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如果转移不力,将给城乡带来诸多困扰和危害。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诸如“转移人员身份兼属、处境尴尬、对留驻城镇缺乏信心、政府提供就业信息不足”等特点,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四化不同步”。实现“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将是破解河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力的金钥匙。
【关键词】:四化同步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路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原本丰富,加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剩余劳动力便积淀下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力,或因缺乏合理引导一旦形成盲目无序流动的局面将给城乡带来了一系列危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题亟待破解。
1 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调查
为了解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并找到破解该难题的路径与方法,本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个案分析和座谈等方法在省域内相关城镇、乡村随机展开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2份,其中有效问卷7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5%。
此次调查的转移人员从性别构成上看,男性占51.23%,女性48.77%;从年龄构成上来看,以青壮年为主,18~35岁的占46.17%,35~50岁的占42.33%,50岁以上的占11.5%。从转移人员文化结构上看,初中文化程度的居多,占75.34%,高中、中专、技校占13.23%,大专以上占1.38%;从转移的行业分布上看,以工业为主,建筑业、批发贸易及饮食业、社会服务业为辅。据调查,从事工业的占70.63%,建筑行业占10.44%,交通运输业占3.66%,从事批发贸易及饮食业的占5.95%,从事农林渔牧业占2.35%,从事社会服务业的占6.97%;从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情况看,外出务工为主的占84.39%,其次是养殖业6.79%;从外出打工的意愿来看,愿意打工的占到95.26%;从外出打工的原因来看,选择“在家种地收入太低”选项的排在第一,其次是“去外面开眼界,长见识,施展抱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来看,主要靠亲友、熟人介绍,占比为70.31%,靠政府提供信息的仅占15.10%;从转移的地域上看,主要以京津冀地区为主,占比为91.02%,其他地区只占8.8%,不到10%;从外出打工时间来看,常年务工不种农田的只占7.12%,农闲时间出来务工的占61.03%,务工之余种农田的占31.85%;从未来的安家意向来看,选择回农村的占78.21%;占四分之三强;从影响其城市安家的主要障碍来看,其排序依次为购房资金不足、子女教育困难和上户口难、相关消费高、就业难。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河北省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特点。
1.1转移人员身份的兼属性
转移人员大多属“兼业型”转移,工农兼备,种田供“食”,务工供“衣、住、用、行”。现有的土地制度、落后的生产耕作方式、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滞后及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得农村劳动力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虽大部分时间进城务工,身份仍然是“农民”, 他们个个像“游击队员”,哪里有需要就冲向哪里,进场后经过现有职工的简单示范、培训便直接上岗,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难以成为城市“正规军”。
1.2政府提供就业信息及渠道不足
近四分之三的转移人员外出务工就业信息靠亲友或中介组织提供,政府参与度低且监管不力、信息不畅,致使转移人员务工中遭遇的种种不公难以维权,打着招工旗号引诱农民工上当受骗的情况屡有发生,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1.3转移人员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转移人员大多为文化程度低的青壮年,近几年尽管各地加大对其引导和扶持力度,但某些城市为了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通过户籍的差别排斥和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给他们留下的大都是“工作时间长、从业环境差、报酬低待遇差、劳动强度大又不体面的苦、脏、累、险、差等不利身心健康的工作;再加上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劳动力常会遭遇超负荷工作、同工不同酬、甚至不予签订劳动合同、乃至恶意拖欠工资等直接影响了其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1.4转移人员留驻城镇信心不足
多年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转移人员在城市入户、社保制度等方面遭遇不公,由此派生出成人就业难、子女入托(入学)难、就医难、购房难(难以取得银行贷款)等诸多问题,农民被排斥在城门外,农民工对进城当市民缺乏底气。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畅的原因分析
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人数在逐年递增,政府“阳光工程”的启动也收到一定效果,但从目前调查实际情况来看,仍然有许多不合理的因素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尤其是多年来形成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协调成为河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主要表现在:
2.1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延缓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的产业聚集效应无法发挥,限制了第三产业发展,削弱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无法接受文化与文明熏陶,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成为其向城镇转移的瓶颈。
2.2农村工业化布局分散及其与城镇化的不同步,难以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擎
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布局分散,没能向城镇集中而形成联动效应,无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也就不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3农业现代化滞后减少了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机会
农业现代化滞后,不能给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提供物质基础;农业产业化低下,难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参与就地非A农就业的机会。
3 農村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及现代化的协同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障 农村的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推进其他“三化”。“四化同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体目标存在一致性:
3.1农村工业化通过工业企业及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载体。
3.2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形成产业和人员聚集,便于提高人口素养及从业竞争力。
3.3农村信息化发展方便农民轻轻松松了解市场,便于创业与就业。
3.4农业现代化一方面使农业劳动者具备了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
客观上为他们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对农村劳动力生产要素有很强的替代作用,并夯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物质基础,成为推动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农业以外的产业转移的助力器。
4n“四化同步”背景下河北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4.1创新制度,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
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居民的等级差别和人员控制,给予城乡公民同等待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加大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力度,解除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和城镇转移的土地约束,以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从而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瓦解从农村到城市的保障壁垒,实现城乡一体化,以利于农民将自己无力经营的土地转让,扎根城市;制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则,实现城乡公平就业。
4.2优化乡镇企业布局,实现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和谐共进
充分发挥农村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如结合地方特色选择具有竞争实力的龙头产品,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做好深加工、精加工或开发系列附加产品等,提高原产品的附加值或拓展新产品,增产增收;针对一些受耕地资源制约较弱的地方,可以通过开发庭院经济,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业,如塑料大棚、工厂化种植和养殖、新型模式化栽培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产业自身比较利益低的问题;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断实现企业的扩张和壮大,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3实现乡镇企业与小城镇融合发展, 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
河北省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两个“轮子”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相比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来是因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所需就业费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比大中城市低得多;二是小城镇接近于农村,乡镇企业多集中在小城镇,农民就近离土不离乡转入小城镇就业,既可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有效地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民涌入城市产生的种种问题。所以各类小城镇要为进镇农民广开就业门路,增强对农业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4.4加大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适应信息化需求
信息工业、信息城镇、信息农业,都对劳动者的素质有较高要求。素质低下已经成为制约河北省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到工业、从农村向城镇顺畅转移的瓶颈,同时也严重制约河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过,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实践证明,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农民,择业门路宽,收入来源广,生存能力强,融入城镇生活的速度更快、更彻底、也更持久。要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就要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发展相应的职业技能教育和乡村成人教育,并借助“阳光工程”等平台,对其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或岗前培训,使其掌握一两门致富技术,并随时根据企业需要,灵活开展“订单式”“、合同式”的中短期培训,以促其成功就业。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企业与农民间的关系,实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农民的相互联动,使暂时闲置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顺利就业,增加收入;使已经转移就业的成功摆脱农民的身份,与市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参考文献】:
[1]方运战. 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 (1):41-45
【关键词】:四化同步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路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原本丰富,加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剩余劳动力便积淀下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力,或因缺乏合理引导一旦形成盲目无序流动的局面将给城乡带来了一系列危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题亟待破解。
1 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调查
为了解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并找到破解该难题的路径与方法,本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个案分析和座谈等方法在省域内相关城镇、乡村随机展开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2份,其中有效问卷7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5%。
此次调查的转移人员从性别构成上看,男性占51.23%,女性48.77%;从年龄构成上来看,以青壮年为主,18~35岁的占46.17%,35~50岁的占42.33%,50岁以上的占11.5%。从转移人员文化结构上看,初中文化程度的居多,占75.34%,高中、中专、技校占13.23%,大专以上占1.38%;从转移的行业分布上看,以工业为主,建筑业、批发贸易及饮食业、社会服务业为辅。据调查,从事工业的占70.63%,建筑行业占10.44%,交通运输业占3.66%,从事批发贸易及饮食业的占5.95%,从事农林渔牧业占2.35%,从事社会服务业的占6.97%;从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情况看,外出务工为主的占84.39%,其次是养殖业6.79%;从外出打工的意愿来看,愿意打工的占到95.26%;从外出打工的原因来看,选择“在家种地收入太低”选项的排在第一,其次是“去外面开眼界,长见识,施展抱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来看,主要靠亲友、熟人介绍,占比为70.31%,靠政府提供信息的仅占15.10%;从转移的地域上看,主要以京津冀地区为主,占比为91.02%,其他地区只占8.8%,不到10%;从外出打工时间来看,常年务工不种农田的只占7.12%,农闲时间出来务工的占61.03%,务工之余种农田的占31.85%;从未来的安家意向来看,选择回农村的占78.21%;占四分之三强;从影响其城市安家的主要障碍来看,其排序依次为购房资金不足、子女教育困难和上户口难、相关消费高、就业难。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河北省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特点。
1.1转移人员身份的兼属性
转移人员大多属“兼业型”转移,工农兼备,种田供“食”,务工供“衣、住、用、行”。现有的土地制度、落后的生产耕作方式、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滞后及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得农村劳动力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虽大部分时间进城务工,身份仍然是“农民”, 他们个个像“游击队员”,哪里有需要就冲向哪里,进场后经过现有职工的简单示范、培训便直接上岗,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难以成为城市“正规军”。
1.2政府提供就业信息及渠道不足
近四分之三的转移人员外出务工就业信息靠亲友或中介组织提供,政府参与度低且监管不力、信息不畅,致使转移人员务工中遭遇的种种不公难以维权,打着招工旗号引诱农民工上当受骗的情况屡有发生,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1.3转移人员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转移人员大多为文化程度低的青壮年,近几年尽管各地加大对其引导和扶持力度,但某些城市为了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通过户籍的差别排斥和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给他们留下的大都是“工作时间长、从业环境差、报酬低待遇差、劳动强度大又不体面的苦、脏、累、险、差等不利身心健康的工作;再加上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劳动力常会遭遇超负荷工作、同工不同酬、甚至不予签订劳动合同、乃至恶意拖欠工资等直接影响了其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1.4转移人员留驻城镇信心不足
多年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转移人员在城市入户、社保制度等方面遭遇不公,由此派生出成人就业难、子女入托(入学)难、就医难、购房难(难以取得银行贷款)等诸多问题,农民被排斥在城门外,农民工对进城当市民缺乏底气。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畅的原因分析
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人数在逐年递增,政府“阳光工程”的启动也收到一定效果,但从目前调查实际情况来看,仍然有许多不合理的因素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尤其是多年来形成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协调成为河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主要表现在:
2.1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延缓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的产业聚集效应无法发挥,限制了第三产业发展,削弱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无法接受文化与文明熏陶,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成为其向城镇转移的瓶颈。
2.2农村工业化布局分散及其与城镇化的不同步,难以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擎
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布局分散,没能向城镇集中而形成联动效应,无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也就不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3农业现代化滞后减少了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机会
农业现代化滞后,不能给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提供物质基础;农业产业化低下,难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参与就地非A农就业的机会。
3 農村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及现代化的协同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障 农村的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推进其他“三化”。“四化同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体目标存在一致性:
3.1农村工业化通过工业企业及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载体。
3.2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形成产业和人员聚集,便于提高人口素养及从业竞争力。
3.3农村信息化发展方便农民轻轻松松了解市场,便于创业与就业。
3.4农业现代化一方面使农业劳动者具备了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
客观上为他们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对农村劳动力生产要素有很强的替代作用,并夯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物质基础,成为推动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农业以外的产业转移的助力器。
4n“四化同步”背景下河北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4.1创新制度,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
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居民的等级差别和人员控制,给予城乡公民同等待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加大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力度,解除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和城镇转移的土地约束,以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从而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瓦解从农村到城市的保障壁垒,实现城乡一体化,以利于农民将自己无力经营的土地转让,扎根城市;制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则,实现城乡公平就业。
4.2优化乡镇企业布局,实现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和谐共进
充分发挥农村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如结合地方特色选择具有竞争实力的龙头产品,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做好深加工、精加工或开发系列附加产品等,提高原产品的附加值或拓展新产品,增产增收;针对一些受耕地资源制约较弱的地方,可以通过开发庭院经济,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业,如塑料大棚、工厂化种植和养殖、新型模式化栽培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产业自身比较利益低的问题;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断实现企业的扩张和壮大,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3实现乡镇企业与小城镇融合发展, 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
河北省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两个“轮子”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相比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来是因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所需就业费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比大中城市低得多;二是小城镇接近于农村,乡镇企业多集中在小城镇,农民就近离土不离乡转入小城镇就业,既可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有效地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民涌入城市产生的种种问题。所以各类小城镇要为进镇农民广开就业门路,增强对农业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4.4加大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适应信息化需求
信息工业、信息城镇、信息农业,都对劳动者的素质有较高要求。素质低下已经成为制约河北省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到工业、从农村向城镇顺畅转移的瓶颈,同时也严重制约河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过,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实践证明,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农民,择业门路宽,收入来源广,生存能力强,融入城镇生活的速度更快、更彻底、也更持久。要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就要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发展相应的职业技能教育和乡村成人教育,并借助“阳光工程”等平台,对其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或岗前培训,使其掌握一两门致富技术,并随时根据企业需要,灵活开展“订单式”“、合同式”的中短期培训,以促其成功就业。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企业与农民间的关系,实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农民的相互联动,使暂时闲置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顺利就业,增加收入;使已经转移就业的成功摆脱农民的身份,与市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参考文献】:
[1]方运战. 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 (1):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