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学生活化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以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途径做了分析与探讨,以保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活化;内涵;途径
信息技术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内容来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操作系统的简单操作、使用计算机绘画、使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使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这些知识与技能与当前信息化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很多学校已经在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努力。本文首先探讨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的内涵,在正确理解“生活化”的基础上提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途径。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课堂教学生活化指向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现实生活,二是个体的可能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特定含义,从而使教学生活化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为以下内容:(1)关注学生生活。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它关注的不是所有人,而是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小学生的生活体验比较少,生活阅历比较简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不同学生的生活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来实施教学。(2)关注学生生活的完整性。信息技术课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整个人类的活动等,因而其课程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将学生生活活动的完整性体现出来,而不能形成片段性的关注。(3)关注学生教学活动改造后的生活。有人认为,教学生活化即指教学活动对生活的简单重复。这种观点错在忽视了教学生活化对学生可能生活的关注。事实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现实生活加以简化、净化、平衡,使之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学习进步。
二、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现并不简单,它需要教师掌握学生的特点、吃透教材、具备整合信息的能力。下面笔者根据相关的工作经验,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途径进行分析与总结。
1.教学内容生活化
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比较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当在教学前对教学内容加以辨别,选择其中与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内容来实施教学。同时,还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突出其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比如,在学习“Word文档的编辑”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为学生创设情境,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制作班级小报。要求班级小报的“报头”使用艺术字体,使用文本框,并发挥想象力设计文本框的版式。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既加强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师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已经学习的知识与当前新学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既巩固旧知识,又有助于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比如,《添加文字》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乃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工具,而教师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可先挑选一些有趣的、生活化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思考怎样给图片添加文字说明。之后再选几名学生来扮演教师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躍课堂气氛。
3.学习环境生活化
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是达成这一目的的途径之一。对此,教师首先应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和交际氛围。比如,在“画图”工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画图”工具自由创作,之后再将学生的画作组合在一起,并组织学生玩“看图讲故事”的游戏。而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学生不仅集中了注意力,而且还学到了知识与技能。
4.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教学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生活中有哪些兴趣爱好,并巧妙利用这些兴趣爱好来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比如,很多学生喜欢看电影,而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影音软件;有的学生喜爱音乐,那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下载音乐,如何将音乐导入到自己的播放器中。
总之,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主导的社会,而要想培养发展型人才,就应当立足实际,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生活化教学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魅力,并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参考文献:
[1]张舒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34).
[2]郭玉洁.试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育与生活化的有机融合[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38).
[3]李龙英.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生活接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2).
编辑 温雪莲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活化;内涵;途径
信息技术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内容来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操作系统的简单操作、使用计算机绘画、使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使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这些知识与技能与当前信息化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很多学校已经在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努力。本文首先探讨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的内涵,在正确理解“生活化”的基础上提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途径。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课堂教学生活化指向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现实生活,二是个体的可能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特定含义,从而使教学生活化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为以下内容:(1)关注学生生活。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它关注的不是所有人,而是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小学生的生活体验比较少,生活阅历比较简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不同学生的生活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来实施教学。(2)关注学生生活的完整性。信息技术课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整个人类的活动等,因而其课程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将学生生活活动的完整性体现出来,而不能形成片段性的关注。(3)关注学生教学活动改造后的生活。有人认为,教学生活化即指教学活动对生活的简单重复。这种观点错在忽视了教学生活化对学生可能生活的关注。事实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现实生活加以简化、净化、平衡,使之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学习进步。
二、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现并不简单,它需要教师掌握学生的特点、吃透教材、具备整合信息的能力。下面笔者根据相关的工作经验,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途径进行分析与总结。
1.教学内容生活化
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比较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当在教学前对教学内容加以辨别,选择其中与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内容来实施教学。同时,还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突出其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比如,在学习“Word文档的编辑”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为学生创设情境,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制作班级小报。要求班级小报的“报头”使用艺术字体,使用文本框,并发挥想象力设计文本框的版式。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既加强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师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已经学习的知识与当前新学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既巩固旧知识,又有助于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比如,《添加文字》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乃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工具,而教师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可先挑选一些有趣的、生活化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思考怎样给图片添加文字说明。之后再选几名学生来扮演教师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躍课堂气氛。
3.学习环境生活化
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是达成这一目的的途径之一。对此,教师首先应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和交际氛围。比如,在“画图”工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画图”工具自由创作,之后再将学生的画作组合在一起,并组织学生玩“看图讲故事”的游戏。而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学生不仅集中了注意力,而且还学到了知识与技能。
4.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教学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生活中有哪些兴趣爱好,并巧妙利用这些兴趣爱好来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比如,很多学生喜欢看电影,而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影音软件;有的学生喜爱音乐,那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下载音乐,如何将音乐导入到自己的播放器中。
总之,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主导的社会,而要想培养发展型人才,就应当立足实际,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生活化教学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魅力,并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参考文献:
[1]张舒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34).
[2]郭玉洁.试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育与生活化的有机融合[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38).
[3]李龙英.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生活接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2).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