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作为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思辨能力,同时还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潜能,其价值不是普通的专业技术教育所能比拟的。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99-01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充满强烈的探究欲望,而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抽象且注重逻辑关系的学科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满足学生探究欲望以及创新精神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通过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创新成为当前践行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趋于功利化。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许多数学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题海战术代替了课堂上的互动与实践,间接的拉开的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现在却本末倒置,考试考什么内容,上课就教什么内容,教学逐渐趋于功利化,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趋于实用化。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育部门不允许学校为学生订各种辅导资料,但是大部分教师一方面印发大量的试卷让学生去做,另一方面将学习内容局限在教材范围内,反复做着课本上的“重点习题”。为了让学生的答案从内容到形式上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教师不厌其烦的为同学们讲解问题,反复强调,例如;8是4的多少倍?书上的答案是8÷4=2,如果学生写成8÷4=2(倍)则被视为错误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课外书看的较少,拓宽知识面的渠道也受到严重的局限。
3.教学趋于简单化。
小学教学中通常以语文与数学作为主课,这两门学科占用时间也相对较多,有时候甚至以牺牲其他学科为代价。大部分教师奉行“时间+汗水=成绩”这种练多必熟的教学理念,大量的练习过多的消耗了学生的时间与精力,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长期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更是难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有效途径
1.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包含学生的智力因素也包含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其中包含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以及品格等等。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于教材有内在的兴趣。”而兴趣作为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数学学得不好并不是智力因素的影响,而是缺乏兴趣所致,那么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呢?首先,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在数学课初始阶段,教师不必忙于数学知识点的提炼与总结,而是要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引起学生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好奇心,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好数学。其次,为了提升吸引注意力,还可以利用直观的多媒体教具。例如在教授“混合运算”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或者是教学课件模拟生活中购物经验,将不同的食品以及价格等列好清单,模拟超市购物,让学生们在购物体验中学会混合运算。
2.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智力又被成为智能,其中包含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以及想象力等众多方面,思维能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发展学生的智力就应当从其思维能力入手。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可以通过“读题、话题、说题意”的方法来帮助养成认真读题,周密思考的习惯。在读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中看出题目是让干什么,大致理出思考程序,划出重点词句。把握好重点词句能够便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以及列式检验,减少做题过程中的失误。说题意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重复题目概要,摘录条件与问题,从中启发学生思维。其次,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启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巩固以及应用的过程中学会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的训练。一是借助线段图,例如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中,针对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的特点引导他们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问题当中的数量关系,进而理解题意,找出解题方法。二是寻找未知量,在应用题中找到中间的未知量是关键所在,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这个隐蔽的条件进行列出相应的关系式,未知量很容易就能求出来。三是加强对比,将性质或者题目相近的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规律,提升概括能力。四是鼓励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激活学生解题思维,鼓励有不同解題方法的学生进行解答并对算理进行剖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求异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新知识的学生过程中来,教师不再做课堂上的讲授者,而是将课堂还给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其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学生终身受用不尽。每一节课开始,老师围绕教材的内容、重点和目的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入课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入学习新课的情境中,教师适当的进行启发与点拨,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发现总结规律,充分发挥求知精神。
四、结语
总之,教师在进行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实际发展水平,灵活掌握教学尺度,确保教学内容不能超过学生们的基础知识与实际能力,令学生自觉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使小学生的潜在创造能力得以开发,实现进一步升华。
参考文献
[1]汪胜奎.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3):179-180.
[2]顾建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6):136+138.
[3]刘艳平.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99-01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充满强烈的探究欲望,而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抽象且注重逻辑关系的学科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满足学生探究欲望以及创新精神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通过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创新成为当前践行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趋于功利化。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许多数学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题海战术代替了课堂上的互动与实践,间接的拉开的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现在却本末倒置,考试考什么内容,上课就教什么内容,教学逐渐趋于功利化,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趋于实用化。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育部门不允许学校为学生订各种辅导资料,但是大部分教师一方面印发大量的试卷让学生去做,另一方面将学习内容局限在教材范围内,反复做着课本上的“重点习题”。为了让学生的答案从内容到形式上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教师不厌其烦的为同学们讲解问题,反复强调,例如;8是4的多少倍?书上的答案是8÷4=2,如果学生写成8÷4=2(倍)则被视为错误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课外书看的较少,拓宽知识面的渠道也受到严重的局限。
3.教学趋于简单化。
小学教学中通常以语文与数学作为主课,这两门学科占用时间也相对较多,有时候甚至以牺牲其他学科为代价。大部分教师奉行“时间+汗水=成绩”这种练多必熟的教学理念,大量的练习过多的消耗了学生的时间与精力,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长期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更是难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有效途径
1.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包含学生的智力因素也包含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其中包含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以及品格等等。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于教材有内在的兴趣。”而兴趣作为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数学学得不好并不是智力因素的影响,而是缺乏兴趣所致,那么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呢?首先,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在数学课初始阶段,教师不必忙于数学知识点的提炼与总结,而是要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引起学生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好奇心,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好数学。其次,为了提升吸引注意力,还可以利用直观的多媒体教具。例如在教授“混合运算”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或者是教学课件模拟生活中购物经验,将不同的食品以及价格等列好清单,模拟超市购物,让学生们在购物体验中学会混合运算。
2.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智力又被成为智能,其中包含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以及想象力等众多方面,思维能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发展学生的智力就应当从其思维能力入手。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可以通过“读题、话题、说题意”的方法来帮助养成认真读题,周密思考的习惯。在读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中看出题目是让干什么,大致理出思考程序,划出重点词句。把握好重点词句能够便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以及列式检验,减少做题过程中的失误。说题意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重复题目概要,摘录条件与问题,从中启发学生思维。其次,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启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巩固以及应用的过程中学会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的训练。一是借助线段图,例如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中,针对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的特点引导他们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问题当中的数量关系,进而理解题意,找出解题方法。二是寻找未知量,在应用题中找到中间的未知量是关键所在,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这个隐蔽的条件进行列出相应的关系式,未知量很容易就能求出来。三是加强对比,将性质或者题目相近的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规律,提升概括能力。四是鼓励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激活学生解题思维,鼓励有不同解題方法的学生进行解答并对算理进行剖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求异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新知识的学生过程中来,教师不再做课堂上的讲授者,而是将课堂还给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其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学生终身受用不尽。每一节课开始,老师围绕教材的内容、重点和目的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入课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入学习新课的情境中,教师适当的进行启发与点拨,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发现总结规律,充分发挥求知精神。
四、结语
总之,教师在进行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实际发展水平,灵活掌握教学尺度,确保教学内容不能超过学生们的基础知识与实际能力,令学生自觉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使小学生的潜在创造能力得以开发,实现进一步升华。
参考文献
[1]汪胜奎.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3):179-180.
[2]顾建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6):136+138.
[3]刘艳平.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