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大脑前动脉A1段(ACA-A1)变异者Willis环形态,以及与其他血管发育状况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8月进行健康体检的2 246名受试者的影像资料.所有受试者均无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查异常,脑MR检查脑实质结构正常,且MRA排除动脉硬化引起的动脉狭窄.根据大脑前动脉A1段(ACA-A1)变异情况,将受试者分为变异组和对照组.利用x2检验比较变异组ACA-A1左右侧发育变异情况,比较变异组与对照组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的形成比例以及大脑后动脉P1段(PCA-P1)的发育情况;利用趋势x2检验比较变异组内不同ACA-A1发育变异程度与同侧FTP形成及PCA-P1发育变异情况的关系.结果 2 246名受试者中ACA-A1变异634例,正常1 612名.ACA-A1变异组中右侧429例、左侧205例,右侧变异多于左侧(x2=26.19,P<0.01).变异组与对照组形成FTP的比例分别为22.56%(143/634)和18.30%(295/1612),变异组形成FTP比例较对照组高(x2=14.16,P<0.01).变异组与对照组合并PCA-P1段发育不良或缺失变异比列分别为17.35%(110/634)、14.21% (229/1612),变异组较对照组更易发生PCA-P1发育不良或缺失(x2=4.32,P<0.05).变异组内ACA-A1发育正常侧、轻度变异侧、发育不良侧、缺失侧形成FTP的比例分别为9.15%(58/634)、15.62%(52/333)、16.50%(34/206)、23.16%(22/95),各变异间FTP的形成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12,P<0.01),且随着ACA-A1变异程度加重,FTP形成比例增加(x2=13.340,P<0.01).变异组内ACA-A1发育正常侧、轻度变异侧、发育不良侧、缺失侧伴有PCA-P1发育不良或缺失的比例分别为4.57% (29/634)、12.91%(43/333)、16.02% (33/206)、20.00%(19/95),ACA-A1不同发育程度各组间PCA-P1发育不良或缺失变异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87,P<0.01).结论 ACA-A1变异常伴发Willis环多段血管变异,MRA可作为全面评价脑血管解剖及变异的重要无创手段,指导临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
成年健康男性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者Willis环形态的MR血管成像研究
【摘 要】
:
目的 探讨大脑前动脉A1段(ACA-A1)变异者Willis环形态,以及与其他血管发育状况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8月进行健康体检的2 246名受试者的影像资料.所有受试者均无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查异常,脑MR检查脑实质结构正常,且MRA排除动脉硬化引起的动脉狭窄.根据大脑前动脉A1段(ACA-A1)变异情况,将受试者分为变异组和对照组.利用x2检验比较变异组ACA-A1左右侧发育变异
【机 构】
:
100123北京大学民航医学院民航总医院放射科,100123北京大学民航医学院民航总医院放射科,100123北京大学民航医学院民航总医院放射科,100123北京大学民航医学院民航总医院放射科
【出 处】
:
中华放射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48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例1男,31岁,因活动后气促、口干1年于2012年11月3日入院.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控制可.否认结核病史.患者长期接触打印机碳粉.体检: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CT平扫示:两肺透亮度增高,肺纹理稀疏,肺间隔增厚呈网格样改变,内见多发类钙化样密度影,呈斑点状、条状或树枝状样改变,边界清,以两下肺稍著(图1,2);纵隔及两肺门见多个小淋巴结,直径均<1.0
期刊
目的 探讨采用CT能谱成像测量体模骨密度的精密度及准确度.方法 体模采用编号145欧洲腰椎体模,包含3个松质骨密度不等的椎体,由上至下分别记为L1、L2、L3,3个椎体的松质骨羟基磷灰石(HAP)含量分别为50、100和200 mg/cm3.对上述体模行能谱CT成像,相同条件下重复扫描10次,基物质对为HAP-水和HAP-脂肪.测量HAP含量,并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和测量相对误差(RE).H
目的 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行动态增强乳腺MRI检查,且经病理确诊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患者78例.其中27例行DWI检查.观察MR图像上病灶的动态增强特点及DWI表现.病灶内部强化分为环形强化、不均匀强化(Ⅰ型和Ⅱ型)、均匀强化及集簇状强化.观察4种主要病理改变(脓肿、导管扩张、炎性囊肿和其他炎性表现)的出现情况.将MRI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原发性肺纤维肉瘤(primary pulmonary fibrosarcoma,PPFS)是少见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近15年国内文献上仅见少量病例报道,对其CT表现与病理相关性论述甚少.笔者搜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PFS,回顾性分析CT其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期刊
目的 初步探讨了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大鼠胎肝干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胎龄13 d的SD大鼠胎肝细胞,分别接种于Ⅰ、Ⅱ、Ⅲ、Ⅳ组细胞培养瓶中进行体外培养.Ⅰ组:培养液中含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Ⅱ组:培养液中含aFGF;Ⅲ组:培养液中含HGF;Ⅳ组培养液中无细胞因子,此组作为对照组. 检测在相同培养
目的 探讨腹部能谱CT血管成像低浓度对比剂扫描方案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连续收集因临床怀疑腹部病变需行全腹动态增强CT扫描的332例患者,根据患者首诊时间分为低浓度对比剂组(A组,含碘270 mg/ml)和高浓度对比剂组(B组,含碘350 mg/ml)2组,再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别分为3个亚组,BMI≤22 kg/m2为A1组或B1组,22 kg/m2<BMI≤25 kg/m2为A
患者 女,42岁,因言语不利2个月,头晕伴右侧肢体欠灵活1个月于2013年7月20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表现为语速减慢,语音欠清晰,1个月前出现头晕,伴走路不稳及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其间行头颅CT示小脑梗死.专科检查:右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均欠佳,走直线不能,闭目难立征阳性。
期刊
目的 探讨热射病的MRI表现和1H-MRS在监测临床转归中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热射病患者6例.首诊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重度昏迷4例(2例昏迷4h后清醒、2例持续昏迷)、中度昏迷2例.所有患者均行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多体素脑1H-MRS扫描,定量分析病变区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