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家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以及“互联网 ”行动计划,信息技术人才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新时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需要不断地改革。文章以四川天一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及能力构建出发,探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举措。经过实践证明,该课程体系在教改、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
关键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职业能力;JAVA;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7-0084-02
当前世界正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信息产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持续上升,高职院校是培养软件人才的一支生力军,要培养出满足市场和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需要持续进行专业建设,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又是专业建设最重要的内容。如何构建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与内容,如何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在新时期新经济的“互联网 ”时代,高职教育的现行专业课程体系已暴露出不足与弊端[1]。本文以四川天一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改革经验,就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1 新时期高职软件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推动全社会生产效率提升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2]。
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的持續增长,高职院校是培养这些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一方面是社会对软件开发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续扩大;另一方面是大量的高职毕业生专业技能较差,找不到适合的工作[3],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教学改革最迫切的问题。四川天一学院是希望教育集团旗下的一所高职院校,地处四川省成德绵经济带,在这一区域拥有众多国家级高新企业,这些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软件技术人才。如何满足及适应这些人才需求,立足学院自身,发挥集团办学优势,探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就显得非常重要。
2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构建
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能够适应区域及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有团结协作和创新意识,具备能做、能说、能合作为主要特征的生存与发展能力,通过各类知识的学习,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岗位素质,掌握通识能力及软件开发能力、数据库应用能力、网站建设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具有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管理与维护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等专业拓展能力中至少一种能力,能从事Java应用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及售后服务等相关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是高职教育方针、学校办学理念、专业建设思路的集中体现[4],它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以四川天一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其课程体系建设从如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3.1 课程体系构建
1)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组织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现代职教体系的内涵要求,根据职业岗位和能力分析及职业能力要求,设计和规划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按照知识、能力分为两大模块,其中能力模块又进一步细分为:通识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三个部分。对专业课程配套相应的实训任务和综合实训项目,强化实践技能环节教学,注重知识、技能、素质协调发展以及综合提高。
依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为导向,对现有的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将工作过程、职业能力和教学培养过程、学生就业岗位融合在一起,适当增加新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专业课程体系能够适应行业及社会发展需要。将专业课程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职业通识能力,主要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在第一学年完成;第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按照课程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安排专业课程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网站建设能力、数据库应用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三个专业核心能力。 《HTML CSS网页设计》《JavaWeb程序设计》课程培养网站建设能力;对于《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可基于MySQL、Oracle或者SqlServer,学习数据库基础原理以及数据库的应用开发知识、日常管理与维护技能,培养学生的数据库应用能力;《Java程序设计》《JavaSE项目实战》《JavaEE应用开发》《实训-编程强化》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具备完成中小型商业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第三阶段进行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学生要胜任工作岗位,除了必须具备职业核心能力以外,还需具备专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加深,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响应式Web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软件系统分析与建模》《Python与数据分析》《软件测试基础》等课程。软件技术专业职业能力课程体系见表1。
2) 依托校内外实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建课程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采取校内教学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校内学习主要是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知识的必修课,以及面向企业工程实战的专业实训课程。校外实践则实现教学与企业的现场融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并参与企业的业务运作,进行软件设计与开发,通过实战项目提高学生的业务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3.2 教材建设
本着“先进、有用、有效”的原则,采取教材选用和自编教材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5]。一方面引进高质量的国家规划教材,大力推广和使用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教材、高职教育规划教材。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自编教材,系部根据精品课程建设队伍成立教材规划小组,负责精品课程建设和专业教材编写。
3.3 精品课程建设
围绕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核心课程,按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培育省级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推动专业建设,提高课程质量。
3.4 建立“双证融合”的培养机制
积極探索将职业标准纳入课程标准,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课程考核标准相结合,取得职业技能证书替换相应课程学分,同时深化校企合作,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方式改革。
4 结束语
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提升高职软件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区域与地方经济,就必须从源头做起,建立一整套“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多个维度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技能型应用人才。我院的软件技术专业在近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一系列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举措,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软件技能竞赛,获得省级奖项25人次,国家级奖项4人次,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有了明显提高,专业教师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教材多部,主持和参研省级课题多项,教学和科研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逐步探索出一套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工作岗位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
参考文献:
[1] 聂军, 陈孟祥. 论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 新一代月刊, 2012(4):81-81.
[2] 李学芳. 创新视角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8(12).
[3] 董淑娟. 大数据环境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16(20).
[4] 王刚, 李肋.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J]. 才智, 2012(18):331.
[5] 田伟. 高校优秀教材与自编教材选用关系分析[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30(3):90-91.
[通联编辑:王力]
关键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职业能力;JAVA;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7-0084-02
当前世界正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信息产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持续上升,高职院校是培养软件人才的一支生力军,要培养出满足市场和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需要持续进行专业建设,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又是专业建设最重要的内容。如何构建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与内容,如何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在新时期新经济的“互联网 ”时代,高职教育的现行专业课程体系已暴露出不足与弊端[1]。本文以四川天一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改革经验,就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1 新时期高职软件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推动全社会生产效率提升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2]。
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的持續增长,高职院校是培养这些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一方面是社会对软件开发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续扩大;另一方面是大量的高职毕业生专业技能较差,找不到适合的工作[3],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教学改革最迫切的问题。四川天一学院是希望教育集团旗下的一所高职院校,地处四川省成德绵经济带,在这一区域拥有众多国家级高新企业,这些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软件技术人才。如何满足及适应这些人才需求,立足学院自身,发挥集团办学优势,探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就显得非常重要。
2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构建
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能够适应区域及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有团结协作和创新意识,具备能做、能说、能合作为主要特征的生存与发展能力,通过各类知识的学习,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岗位素质,掌握通识能力及软件开发能力、数据库应用能力、网站建设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具有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管理与维护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等专业拓展能力中至少一种能力,能从事Java应用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及售后服务等相关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是高职教育方针、学校办学理念、专业建设思路的集中体现[4],它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以四川天一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其课程体系建设从如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3.1 课程体系构建
1)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组织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现代职教体系的内涵要求,根据职业岗位和能力分析及职业能力要求,设计和规划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按照知识、能力分为两大模块,其中能力模块又进一步细分为:通识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三个部分。对专业课程配套相应的实训任务和综合实训项目,强化实践技能环节教学,注重知识、技能、素质协调发展以及综合提高。
依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为导向,对现有的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将工作过程、职业能力和教学培养过程、学生就业岗位融合在一起,适当增加新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专业课程体系能够适应行业及社会发展需要。将专业课程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职业通识能力,主要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在第一学年完成;第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按照课程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安排专业课程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网站建设能力、数据库应用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三个专业核心能力。 《HTML CSS网页设计》《JavaWeb程序设计》课程培养网站建设能力;对于《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可基于MySQL、Oracle或者SqlServer,学习数据库基础原理以及数据库的应用开发知识、日常管理与维护技能,培养学生的数据库应用能力;《Java程序设计》《JavaSE项目实战》《JavaEE应用开发》《实训-编程强化》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具备完成中小型商业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第三阶段进行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学生要胜任工作岗位,除了必须具备职业核心能力以外,还需具备专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加深,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响应式Web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软件系统分析与建模》《Python与数据分析》《软件测试基础》等课程。软件技术专业职业能力课程体系见表1。
2) 依托校内外实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建课程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采取校内教学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校内学习主要是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知识的必修课,以及面向企业工程实战的专业实训课程。校外实践则实现教学与企业的现场融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并参与企业的业务运作,进行软件设计与开发,通过实战项目提高学生的业务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3.2 教材建设
本着“先进、有用、有效”的原则,采取教材选用和自编教材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5]。一方面引进高质量的国家规划教材,大力推广和使用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教材、高职教育规划教材。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自编教材,系部根据精品课程建设队伍成立教材规划小组,负责精品课程建设和专业教材编写。
3.3 精品课程建设
围绕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核心课程,按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培育省级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推动专业建设,提高课程质量。
3.4 建立“双证融合”的培养机制
积極探索将职业标准纳入课程标准,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课程考核标准相结合,取得职业技能证书替换相应课程学分,同时深化校企合作,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方式改革。
4 结束语
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提升高职软件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区域与地方经济,就必须从源头做起,建立一整套“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多个维度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技能型应用人才。我院的软件技术专业在近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一系列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举措,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软件技能竞赛,获得省级奖项25人次,国家级奖项4人次,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有了明显提高,专业教师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教材多部,主持和参研省级课题多项,教学和科研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逐步探索出一套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工作岗位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
参考文献:
[1] 聂军, 陈孟祥. 论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 新一代月刊, 2012(4):81-81.
[2] 李学芳. 创新视角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8(12).
[3] 董淑娟. 大数据环境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16(20).
[4] 王刚, 李肋.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J]. 才智, 2012(18):331.
[5] 田伟. 高校优秀教材与自编教材选用关系分析[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30(3):90-91.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