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安康市送阅读志愿服务队”经常深入汉江两岸、秦巴二山开展活动,让城乡各地有需求的群众享受书香之乐,有人问我:“你咋想到这个点子,要干这份公益事业呢?”我回忆那天起草策划书的初衷,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故事之一:赵爷的临终愿望。
我九岁那年,是1969年。听说赵爷病危,而父亲在干校学习改造,母亲有孕在身,家里只好请人送我步行40多公里山路去看望。时近半夜,我们才摸黑赶到。奶奶立即把我朝病床前拉,边走边说:“你爷抽了几天气,还不咽气,八成是想见老家的亲人呢!”当她把我抱上床时,听着一屋人都叫着我的乳名,赵爷睁开眼睛,望了我一下,竟然伸出左手,朝我脸上伸来。我立即伸出双手,抓住他那冰凉的大手按到我脸上,不停地叫着“爷爷、爷爷”。他张开闭了三天的嘴,带着粗重的呼噜声问我几岁了,我说九岁了,他勉强露出笑脸,轻轻地、断断续续地说:“九岁,好,好娃(或许是‘好哇’)。念,念书……”说完,又闭上双眼,呼噜噜地挣扎着。他这“念书”二字,让人们犯了疑猜:到底是问我念书(上学)没有,还是让我给他念书?当时因为受“文革”影响,学校停学,像我这种年龄的适龄儿童都没上学,让他操心是正常事。但奶奶坚信:“你爷是想让你给他念书呢,他想听书!”于是,在长辈们的议论声中,我得知赵爷是个文盲,但却喜欢听书,尤其爱听四大名著。他年轻时,把住家周边方圆十几公里那些识字人中有亲戚关系的认作至亲、无亲戚关系的认作干亲,目的是方便请人讲书。后来,有了识字的子孙,便让子孙给他读那些长篇小说。可是,当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均被打成“毒草”后,他的这点享受便被中断了。奶奶坚信她的理解,便提着煤油灯,迅速挪动着三寸金莲,来到厕所房子,从土墙洞中取出一把稻草,掏出一本《水浒传》。然而,一屋人中,识字的不敢读,不识字的没法读。奶奶一头冲出去,拿起一把扫帚,点燃,交给我二表哥,大声吼道:“快,去,快去接你吴爷!”半个小时之后,吴爷大声咳嗽着赶来。他一到床前,就取下眼镜,大声喊着:“大老表,你……你咳咳咳听……听好,我来给你讲书。今天讲……咳咳咳……讲你最爱……咳咳咳咳……你最爱听的《水浒传》……咳咳咳……话说……咳咳咳话说咳咳咳……”吴爷还没咳出该书的任何内容,赵爷的头一偏,手一松,就面带笑容,心满意足地走了。
故事之二:听书让他缓解病痛
前年夏天,听说中学班主任王老师因病住院,且已病危了,我立即赶去看望。我刚推开病房的门,就被王老师的大女儿、灵灵大姐发现了,她急忙以手示意,让我莫出声、莫进来。紧接着,她给正在大声念书的儿子打个手势,就转过身来,把我拉出病房。在过道的铁椅上坐下来,我一脸疑惑地望着灵灵大姐,她轻声解释:“给念了好几次,选了好几本书,他都听不进去,一个劲儿地喊痛。好不容易,这本书随了他的意,他听进去了,全神贯注地听,一下子安宁了。”从进一步的交流中,我才弄明白:王老师身患癌症后,先失声后失明。失声之后既不能交流,又连痛苦都哼不出来,他只好默默地读书,在阅读中获取与病魔抗争的力量,增添生活的乐趣。然而,这点乐趣只持续了半年光景,就因失明而中断了。后来,亲人们在陪护中偶然发现,小孙子给他背诵书中的小故事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喜色。于是,儿孙们便抽时间、瞅机会给他读书,偶尔遇上喜欢的内容,他的身心就安宁了,脸上那本因疼痛而狰狞的神情便渐渐地舒缓了。听到这里,我赶紧下楼,打车回家,取来一本《毛泽东诗词》。我上初中时就知道,这是他最喜欢的作品,每有机会他便讲解、朗诵,每讲必头头是道,每诵必声情并茂。当我赶进病房,他又被病痛折磨的身形扭曲、泪流满面,那已萎缩到令人不敢相信的身子在巨烈地抖动着。我看了会儿他那皮包骨头的脸颊,擦了把泪水就打开书本,以当年给他背书的声调,念开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听着听着,身子就不抽动了。听到第二遍时,他的面色平和了,还缓缓地伸出手来。我立即双手迎上,轻轻握住,他用手把我的手轻轻地捏了一下,似乎是认出了我,并在与我交流。
故事之三:书香带来美好时光
去年腊月二十三,我们的馆员和志愿者一道趋车来到秦岭南坡,去陪茨沟敬老院的院民过小年。活动内容为给院民包饺子、理发、洗脚、洗衣被等。饭前的临时活动中,几个馆员把我们赠送的新书搬进图书室,连同原来的书籍一块进行分类整架。发现来了新书,一些识字的院民就拥进来,选取各人所爱,或坐、或站、或拿出去,一个个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几个智力残障及老年痴呆症患者,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喜滋滋地读书,显出了无奈、无助的神情。有个年近七旬的半癫老人,竟然跟在别人身后竖起耳朵聆听,只因那人拿着一本书边走边看且口中念念有词。我立即取过一本《安康民间故事》,将这位老人请到隔壁的会议室,喊来两位志愿者,让他们分别用普通话、安康方言为老人读书,看他喜欢听哪种语言。两人分别念了一段,我问老人谁念的好听,他指着用方言读的小姑娘嘿嘿直笑。我明白了,就让二人分别选几个小故事,用方言读给他听。不一会儿,陆续进来6人;过了一会儿,会议室被挤满了,包括几个识字的老人也挤了进来。吃饭时,工作人员喊了几次,都没人愿走。我只好请志愿者把饭菜端进来,让大伙儿坐在会议室,边吃饭边听书。我们的志愿者,由2人增至4人,轮换着吃饭、念书。这天的午餐时光,可能是这20多个院民此生最美好的时光,饭香和书香让他们沉醉其中,一个个的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书写着安详。
这三个故事告诉我,阅读不仅仅是读书人、文化人的专利,那些不识字的文盲、读不成书的病人和其他有阅读障碍的人,同样渴望享受阅读之乐。即使有点阅读能力的老弱病残,也希望得到比自己亲眼阅读更高级、更舒服、更美妙的享受。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组建专门的志愿服务团队,到城鄉敬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医院、工地等处,去给老人、病人、盲人、留守儿童等有需求的特殊人群送阅读,让书香滋润他们的生活。
昨天下午,在我们送阅读志愿服务队从瀛湖镇敬老院返回的路上,几个大学生志愿者意犹未尽地聊着活动体会,越聊越感到意义重大,其乐无穷。有个关中女孩说她已经买了一套《中外哲理散文》,准备暑假回去给卧病在床的爷爷读,因为她上中小学时,当过小学教员的爷爷最爱用哲理散文来启发教育她。她说:“用书香来陪伴爷爷,可能是我送给他老人家最好的礼物!”一位本地女生说,她从网上约了本镇在外上学的7名大学生,成立了一个送阅读志愿服务小组,准备去给乡下的留守老人送阅读。据她介绍:春节去给一个住在高山上的舅舅拜年,发现整个自然村只剩两三户人家没往山下搬迁。这些户的中青年人在外打工,少年儿童在外上学,留下的老人们没有广播电视,没有图书报刊,更没有网络与手机,精神文化生活仅为少有的与人聊天。所以,她约小伙伴们去送阅读,目的是为留守老人送去文明之光。听到这里,我感到十分高兴,因为这些大学生已经把送阅读行为由参与式志愿活动,变成了自发式自觉行为。我为他们点赞,他们却要感谢我当初的策划设计与发动组织。一位湖北女孩睁着一双蓝莹莹的大眼睛,十分认真地问我:“你为什么要如此热心、费心、精心地苦抓送阅读志愿服务呢?”我不假思索,但也十分认真地告诉她:为了让全民阅读不留盲区,为了让人人都享受阅读之乐!
故事之一:赵爷的临终愿望。
我九岁那年,是1969年。听说赵爷病危,而父亲在干校学习改造,母亲有孕在身,家里只好请人送我步行40多公里山路去看望。时近半夜,我们才摸黑赶到。奶奶立即把我朝病床前拉,边走边说:“你爷抽了几天气,还不咽气,八成是想见老家的亲人呢!”当她把我抱上床时,听着一屋人都叫着我的乳名,赵爷睁开眼睛,望了我一下,竟然伸出左手,朝我脸上伸来。我立即伸出双手,抓住他那冰凉的大手按到我脸上,不停地叫着“爷爷、爷爷”。他张开闭了三天的嘴,带着粗重的呼噜声问我几岁了,我说九岁了,他勉强露出笑脸,轻轻地、断断续续地说:“九岁,好,好娃(或许是‘好哇’)。念,念书……”说完,又闭上双眼,呼噜噜地挣扎着。他这“念书”二字,让人们犯了疑猜:到底是问我念书(上学)没有,还是让我给他念书?当时因为受“文革”影响,学校停学,像我这种年龄的适龄儿童都没上学,让他操心是正常事。但奶奶坚信:“你爷是想让你给他念书呢,他想听书!”于是,在长辈们的议论声中,我得知赵爷是个文盲,但却喜欢听书,尤其爱听四大名著。他年轻时,把住家周边方圆十几公里那些识字人中有亲戚关系的认作至亲、无亲戚关系的认作干亲,目的是方便请人讲书。后来,有了识字的子孙,便让子孙给他读那些长篇小说。可是,当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均被打成“毒草”后,他的这点享受便被中断了。奶奶坚信她的理解,便提着煤油灯,迅速挪动着三寸金莲,来到厕所房子,从土墙洞中取出一把稻草,掏出一本《水浒传》。然而,一屋人中,识字的不敢读,不识字的没法读。奶奶一头冲出去,拿起一把扫帚,点燃,交给我二表哥,大声吼道:“快,去,快去接你吴爷!”半个小时之后,吴爷大声咳嗽着赶来。他一到床前,就取下眼镜,大声喊着:“大老表,你……你咳咳咳听……听好,我来给你讲书。今天讲……咳咳咳……讲你最爱……咳咳咳咳……你最爱听的《水浒传》……咳咳咳……话说……咳咳咳话说咳咳咳……”吴爷还没咳出该书的任何内容,赵爷的头一偏,手一松,就面带笑容,心满意足地走了。
故事之二:听书让他缓解病痛
前年夏天,听说中学班主任王老师因病住院,且已病危了,我立即赶去看望。我刚推开病房的门,就被王老师的大女儿、灵灵大姐发现了,她急忙以手示意,让我莫出声、莫进来。紧接着,她给正在大声念书的儿子打个手势,就转过身来,把我拉出病房。在过道的铁椅上坐下来,我一脸疑惑地望着灵灵大姐,她轻声解释:“给念了好几次,选了好几本书,他都听不进去,一个劲儿地喊痛。好不容易,这本书随了他的意,他听进去了,全神贯注地听,一下子安宁了。”从进一步的交流中,我才弄明白:王老师身患癌症后,先失声后失明。失声之后既不能交流,又连痛苦都哼不出来,他只好默默地读书,在阅读中获取与病魔抗争的力量,增添生活的乐趣。然而,这点乐趣只持续了半年光景,就因失明而中断了。后来,亲人们在陪护中偶然发现,小孙子给他背诵书中的小故事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喜色。于是,儿孙们便抽时间、瞅机会给他读书,偶尔遇上喜欢的内容,他的身心就安宁了,脸上那本因疼痛而狰狞的神情便渐渐地舒缓了。听到这里,我赶紧下楼,打车回家,取来一本《毛泽东诗词》。我上初中时就知道,这是他最喜欢的作品,每有机会他便讲解、朗诵,每讲必头头是道,每诵必声情并茂。当我赶进病房,他又被病痛折磨的身形扭曲、泪流满面,那已萎缩到令人不敢相信的身子在巨烈地抖动着。我看了会儿他那皮包骨头的脸颊,擦了把泪水就打开书本,以当年给他背书的声调,念开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听着听着,身子就不抽动了。听到第二遍时,他的面色平和了,还缓缓地伸出手来。我立即双手迎上,轻轻握住,他用手把我的手轻轻地捏了一下,似乎是认出了我,并在与我交流。
故事之三:书香带来美好时光
去年腊月二十三,我们的馆员和志愿者一道趋车来到秦岭南坡,去陪茨沟敬老院的院民过小年。活动内容为给院民包饺子、理发、洗脚、洗衣被等。饭前的临时活动中,几个馆员把我们赠送的新书搬进图书室,连同原来的书籍一块进行分类整架。发现来了新书,一些识字的院民就拥进来,选取各人所爱,或坐、或站、或拿出去,一个个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几个智力残障及老年痴呆症患者,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喜滋滋地读书,显出了无奈、无助的神情。有个年近七旬的半癫老人,竟然跟在别人身后竖起耳朵聆听,只因那人拿着一本书边走边看且口中念念有词。我立即取过一本《安康民间故事》,将这位老人请到隔壁的会议室,喊来两位志愿者,让他们分别用普通话、安康方言为老人读书,看他喜欢听哪种语言。两人分别念了一段,我问老人谁念的好听,他指着用方言读的小姑娘嘿嘿直笑。我明白了,就让二人分别选几个小故事,用方言读给他听。不一会儿,陆续进来6人;过了一会儿,会议室被挤满了,包括几个识字的老人也挤了进来。吃饭时,工作人员喊了几次,都没人愿走。我只好请志愿者把饭菜端进来,让大伙儿坐在会议室,边吃饭边听书。我们的志愿者,由2人增至4人,轮换着吃饭、念书。这天的午餐时光,可能是这20多个院民此生最美好的时光,饭香和书香让他们沉醉其中,一个个的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书写着安详。
这三个故事告诉我,阅读不仅仅是读书人、文化人的专利,那些不识字的文盲、读不成书的病人和其他有阅读障碍的人,同样渴望享受阅读之乐。即使有点阅读能力的老弱病残,也希望得到比自己亲眼阅读更高级、更舒服、更美妙的享受。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组建专门的志愿服务团队,到城鄉敬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医院、工地等处,去给老人、病人、盲人、留守儿童等有需求的特殊人群送阅读,让书香滋润他们的生活。
昨天下午,在我们送阅读志愿服务队从瀛湖镇敬老院返回的路上,几个大学生志愿者意犹未尽地聊着活动体会,越聊越感到意义重大,其乐无穷。有个关中女孩说她已经买了一套《中外哲理散文》,准备暑假回去给卧病在床的爷爷读,因为她上中小学时,当过小学教员的爷爷最爱用哲理散文来启发教育她。她说:“用书香来陪伴爷爷,可能是我送给他老人家最好的礼物!”一位本地女生说,她从网上约了本镇在外上学的7名大学生,成立了一个送阅读志愿服务小组,准备去给乡下的留守老人送阅读。据她介绍:春节去给一个住在高山上的舅舅拜年,发现整个自然村只剩两三户人家没往山下搬迁。这些户的中青年人在外打工,少年儿童在外上学,留下的老人们没有广播电视,没有图书报刊,更没有网络与手机,精神文化生活仅为少有的与人聊天。所以,她约小伙伴们去送阅读,目的是为留守老人送去文明之光。听到这里,我感到十分高兴,因为这些大学生已经把送阅读行为由参与式志愿活动,变成了自发式自觉行为。我为他们点赞,他们却要感谢我当初的策划设计与发动组织。一位湖北女孩睁着一双蓝莹莹的大眼睛,十分认真地问我:“你为什么要如此热心、费心、精心地苦抓送阅读志愿服务呢?”我不假思索,但也十分认真地告诉她:为了让全民阅读不留盲区,为了让人人都享受阅读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