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环境对低压电器性能的影响

来源 :电工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u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高原环境对低压电器在散热性能、绝缘间距、电弧产生与熄灭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了低气压、低空气密度及空气对流强度等因素改变的情况下,低压电器在介电性能、温升特性、分断能力和脱扣特性等方面的试验结果,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在高原环境下大规模使用低压电器时,在结构设计、型号选用、运行维护等方面需注意的关键问题.在高原环境中应用的低压电器,其散热性能将是结构设计和使用中需着重考虑的方面.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和人工气候室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低压电器在高原环境中适应性的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与传统的人工地面巡视相比,遥感卫星巡视能实现高精度、全天候、准实时、超大覆盖,能从太空近地、远地视角,快速获取输电线路本体及走廊的基本信息,在安全性、成本上更具优势.通过开展基于卫星技术的电网“天空地协同”巡视的技术研究,实现云南电网输电线路卫星辅助监视,做到高精度、准实时、大覆盖、高效率,提升电网的防灾减灾能力.
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直流电网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张北柔直电网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其控保系统及其通信接口进行了设计说明,主要包括直流极控制系统和站控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接口设计.详细描述了多端环网结构的直流电网控制策略,为保证张北柔直电网四个换流站的协调性,设计了协调控制策略和双极控制策略.研究了张北柔直工程首次使用±500 kV高压直流断路器后不同于传统直流输电的保护策略,主要包括动作策略和动作时序.
魏村泵站6 kV系统改造后,高压同步电机水泵机组不能启动,经原因分析和故障排查发现是由励磁装置中可控硅触发顺序不正确导致的.阐述了可控硅元件导通与关断条件,通过三相交流电源波形图和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分析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输出可控的直流电流必须满足的条件,并提出了故障排除方法,可为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同步(定相)问题提供借鉴.
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发电机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调试试验为例,结合定子接地保护原理,介绍了20 Hz带通滤波器CSN-19的谐波调节、定子接地保护的短路阻抗补偿测试、并联电阻补偿等重要步骤,提出了试验中的注意事项,为后续华龙一号的调试工作提供借鉴.
核电通风系统过滤器前后端压差的合理监测极为重要.研究了核电领域通风过滤器压差取压点位置的选择对通风过滤器和系统的影响,建立了压差取压点数学模型,仿真模拟分析了取压点布置位置的差异,并通过工程改造,证明取压点设置在过滤器前后端最能表达过滤器实际压差.
厂区附加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核辅助设备的后备电源,关系到整个核电机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自动起励试验期间出现的低电压三取二保护误动的问题进行了PLC逻辑优化后,解决了由继电器固有的1.5~1.9 s延时特性与起励逻辑不匹配导致的厂区附加柴油机组不可用问题,保证了核电厂安全系统后备电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017~2020年分别采用直线法、夹角法和反向法对马鞍山某发电厂的接地阻抗值进行测量,并与CDEGS软件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直线法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相近,接地阻抗与电流强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与电流频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在夹角接近理论值28.95°时,夹角法与其他方法测量结果相近,与理论仿真值之间的误差小于5%.采用反向法测量时,在电流极位置一定的情况下,接地阻抗随着电位极布置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并接近于理论仿真值.虚部占总阻抗值的比例随着电位极布置距离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说明反向法可有效降低
以一台200 kVA配电变压器为研究对象,探索了采用单相电源进行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试验的可能性,建立变压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短路试验验证.利用该模型计算三相短路时不同激励方式下绕组的短路电流与短路电动力,分析比对不同工况下绕组的短路电流及电动力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低压侧三相短路、高压侧三相激励或单相激励时,其短路电流与过零合闸相电动力基本相同,相间短路力相互影响很小,证明了采用单相电源替代三相电源进行短路试验的可行性.
在仪表建设安装时期,核电厂核岛仪表管安装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基于此,结合实际情况对核电机组仪表管安装质量进行讨论,分析核电建设安装仪表管路期间存在的问题,完善对策,为新建核电机组后期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某500 kV开闭站近几年来串补保护的核心部件——安装于高压绝缘平台上的间隙触发控制箱和平台测量箱内的板卡损坏相对频繁,而此类平台上弱电设备的缺陷处理需将串补装置转检修状态,造成一次设备非计划退出运行,对电网运行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从串补保护设备缺陷情况统计入手,通过对间隙触发控制箱和平台测量箱内反复出现的缺陷进行了原因分析,进而对第一代国产串补保护核心部件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优化措施,为后期国产化串补保护改造在功能设计、性能优化、生产制造等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将全面提高串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