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的图书馆是学院进行教育的重要辅助机构,承担了为科研和教学服务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十二五”时期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的图书馆面临着远大的发展空间,在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方法、管理的手段等方面均应当进行深入的创新。本文从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出发,结合了“十二五”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分析了制约高校图书馆创新的因素,并且提出了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十二五高校图书馆发展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c)-0218-01
1 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当今世界整体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正是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知识信息已经是和材料、能源并重的全球性战略资源,直接决定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实验室、教学科研对和图书馆被称作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支柱,高校的图书馆的整体实力是判断高校教育水平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1.1 图书馆除了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交流的主要枢纽,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不仅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发展趋势和动态,而且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达到优化学生本身学科的知识结构。
1.2 高校图书馆可以全面的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加快高校的科研水平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以图书馆作为中心进行学术交流已经逐渐变为以用户作为中心进行学术交流,其为图书馆知识交流体系的一部分。
1.3 高校图书馆为人民大众服务,促进了社会全面发展
高校图书馆针对的读者除了高校的师生,还包括了人民大众。高校的图书馆服务社会化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还可以缓解公共图书馆因为经费的紧张造成信息短缺的现象,达到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
2 “十二五”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思路
图书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内部管理为手段,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
2.1 建立科学的发展政策,构建起以学科为基础的服务体系和馆藏资源
复合型的图书馆馆藏信息是电子资源和印刷型资源共同發展,以教学科研的情况和学校的学科建设为基础,制定合理的资源建设方案,使用读者推荐、读者调查、情况统计等多元化的方式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
2.2 树立起资源共享和建设文献资源的新观念
高校图书馆在完善各种的现有文献共享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区域性文献保障系统的共建与合作,加强院系资料室内部的业务指导。
2.3 整合服务和资源,拓展服务功能和领域
图书馆的多元化信息资源拓展了用户获取的信息,丰富了馆藏,来源不同的信息资源很可能出现冗余、重复,信息系统根据技术环境的不同,不同的信息系统会产生差异性、复杂性的检索界面、检索方法。
2.4 构建专业化的文献服务队伍
进行信息服务的关键是要拥有高素质的文献信息队伍,在复合型图书馆完成建设之后,以学科为基础的文献信息服务会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方向。高校图书馆通过业务培训、专才与博学结合、馆内培养和引进人才结合、实际应用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等多种措施,培养一支专业的文献信息服务队伍。
2.5 组建民主的决策制度
转变图书馆的决策机制,建立由外单位和本馆的优秀人才共同组成的决策队伍,在信息服务、读者服务、文献资源建设等方面,积极的听取决策队伍提出的建议,按照科学的决策方法、决策程序进行决策,实现民主化、科学化的决策,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3 “十二五”时期高校图书馆创新的制约因素及策略
3.1 “十二五”时期制约高校图书馆创新的因素
3.1.1 馆藏结构
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基础,馆藏量是重要的质量保证和数量保证。如果没有了馆藏量的保障,谋求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也就成为了空话。而现阶段我国1500所高校的馆藏结构,存在着大量的文献不足、学科结构不完善、载体形式和文献类型不合理的问题。
3.1.2 服务观念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相对稳定,主要针对高校的师生,这就形成了坐等读者上门、封闭办馆的现象,图书馆员逐渐成为了机关办事的作风,缺乏主动的服务精神。
3.1.3 服务模式
图书馆馆藏以保存作为主要的形式,重藏轻用的办馆思想使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单一、服务的方法简单。总而言之,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征就是服务领域闭塞、信息内容滞后、工作的手段落后、传递方式单一、文献资源不足。
3.1.4 馆员素质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高低主要由图书馆员的素质决定。高校的图书馆员有很多是其它岗位很难安排、照顾关系从而进入图书馆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没有经受专业的培训,服务的意识淡薄,无法进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这大大的制约了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
3.2 “十二五”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策略
3.2.1 优化馆藏结构
新的形势之下,图书馆的馆藏不只是单指馆内的馆藏,指的是可以通过图书馆提供的一切信息。包括了本馆收藏的纸质和电子文献,以及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的文献信息。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中,高校图书馆应当根据学校建设重点学科的需求,逐渐地建立起拥有自身特色的特色馆藏资源,建立完整方便的数据库。
3.2.2 创新服务观念
高校的图书馆员只有克服传统的落后服务观念,才可以彻底地抛弃被动的局面。从读者的要求出发,使图书馆对学术、学者、学生开展更有针对性、更深入的追踪服务、情报收集。
3.2.3 创新服务模式
受网络环境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在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因此,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中要不断创建多元化的服务模式,运用高新的技术手段,即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超时间、跨地时、跨学科的服务,实现检索智能化和信息资源虚拟化。
3.2.4 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
伴随时代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的新阶段,作为服务的主体,馆员在服务中还会承担更多的工作量。图书馆员除了要具有服务意识和思想素质,还要完善个人的理论知识结构。只有加强馆员的继续教育,才能最大限度的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玉梅.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工作[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
[2] 张昕.对高校图书馆地位、作用与机制改革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
[3] 马恒通.图书馆与知识的进化[J].图书馆,2007.
关键词:十二五高校图书馆发展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c)-0218-01
1 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当今世界整体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正是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知识信息已经是和材料、能源并重的全球性战略资源,直接决定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实验室、教学科研对和图书馆被称作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支柱,高校的图书馆的整体实力是判断高校教育水平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1.1 图书馆除了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交流的主要枢纽,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不仅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发展趋势和动态,而且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达到优化学生本身学科的知识结构。
1.2 高校图书馆可以全面的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加快高校的科研水平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以图书馆作为中心进行学术交流已经逐渐变为以用户作为中心进行学术交流,其为图书馆知识交流体系的一部分。
1.3 高校图书馆为人民大众服务,促进了社会全面发展
高校图书馆针对的读者除了高校的师生,还包括了人民大众。高校的图书馆服务社会化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还可以缓解公共图书馆因为经费的紧张造成信息短缺的现象,达到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
2 “十二五”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思路
图书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内部管理为手段,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
2.1 建立科学的发展政策,构建起以学科为基础的服务体系和馆藏资源
复合型的图书馆馆藏信息是电子资源和印刷型资源共同發展,以教学科研的情况和学校的学科建设为基础,制定合理的资源建设方案,使用读者推荐、读者调查、情况统计等多元化的方式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
2.2 树立起资源共享和建设文献资源的新观念
高校图书馆在完善各种的现有文献共享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区域性文献保障系统的共建与合作,加强院系资料室内部的业务指导。
2.3 整合服务和资源,拓展服务功能和领域
图书馆的多元化信息资源拓展了用户获取的信息,丰富了馆藏,来源不同的信息资源很可能出现冗余、重复,信息系统根据技术环境的不同,不同的信息系统会产生差异性、复杂性的检索界面、检索方法。
2.4 构建专业化的文献服务队伍
进行信息服务的关键是要拥有高素质的文献信息队伍,在复合型图书馆完成建设之后,以学科为基础的文献信息服务会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方向。高校图书馆通过业务培训、专才与博学结合、馆内培养和引进人才结合、实际应用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等多种措施,培养一支专业的文献信息服务队伍。
2.5 组建民主的决策制度
转变图书馆的决策机制,建立由外单位和本馆的优秀人才共同组成的决策队伍,在信息服务、读者服务、文献资源建设等方面,积极的听取决策队伍提出的建议,按照科学的决策方法、决策程序进行决策,实现民主化、科学化的决策,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3 “十二五”时期高校图书馆创新的制约因素及策略
3.1 “十二五”时期制约高校图书馆创新的因素
3.1.1 馆藏结构
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基础,馆藏量是重要的质量保证和数量保证。如果没有了馆藏量的保障,谋求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也就成为了空话。而现阶段我国1500所高校的馆藏结构,存在着大量的文献不足、学科结构不完善、载体形式和文献类型不合理的问题。
3.1.2 服务观念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相对稳定,主要针对高校的师生,这就形成了坐等读者上门、封闭办馆的现象,图书馆员逐渐成为了机关办事的作风,缺乏主动的服务精神。
3.1.3 服务模式
图书馆馆藏以保存作为主要的形式,重藏轻用的办馆思想使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单一、服务的方法简单。总而言之,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征就是服务领域闭塞、信息内容滞后、工作的手段落后、传递方式单一、文献资源不足。
3.1.4 馆员素质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高低主要由图书馆员的素质决定。高校的图书馆员有很多是其它岗位很难安排、照顾关系从而进入图书馆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没有经受专业的培训,服务的意识淡薄,无法进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这大大的制约了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
3.2 “十二五”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策略
3.2.1 优化馆藏结构
新的形势之下,图书馆的馆藏不只是单指馆内的馆藏,指的是可以通过图书馆提供的一切信息。包括了本馆收藏的纸质和电子文献,以及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的文献信息。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中,高校图书馆应当根据学校建设重点学科的需求,逐渐地建立起拥有自身特色的特色馆藏资源,建立完整方便的数据库。
3.2.2 创新服务观念
高校的图书馆员只有克服传统的落后服务观念,才可以彻底地抛弃被动的局面。从读者的要求出发,使图书馆对学术、学者、学生开展更有针对性、更深入的追踪服务、情报收集。
3.2.3 创新服务模式
受网络环境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在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因此,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中要不断创建多元化的服务模式,运用高新的技术手段,即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超时间、跨地时、跨学科的服务,实现检索智能化和信息资源虚拟化。
3.2.4 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
伴随时代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的新阶段,作为服务的主体,馆员在服务中还会承担更多的工作量。图书馆员除了要具有服务意识和思想素质,还要完善个人的理论知识结构。只有加强馆员的继续教育,才能最大限度的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玉梅.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工作[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
[2] 张昕.对高校图书馆地位、作用与机制改革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
[3] 马恒通.图书馆与知识的进化[J].图书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