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民族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文化表达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各民族在文化发展与继承中都潜移默化地建立了自己民族特色的图案文化体系。这些图案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展现了各民族在某个时期对生活的预期和艺术审美的追求。这些图案经过演变或改良并装饰于服装,使服装大放光彩。本文通过列举民族图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为设计者运用民族图案装饰服饰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民族图案;服装设计;文化表达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1-0097-02
  民族图案体系是各民族在本地域长期生活沉淀形成的,它凝结着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彰显了各民族在某一时期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审美追求。民族图案题材多样,生动活泼,凝练夸张。原有图案经继承或改良,装饰于服装设计上,赋予了服装文化更多的文化底蕴,大大拓展了服装形式美的空间。引用这些图案,必须知晓它们的形成要素、美学价值及文化表达。
  一、民族图案文化体系的形成
  (一)与民族的地域性密切相关
  地域是影响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在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下生生衍息的人群,有相同的生活习惯。受自然地理气候、地貌的影响,人们对生活的期望,信仰的追求总是依附于自然环境的适应。而民族图案则反映人类渴望战胜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精神面貌。
  藏族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带。为适应自然环境,藏族人民的生存始终是人体机能与缺氧高原的斗争。抗争自然成为藏族人民血脉中的基因。雪山高原上空气稀薄,人烟稀少,无现代工业的污染,展现了通透晶莹的原始自然风貌。同时,这个民族保持着佛教的虔诚,他们的生存以佛教为哲学支撑,保持着孩童般的纯真,依靠佛学的感性精神与恶劣自然对抗。这也使得藏族传统图案融合了宗教信仰与人文精神,蒙上了绚丽神秘的色彩。
  傣族人民大多居住于亚热带雨林地区,水域遍布于他们的生存空间。女性着筒裙,线条轻盈流动,多用浅色调搭配。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使她们的传统图案充满水乡密林的秀美。这是一种对自然亲近的呼唤。
  (二)与民族的发展历史有关
  民族图案文化体系是各民族在长期生活中承袭下来的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图案体系。图案的表达内容来源社会活动,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道德、人伦的反映。
  原始社会人们向往丰衣足食的富裕生活,所以这时期图案以人面鱼纹、双体鱼纹表达对生活的期待。商周时期以张目巨口、狞厉威严的兽面纹图案,取器形中轴、两旁对称,表现雄伟庄严,映射奴隶主阶级的武力统治的残酷与严厉。战国时期,冶炼业成熟,常以简洁活泼的几何图形与动物简画穿插组合镌刻成青铜图案,这是当时生产技术进步的标志。秦汉时期,作为中央集权社会,其图案除涉猎耕耘、狩猎、宴飨、比射等题材外,还在瓦当、铜镜、漆器、织锦上应用“延年益寿”“子孙无极”等吉祥文字,这是封建帝国的富足繁荣后的精神追求。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人们颠沛流离,开始向往宁静无争的生活世界,清瘦俏长、柔美宁静的图案形式和远离俗世的佛家、道家思想,影响了南北朝图案风格的形成。隋唐政治安定,人民生活物质充裕,图案题材中便有了安详温驯的瑞兽嘴衔瑞草花枝、宝相花等象征人间温暖幸福,折射出太平盛世的繁荣。宋代,统治者醉声犬色,图案工整细腻。元代,可汗刚劲粗犷的图案风格取代了南宋图案的柔丽之气。
  二、民族图案文化的美学价值
  人类直立行走,群聚而居,分工协作,就开始了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中国民族图案的审美意识主要源自生产,获取生活物质的活动中。后来,人们从原始的抽象时代,认识逐渐丰富,并将生活的情感和祝愿寄寓于图案之中。这种美学价值是客观的,它含有现实现象,但又因人们有意识的参与,反映当时社会审美价值取向。这种图案的美学构成主要有三部分:
  (一)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形式美
  人们在千百年的社会实践中,总是观察自然客观存在物的美的形象。从原始时代早期的壁画可以看出,主要以动物、人体、劳作场面为主。这些图案取自于自然的原形,简洁明了,粗犷而具有张力。以物象为主的图案主导着中国民族图案的思维逻辑核心,占据中国民族图案的重要地位。在不断认识的社会活动实践中,人们总结出构成图案形式美的法则,千方百计对这些图案进行取舍、加工,使其更加符合美的原则。
  (二)社会意识的艺术表达
  中国民族图案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对社会认知的结果。虽然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但经过人们的思想加工,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展现中国各族人民的传统形象,彰显各民族的社会意志,反映人们的生活情感和祝愿。
  这些图案讲究寓意,形简意丰。它们以神话传说、民间俗谚语为主题思想,巧妙地运用人物、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鸟、走兽等,通过比拟、象征、借喻、双关、谐音等艺术手法,将图形与寓意完美结合。如为人所熟知的龙凤呈祥、富贵的牡丹花。
  (三)图案色彩的表现
  色彩最能直接刺激人的感官,给予人最为直观的感受的一种重要元素。中国民族图案大致经历了彩陶图案、青铜器图案、漆器图案、瓦当图案、画像砖图案、敦煌图案、瓷器图案、明锦图案、清绣图案的发展过程,也是手工业向前推进的结果。
  彩陶图案取材简单的自然形象,其图案朴素直观,以黑、红、白三色颜料在陶器上绘制而成,显得原始粗犷;青铜器图案以动物为主,沉重、威严、狰狞、拙朴;秦代瓦当图案以青白红黑四色,线条质朴厚重;汉代织绣图案以水纹、云纹为表现对象,色彩丰富,显得华贵雍容;宋元瓷器图案纹饰简朴,色彩明净,色调深沉,富有理性。
  三、服装设计中民族图案文化表达
  民族图案是现代服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因为民族图案文化精神表达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观念之中。现代服装设计中在浩瀚的民族图案中寻找适合图案进行服装设计,将设计理念与民族图案的文化表达高度契合,继承历史文化,延伸民族图案现代意义,是设计者面临的挑战。   (一)服装设计思想要与民族图案文化表达契合
  服装设计是一种有思维参与的创造性活动。服装设计中引用民族图案时,必须在思想上与民族图案文化表达契合。民族图案留存数量众多,浩瀚庞大。将民族图案以文化表达的领域进行分类整理,大致有以下几类:
  1.图腾图案的文化表达。图腾是原始时代时,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对自然充满敬畏。人们亲近自然而又敬畏自然,冥冥之中把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无生物当作祖先或保护神,寄托某种精神思想。图腾观念激发了原始人的想象和创造力,逐步滋生了图腾名称、标志、禁忌、仪式、生育信仰、圣物、圣地、神话、艺术等,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绚丽多彩的图腾文化。图腾标志或称图腾徽号,即以图腾形象作为群体的标志和象征。
  2.吉祥图案的文化表达。吉祥图案是中国民间吉祥观念的表达,代表着一定的祈吉暗示,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倾向和感情色彩,因而又是朴素的民间信仰的反映。
  吉祥图案的发展过程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它并是各时期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寄托,是美好、福善觀念的载体,它内容、题材十分广泛。但基本以“五福”的观点为出发,即“福、禄、寿、喜、财”,围绕着加官、进财、添福、增寿、多子等方面展开,是中国吉祥文化的核心内容。
  吉祥图案常以各种物象来表达寓意,题材多样,然所指大抵相近。比如常见的有以龙凤组合的图案表示“龙凤呈祥”,事事顺利;以蝙蝠、绶带鸟、如意组成的图案表示“福寿如意”,家庭和睦;以双鱼组合的图案表示“年年有余”,富足美满;以宗教中的人物观音为图案的,象征得子得福;以猴子骑于马上的,寓意马上封侯;喜鹊与鸳鸯双双组合的图案,象征夫妻恩爱。
  3.民俗文化图案的文化表达。民俗文化图案是由人民群众创作并流传的图案,它具有流传时间长、具有民间风格、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三个特征。它包括根据民间风俗而设计的应景图案。民俗图案主要有剪纸、刺绣、蓝印花布等简单易于操作的图案。民俗图案地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审美标准和情趣。
  4.宗教信仰图案的文化表达。佛教文化的传入,出现了大量的佛教壁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宗教图案体系。如八宝纹是藏传佛教象征吉祥的八件宝物为题材的纹饰,图案取自杂宝纹样,杂宝纹的宝物有30余种。它根据个人求吉的意愿与期求,从30件宝物中选取8种宝物相互组合成一组纹样,用以驱邪求福,达到生活预期。
  (二)服装设计形制与民族图案个性要相符
  中国民族图案题材多样,个性纷呈。从民族图案充分表现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凸显出较强的个性。服装设计中的形制必须要与民族图案个性相符,两者彰显,才能散发魅力。
  如青花图案多为蓝白相间的纹案,是一种高光泽的胎白底。在中国,蓝色象征勇气和永恒。纯蓝色显示出恬静、优美、理性、冲淡平和的氛围。白色代表纯洁和美丽。蓝色与白色相配,配以饱满、优美的图像,能表达出清新、明亮、干净的风格。青花的蓝白色图案在当今服装设计中的也应用到节日服装、社交服装、具有中国风的职业女性服装、职业休闲装、时尚休闲装、运动休闲装等。
  民族文化图案是中国千百年遗存的精神瑰宝,也是现代服装设计中附加中国元素的主要手段之一。了解了中国民族文化图案的历史,才能将民族图案文化与服装设计完美契合,把具有中国民族风的服装文化推向世界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李欣华.藏民族装饰图案艺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5(1):16-17.
  [2]唐成俏.浅析符号化的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西部皮革,2015,37(16):43-44.
  [3]朱艳,王国和.八宝纹样的构成及寓意[J].四川丝绸,2007:46.
  [4]秦杰.奥运会青花瓷礼服的设计成功之道[J].企业导报,2010(6):250.
  [5]刘元风,李迎春.当今服装艺术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张坤,男,湖北襄阳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 日本第一部史书《古事记》中的语言表记问题一直是日语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其中常用语气词“乎”“哉”“欤”“耶”为考察对象,分别从其语言功能和意义等角度,与中国古汉语文本(史书类、白话小说类、汉译佛经类)中的使用进行比较,发现《古事记》中这些常用语气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全部源于中国古汉语,且语言风格较趋于中国的白话小说和汉译佛经。  【关键词】 古记事;语气词;古汉语;比较研究  【中图
期刊
【摘要】 1921年,芥川龙之介①到访南京,写下了“俗臭纷纷”的秦淮景象和“无一姝丽”的妓女印象。这与同时期的很多日本旅行者笔下古典享乐的秦淮和美丽的妓女形成鲜明的对比。本文旨在通过考察以上对比,重新解读芥川的南京乃至中国印象。芥川对俗臭的南京人物感到悲恨,而他尊敬的南京人物,是如昆曲《桃花扇传奇》和《秦淮画舫录》中所描述的,具有艺术素养和理想的人性或精神性的南京佳丽。尤其《桃花扇传奇》中的香君,
期刊
【摘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发展的地区,其中主要以壮族为主,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区。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殊的文化,在壮族地区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底蕴。常见的有铜鼓文化、绣球文化以及山歌文化和山水文化等等,多种文化类型当中,最为典型的文化就是含有壮族元素的壮锦、壮族十二图腾、繡球、刘三姐等。本文基于对广西特色文化元素在潮玩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创意图形设
期刊
【摘要】 红色文化象征着中国的革命历程和革命精神,将其进行提炼,通过现代化形式语言的表达,以红色文化精神为依托,以现代化的文创产品形式呈现。红色文化创意产品一方面可以传承与发扬红色精神,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革命老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国民的经济收入,是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红色文化;文创产品;革命精神;形式语言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 动漫产业在市场上开始风靡,迅速发展的步伐,已成为各地经济新的增长点。当前,受政府政策、地域性的影响动漫产业集群模式越来越凸显,但是就目前动漫产业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动漫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多种问题,诸如产业基地重复、生产要素浪费、产业链间运作等问题,仍需我国提升动漫产业集群竞争力,稳固在国际市场的立足之地,使动漫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面对动漫产业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以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崇左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左江区域民族文化等开展现状分析,提出针对崇左市区域民族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区域特色进行调研、整合与创新等策略,从而促进当地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当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崇左市;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1-0072-02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岭南非遗的当代价值和现状,浅谈一条“非遗+文创”的新道路,为岭南非遗的现状提供了另一种新思路,也为其他非遗的传承保护带来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 岭南非遗;文创;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1-0081-02  一、岭南非遗的当代价值  岭南地区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岭南
期刊
【摘要】 湘西州非遗资源丰富多样,现行对传承人的保护以“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为主。但湘西州除了拥有众多个人传承色彩鲜明的项目之外,还有众多特征明显的群体性项目。而这些依靠团体或群体合作的非遗项目,如果仅仅依赖个人的力量将无法顺利传承。所以,湘西州单一针对个人传承人的认定方式,不适于当前非遗存续传承的现实状况。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分析湘西州钢火烧龙这一民俗的“个体”与“群体”关系,并通过借鉴同属
期刊
【摘要】 在钢琴改编曲创作中,以地域音乐元素为创作底本的优秀作品很多,也是国内钢琴作曲家非常喜欢和擅长的创作内容。在我国众多的钢琴改编曲作品中,崔世光以山东音乐元素进行的钢琴改编曲体现了个人较高的创作能力,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对山东民间音乐和民俗文化进行了全新的艺术诠释。因而,对崔世光山东音乐元素钢琴改编曲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格探究,将有助于钢琴演奏者进一步对崔世光钢琴改编音乐的风格特征和审美品格、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从探究中国画的笔墨与造型表现出发,并结合当下中国画的笔墨与造型进行阐述说明。传统文人画重笔墨,当前我国国画教育注重素描技能,同时反映出了我们在实际绘画以及美术当中的一些矛盾,同时每位画家的作品以及文章都可以体现出其中的观点,对于学习国画以及从事国画绘画的人来说,既不能完全学习中国古人的画法,同时又不能全盘学习西方的画法,同时也不能中西结合。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与造型;行为
期刊