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对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1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入院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对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且不合并糖尿病患者42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即刻采血,采用比色法检测血糖(Glu)、高压液相层析法检测HbAlc。将患者根据入院HbAlc水平分为4组:3.5%≤HbAlc<5.0%(n=122),5.0%≤HbAlc≤5.5%(n=87),5.5%≤HbAlc<6.0%(n=109)和6.0%≤HbAlc<6.5%(n=102)。主要研究终点为1年全因死亡率,次要终点是30天死亡率和CK-MB峰值。结果入组患者总体1年死亡率为13.57%,其中3.5%≤HbAlc<5.0%组为8.2%,5.0%≤HbAlc<5.5%组为11.5%,5.5%≤HbAlc<6.0%组为13.8%,6.0%≤HbAlc<6.5%组为21.6%,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但各组间30 d死亡率和CK-MB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Cox回归模型显示HbA1c是1年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OR=1.2,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入院时HbA1c水平是患者1年死亡率的预测指标,HbA1c水平越高则患者1年死亡率越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原代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与心房肌细胞中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的表达及差异。方法取培养48h的乳鼠窦房结细胞,随机分为Cx45组、Cx43组、Cx40组;取培养48 h的乳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