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中山岐江公园旧船厂遗址改造和再利用为例,本文通过分析其网状步道设计,旧厂房和机器设备改造以及绿化和植物配置。笔者在本文中讨论了外部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是在设计中以沉淀的历史赋予了外部空间人为的机能,并且空间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在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岐江公园 外部空间 植物配置 格式塔心理学
Abstract: to zhongshan park old shipyard site guhya jiang transformation and reu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sh trails designed, old plant and machinery equipment modification, and greening and plant configuration. The author i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uter space is the design to the history of the precipitation to outer space human function, and the enthusiasm of space and negative in the design use.
Keywords: toki river park external space plant configuration gestalt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J52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它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终于九十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特定历史背景下,几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在这里沉淀为真实而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为此,我们保留了那些刻写着真诚和壮美、但是早已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的旧厂房和机器设备,并且用我们的崇敬和珍惜将他们重新幻化成富于生命的音符。面对未来美丽的城市,这里的来龙去脉,属于劳动与创造者的人文灵光。——俞孔坚
一、 外部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岐江公园的场地是当地居民很熟悉的,曾经对中山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粤中造船厂旧址改造而成的。造船厂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符号,是退休的老工人在年轻时艰苦创业,辉煌奋斗的美好记忆。也是年轻一代对于特定历史时代的遥远的猜想。
凯文•林奇认为,"设计是想象地创造某种可能的形式,来满足人类的某种目的,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审美的或技术的"。一个更为宽泛的定义是"设计是物质、能量和过程的有意识的塑造,以满足期望的需求或欲望"。原来工厂的外部空间可以说是被内部空间尚未占有的空间的残余部分,除了满足工厂的需求别无机能。原有场地的"设计"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与现代人的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
残余空间可因质的转变而成为具有机能的外部空间。在经过建筑师的努力后,原来破败不堪的工厂有了质的转变(图1)。这残余空间的转变乃是由于社会因素的转变而促成的,废弃工业设施的生态恢复和再利用以及纵横交错的网状步道,在形成外部空间上,其作用是强有力的。相对的,中国传统园林强调“园无直路”、步移景易;而古典西方园林强调几何对称和唯美。在这里映入眼帘的是看似凌乱的直线路网布局。而正是这昭示着断然的和冷酷的路网,引你体验工业时代切割机的无情和钳机的一丝不苟。随后,它又将你引向21世纪的时代体验:简洁、高效、人性的舒展、个性的张扬。在这凌乱的背后,是一个永恒不灭的定律:两点之间只有直线最近。特别是经过改造的废弃工业设施成为一个个使人驻足,遥想过去的记忆的绳索。这历史的沉淀,赋予了残余空间以机能,与网状步行道路对于外部空间的形成具有强烈的作用,这一空间完全为步行者的开放空间,这样生成的空间具有街与核心的机能,与简单的由树木围绕起来的公园、广场有质的区别。它是真正表现市民生活感情的都市空间,与市民的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
二、 外部空间的性质
外部空间具有两种性质,积极性与消极性。岐江公园的设计,将这两种空间概念,应用到了实际的空间设计中。
第一种是被保留的船坞钢架(图2),它的两侧种植的是淳朴的、具有乡土气息的水生植物,意在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这种空间的围合方式是寿命短促的,不安定的,内外空间的渗混、流动。无法形成外部空间,而只是意在营造一种自然的残留空间而已。船坞周围的空间是无止境的自然景色,所以这个空间属于消极空间。
第二种是岐江公园内的中山美术馆,中山美术馆位于岐江公园的心脏地带,主体建筑为的两层钢架结构建筑物,无论是外形设计和颜色配搭,都与美丽的岐江公园融为一体。楼高两层的钢结构建筑物,与岐江公园保留原址粤中船厂的后工业时代特色一脉相承,而美术馆的铁青色钢架和鲜艳的柠檬黄墙壁,以及大幅的落地玻璃,使其极具欧陆色彩。在它的外部空间是经过人工修剪的平整草坪,划分整齐的铺地,以及经过粉刷的工厂机器成为色彩与美术馆一致的建筑小品。建筑师的设计,使外部空间成为了具有人为机能的积极空间。
三、 格式塔心理学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型心理学,是主张视觉对景象的直接感受后,心理对整体的完善。在岐江公园的设计中,完型的感受得到了很多的运用。例如,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人们的视线穿越裸露的钢架,仿佛看到船坞里工人热火朝天,忙碌工作的造船景象。从这里造出的船只穿行过多少江河湖海,在特殊的时期里担负着如何的运载重任。
“红色记忆”(图3),一个红色的盒子,含着一潭清水,用它的一角正对着入口,任两条笔直的道路直插而过,如锋利的刀剪,无情地将一个完整的盒子剪破。盒子外配植白茅——当地最常见的草,还有两株高大的木棉树。盒子是一种形式,试图装下这块场地在那段时间曾经发生的故事,设计师说它的产生源于一时的感觉,但隐约含着对原场所的直觉体验,以及由此而唤醒的岁月回味。抹不去的红色印记,属于那个年代的热情与冷酷。
铁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符号(图4),也是造船厂的重要元素,新船下水,旧船上岸,都借助于铁轨的帮助。设计者把这段旧铁轨保留下来,铺上白色鹅卵石,两边种上杂草,制造一种怀旧情调。白色柱阵由180根约5层楼高的细钢柱排列而成,起到了聚焦的功能。回首粤中船厂当年,那时的主旋律恐怕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感喟于当年集体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激扬出众志成城的创业志气,想到多少船厂人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青春热血抛洒在了这片土地上,白色的钢柱林或是千万枪杆,或是冲天的信念,或是无限的纪念,或是延入长空的不竭思绪。人们在感受过去的同时,体验着铁轨带来的穿越的乐趣,仿佛孩堤时,提着鞋子,光着脚走在冰凉的铁轨上,努力保持身体的平衡,数着一块块枕木,听着火车遥远的鸣笛。
歧江公园在夜晚中最美丽的景点“琥珀水塔”。本来一座五六十年历史的水塔,再普通不过,无论从历史和美学角度都不值得珍惜,但当它被设计者罩进一个泛着现代科技灵光的玻璃盒后,却有了别样的价值。
“我们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往往珍惜的是5000年的历史,至少也是百年以上的历史,对历史古迹很重视,对自己脚下的与现代城市相关的历史却忽视了、忘掉了。而这段历史却恰恰是最能唤起普通人对自己生活记忆的东西。所以我坚持要尊重这段历史,保留、利用、再现当时的那种精神,让当时的人可以重新回味,后代能够去感受。” ——歧江公园首席设计师俞孔坚。
四、 外部空间设计中的生态问题
城市绿地的重要功能其实就是人类破坏了大自然之后所作的生态补偿,根本目的就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生态优先”原则是十分正确、必要和不容倒置的。公园、广场的绿化应该是一个物种丰富,多层结构,生态效益高效而稳定的接近于自然顶级群落的复合结构。这样的绿化设计才能给城市提供大量的氧源,以及给人们创造能够遮挡烈日的舒适环境,能够实现“降温绿化”的概念,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作用对我们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对于岐江公园大部分地区的植物配置,虽然回归了大自然和乡土那种朴实纯真,但是这样的植物配置生态效益低下,在白天游玩的人们需要忍受强烈的阳光。这种只是一味追求回归乡土的理念,却忽视了人们休闲娱乐的舒适性的设计,需要设计师的进一步深思。
参考文献:
1. 芦原义信. 外部空间之构成. 王锦堂译.台隆书店出版,民国71[1982]:5 . 7-15
2. Mary G. Padua. 工业的力量--中山岐江公园. 刘君译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03/6
3. 俞孔坚. 中山岐江公园:工业的张力. 《百年建筑》2004/20:18-23
4. 俞孔坚.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歧江公园设计,新建筑,2004/5:17-20
5. 俞孔坚 庞伟. 理解设计:中山岐江公园工业旧址再利用. 《建筑学报》2002/8: 47-52
6. 王向荣 林箐.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 2002年7月第1版:187-200
注:文章內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岐江公园 外部空间 植物配置 格式塔心理学
Abstract: to zhongshan park old shipyard site guhya jiang transformation and reu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sh trails designed, old plant and machinery equipment modification, and greening and plant configuration. The author i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uter space is the design to the history of the precipitation to outer space human function, and the enthusiasm of space and negative in the design use.
Keywords: toki river park external space plant configuration gestalt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J52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它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终于九十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特定历史背景下,几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在这里沉淀为真实而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为此,我们保留了那些刻写着真诚和壮美、但是早已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的旧厂房和机器设备,并且用我们的崇敬和珍惜将他们重新幻化成富于生命的音符。面对未来美丽的城市,这里的来龙去脉,属于劳动与创造者的人文灵光。——俞孔坚
一、 外部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岐江公园的场地是当地居民很熟悉的,曾经对中山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粤中造船厂旧址改造而成的。造船厂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符号,是退休的老工人在年轻时艰苦创业,辉煌奋斗的美好记忆。也是年轻一代对于特定历史时代的遥远的猜想。
凯文•林奇认为,"设计是想象地创造某种可能的形式,来满足人类的某种目的,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审美的或技术的"。一个更为宽泛的定义是"设计是物质、能量和过程的有意识的塑造,以满足期望的需求或欲望"。原来工厂的外部空间可以说是被内部空间尚未占有的空间的残余部分,除了满足工厂的需求别无机能。原有场地的"设计"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与现代人的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
残余空间可因质的转变而成为具有机能的外部空间。在经过建筑师的努力后,原来破败不堪的工厂有了质的转变(图1)。这残余空间的转变乃是由于社会因素的转变而促成的,废弃工业设施的生态恢复和再利用以及纵横交错的网状步道,在形成外部空间上,其作用是强有力的。相对的,中国传统园林强调“园无直路”、步移景易;而古典西方园林强调几何对称和唯美。在这里映入眼帘的是看似凌乱的直线路网布局。而正是这昭示着断然的和冷酷的路网,引你体验工业时代切割机的无情和钳机的一丝不苟。随后,它又将你引向21世纪的时代体验:简洁、高效、人性的舒展、个性的张扬。在这凌乱的背后,是一个永恒不灭的定律:两点之间只有直线最近。特别是经过改造的废弃工业设施成为一个个使人驻足,遥想过去的记忆的绳索。这历史的沉淀,赋予了残余空间以机能,与网状步行道路对于外部空间的形成具有强烈的作用,这一空间完全为步行者的开放空间,这样生成的空间具有街与核心的机能,与简单的由树木围绕起来的公园、广场有质的区别。它是真正表现市民生活感情的都市空间,与市民的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
二、 外部空间的性质
外部空间具有两种性质,积极性与消极性。岐江公园的设计,将这两种空间概念,应用到了实际的空间设计中。
第一种是被保留的船坞钢架(图2),它的两侧种植的是淳朴的、具有乡土气息的水生植物,意在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这种空间的围合方式是寿命短促的,不安定的,内外空间的渗混、流动。无法形成外部空间,而只是意在营造一种自然的残留空间而已。船坞周围的空间是无止境的自然景色,所以这个空间属于消极空间。
第二种是岐江公园内的中山美术馆,中山美术馆位于岐江公园的心脏地带,主体建筑为的两层钢架结构建筑物,无论是外形设计和颜色配搭,都与美丽的岐江公园融为一体。楼高两层的钢结构建筑物,与岐江公园保留原址粤中船厂的后工业时代特色一脉相承,而美术馆的铁青色钢架和鲜艳的柠檬黄墙壁,以及大幅的落地玻璃,使其极具欧陆色彩。在它的外部空间是经过人工修剪的平整草坪,划分整齐的铺地,以及经过粉刷的工厂机器成为色彩与美术馆一致的建筑小品。建筑师的设计,使外部空间成为了具有人为机能的积极空间。
三、 格式塔心理学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型心理学,是主张视觉对景象的直接感受后,心理对整体的完善。在岐江公园的设计中,完型的感受得到了很多的运用。例如,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人们的视线穿越裸露的钢架,仿佛看到船坞里工人热火朝天,忙碌工作的造船景象。从这里造出的船只穿行过多少江河湖海,在特殊的时期里担负着如何的运载重任。
“红色记忆”(图3),一个红色的盒子,含着一潭清水,用它的一角正对着入口,任两条笔直的道路直插而过,如锋利的刀剪,无情地将一个完整的盒子剪破。盒子外配植白茅——当地最常见的草,还有两株高大的木棉树。盒子是一种形式,试图装下这块场地在那段时间曾经发生的故事,设计师说它的产生源于一时的感觉,但隐约含着对原场所的直觉体验,以及由此而唤醒的岁月回味。抹不去的红色印记,属于那个年代的热情与冷酷。
铁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符号(图4),也是造船厂的重要元素,新船下水,旧船上岸,都借助于铁轨的帮助。设计者把这段旧铁轨保留下来,铺上白色鹅卵石,两边种上杂草,制造一种怀旧情调。白色柱阵由180根约5层楼高的细钢柱排列而成,起到了聚焦的功能。回首粤中船厂当年,那时的主旋律恐怕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感喟于当年集体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激扬出众志成城的创业志气,想到多少船厂人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青春热血抛洒在了这片土地上,白色的钢柱林或是千万枪杆,或是冲天的信念,或是无限的纪念,或是延入长空的不竭思绪。人们在感受过去的同时,体验着铁轨带来的穿越的乐趣,仿佛孩堤时,提着鞋子,光着脚走在冰凉的铁轨上,努力保持身体的平衡,数着一块块枕木,听着火车遥远的鸣笛。
歧江公园在夜晚中最美丽的景点“琥珀水塔”。本来一座五六十年历史的水塔,再普通不过,无论从历史和美学角度都不值得珍惜,但当它被设计者罩进一个泛着现代科技灵光的玻璃盒后,却有了别样的价值。
“我们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往往珍惜的是5000年的历史,至少也是百年以上的历史,对历史古迹很重视,对自己脚下的与现代城市相关的历史却忽视了、忘掉了。而这段历史却恰恰是最能唤起普通人对自己生活记忆的东西。所以我坚持要尊重这段历史,保留、利用、再现当时的那种精神,让当时的人可以重新回味,后代能够去感受。” ——歧江公园首席设计师俞孔坚。
四、 外部空间设计中的生态问题
城市绿地的重要功能其实就是人类破坏了大自然之后所作的生态补偿,根本目的就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生态优先”原则是十分正确、必要和不容倒置的。公园、广场的绿化应该是一个物种丰富,多层结构,生态效益高效而稳定的接近于自然顶级群落的复合结构。这样的绿化设计才能给城市提供大量的氧源,以及给人们创造能够遮挡烈日的舒适环境,能够实现“降温绿化”的概念,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作用对我们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对于岐江公园大部分地区的植物配置,虽然回归了大自然和乡土那种朴实纯真,但是这样的植物配置生态效益低下,在白天游玩的人们需要忍受强烈的阳光。这种只是一味追求回归乡土的理念,却忽视了人们休闲娱乐的舒适性的设计,需要设计师的进一步深思。
参考文献:
1. 芦原义信. 外部空间之构成. 王锦堂译.台隆书店出版,民国71[1982]:5 . 7-15
2. Mary G. Padua. 工业的力量--中山岐江公园. 刘君译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03/6
3. 俞孔坚. 中山岐江公园:工业的张力. 《百年建筑》2004/20:18-23
4. 俞孔坚.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歧江公园设计,新建筑,2004/5:17-20
5. 俞孔坚 庞伟. 理解设计:中山岐江公园工业旧址再利用. 《建筑学报》2002/8: 47-52
6. 王向荣 林箐.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 2002年7月第1版:187-200
注:文章內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