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老年人肺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shuo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CR)在老年人肺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60岁以上、临床诊断为肺部感染的老年住院治疗患者261例,其中细菌感染患者140例(细菌组)、肺结核菌感染患者35例(结核组)和非细菌感染患者86例(非细菌组)。因其他疾病住院治疗、但无感染的老年患者100例(疾病对照组),门诊体检健康者278例(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全血细胞计数(CBC)、白细胞体积-电导-光散射参数(VCS参数)、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D64指数)检测,NLCR由CBC参数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除以淋巴细胞百分率(LY)计算得到。

结果

NLCR诊断细菌感染的正确指数(YI指数)为46.1%,仅次于CRP(53.5%)。增加病例与病种数后统计分析发现,细菌组、非细菌组、结核组、疾病对照组的CRP分别为31.5(11.3~104.8)、3.7(1.5~12.7)、41.7(10.5~82.4)、2.4(1.2~4.0)mg/L,细菌组、非细菌组、结核组、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的NLCR分别为6.9(3.2~13.8)、2.7(1.8~3.6)、4.5(3.0~9.0)、2.2(1.7~2.9)、1.7(1.4~2.0),WBC分别为7.4(5.7~11.1)×109/L、6.2(5.3~7.1)×109/L、6.5(5.2~8.5)×109/L、5.7(4.7~6.9)×109/L、6.0(5.3~6.8)×109/L,NE分别为79.2(65.7~85.0)%、63.3(55.9~69.1)%、74.0(65.3~82.6)%、62.1(55.3~66.7)%、56.4(51.8~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628、277.763、49.653、218.758,P值均<0.001);细菌组上述参数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组及对照组(P<0.001);细菌组与结核组的上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NLCR诊断老年人肺部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77.0%,与CRP相同,优于WBC、NE。与CRP联合应用后敏感度提升至87.1%。仅分析WBC不升高的老年患者,NLCR对肺部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度为67.7%,高于NE(43.4%)。NLCR水平与细菌感染的种类无相关性,但NLCR升高患者,细菌培养的阳性率(40.2%)远高于NLCR不升高患者(9.1%)。细菌组预后差患者NLCR水平为11.2(7.4~26.1),明显高于预后好患者组的6.0(2.6~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60,P=0.001)。

结论

NLCR是一项简便、快速、经济的白细胞常规检测参数,有助于老年人,尤其是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患者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与CRP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NLCR水平高低有助于判断老年患者肺部细菌感染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为筛选高危人群、寻找防治并发症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5月至2014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确诊的70例PV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27例,平均发病年龄(56.6±13.1)岁。对患者的临床特点、BCR/ABL及JAK2 V617F基因检查、染色体核型检查、碱性磷酸酶(ALP)、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目的分析老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疾病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诊断为PV的患者,共140例,包括68例年龄≥60岁的老年PV患者和72例年龄<60岁的非老年PV患者,对老年PV患者的疾病特点和临床结果进行分析,并与非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患者较非老年组患者具有更多的血栓病史[54.4%(37/68)比30.6%(22/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无创性预测PHG的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23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把是否发生PHG作为应变量,对各自变量进行单因素筛选分析,将有意义的各无创性自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因素的优势比(O
期刊
期刊
目的对比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复杂性和非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C–ATBD, U–ATBD)随访结果,探讨TEVAR治疗U–ATBD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60例行TEVAR治疗的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C–ATBD组42例,U–ATBD组18例。根据病历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评估2组患者临床转归和动脉重塑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1
目的分析中国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生存现状和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83年8月至2013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就诊的816例PV患者资料,其中诊断PV最早时间为1968年12月。与年龄、性别、年度匹配的健康中国人的生存情况对比,计算816例PV患者标准死亡比(SMR);应用Cox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影响PV生存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