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古典艺术的现代情怀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ong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多日的期待与盼望,当代歌剧界的明星,“美利坚最美的声音”蕾妮·弗莱明(RenneFleming)终于在2007年4月7日晚上为中国的乐迷献上了一场声乐艺术的盛宴。之前,我们虽然已经通过唱片和各种媒体感受到了这位光芒四射的女高音独特魅力,但能够亲耳聆听她现场版的演唱,近距离欣赏她的舞台风采,仍是大家期待的机会。当晚,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国内声乐界的专家、大腕云集,弗莱明的号召力可见一斑。
  
  时尚的古典之星
  
  蕾妮·弗莱明生于音乐家庭,从小受到身为音乐老师父母的训练,22岁获得纽约州立大学波茨坦分校和伊士曼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学士学位。早年,她还曾获得“福布莱特”奖学金,前往德国深造。因为广泛的音乐爱好,弗莱明毕业后没有马上进入歌剧院,而是成了爵士乐团的主唱。之后这位才华横溢的音乐新秀又走进了朱利亚音乐学院歌剧中心。1987年,28岁的弗莱明在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首演了莫扎特的歌剧《后宫诱逃》,大获成功。翌年,她又连续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举行的国家级比赛和乔治伦敦歌唱大赛中连续获得两项金奖。蕾妮·弗莱明擅长以其“纯金般的女高音音色”塑造人物,过去的10年间,她叱咤欧美各大歌剧院,成功地演出了《叶甫根尼·奥涅金》《茶花女》《阿拉贝拉》《黛伊斯》等多部歌剧作品,好评如潮。她所主演的歌剧从巴洛克时期一直到现代,不仅时间跨度很大,而且包括歌剧、清唱剧等声乐体裁。迄今,她已经录制了近四十张歌剧唱片和个人专辑,获得过格莱美大奖、留声机唱片大奖及“全美年度最佳声乐演员”等多项殊荣。在歌剧艺术的殿堂里,弗莱明绝对是当今最耀眼的巨星之一,被誉为“当今最华丽抒情的莫扎特女高音”的她,以优美动人的嗓音和得体优雅的扮相让无数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 2006年秋,蕾妮·弗莱明发行了自己的最新专辑《向女伶的时代致敬》,其中集合了众多伟大的作曲家的经典作品。除了歌唱艺术,弗莱明还以靓丽长相和时尚气质深受世人喜爱,为此她曾获得过“设计师最喜爱的50位广告女星”以及摄影界“20世纪最具影响力女人”的桂冠。
  一直以来,弗莱明就期待能来中国演出,能够到故宫参观,此次借参加中国爱乐的音乐季演出之机终于得偿所愿。为此,弗莱明此次中国之行还特地带上了两个正在假期中的女儿。结束了上海的演出,弗莱明一行人刚到北京就直奔故宫参观游览。古老雄伟的紫禁城、雕梁画栋的宫殿,让弗莱明流连忘返。短短的几天行程,对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弗莱明还为自己安排了长城、颐和园的行程,面对媒体的好奇,她回答说,“实在是因为中国的历史古迹太令人神往了。”
  
  《最后四首歌》透出“禅韵”
  
  此次的北京音乐会的一大亮点,就是弗莱明除了现场演绎一些歌剧经典唱段外,还献唱了理查·施特劳斯的声乐套曲《最后四首歌》。作为19世纪下半叶继勃拉姆斯、沃尔夫、马勒等人之后的德奥浪漫乐派最后一位伟大的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一向以宏大、壮丽、眩目的艺术风格而著称,艺术歌曲的创作更是贯穿于他的整个艺术生涯。尤其是他逝世前创作的这套《最后四首歌》,堪称是浪漫派的“天鹅之歌”。《最后四首歌》根据诗人赫尔曼·赫斯(1877-1962)和艾兴多夫(1788-1857)的诗歌创作而成,作曲家以清新流畅的音乐线条,精心设置的高潮,把原诗那种死亡即净化的平和心态的意境用音乐完美地表达出来,具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凄美之感。这部杰作自1950年5月在伦敦的艾伯特大厅首演以来,以其浪漫的音调,真挚淳朴的情感,细致微妙的抒情受到世人的喜爱和评论家的赞赏,至今仍是众多国际女高音歌唱家曲库中的经典曲目。
  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蕾妮·弗莱明一袭黑色晚礼服如春风般款款登台,虽然在台下看这套礼服的比例设计显得上身过长,但她举手投足的优雅得体和其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令每一位观众着迷。
  套曲的第一首名为《春天》,整部作品朗诵化的旋律风格在这首作品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乐队的衬托下,弗莱明以平静地诉说般的演唱将音乐慢慢展开。作曲家在《春天》中使用了大量的变化音,使整曲调性极度不稳定,并通过运用不同的节奏型以及时急时缓的手法来丰富旋律的色彩,描绘出一副春天的水粉画。弗莱明的演唱将这些富于变化的因素统一在一种轻松愉悦,充满幸福与憧憬的氛围中,乐曲中不断浮现出由长笛吹奏的三度颤音模进与弗莱明轻盈的歌声交相呼应,让人感到一种快乐。与第一首歌曲相比,第二首《九月》的旋律开始平缓,接着听觉上不断地出现短暂的离调,转调没有第一首频繁,调性趋于稳定。这首歌曲中的四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组合使节奏带有一种莫名的推动力,颤音级进与三连音相互映衬。演唱时,弗莱明的呼吸也平缓舒展,使这些富于变化的节奏听起来非常有感染力。《九月》的结尾简洁并放缓,在指挥余隆准确的控制与爱乐乐手默契的配合下不停地前行,令听众的思绪延伸,大家情不自禁地屏息沉思。第三首《入睡》听起来与第二首相像,弗莱明在这首歌中尽显舞台魅力,中提琴悠扬的旋律婉转吟唱,紧接着弗莱明美妙歌声的附和,可谓珠联璧合,在座的每位观众在这个唱段中真正享受到了音乐的魔力。音乐就是这样,它可以把你带进无尽的想象中去,亦可欣喜,亦可忧伤,亦可沉思,亦可梦臆……。第四首《黄昏》听起来最为庄严宁静,其舒缓的整体风格把诗中那句“难道死亡来临?”表现得真实贴切。在此段中被凝结的休止仿佛让观众感受到了死亡的到来,小二度音阶的加入像是疑问,又像是在回答。弗莱明在知天命的年龄演唱起来真是别有一番感受,深刻而升华,这是一个年轻歌唱者所无法达到的境界。《黄昏》的伴奏也很有特色,大附点音型的运用,把一个生命即将终结,步履蹒跚,逐渐走向死亡的老者生动地呈现给观众。这首作品鲜明地体现出理查·施特劳斯个性化的创作习惯——动机式自由展开的音乐发展手法促成乐曲统一与对比的关系,使声乐套曲《最后四首歌》富有激情和紧张感并呈现出不同风格的表现效果。
  正如弗莱明在演出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演绎的《最后四首歌》带有“禅”的意境,表现老人在夕阳中的伤感心情。 能驾驭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的歌唱家是令人钦佩的,而弗莱明还把它作为在北京乐迷面前亮嗓的第一声,足以看出她的自信。《最后四首歌》长达20分钟,没有任何戏剧性,只有靠声音来表现。“四首歌”是她这种类型女高音到了一定精神境界才可一唱的曲目,它表达的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和感动,它有禅的内省和深刻。你会发现,在即将结束时,你的呼吸会比开唱时慢得多,你却永远不会产生厌倦,你会随着她不停地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如果换作另一个人演唱,观众也许走了或者睡着了,但弗莱明用细腻匀称得像乐器一样的声音把全场都压住了。弗莱明内敛而深刻的演唱,悠远地飘荡在音乐大厅,舒缓委婉,歌声与乐队演奏十分融合,天籁的声音渗透着哀愁,在美丽声音的映衬下仿佛描绘出一幅天鹅之死的画面。
  上半场音乐会上,与歌唱家的精彩表演不太相衬,观众显得有些“业余”。了解《最后四首歌》的人都知道,作为一部声乐套曲,这四首歌是完整串联在一起的作品,需要音乐家连贯的表演。然而,很多慕名而来的观众在第一首《春天》结束时,便报以掌声与喝彩,打破了弗莱明所讲到的作品所蕴含的东方“禅韵”的意境。在随后的《九月》《入睡》《黄昏》每一曲终都是如此,“四首歌”真的变成了四首歌,不禁让人觉得有些美中不足。
  
  经典歌剧唱段展现独特魅力
  
  下半场弗莱明身着华丽的红色晚礼服,演唱了三首意大利歌剧咏叹调,从罗西尼的歌剧《塞米拉米德》选段“美好的时光”,到普契尼的歌剧《贾尼·斯基基》选段“我亲爱的爸爸”和《托斯卡》选段“为艺术,为爱情”,展现了她歌剧表演方面的功力。第一首“美好的时光”的选择对弗莱明的条件来说是有障碍的,原因是乐曲中虽然有大量的花腔技巧,但罗西尼将这些花腔竟然都写在了低音区。因此,弗莱明的演唱缺少了在高音区所展现出的丰富的层次变化。尽管观众反响极其热烈,笔者还是觉得这首作品确实不太适合她。对于另外两首曲目演唱的评价,在观众中也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评论指出在“我亲爱的爸爸”中,弗莱明“用了放慢的速度并且改变了意大利语传统的韵律重音点,而她拖长的呼吸和弱音,让余隆的乐队几乎找不到她的换气点”。也有观众把弗莱明现场即兴发挥的超长呼吸技巧和华丽的装饰音视为“复古”式的炫技表演,认为这不过是取悦观众的一种表演手段。在普契尼的音乐中,“卖弄”和“炫技”并不是其内在的精神本质。而在笔者看来,弗莱明在“我亲爱的爸爸”作品的演唱上处理的速度虽慢,但确实有歌唱家个人审美和二度创作的因素在其中。她的演唱气息悠长、连贯舒展,确实别有一番韵味,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这也正印证了她在自传《内心的声音:一位歌唱家的成长》中写到的自己的在艺术创作上的座右铭——“创新艺术遗产”,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发展、创造出新的艺术品格。
  
  精彩返场再掀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当晚中国爱乐乐团不仅充当了为弗莱明伴奏的角色,还演奏了施特劳斯《玫瑰骑士》、罗西尼《贼雀》序曲和普契尼《A大调交响前奏曲》。这其实是有些冒险的做法,但爱乐乐团用高度细腻的演奏把冒险变成了互相激发,得到了弗莱明和观众的一致赞赏。在观众的欢呼雀跃中,弗莱明用几首加唱作品,理查·施特劳斯的《早晨》和《西西利亚》以及格什温歌剧《波吉与贝丝》的选段“夏日时光”结束了整场演出。加演的曲目令在场的年轻乐迷亢奋不已,尤其格什温的歌剧《波吉与贝丝》,乐队音乐一起,立刻燃起了中山音乐堂整场观众的热情。摇曳的音乐律动拨动着乐迷的心跳,这带有爵士风味的美国小调,被这位美利坚歌唱家、一位迷人的音乐天才演绎得如此美丽。此时的她,身体随着摇曳的节奏晃动,仿佛让乐迷们联想到那个曾经割舍不下的爵士乐团的主唱。太迷人了!魔力!这就是弗莱明的魔力!
  北京之行的整场音乐会她演唱的德国艺术歌曲、意大利歌剧咏叹调和美国风格的作品,仿佛呈现出三幅不同风格的精彩画卷,给观众以多层次的视觉、听觉享受。弗莱明的歌声震撼着现场的观众,这位被喻为“女高音黄金标准”嗓音的歌唱家,用她的歌声带给每一位中国观众一份精致而炫目的礼物!
  侯轶男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在职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视唱练耳课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是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学时最多、基础性最强的一门课程。“视唱是指对音乐作品不经过预习就能视谱即唱或视谱即奏的技能,这种技能可通过视唱、视奏训练来达到。练耳即听觉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并发展对音乐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丰富和提高其内在听觉,加强对乐谱的实际理解和音响效果的想象力。”①   目前,在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中,主要包括单声部与多声部视唱,音组、音程、
好的学术,一定是有人文关怀和生命气息的学术。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的两部著作《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正是浸润着学者智慧、充满人文关怀、给人以思想启迪与心灵触动的用心之作。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又逢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逝世75周年,这两部著作既是献礼建党100周年之作,又是纪念陶行知先生之作,同时也是第37个教师节之际送给广大教师的经典之作。  与以往
采访时间:2005年5月22—25日  采访地点:黎平县县城侗族大歌艺术团,黎平县岩洞镇中学、小学,黎平县岩洞镇岩洞村  采访对象:黄奶蛹(76岁,女,岩洞村沙淘寨歌师,当地有名的歌师)、吴应清(62岁,男,岩洞村寨老,也是当地的歌师)、吴三妹(41岁,女,黎平县口江人,曾将大歌唱响巴黎,现在县城做小生意)、吴仙梅(20岁,女,岩洞镇人,县侗族大歌艺术团团员,进团4年)、吴传娟(14岁,女,岩洞镇
民族声乐发展道路的问题,是一个既老旧又新鲜的问题。谓其老旧,是这个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聚讼纷纭;谓其新鲜,则是这个问题虽然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仍然混沌不清,莫衷一是,大有正本清源,形成共识的必要。本文试图在前人及今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就“民族声乐”概念的定义、“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民族声乐发展路径的选择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民族声乐”辨析    何谓“民族声乐”?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多此一
马思聪先生是我一生非常敬仰、钦佩的一位德艺双馨的音乐家,小提琴大师。我很敬仰他的成就和为人。他的品德非常高尚,艺术非常精湛。我已经走过97岁的人生历程,但我听到这么杰出的中国小提琴家,马思聪先生是第一位。可能是在一九三几年初,他刚从法国回来,中国音乐界都称他为“神童”,赞赏他的音乐天赋。他在巴黎相当长时间,但他宁愿放弃在国外的优越生活,怀着一片爱国激情回到祖国,目的就是把他所学的专长为祖国服务,促
“校长好!”上午,我走到校门口,发现一群同学站在门卫室旁喊我。  “马校长,他们是上一届的学生,说因高考放假了,想进来看他们的老师。但因为老师们在上班,我叫他们下午放学时来。”一位门卫师傅说。“你们先到物外书吧,在那看书聊天,等一会老师们。”我对孩子们说,他们齐声答应着,兴高采烈地进了校园。  我打电话给了曾校长,叫他安排学生成长中心的刘主任先照顾一下同学们,他说:“听门卫师傅说,昨天就有许多读高
红安县教育局以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整体规划全县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方案,为学校自主开发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规划方向,提供专业支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在此基础上,红安县以6所承担省市劳动教育课题研究任务的学校为龙头,建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验学校共同体,培养打造劳动教育优秀教师和管理者团队,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实验学校,引领全县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推进与常态化实施。  建议学校在校
为什么中小学会出现“课间圈养”现象?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安全考虑,教室和走廊等场所空间狭小,如果学生聚在一起,大幅度的肢体运动及激烈的运动难免造成意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在保障学生安全和强健学生体魄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点,学校如何进行课间管理,才能调和学生课间活动的需要与学校责任风险控制之间的矛盾,还学生一个多彩课间?对此,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对学校课间模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管
案例特点  秉承传统教育理念,边实践边尝试。故事开篇用几句话表明了讲述者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态度。首先,结合班主任岗位职责,对“传道授业解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担任班主任一职,远远不是授业解惑那么简单,学生的道德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明确教育态度,珍惜“浪子回头”的可贵,“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讲述者能在教育实践中,秉承一些传统的教育理念,并形成自己对学生、对教育的看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体
唢呐协奏曲《唤凤》是我听到的秦文琛的第一首作品,当时就被音乐催人泪下的强烈感染力打动了。有许多现代音乐作品令人讨厌——虚张声势,杂乱不堪,标题貌似深刻,而真正落实到听觉与感受上的价值少之又少;有许多现代音乐作品令人喜欢——精致、严谨、变幻莫测、想象力超群,作品中充满了“感性的智慧”(李晓冬语,2005,博士论文待完成)与听觉的满足;然而真正催人泪下的现代音乐作品则是凤毛麟角。秦文琛的作品有这样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