义段所包含的层次。
第三步是概括中心。这是个笼统的提法,具体来说应该是:对于应用文,概括出中心内容;对于记叙文,概括出中心思想;对于议论文,概括出中心论点。
第四步是领略章法。即掌握文章的结构特征、语言特色、表达方式等。
第五步是摘抄背诵。 即对于名句、名篇以及其他有价值的内容,可摘录卡片,最好是背诵下来。
三、加强阅读能力训练
除了通过掌握阅读技巧来提高阅读效率之外,还应注意通过提高眼和大脑对文字图像的接收和处理能力来提高阅读效率。在印染厂中,有一种叫辊筒印花机的设备,其最大线速度达80m/min。对于一个新的操作者来说,机器一转,眼花缭乱;而对于熟练工来说,可以发现高速运行着的印花布上的每一个微小疵点。这是通过锻炼人的视觉接受能力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的最好例证。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人的阅读能力潜力很大,但这种潜力要靠锻炼来挖掘。
阅读是一种本领,也是一种艺术。灵活掌握可以增强学习效果,勤于锻炼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同学们不妨一试。
一、阅读效率的概念
阅读效率与阅读速度、理解率两个因素相关。光有速度没有理解率或理解率很高而速度上不去,都不会有阅读效率。阅读专家施道弗博士提出了一个阅读效率公式:E=R·C。其中E表示阅读效率;R表示阅读速度,即每分钟所阅读的词数;C表示理解率,指阅读后答对的问题数与受试问题数之比。公式中速度和理解率是互相制约的。为达到一定的阅读效率,速度快时,理解率就要降低些;相反,如果过分追求高理解率,那么速度势必要大大放慢。因而孤立地强调阅读速度或理解率,都不利于提高阅读效率。施道弗认为:如果理解率低于70%,则表示读得太快;如果高于90%,则表示读得太慢;理解率介于70%~80%之间,则表示阅读速度适中。当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提高时,即阅读效率公式中R与C的乘积增大时,E便随之提高。
二、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
1.麻醉式阅读法
对于以消遣为目的的阅读,可采用麻醉式阅读法。读者如同服了麻醉品,几乎忘却了自己的存在,把自己完全置于书本之外。就像看武打电影一样,对人物姓名、故事情节、艺术手法等的掌握与否均无所谓。如果说能有一点收获的话,那就是身心得到放松,在不知不觉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在阅读过程中,应重点突出速度,可采用浏览、跳读等方式。但读名著时千万不要用麻醉阅读法,否则在你的眼里不朽的名著会下降到庸俗作品的水平。
2.扫描式阅读法
对于以检索、查阅或捕捉信息、了解情况为目的的阅读,可采用扫描式阅读法。我们平时查阅资料、阅读报纸、看说明书等大多用的是扫描式阅读法。读速往往是一目十行,眼睛看到的不是字的笔画,也不是具体的字,甚至不是具体的词、句,而是把所看的内容像图像一样收入视野,映入大脑,然后凭经验、凭图像上的一两处特征,来作出判断。嘴不出声,眼就像电子扫描一样在字里行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
在扫描阅读的过程中,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索,可视所读材料而定。在实践中可采取泛读、跳读、读标题、读段旨句等方式。对于报道、消息,可以由标题延伸到导语,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往下读;对于议论文,可以读标题、开头、每一自然段的段旨句和全文的结尾。
3.精读法
对于有必要把握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的文章,可采用精读法。比如,教科书中的所有内容、报纸上的重要社论或评论、决策人的重要讲话、各级政府的法律条文等,都应采用精读法。精读不一定是每一句话都读到,关键是要掌握所读对象的框架和精髓。
在实践中,可采用全景式阅读法。即先读一下文章的题目、摘要、目录或小标题,分析一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粗略地把握其脉络。然后沿着这个脉络去细读,读完再回过头来看文脉通不通,全文谈了几个问题,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阐述的是什么观点。有无新的规定、提法或方略?。精读能达到用自己的语言把文中的内容完整、准确地复述出来即可。
4.研读法
对于课本知识、文学名著以及哲学、史学、经济学、军事学等经典著作,可采用研读法。对于中学生、大学生和自学者来说,课本上的多数文章都应该研读。研读可按如下程序进行:
第一步是朗读全文。要求能流利地把文章从头到尾朗读下来,通过查字典熟悉文中的生字生词。
第二步是划段分层。即划出文章的意义段,概括出每个意义段的段落大意,并弄清每个意义段所包含的层次。
第三步是概括中心。这是个笼统的提法,具体来说应该是:对于应用文,概括出中心内容;对于记叙文,概括出中心思想;对于议论文,概括出中心论点。
第四步是领略章法。即掌握文章的结构特征、语言特色、表达方式等。
第五步是摘抄背诵。 即对于名句、名篇以及其他有价值的内容,可摘录卡片,最好是背诵下来。
三、加强阅读能力训练
除了通过掌握阅读技巧来提高阅读效率之外,还应注意通过提高眼和大脑对文字图像的接收和处理能力来提高阅读效率。在印染厂中,有一种叫辊筒印花机的设备,其最大线速度达80m/min。对于一个新的操作者来说,机器一转,眼花缭乱;而对于熟练工来说,可以发现高速运行着的印花布上的每一个微小疵点。这是通过锻炼人的视觉接受能力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的最好例证。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人的阅读能力潜力很大,但这种潜力要靠锻炼来挖掘。
阅读是一种本领,也是一种艺术。灵活掌握可以增强学习效果,勤于锻炼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同学们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