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站上风口,也不是每头猪都能起飞。
物联网已列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玩家”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宏电技术”)2011年至2013年的净利润增速为123%、50%、4%,这样的成绩单显然不能让市场满意;更何况,扣非后2013年宏电技术净利润增速为-9%,其成长性存疑。
另外,宏电技术表示,由于受到政府性债务审计等因素影响,2013年,水利、电力等领域投资计划的实施有所延缓,对公司业务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宏电技术山洪预警终端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7.86%;诡异的是,以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为主的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销售却实现了13.91%的增长,为何会出现“两极”现象?宏电技术未做解释。
宏电技术一直未购置大型、先进的研发及测试设备,但2012年5月21日却以现金分配股利1000万元,还先后花数百万元购买办公房产,其上市真实目的颇受市场质疑。
高增长神话破灭
宏电技术专门从事物联网M2M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主要产品包括M2M 通讯产品和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两者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99%以上。其中,M2M通讯产品包括通用性的DTU、工业级移动路由器、专用于车载移动视频监控的DVS产品以及用于洪灾预警的山洪预警终端产品;系统集成产品已成功运用在山洪预警、中小河流水文监测、水资源管理等水利信息化领域。
宏电技术在分析其盈利能力时表示,2011-2013年,公司的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三年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3.24%,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23.65%。
可从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的增速来看,宏电技术却是另一番“颓败”景象。2011-2013年,宏电技术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49.01%、57.30%、-3.45%;营业毛利润增长率为58.98%、47.55%、-10.25%;净利润增长率为122.72%、50.29%、4.42%。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发现,若不是依靠应收账款的高速增长及税收的大额返还,宏电技术2013年的业绩更是不堪,其盈利真实能力存疑。
其中,2013年宏电技术应收账款净额为589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33.52%,同比增长38.37%,远超同期营业收入-3.45%的增速。对此,宏电技术解释称,主要原因是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收入增长较快,2013年末已完成验收尚未回款及尚在质保期内的物联网系统集成项目增加较多;此外,公司系统集成产品的客户主要为政府单位,结算时间较长,回款较慢,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增长较快。
不过,《证券市场周刊》发现,2013年宏电技术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销售收入较2012年增加808万元,其应收账款也较2012年增加831万元,惊人的巧合。
而宏电技术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已是连年下滑,2011-2013年分别为(次/年)4.58、4.69、3.42;同期,其主要竞争对手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迈普技术”)则分别为(次/年)为9.15、7.74、7.10。
同时,《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还发现,宏电技术与迈普技术相比也存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过低的问题。宏电技术1年以内、1-2年、2-3年及3年以上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分别为5%、10%、30%、100%;同期,迈普技术计提比例则为5%、20%、50%、100%。宏电技术“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显示,2013年1-2年应收账款为1636万元,2-3年为395万元,仅此一项就影响宏电技术当期净利润7个多百分点。
除此之外,2011-2013年宏电技术增值税返还金额分别为255万元、116万元、1174万元,分别占利润总额的10.67%、3.16%、31.40%,这也是其2013年净利润保持正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招股书中,宏电技术多次提到,由于受到政府性债务审计以及智能电力标准化建设等因素的影响,2013年水利、电力等领域投资计划的实施有所延缓,对公司业务造成一定影响。
2013年,宏电技术山洪预警终端销售也确实受到影响,收入仅1347.90万元,同比下降55.59%,而以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为主的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的销售收入却实现了13.91%的增长。
据了解,现阶段宏电技术的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主要应用于水利信息化领域,以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为主。2011-2013年,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697万元、5808万元和6616万元。其中,2012年和2013年来自其他水利信息化系统集成的业务收入分别为1234万元、1281万元,占系统集成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9.16%与20.25%。
可见宏电技术“其他水利信息化系统集成产品”销售收入占“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收入比重并不高,2013年也仅增长3.81%,对整体影响较小。山洪预警终端产品与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两者间的“两极”现象,仍是待解谜团。
收入上亿 生产设备只有8万?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还发现,宏电技术固定资产也有诸多蹊跷之处。
招股书中,“固定资产明细表”显示,2011-2013年宏电技术生产设备分别为20万、8万、42万元;而同样被认定为软件企业的迈普技术,2011-2013年电子设备(应指“生产设备”)分别为1107万元、1385万元、1827万元。
宏电技术表示,近三年,公司资产以流动资产为主,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均超过85%且逐年上升,主要是因为公司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等领域,以租赁方式解决办公和生产场所问题;同时公司的部分生产采用委托加工的方式,固定资产尤其是机器设备规模较小。
截至2013年末,宏电技术共有三处租赁房产,其中两处都位于深圳龙岗区中海信科技园内,厂房面积合计3717平方米,出租方为中海信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租赁期限2013年8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而这也可能不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关于资产独立性的相关规定。 2011-2013年,宏电技术的固定资产分别为989万元、1170万元和1174万元。在解释资产变动情况时,宏电技术表示,2012年末较2011年末固定资产净值增加181万元,主要是公司于2012年购买位于西安市高新区高新三路财富中心Ⅱ期C座904、905的房产。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栏又显示,2011-2013年,公司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分别为零元、零元、3万元。
从上不难看出,三年间,宏电技术既没有购买生产设备,也不曾出售生产设备,可为何生产设备却由2012年的8万元变为2013年的42万元?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还注意到,2013年宏电技术收到的政府对公司采购设备补助款715万元,可2013年其办公设备和运输设备都未见增加,此笔政府补助款去向成谜。
上市前夕 股东分食1000万现金
声称“买不起设备”的宏电技术,却在2012年以现金方式分配股利1000万元,其上市的真实目的颇受市场质疑。
此次IPO,宏电技术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不超过1667万股普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拟募集资金1.85亿元。宏电技术在分析公司竞争劣势时提到,公司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资金来源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由于资金方面的限制,公司一直未购置大型、先进的研发及测试设备,且目前的生产经营场地为租赁取得,未能完全根据物联网技术研发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的效率。为有效实施长期发展战略,公司迫切需要建立研发中心,改进研发条件,进一步增强研发实力。
财务数据显示,2011-2013年,宏电技术的货币资金分别为0.91亿元、1.11亿元和1.36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仅14.22%、20.32%和18.88%。期间,宏电技术没有任何借款,现金流也很充裕,似乎并不差钱。
2012年,宏电技术甚至还分配股利1000万元。2012年5月21日,宏电技术召开201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1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按照0.2元/股以现金分配股利1000万元,该次股利分配已于2012年6月实施完毕。
问题还不止于此,宏电技术不仅花费200多万元购买房产,其账面上还有投资性房地产500多万元,宏电技术表示,投资性房地产是公司位于深圳市泰然劲松大厦的两间办公楼。上述房产为公司股东投入,伴随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已不能满足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公司已将自有位于深圳市泰然劲松大厦的两间办公楼对外出租。
“不差钱”的宏电技术,宁愿现金分红和购买房产,也不购买经营相关生产设备的行为颇受市场质疑,其上市到底是为公司发展,还是圈钱?
物联网已列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玩家”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宏电技术”)2011年至2013年的净利润增速为123%、50%、4%,这样的成绩单显然不能让市场满意;更何况,扣非后2013年宏电技术净利润增速为-9%,其成长性存疑。
另外,宏电技术表示,由于受到政府性债务审计等因素影响,2013年,水利、电力等领域投资计划的实施有所延缓,对公司业务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宏电技术山洪预警终端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7.86%;诡异的是,以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为主的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销售却实现了13.91%的增长,为何会出现“两极”现象?宏电技术未做解释。
宏电技术一直未购置大型、先进的研发及测试设备,但2012年5月21日却以现金分配股利1000万元,还先后花数百万元购买办公房产,其上市真实目的颇受市场质疑。
高增长神话破灭
宏电技术专门从事物联网M2M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主要产品包括M2M 通讯产品和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两者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99%以上。其中,M2M通讯产品包括通用性的DTU、工业级移动路由器、专用于车载移动视频监控的DVS产品以及用于洪灾预警的山洪预警终端产品;系统集成产品已成功运用在山洪预警、中小河流水文监测、水资源管理等水利信息化领域。
宏电技术在分析其盈利能力时表示,2011-2013年,公司的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三年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3.24%,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23.65%。
可从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的增速来看,宏电技术却是另一番“颓败”景象。2011-2013年,宏电技术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49.01%、57.30%、-3.45%;营业毛利润增长率为58.98%、47.55%、-10.25%;净利润增长率为122.72%、50.29%、4.42%。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发现,若不是依靠应收账款的高速增长及税收的大额返还,宏电技术2013年的业绩更是不堪,其盈利真实能力存疑。
其中,2013年宏电技术应收账款净额为589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33.52%,同比增长38.37%,远超同期营业收入-3.45%的增速。对此,宏电技术解释称,主要原因是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收入增长较快,2013年末已完成验收尚未回款及尚在质保期内的物联网系统集成项目增加较多;此外,公司系统集成产品的客户主要为政府单位,结算时间较长,回款较慢,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增长较快。
不过,《证券市场周刊》发现,2013年宏电技术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销售收入较2012年增加808万元,其应收账款也较2012年增加831万元,惊人的巧合。
而宏电技术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已是连年下滑,2011-2013年分别为(次/年)4.58、4.69、3.42;同期,其主要竞争对手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迈普技术”)则分别为(次/年)为9.15、7.74、7.10。
同时,《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还发现,宏电技术与迈普技术相比也存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过低的问题。宏电技术1年以内、1-2年、2-3年及3年以上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分别为5%、10%、30%、100%;同期,迈普技术计提比例则为5%、20%、50%、100%。宏电技术“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显示,2013年1-2年应收账款为1636万元,2-3年为395万元,仅此一项就影响宏电技术当期净利润7个多百分点。
除此之外,2011-2013年宏电技术增值税返还金额分别为255万元、116万元、1174万元,分别占利润总额的10.67%、3.16%、31.40%,这也是其2013年净利润保持正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招股书中,宏电技术多次提到,由于受到政府性债务审计以及智能电力标准化建设等因素的影响,2013年水利、电力等领域投资计划的实施有所延缓,对公司业务造成一定影响。
2013年,宏电技术山洪预警终端销售也确实受到影响,收入仅1347.90万元,同比下降55.59%,而以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为主的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的销售收入却实现了13.91%的增长。
据了解,现阶段宏电技术的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主要应用于水利信息化领域,以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为主。2011-2013年,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697万元、5808万元和6616万元。其中,2012年和2013年来自其他水利信息化系统集成的业务收入分别为1234万元、1281万元,占系统集成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9.16%与20.25%。
可见宏电技术“其他水利信息化系统集成产品”销售收入占“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收入比重并不高,2013年也仅增长3.81%,对整体影响较小。山洪预警终端产品与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两者间的“两极”现象,仍是待解谜团。
收入上亿 生产设备只有8万?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还发现,宏电技术固定资产也有诸多蹊跷之处。
招股书中,“固定资产明细表”显示,2011-2013年宏电技术生产设备分别为20万、8万、42万元;而同样被认定为软件企业的迈普技术,2011-2013年电子设备(应指“生产设备”)分别为1107万元、1385万元、1827万元。
宏电技术表示,近三年,公司资产以流动资产为主,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均超过85%且逐年上升,主要是因为公司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等领域,以租赁方式解决办公和生产场所问题;同时公司的部分生产采用委托加工的方式,固定资产尤其是机器设备规模较小。
截至2013年末,宏电技术共有三处租赁房产,其中两处都位于深圳龙岗区中海信科技园内,厂房面积合计3717平方米,出租方为中海信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租赁期限2013年8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而这也可能不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关于资产独立性的相关规定。 2011-2013年,宏电技术的固定资产分别为989万元、1170万元和1174万元。在解释资产变动情况时,宏电技术表示,2012年末较2011年末固定资产净值增加181万元,主要是公司于2012年购买位于西安市高新区高新三路财富中心Ⅱ期C座904、905的房产。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栏又显示,2011-2013年,公司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分别为零元、零元、3万元。
从上不难看出,三年间,宏电技术既没有购买生产设备,也不曾出售生产设备,可为何生产设备却由2012年的8万元变为2013年的42万元?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还注意到,2013年宏电技术收到的政府对公司采购设备补助款715万元,可2013年其办公设备和运输设备都未见增加,此笔政府补助款去向成谜。
上市前夕 股东分食1000万现金
声称“买不起设备”的宏电技术,却在2012年以现金方式分配股利1000万元,其上市的真实目的颇受市场质疑。
此次IPO,宏电技术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不超过1667万股普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拟募集资金1.85亿元。宏电技术在分析公司竞争劣势时提到,公司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资金来源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由于资金方面的限制,公司一直未购置大型、先进的研发及测试设备,且目前的生产经营场地为租赁取得,未能完全根据物联网技术研发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的效率。为有效实施长期发展战略,公司迫切需要建立研发中心,改进研发条件,进一步增强研发实力。
财务数据显示,2011-2013年,宏电技术的货币资金分别为0.91亿元、1.11亿元和1.36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仅14.22%、20.32%和18.88%。期间,宏电技术没有任何借款,现金流也很充裕,似乎并不差钱。
2012年,宏电技术甚至还分配股利1000万元。2012年5月21日,宏电技术召开201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1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按照0.2元/股以现金分配股利1000万元,该次股利分配已于2012年6月实施完毕。
问题还不止于此,宏电技术不仅花费200多万元购买房产,其账面上还有投资性房地产500多万元,宏电技术表示,投资性房地产是公司位于深圳市泰然劲松大厦的两间办公楼。上述房产为公司股东投入,伴随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已不能满足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公司已将自有位于深圳市泰然劲松大厦的两间办公楼对外出租。
“不差钱”的宏电技术,宁愿现金分红和购买房产,也不购买经营相关生产设备的行为颇受市场质疑,其上市到底是为公司发展,还是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