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媒体如何在践行“四力”中发现亮点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dou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农民如何通过国家政策的帮扶实现脱贫,听农民讲述过上好日子的故事,五年的住村采访,使一家主流涉农媒体看到了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点一滴。
  从2016年到2020年,《山西农民报》通过5年的住村采访报道,我们到基层、去农村,把农村里发生的点点滴滴转化成新闻故事,让实际代代流传。

  (一)媒体如何践行“四力”


  “脚力”:脚上沾了多少泥土,你就丈量了多少新闻。而作为农民报,我们更要到农村,去农村发现好新闻。作为一名涉农媒体工作者,要多到农村,把农村作为我们的工作场所,把老百姓当作我们的老师,了解百姓的点点滴滴,用我们的笔头去捕捉农村里的故事。2020年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接下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发展的关键。
  自我们报连续5年开展扶贫住村报道,不仅仅是让我们记者下到基层,而是要通过我们记者的脚力去丈量每个新闻点。五年,我们通过脚丈量见证了山西省委坚强领导下,贫困人口自强自立战胜贫困的辉煌历程;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9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五年,我们见证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掷地有声兑现军令状的大合唱;五年,我们见证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基层干部担当重任,用心用情用力扶贫的不懈奋斗。五年,我们见证了山西干群同心如何走出脱贫攻坚山西路径的实践。
  在2016年我报开展第一次住村采访,针对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要求记者到贫困村到贫困户住老土炕、吃农家饭,走的时候再给老乡再放上100元的生活费,近距离了解老乡的真实情况。6月12日,我去了距平陆县城20公里的张店镇西牛村采访,了解到,村里就剩老人和妇女们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而且村民大多都住在地窨院,年久失修,不仅家家都存在危房,还没产业。根据村里的实际问题,县扶贫工作队根据每家的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并发展“一村一品”产业,让农民有房住,有钱赚。
  通过“眼力”,我们在基层,就要善于观察,抓住闪光点,发现新闻亮点。我报2019年5月17日,全体记者到阳曲县通过“四力”采访,最后发在我报的头版头条上的《把镜头对准百姓在基层锤炼“四力”》,通过强眼力,就要不断淬炼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和辨别力,在平凡中发现好新闻。正在桃园里熟练地修剪树枝的74岁老人刘栓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都纷纷围上去采访。精气神十足的刘栓旺,向大家讲述着自己的幸福生活。“自从加入了村里合作社,统一种植水蜜桃,搞起了采摘,亩收入在上万元左右,村里年底还要给分红,日子越来越好了。儿子一家在县城工作,我和老伴在村里享福,早晨在地里干会儿活,上午坐在家门口与邻里聊天,晚上到广场上健会儿身。”刘栓旺老人滿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增强“笔力”,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上小学,我们的老师总会要求我们经常写日记,当时,总埋怨为什么就要写日记,日记有什么好写的,不就把每天发生的事情翻来覆去写写么,总是抱怨,但渐渐到了后来,开始写起了作文,发现原来作文里需要讲故事,日记就是为写作文里的故事做铺垫的。而身为记者,就要笔尖有“货”,提笔能写,要写好一篇新闻作品,就需要进行周密的调查,不辞辛苦地奔波采访,采访回来要及时去写,当天采访的内容最好当天写,写好后要认真地修改完善。作为一名记者,倘若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将很难写出有深度的文章。通过五年的住村,我们把新闻写在山川大地,提升了我们讲好新闻故事的本领。
  增强“脑力”,用深邃的思想、用温度和情感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就要多动脑,多考虑,如何通过一个新闻点延伸故事。

  (二)“四力”让记者收获了什么


  老人常言,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必须仰望;农村是我们扎根的舞台,必须俯下身子耕耘。作为涉农记者,裤腿上如果没有泥土,肯定不是好记者。只有在基层,在艰苦的地方,才会写下有好新闻。
  “四力”是有机联系而相辅相成的。作为记者,就要以勤劳的双脚寻找新闻,用慧眼发现新闻,用头脑认真思考,用文笔书写真情,要真正把心思用在增强“四力”上,创作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接地气”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实践中深深体悟到,不运用脚力,就无法感知这片黑土地上的勃勃生机和农民的火热生活;不运用眼力,就捕捉不到那些“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故事;不运用脑力,就难以挖掘新时代东北农民的新风貌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奋斗;不运用笔力,就不会创作出一部让时代存像、让人民满意的接地气、有温度的走心厚重之作。
  用脚丈量了三晋土地、用眼看了三晋变化、多动脑,多考虑,去琢磨每个故事背后的故事、用笔尖把每个感人有温暖的报道呈现出来……每一次出去采访不是单单的只奔着一个目的而采访,2017年6月14日记者一行四人驱车前往大同县,深入国家级贫困村大坊城村采访。在大坊城村记者看到了现代化的新村雏形,不仅要让村民住进新房子,还要让他们住得比以前更舒适。记者还在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发现了靠种地收入上百万,一年就挣下了一百万,成为历史上靠种地收入百万元的第一人,被当地群众称为黄花地走出的百万富翁,他就是党支部书记张顺宝。回来后,根据张顺宝的故事事迹在我报的一版头条上刊登,并获得农民报协会二等奖。
  或许,这就是古人留下的一句老话“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简单的一件小事反应出一个故事,“四力”也就是告诫我们新闻工作应当“守正创新”:守正创新,守正守的是使命与责任,创新的是思想与形式;守正创新,守正守的是奉献与担当,创新的是速度与效率;守正创新,守正是匠人匠心,创新的是融媒产品。
  坚持“住村采访”我们已走过五年,我们将继续走好下一个五年。我们记录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我们要见证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山西农民报)
其他文献
当孩子咳嗽时,家长都知道不能给孩子吃甜食,包括甜点、软饮料、糖果、冰淇淋、蛋糕等,甚至一些甜的水果,都不能吃,這是为什么呢?   其一,是因为高糖会刺激咽喉。甜食含有糖分过高,过高的糖分会刺激我们的咽喉部产生不适,刺激咳嗽增多,会影响患儿进食、睡眠和活动。   其二,是因为甜食不利于排痰。咳嗽常伴有痰液,脾为生痰之源,甜食容易碍滞脾胃,使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受到影响,则水湿凝聚成痰,痰液上聚于肺脏,
期刊
2月26日,“智汇晋城”科技人才新春云端峰会在晋城市凤城国际酒店举行。与会院士专家围绕晋城市“十四五”规划和近期开展的新一轮“晋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结合“智汇晋城”转型出雏形“1351”科技人才行动计划,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智汇晋城”转型出雏型“1351”科技人才行动计划,即“十四五”期间,要组织100名院士专家(其中30名院士,70名高端科技人才)、30个国家
期刊
化学反应动力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深入研究化學反应如何进行,以求得最终实现影响进而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和选择反应通道。笔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杨学明院士、孙志刚研究员与中国科技大学王兴安教授合作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离子成像装置,研究了氟原子(F)+氢氘(HD)分子反应的微观动力学过程,并利用该反应中的特殊分波共振现象,揭示F原子的电子角动量对该反应散射
期刊
2月28日,董帅正在大棚里查看羊肚菌長势。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结合市场需求,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生董帅发展羊肚菌与西瓜结合菌瓜轮作的特殊种植模式,既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又鼓了“钱袋子”。郭亚妮摄
期刊
“我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高度近视者,去年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在工作中不仅要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还要戴护目镜、口罩等防护物,眼镜上布满哈气,会严重影响正常工作。为此,我才下了决心,要通过近视眼矫正手术来摘掉眼镜。”2月26日,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眼内镜(ICL)近视矫治中心”揭牌仪式上,张丽娟说。   张丽娟是山西省眼科医院的一名医生,也是眼内镜近视矫治中心技术的尝鲜者。因为佩戴眼镜在生活、工作中带来太
期刊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内,调节体内水分,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维持酸碱平衡和血压正常功能。健康成人一天摄入5克食盐就够了(包括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   想要减少食盐摄入量,首先要自觉纠正口味过咸、过量添加食鹽和酱油的不良习惯,对每天食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厨房里如果有食物称,可以将平常用的盐勺舀一平勺盐称一下分量,这样烧菜的时候放多少盐就心中有数了。   一般20毫升
期刊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侯雪静、席敏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2月28日面向全球发布中英文智库报告《中国减贫学——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中国减贫理论与实践》,解读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主线,以中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伟大实践为学理基础,阐释了中国减贫学的丰富内涵,揭示了中国减贫学在我国脱贫攻坚中的理论逻辑和世界意义。   报告分为中国减贫学的形成脉络、中国减
期刊
春回大地热潮涌,处处皆闻奋蹄声。新春标注着梦想的新起点,我们已踏上全新的时光跑道。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置身奋进的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发扬“三牛”精神,争做头牛向前“犇”。唯有如此,才能收获新的希望与未来。   以伟大精神开启新征程。向高处攀登注定充满艰辛。确保开好局、起好步,靠的是素质能力,赢的是精神状态。要以“敢为人先、
期刊
改革开放前后,有许多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事件值得永远铭记,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即属于此。鄧小平在这次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号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大会通过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是我国的第三个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   重视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重视
期刊
近日,習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要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构建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水平,实现“培养一个人才、壮大一个产业、服务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社会效益,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让职业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